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广告娱乐化的评析与效果提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儒俊  李菁 《东岳论丛》2012,(2):178-181
娱乐广告是一种全新的广告传播形式。但是,由于广告主和广告从业人员、媒体、受众接受心理等因素的制约,广告娱乐化传播过程中存在不少影响传播效果的问题。因此,我们在思考"娱乐之后"如何策略地提升广告传播效果问题时,要有意识地评析它的经济功能、教育功能、社会功能,评析它对社会道德、文化教育、伦理、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广告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艺术符号和文化传播形式,在跨文化广告的传播过程中,文化认同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以"金六福""轩尼诗"等广告为例,从文化认同与跨文化广告传播、文化认同与广告策划和文化认同与广告传播方式等视角分析了跨文化广告传播中的文化认同。  相似文献   

3.
娱乐化视角下的商业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娱乐被认为是企业获得持续竞争优势和盈利不可或缺的添加剂,娱乐化商业模式已成为现代企业超越竞争及获取成功的重要手段。近些年来,我国企业的娱乐化经营方式多样且逐渐发展为一种主流趋势,企业在进行娱乐化经营过程中显示了活动上清晰定位、环节上创新设计、运作上整合造势等特点。企业在采用娱乐化商业模式之时可从下面几个方面把握:以清晰定位匹配娱乐形式、以整合资源锻造独特品牌、以构建互动机制开创赢利渠道以及立足创新应对多变挑战。  相似文献   

4.
新闻娱乐化是市场经济特定发展阶段的必然产物,是符合新闻传播规律的自然现象.都市报的新闻娱乐化是以灵活多样的形式、趣味性丰富的内容、强烈的视觉冲击以及富有刺激感的娱乐效应,为受众提供轻松、愉悦的阅读氛围并满足其多元的文化需求.然而,对都市报娱乐功能的过分强化,会使新闻与娱乐之间的界限变得日益模糊,最终导致新闻与娱乐的错位.  相似文献   

5.
传播学是研究信息交流、理解和沟通的学问。广告传播在本质上是与目标受众沟通的过程,沟通的有效性是广告传播的终极考量标准。广告音乐是广告传播中激发受众共鸣的一种优良的媒介,它既有一般音乐艺术的审美特征,也包含了广告艺术的某些特性。因此,广告音乐拥有一些特殊的功能,拥有一些独具的特性,在具体创作过程中也要讲究一定的运用策略。  相似文献   

6.
隐性广告作为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型广告形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认同隐性广告传播效果的同时,很多学者都是从形式上比较其与显性广告的不同.通过对广告学中AIDMA法则上隐性广告与显性广告的比较,论述了隐性广告也同样遵循AIDMA法则,只是在运用方式上与传统的显性广告有所不同,因而也起到了较好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7.
作为一个广告信息从信源到信宿的传播过程,广告活动是现代社会的重要信息传播形式,但是也同样受到信息噪音的影响。广告噪音的存在使广告主不能达到预期的广告效果,也让消费者备受垃圾信息和虚假广告的困扰。在界定广告信息噪音概念的基础上,对广告信息噪音的表现形式、危害和形成因素及其解决策略展开分析,以期对广告信息人员和市场营销人员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8.
信息传播的娱乐化,成为当前信息传播文化与创意产业发展的重要模式与特点.电视创意产业传播过程中传播主体、创意内容、传播媒介及接受方式,均表现出强烈的娱乐化倾向.这种倾向,有利于传播的大众接受与电视创意产业发展.但其中表现出的不足,我们也应正确引导和规范.  相似文献   

9.
现代广告是以广告为载体,以推销为动力来改变人们的消费观念和行为宗旨的一种文化传播形式。它既有商业性,又有娱乐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对广告文化的批判在于它的“虚假性”,即广告消费的虚假性、大众需求的虚假性以及文化幸福感认同的虚假性。广告文化的真正负面性在于:广告传播助长了享乐主义、消费主义的盛行,媚俗的广告传播异化了社会价值,导致受众价值判断迷惘。  相似文献   

10.
广告传播:符号秩序的建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泓 《东南学术》2002,(3):39-43
广告的各种知识、意义和符号结构与整个社会和文化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广告通过符号资本/文化资本的方式 ,来建构社会消费的观点和信仰 ,进而通过控制意义、操纵意识形式 ,使得社会的控制得以保持和完成。在一定意义上 ,作为消费文化媒介的广告在传达其符号象征时就和语言一样成为了一种含义秩序。正是由于广告本身包含着商品以外的建构含义秩序的功能 ,使得广告传播过程蕴含有对社会文化价值系统的控制力量。本文从消费文化出发 ,探讨广告与符号秩序建构的关系 ,进而对现代广告传播进行一种社会和文化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媒介环境复杂且投放成本加大,使得广告的效益呈下降趋势,研究植入式广告营销的策略成为商家优先考虑的选择.植入式广告把产品及其服务本身具有代表性的视听品牌符号融入影视或舞台产品中,给观众留下相当深刻的印象.把商品融入这些娱乐方式的做法往往比硬性推销的效果好得多,因此植入式广告营销成为一种高效的信息传播方式.本文阐述了植入式广告的概念、主要形式、基本思想,并且结合植入式广告理论,提出了在实际营销活动中有效地运用植入式广告的策略.  相似文献   

12.
广告作为一种付费的传播形式,与生俱来地脱离不了金钱。然而,每一次广告运动、每一年度广告计划究竟应该花费多少钱?这决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事实上,它受到各个相关性因素,特别是变量因素的影响,要想准确地把握是十分困难的。广告预算是一种科学性、战略性的投资。因而,科学地探讨广告预算策略问题对广告运作来说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万历以后,娱乐传播成为建阳书坊刻书的一种重要功能指向.明代建阳书坊选择了"小说"作为娱乐传播的形式载体,为人们构建了三重娱乐世界即历史英雄的"神奇"世界、神魔公案的"神异"世界和图说故事的"图话"世界,形成了传播者队伍、受众队伍及市场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14.
广告作为一种经济信息的传播活动,其基本属性是商业性,在更高层次上则属于文化传播活动。研究广告传播活动规律,必须认真研究广告与文化之间的关系,明确广告文化内涵,广告文化效应以及广告文化的表现手法。本文试就上述问题谈谈个人浅见。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新闻界,日益明显的新闻娱乐化趋向已形成一种潮流,大有左右新闻传媒之势.有人对此持反对意见,将新闻娱乐化视为洪水猛兽,认为新闻的娱乐化必将导致媒介的庸俗化.也有人完全赞同,将新闻娱乐化看做争取受众和市场的法宝.应该如何看待当前愈演愈烈的新闻娱乐化现象这个问题,需要我们深入地分析它的成因和利弊,从而正确地认识这一现象,处理好新闻与娱乐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广播进入普通市民的生活,广播的口语化、线性传播特性使其具备了生活化和世俗化优势,改变了民众的娱乐环境。在商业化的运作过程中,广播播出的流行歌曲、评书、戏曲节目等,为市民的娱乐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随着广播业的发展,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广播走向娱乐化,电台中充斥着大量的娱乐节目和广告,娱乐节目甚至是政治节目都出现低俗化的现象,引起了当时社会各界的广泛批评,也最终招致政府的规制和改革。  相似文献   

17.
广告跨文化传播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告从本质上说是一种文化现象。广告传播不仅传播商品信息,也传递和塑造文化。广告传播客观上需要传受双方共同文化基础的支持,不同的文化背景是人们解释行为的参考标准,也是人们理解来自不同文化的广告内涵的主要制约因素之一。广告跨文化传播指的是广告信息在不同文化域之间的运动,其研究范围是文化相异对广告传播效果所产生的影响。本文认为,如何正确处理广告的民族性与世界性,如何进行国际跨文化广告传播应作为研究的重点,力求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提高我国的对外广告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18.
试论电视新闻娱乐化的策略和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走到今天的电视新闻娱乐化,应该如何提高自身?本文从电视本身的特性,和电视新闻娱乐化自身的优势等方面,为电视新闻娱乐化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一些看法,并指明电视新闻娱乐化是一种新的新闻叙述方式同时它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新闻策略。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媒介的历时状态的考察,认为媒介从它结合的对象可以分为负载、传播人类认识内容的媒介与负载、传播信息符号的媒介两种;从它的形成与利用情况可以分为二个阶段,十种形式.两个阶段为:规约阶段的媒介与取用阶段的媒介.十种形式为:规约的单一材质媒介、规约的复合材质媒介、规约的复合型映射材质媒介;自控的单一材质媒介、自控的复合材质媒介、自控的复合型映射材质媒介、他控的复合型映射材质媒、他控的复合材质媒介、他控的交叉型复合映射材质媒介、半控的交叉型复合映射材质媒介等.并且在麦克鲁汉"一种传播媒介的内容经常是另外一种传播媒介"的基础上提出"一种传播媒介的形式,可以是另外一种传播媒介",并以此为基础考察了广告媒介的复杂状态,指出媒介不仅仅是中介性的物质实体,也可以是依赖于一定物质实体的事件过程,或者是依赖于一定物质实体的结构状态,甚至是原型.最后对广告媒介的内容与形式的协调进行了初步的考察.  相似文献   

20.
李建秋 《天府新论》2008,(5):99-103
大众文化与娱乐文化在概念上常常被人们混为一谈,在内容上娱乐文化被人们作为大众文化的核心内容.大众文化与娱乐文化具有相当密切的联系或者说"包容关系",但二者在内容和形式上又有极为明显的差异.娱乐文化具有传统性要素而大众文化是现代性的产物,娱乐文化并非全是工业化和商业性的,而大众文化却必然是工业化和商业性的.娱乐文化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极大部分并不靠大众传媒来传播,而大众文化作为"大众传播的文化",其存在的前提是通过大众传媒模式化生产的、易复制文化,娱乐文化包含了精英文化中的娱乐活动,分为精英式的"审美的娱乐"和大众化的"纯粹的娱乐"两种主要的类型,大众文化则必然是大众化的,与精英文化相对立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