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42 毫秒
1.
需要是唯物史观的基本范畴。它作为个人和社会活动的原初动因在唯物史观创立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马克思和恩格斯正是基于对人们的物质生活需要和物质活动的关注与分析而进入唯物史观创立过程的,进而实现了历史观的革命变革。但长期以来,哲学界对需要范畴谈及甚少,似乎它同唯物史观并没有什么关系,同人和社会的活动也不相干。大多数的哲学教材和哲学辞典对需要作为基本范畴也没有什么阐述。本文试就需要范畴及其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和范畴的关系问题谈些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2.
利益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范畴,但学界对其认识却一直存在很大差异。究其原因,主要是对利益范畴的一些基础性问题没有真正搞清楚,因此很有必要对利益范畴的内涵、属性等基本问题重新做出思考。利益就是人们通过一定的社会关系表现出来的需要,其在本质上属于社会关系范畴。利益范畴属性主要表现为:利益是自然性与社会性的辩证统一;利益是主观性与客观性的辩证统一;利益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3.
虚拟真实技术的产生使人们重新思考传统意义上的现实真实世界.由于它的产生,一些古老而经典的哲学问题重新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什么是真实?如何定义真实?虚拟真实与现实真实有什么区别?在虚拟真实世界里,可能与现实这对范畴的关系怎样?虚拟真实的本质是什么?虚拟真实技术的发展会带来什么问题等等,通过分析虚拟真实的本质和特征,并与现实真实进行对比,试图对这些问题提出一些有意义的见解.  相似文献   

4.
什么是自然辩证法?它的研究对象、性质如何?它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地位怎样?这些问题在我国哲学界和自然辩证法学术界并没有统一的看法。一些马克思主义哲学工作者和自然辩证法工作者,常常相互“请教”:“自然辩证法算不算一个独立的学科?”  相似文献   

5.
关于初级阶段社会主义论断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泽民同志提出“必须搞清楚什么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在初级阶段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和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一脉相承、同样重要的问题。初级阶段社会主义有自己的特定含义与理论内涵,它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既有必然联系又有重要区别。搞清楚什么是初级阶段社会主义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6.
“存在”是一个古老的哲学范畴,在哲学史上曾起过重要的作用。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存在”也是最基本的范畴之一,马克主义哲学用它表达一些最基本的原理。但是,什么是哲学家们所谈的“存在”?“存在”范畴的基本的哲学意义是什么?在这个问题上,哲学界还存在着极不相同的看法。有一种意见认为,哲学存在范畴的意义就是有,它包罗万象,物质现象和精神现象都被包括在“存在”这一范畴之中。有的同志认为:“物质和意识上面应有一个更高的概念,这就是存在”。有的同志认为,存在是“一个包括范围最广泛、抽象程度最高的哲学范畴。……它能‘包罗万象’,世  相似文献   

7.
哲学的解放和解放的哲学李铁映(全国人大常委会)哲学的解放,从根本上说,首先在于哲学观的解放,在于对哲学是什么问题的再思考和认识。哲学是什么?这既是一个古老的问题,又是当代哲学的前沿问题。哲学是一种思维?它所思考的问题,是一切具体科学回答之后的下一个“为什么”。它把思维本身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是一种反思性的思维。哲学是一种知识?它并不要求人们信仰它的结论,而是帮助人们探解疑团。哲学是一种真理?它是对真理的追求和探索,但不宣示绝对真理。哲学是一种方法?它不是具体的方法,是揭示规律、探索真理、改造主客观世界的根本方法…  相似文献   

8.
审美价值是人类与现实之间的一种审美关系,有其自身的含义和规范。但是,它又属于价值的范畴之一,所以,在理解和掌握审美价值之前,有必要探索一下什么是价值问题。哲学界曾经就价值问题进行过长期的争论和探讨,基本上承认了价值就是“客体与主体需要之间的一种特定(肯定与否定)的关系”,或者说:“价值是客体满足主体的需要,凡能满足主体需要的,即有价值的”观点。最后把价值与评价两个层次归属为一个范畴。价值是相对于认识领域内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上来说的,二者之间必然存在着相互制约的关系,也就是说,主体从本身的需要出发,去选择、抽象符  相似文献   

9.
一、需要,人的需要的一般含义什么是需要?需要作为一般的哲学范畴,不仅仅是指人的需要,它还包括动植物的需要。这就是说,需要并不是人类及其社会所独有的范畴,整个生物界也存在需要的问题,需要的主体不只是人,动植物也是需要的主体。需要的一般含义可以概括为:需要是有机体的一种特殊状态即摄取状态,这种状态是有机体生存、繁衍和发展的根本条件,是有机体,特别是人类一切活动变化和发展的动力来源。那么,作为需要主体之一的人的需要又是什么呢?所谓人的需要是指人对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客观要求,它在人类生存和发展的过程中表现为对于外界客观事物的依赖性和欲望要求。人的需要主要指人类及其社会的需要。人的需要是复杂多样的,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划分为若干类型。按照其要求不同分为生存需要,发展需要,享受需要;按照性  相似文献   

10.
价值是人关于客体对主体意义的合理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哲学价值范畴的实质是什么?哲学界主要存在着“属性说”和“关系说”之争。我认为,哲学价值范畴的实质既不是客体所固有的某种属性,也不是客体满足主体需要这种关系本身,而是主体的一种认识,即主体对客体满足主体需要这种关系(或称客体对主体意义)的合理的认识,这应是哲学价值范畴最一般的规定,如果不这样规定,那将矛盾百出,不能说明哲学价值的本质。  相似文献   

11.
<正> 在某些哲学史和哲学原理教科书中,一般都将“现象”和“本质”范畴与康德哲学的“现象”和“物自体”等同理解。我认为,这是一种误解,它反映了现行哲学对现象和本质范畴规定及使用上的失误。本文拟从两种哲学体系的比较中,探求这种失误的症结所在,进而确定这对范畴的确切含义。  相似文献   

12.
格位范畴在现代维吾尔语中是一个有待进一步研究、商榷、探讨的语法范畴之一。维吾尔语的格位有哪些?目前,在突厥语言学界还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为了弄清这个问题,我们首先应该搞清楚什么是格位?维吾尔语的格位词尾与静词构词法的区别何在?维吾尔语的格位词尾与后置词的区别何在?等等。这些问题的阐明与解决,既可邦助我们认识维吾尔语的格位,又有利于维吾尔语教学和翻译工作。  相似文献   

13.
应当怎样理解哲学基本问题?它的内容是什么?怎样表述最为准确?这在我国哲学界是有争论的。争论表明:要解决哲学基本问题是什么,必须先弄清楚什么是哲学基本问题,即哲学基本问题这一科学概念的内涵和根据是什么。关于哲学的基本问题的内容,目前哲学界有三种意见。第一种意见认为,世界的本原是  相似文献   

14.
目的、手段和效果是哲学历史观中的一组重要范畴,它揭示了人类活动的固有特征和本质。本文试图给予单独的考察。 首先的一个问题是:什么叫目的?什么叫手段?什么叫效果? “目的”是人类活动所特有的功能,是人们在实践活动之前,在明确意识指导下所形成的一种关于实践活动后果的预测和追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15.
<正> “电脑”是现代科学技术中的一个新领域。由于它的迅速发展及其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巨大作用,因此日益成为自然科学工作者和哲学工作者共同关心的问题。围绕“电脑”有各种各样的争论:诸如“电脑”的本质是什么?它能否进行思维活动?“电脑”的智能有什么限度?它能否完全代替人脑?等等。本文想就“电脑”产生和发展的哲学意义,作点粗浅的探讨。一所谓“电脑”,指的就是用机械和电子装置的电子计算机和机器人等新技术。由于这种新技术能模拟人脑的某些思维活动,所以被人们誉为“电脑”,亦称之为人工智能  相似文献   

16.
"知行合一"作为王学颇具个性化的哲学理念,融同其他哲学命题与范畴一起走向了 理学的深处,并进而实现了传统哲学的近现代转型,这不会有多少异议.问题仅在于,王学的"知行合一"与传统哲学的"天人合一"是什么关系?二者之间是依托什么中介来贯通的?从传统哲学的"天人合一"到王学的"知行合一"能否堪称哲学转型?对这种哲学转型应当给予何种评价?本文拟就这些问题发表拙见,以求教于学界同仁.  相似文献   

17.
人心道心问题是由"人心""道心"两大范畴及其相互关系而构成的。对于东亚儒学而言,大体上持有的是不信任人心的价值立场。在朱子及其追随者看来,人心不足以自恃,而是需要作为理性意识的道心去主导与控制之。因而,合理的道心人心之关系便是"道心为主人心听命"。从哲学角度而言,有四个难题颇为值得关注:"我欲仁"属于人心还是道心;道心和性理的真正关系是什么;自由意志与决定论之争;善的同质性与异质性问题。这些难题凸显了人心道心问题的哲学深度与广度。  相似文献   

18.
亚里士多德质料范畴探源王成光亚里士多德的许多范畴是在总结前人思想基础上提出的,质料范畴就是如此,本文试图阐明亚里士多德是怎样总结前人思想,在什么意义上提出质料范畴的。弄清了这个问题,对于把握亚里士多德质料范畴的含义,区分他的质料范畴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  相似文献   

19.
哲学面临很大困难。哲学不能满足时代发展的需要,被社会看成多余的东西,哲学工作者有危机感”。这是一个实践问题。哲学怎样才能发挥它的作用,哲学有没有实践性,怎样理解哲学的实践性?实践问题成了理论问题。这个问题涉及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以往哲学的区别。这是个老问题。这里想谈谈现在我对这个问题的认识。  相似文献   

20.
生活是不是实践?这是我们在哲学教学和研究过程中常常遇到的问题。笔者认为,生活是实践,是实践的一种重要的形式。关于生活,在哲学及科学界有狭义和广义两种理解。就其广义而言,生活是指人的一切活动,就其狭义而言,生活则是指人们的一种为了满足自身需要,对他人和社会所提供的物质资料、精神资料、政治服务和其他社会服务的消费活动。由于以往哲学界正是在狭义上把生活排斥在实践领域之外的,故此本文所谓之生活,仅限于狭义生活的范畴。生活就日常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