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正> 一九四○年,毛泽东同志在《新民主主义论》中,强调新民主主义的文化要由“无产阶级文化思想”来领导,并且“只能由无产阶级的文化思想即共产主义思想去领导”。这里说的“思想领导”,当然不是说思想和理论本身能够实施领导的责任。马克思说:“思想根本不能实现什么东西。为了实现思想,就要有使用实践力量的人。”毛泽东同志所讲的“无产阶级文化思想”“共产主义思想”的领导,也就是无产阶级的党用人类最先进最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来领导文艺的意思。如果说,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毛泽东同志着重从理论上指出了这一问题的重要性,那么两年后的延安文艺整风运动,则是我们党对文艺工作实现思想领导的一次全面而正确的具体实践。而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相似文献   

2.
丁伟志 《学术界》2003,(5):212-229
胡绳同志在晚年以无畏的独立思考的精神 ,发表了许多探讨现实问题和历史问题的重要论文。《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理论》、《关于防“左”》、《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再评价》等 ,就是他在这个时期写出的著名文献。这些文章中表现出来的维护改革开放事业的无所畏惧的胆略和深邃的历史的眼光 ,为社会科学界和理论界树立了一个解放思想、探索真理的范式。  相似文献   

3.
刘泰隆先生的《历史的高峰》是谈桂林抗战文化城时期的鲁迅研究的,也是对几十年来鲁迅研究的总结。鲁迅研究在鲁迅生前就有人开始做了,但只有到抗战时期才渐渐进入一种历史语境的层面。刘先生把它称为《历史的高峰》,绝非过誉之词。这是因为桂林抗战文化时期是全面研究鲁迅的第一次高潮,而且这次高潮的峰值确是很高的。刘先生在本书中首先论述毛泽东对鲁迅的总体认识及其在桂林的传播与发展,这在今天的确有重新认识的价值。所谓毛泽东对鲁迅的总体认识,主要是指毛著《新民主主义论》中的几个观点。《新民主主义论》是为《中国文化》创…  相似文献   

4.
从 195 6年 11月到 195 7年 10月将近一年时间里 ,毛泽东对民主、大民主等概念有过论述的 11个文本。这个时期 ,毛泽东把民主看作是走社会主义道路、与资产阶级思想斗争的工具。这种认识 ,实际是以革命的性质决定革命的任务。这与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以革命的任务决定革命的性质”的认识已经迥然不同。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社会”重大问题的创造性思考与解答。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以中国实际为立足点是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的显著特色。本文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维度,主要研讨毛泽东为何要提出“新民主主义论”、如何把握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的基本内容、正确评价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的历史意义等三个重要问题,以图为人们正确地理解把握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作出具有客观性的一种理论化的澄明。  相似文献   

6.
一九三○年三月二日,鲁迅在左翼作家联盟成立大会上所作的演讲《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中指出:“我们应当造出大群的新的战士。”鲁迅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在从事文学活动的三十年中,尤其是成长为伟大的共产主义者之后,呕心沥血,培养文艺青年,造就文艺新军。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示:“在‘五四’以来的文化战线上,文学和艺术是一个重要的有成绩的部门。”在《新民主主义论》中又指出:自“五四”开始,“二十年来,这个文化新军的锋芒所向,从思想到  相似文献   

7.
长期以来,对于俄国民粹主义,学界往往根据《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将其定性为反马克思主义思潮。,事实上,俄国民粹主义非但不是反马克思主义的,相反还是马克思晚年探索的重要思想来源。虽然马克思对俄国民粹主义有一个从批评到初步接受再到基本认同的过程,但有一点是确定的,没有俄国民粹主义,便没有晚年马克思对世界历史的重新探索及其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之主张的提出。  相似文献   

8.
刘建国 《中州学刊》2006,2(6):158-161
民粹主义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影响,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学术界一直探讨与争论的问题。对于中国社会的民粹主义思想传统,以及民主革命时期党内外的民粹主义思潮及其影响,已为中国学术界大多数人所认同。但对于建国以后民粹主义思想存在与否及其影响的问题,特别是涉及毛泽东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是否“染上民粹主义色彩的问题”,争论就十分尖锐激烈,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超出了学术范围,掺杂了许多政治色彩。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革命时期,毛泽东并没有留下论述意识形态的专门著作,但在他撰写的大量指导中国革命的著作中,尤其是《实践论》、《矛盾论》、《新民主主义论》、《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等著作中,反映了他系统而又丰瞻的意识形态思想。毛泽东的意识形态思想是根据时代的变化和中国革命实际的需要,创造性地发展和丰富了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学说,是东方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理论典型,是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思想武器。毛泽东所创造的一些理论范畴和命题概念至今还放射着真理的光芒。  相似文献   

10.
图书在“文化力”中的特殊作用广琳一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曾提出过“文化力”的概念,他说:“新的政治力量,新的经济力量,新的文化力量,都是中国的革命力量。”近些年来,在研究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过程中,学术界又比较系统地思考了“文化力”的问题。所谓文...  相似文献   

11.
龔自珍是鸦片战争前夕具有开创时代风气并对后来资产阶级改良派产生影响的思想家。毛泽东同志在《新民主主义论》一文中指示我们整理古代文化遗产应“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我们应该根据这个精神来评价龔氏思想的性质及其历史意义。我在《龔自珍的政治、经济思想有资本主义倾向嗎?》一文中會針对易梦虹等同志認为龔氏思想、特别是他的社会經济思想已具有遐想农业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因素这个論点,提出不同的看法。拙文認为龔氏思想的主要特点和历史意义表现在他批判了封建政治和封建社会、提出了“更法”的社会改革和  相似文献   

12.
<正>早在中国共产党建党之前的1921年1月,毛泽东在给蔡和森的一封信中,就非常明确地指出:“唯物史观是吾党哲学的根据。”这可视为毛泽东正式确立唯物史观的标志。在此之后,毛泽东一直坚持以历史唯物主义作为指导中国革命、认识人类社会的根本思想体系。1940年1月,毛泽东在著名的《新民主主义论》一文中,区别了三民主义和共产主义在宇宙观上的不同,认为“共产主义的宇宙观是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三民主义的宇宙观则是所谓民生史观,实质上是二元论或唯心论,二者是相反的”。1949年8~9月,为了揭露和批判美国国务院白皮书和美国国务卿艾奇逊提出的一系列错误的历史观点,毛泽东写下了多篇评论文章,其中专门有一篇题为《唯心历史观的破产》,文中  相似文献   

13.
《新民主主义论》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新民主主义论》是毛泽东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进程中,把马列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而撰写的经典著作。它全面系统地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一个落后的东方大国怎样开展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系列问题。《新民主主义论》从形成背景到主要内容再到价值意义均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的方法论自觉,对我们新世纪新阶段深化"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4.
《水浒》的作者究竟代表哪个阶级或阶层的思想?我们认为,正确解决这个问题,是深入探讨《水浒》的主题思想,从而对这部古典文学巨著作出正确的、恰如其分的评价的一个重要关键。王俊年、裴效维、金宁芬三同志的《<水浒传>是一部什么样的作品》(《文学评论》1978年第4期)和陈辽同志的《关于<水浒>评价中的几个问题》(《文学评论》1978年第6期),都在这方面作了有益的探讨,并分别得出《水浒》作者代表“大多数中间状态的农民的思想”及“地主阶级中那些进步知识分子的思想”的结论。对于《水浒》作者是代表“中间状态的农民的思想”的论点,王俊年等同志并没有提出多少  相似文献   

15.
<正> 在“文化热”这场事关民族兴衰的大讨论中,笔者想对五十年来在中国文化建设中有过重大影响的一个论断提出质疑,求得真解.这个论断就是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提出的:我们要建设的新文化的性质应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文化,是个有着多种含义的概念.世界上对文化的定义多达几百种.我们在这里不必去探讨文化的定义,但必须对本文讨论的“文化”的具体内涵有个明确的界定,以避免歧解与由此而引起的无谓争辩.我们先着毛泽东本人在《新民主主义论》中对文化的论述.他再三强调:“一定的文  相似文献   

16.
文化论争是现代性追寻的深层映射,中华民族追寻现代性的过程伴随着中西文化的论争.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在中西文化论争的基础上,立足于唯物史观,阐明了一个马克思主义者的政治文化观,并对中国近现代历史上中西文化论争中有关民族性和时代性的问题给予了明确的应答.毛泽东提出的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阶段论不仅成为抗日战争时期的理论指导,而且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思想资源,并为改革开放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供了新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7.
《新民主主义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理论成果,它是在总结革命斗争的实践经验、反思三十年代东西文化论战和反击国民党文化围剿的背景下产生的。《新民主主义论》集中体现了毛泽东的文化自觉,深刻认识文化在社会革命中的地位作用,准确把握新文化发展的基本规律,科学筹划新民主义文化建设蓝图,认真领会毛泽东的文化思想和文化精神,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关于毛泽东思想在桂林文化城的传播问题的研究,引起了有关专家的重视,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毛泽东的鲁迅论及其桂林文化城的传播和发展,却至今无人论及。本文拟对此提出一些肤浅看法。一毛泽东的鲁迅论即毛泽东关于鲁迅及其著述的论述,其内容是极其丰富的。他在抗日战争时期的鲁迅论集中于他的四篇著作:《鲁迅论──在”陕公”纪念大会上演辞》、《新民主主义论》、《反对党八股》、《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这四篇著作又以前两篇最为重要。第一篇是毛泽东的鲁迅论的奠基作;第二篇中关于“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  相似文献   

19.
<正> 毛泽东同志1925年12月在《革命》半月刊上首次发表的《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以下简称《分析》)一文是否有无产阶级领导权的思想,近年来有人持怀疑态度,认为原文没有明确提出和闸发无产阶级领导权问题,或认为这一问题是1951年出版《毛泽东选集》第一卷时修改增加的。我们不同意该说,并认为这个问题的讨论,不仅关系着《分析》的价值和地位以及对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同志的评价,而且关系着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问题至为重要,不可不辩论清楚。  相似文献   

20.
1977年初,一片荒漠的文坛刚刚复苏,一部长篇历史小说《李自成》的出版,震动了社会,读者竞相购买,先睹为快,文坛巨子们纷纷撰文给予很高的评价,其轰动效应,实为文坛罕见。这部歌颂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的历史小说,实在是幸运,在“文革”时期得到了毛泽东同志和邓小平同志的保护和支持。那还是1963年,历史小说《李自成》第一卷出版了,作者姚雪垠给毛泽东同志寄去了该书,毛泽东同志读完了上册认为写的不错。不等到作家写出二卷,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运动来了一次大革文化的命,人类一切优秀文化成果统统被打翻在地,扫进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