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弗洛伊德和荣格是西方心理治疗史上对梦研究最多的两位大师,他们的释梦理论和方法至今影响不衰.弗洛伊德认为梦是个体潜意识的体现,是潜意识愿望的化装满足,较注重客观层面的释梦,用梦揭示病人的神经症病理.而荣格扩充了弗洛伊德的释梦,认为梦更多的是集体潜意识的体现,是心灵这一自然之物的一个自然的治愈过程和完整性的一部分,更为注重主观层面的释梦.荣格的释梦不仅有病理揭示作用,它还提供了原型意义上的整合和自性化的人格成长方向.当代荣格释梦特别强调由梦引起的身体感受及其变化和整合,这是后继荣格学者和分析家将荣格思想在释梦中更加操作化的标志.那些处在障碍阶段的症状较明显且较严重地压抑了性欲望和攻击欲望的来访者更适合弗洛伊德的释梦治疗,而荣格释梦则适用于包括日常生活在内的较广泛的情形.逐步建立符合国人文化传统的象征词典,是我们运用荣格释梦思想介入我国心理咨询与治疗实践的一项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2.
爱的悲欢是一个永恒的文学话题,荣格曾把涉及此题材的文学作品划入可理解的“心理型”艺术之列,以有别于他所谓费解的、寄寓着人类集体无意识原型的“幻觉型”艺术。其实,“即使在爱情题材的作品中,也可以寻觅到荣格所说的原型———人类无数同类经验在心理上的沉淀。”古今中外大量的以爱情为题材的文学作品中,那道有形和通过有形影射出来,同现实的墙一样对人物的行为产生巨大障碍的无形的文化之“墙”,就是一个典型的例证。有形的物质的墙,大多以土石或竹木筑成,它凝固的形式与建筑的动机,全都集凝于对交流接触的阻隔,以及对某…  相似文献   

3.
论道德图式     
本文认为,道德图式是个体参与社会道德生活的内在制约机制,研究道德图式能揭示个体领悟道德内涵的心理基础和升华道德境界的运行轨迹。本文把道德图式界定为若干具有价值向性的道德意识单元的有机组合,各个道德意识单元以一个统一的整体存在于人的意识中,道德图式具有过滤功能、解释功能和定向功能。道德图式的演化有历时性和共时性两种类型,从历时性角度看,道德图式的发展要经历完全他律、低级自律和高级自律三个阶段。从共时性角度看,道德图式的转换可以是部分的、非根本性的、也可以是整体的、根本性的。  相似文献   

4.
李丹 《唐都学刊》2001,17(1):92-95
鲁迅和茅盾的短篇小说,各俱特色,显现了二者思维的差异.鲁迅的心理态势是内倾型的,他的创作思维具有形象思维浓厚,即视觉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特点,文本的话语间是聚合关系,具有共时性、可写性等特色.茅盾的心理态势则表现为外倾型,他的创作思维具有抽象思维厚重,即言语思维和社会性思维的特点,文本话语间是组合关系,具有历时性、可读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5.
“原型”(archetypes)是荣格心理学对集体无意识内容的称谓,荣格认为人生中有多少典型情境,就存在着多少原型。《诗经》的国风部分是诗经时代民间吟咏的汇集,其中保存着大量的典型情境,通过对这些情境中代表性意象的分析,我们就可以深入把握诗经时代的许多原型。因为,这些意象正是那个时代人们集体无意识中原型的显现。一、原型作用在国风诗歌中的体现原型虽然不能被人们有意识地回忆和拥有,但却决定了《诗经》时代人们的“一些先天倾向或潜在的可能性,即采取与自己的祖先同样的方式来把握世界和做出反映”①。表现在诗…  相似文献   

6.
现代社会的实用理性和科技发展共同终结了古典神话,将之送入精神文化的历史博物馆。然而,神话思维和神话意识则共时性地隐匿于人们的心理结构之中,对文明和文化依然施加了重要影响。在现代和后现代的历史文化语境中,神话以变形的方式潜藏于人类的精神文化活动里,演变为一种当代意义的神话形式,继续发挥着强大的心理功能和扮演着意识活动与形态助产士的角色。当代神话的典型表现是科技神话、消费神话、英雄神话等样式。它承袭了传统神话的符号和结构形式而又有所发展和变异,尤其是借助于科技手段,它获得了更广泛、更丰富的社会内容和迅捷密集的传播方式,对于社会的方方面面都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论文化系统     
对文化系统这一概念的确立我以为也 要取具体、实证的精神。仅仅把文化系统理 解药物质——精神系统是不够的,还必须 作更细致的划分。要从时间—一空间、主体 ——客体、物理——心理这几个系统层次 上来把握文化系统,由此,才能更为全面, 多层次、多侧面地把握住文化的内涵。 时间——空间系统文化具有共时性 和历时性双重特征,任何一个文化系统都 处于由历史(时间)的纵坐标和社会(空间) 的横坐标所组成的时空坐标系中。从时间 意义上看,一定的文化都归属于特定的历 史的时代文化:从空间意义上看,每一种文 化又都属于民族的地域文化。文化…  相似文献   

8.
武利利  杨磊  禹倩倩 《生存》2020,(3):0084-0084
多文本阅读教学是选择一组有意义且具有互文性的文本,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阅读教学。多文本阅读课文资源的开发可分为历时性开发和共时性开发两类。多文本阅读课文资源开发和建设的策略主要有比较、迁移、还原、阐释、深化、拓展等。  相似文献   

9.
杜娟 《社科纵横》2012,(9):167-169
价值理论是索绪尔语言符号观的核心概念之一,也最容易引起人们的误解和混淆。本文从语言的共时性特征入手,对索绪尔语言价值的交换原则和比较原则进行了剖析,从而对语言价值的特征,价值和意义的区别,价值的来源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对进一步理解索绪尔的价值理论,进而对正确理解索绪尔的语言符号观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荣格的文化建构思想是建立在他的“集体无意识”理论基础上的。荣格坚信,因为“地球只有一个”,所以东方精神和西方精神从根本上来说是相通的。“集体无意识”就是他所找到的共通层面。在他看来,要完成真正意义上的文化交流,必须放弃一种外在性的立场,坚持一种内在性的立场:“用心灵去体验”、“在我们的内心寻求”异域文化的内在价值。而要做到这一点,又必须在“牺牲”本土精神的同时,“站在自己的土壤上”。只有这样,我们所完成的文化交流才是在“集体无意识”这个根本共通层面上的灵魂的震颤,而不是浅尝辄止的涉猎。这种思想有助于我国学界摆脱文化建构中的民族主义和功利主义。  相似文献   

11.
李莱 《社科纵横》2013,(3):119-122
文化在一定的时空条件下产生和发展,必然具有其显著变化和相对静止的状态,这是看待文化历时性和共时性的依据。唐蕃古道文化在历史的发展中不断变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同时代都有着各自鲜明的文化烙印,体现出历时性特征。如果摒弃时代因素,唐蕃古道文化又呈现出汉藏友好、动态发展、开放特性等鲜明的共时性特点。  相似文献   

12.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不是一部心理学专著.但却包含着丰富的心理学思想。作为对人的特性及其本质的深入研究,马克思在《手稿》中比较深刻地论述了人的心理的自然性、社会制约性,以及实践活动对人的心理的作用等问题。对此加以探析,对于揭示马克思关于人的心理属性和本质的一般理论无疑颇具意义.《手稿》分析了人以及人的心理与自然界的辩证统一关系,提出了自然界是人的心理形成和发展的基础、人的心理具有自然属性的思想。1.《手稿》论述了人与自然界的辩证统一关系,认为自然界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潘天波  范春霞 《社科纵横》2007,22(7):103-104
本文拟解读中西心理语言的研究史,旨在比较中西心理语言研究的不同发展途径与态势,并对传统心理语言研究加以科学整合,以期为探究心理语言寻找新方法,重构心理语言建设之新思路。  相似文献   

14.
电影欣赏是调动观众各个层次心理因素的综合美感活动过程,必须通过观众能动的艺术再创造才能实现。电影欣赏具有一次性、共时性的特点。欣赏是开展电影批评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李寅生  李杰玲 《唐都学刊》2008,24(2):109-111
庄子畸人篇透射出这样一个文艺观:残缺也有美,残缺也可以完美,艺术的完美并不依赖于形式的完整.这一观点与庄子的"言不尽(达)意"观息息相关.20世纪荣格格式塔心理学所折射出来的文艺观又与之遥相呼应.今天,庄子的这一观点仍富有意义.  相似文献   

16.
叙事心理治疗是20世纪90年代开始流行的心理疗法。本文主要从它的缘起、理论背景及其与社会工作的关系进行论述。并尝试对叙事心理治疗与社会工作实务进行结合。  相似文献   

17.
一、案主资料 乐殊(化名)自述与人交往时紧张,尤其是陌生人,上学期间导师要求在全班几个同学面前陈述课程内容,不能从容面对,视其是巨大的心理负担,影响了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因此求助心理咨询,初步诊断为社交恐惧症,综合运用合理情绪疗法、森田疗法和系统脱敏疗法等进行心理咨询治疗,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以物理学场理论的基本概念和思维方法 ,讨论组织行为具有场的形态、性质 ,是一种尝试。组织行为场是复合场 ,由各类子场生成、耦合 ,其总体特征是共时性、非均匀性和协同性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梳理获得感相关理论,将获得感操作化为愉悦感(过去)、参与感(当下)和生命意义(未来)三个阶段,在此基础上,设计将积极心理干预(改善情绪健康)、幸福疗法(促进蓬勃发展)和意义疗法(追寻生命意义)等多种干预策略相结合以提升残疾人获得感的多阶段小组.研究采用随机对照试验的方法探索小组干预的有效性,使用优势知识和使用量表、抑郁—焦虑—压力量表、蓬勃发展量表以及生命意义问卷进行测量.共有50名参与者完成了干预前测、后测和3个月后的随访测试.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及事后检验结果显示,获得感的多阶段小组有效改善了干预组的情绪健康,但干预效果的持续性可能有限.本研究是残疾人社会工作服务中的一次循证实践探索,为发展社会工作服务以促进残疾人获得感的提供了科学方案.  相似文献   

20.
当代中国法治观念的价值及培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法治在当代早已成为一种全球性话语,但中西方法治观念在"历时性"和"共时性"视野中的差异直接导致中西法治践行的分殊。法治观念之于中国法治社会的生成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意义。它既是中国法治进程的本土根基,也是一种黏合剂,同时还将起到一种催化的作用。重视传统文化背景下中国法治观念的培育,既是基础性的,同时也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与现实不断互动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