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网络文学:新世纪文学的裂变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金振邦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1):70-76
网络文学是信息时代传统文学和电脑网络碰撞的产物 ,是新世纪文学研究的热点之一。目前对网络文学的不同理解和阐释 ,反映了网络文学现象的复杂性、前沿性和跨学科性。网络文学必须具有文学的本质特征 ,即虚构性、创造性和想象性。它与传统文学的区别主要在于信息传递的媒介和方式手段不同。其鲜明的艺术和美学特征具体表现为 :体裁边界的模糊昏暗、形象手段的多媒体方式、故事情节的非线性叙述、结构模式的全息开放、艺术形态的流动不息、美学欣赏的读写互动、作品信息的资源共享。网络文学对传统的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是一个严峻的挑战。关于网络文学的诸多问题还需要进行深入探索 ,它将开辟出极富诱惑力的新研究领域。网络文学正处于一个从非平衡态的混沌、无序向平衡态的清晰、有序发展的良好态势 相似文献
2.
2005年以来,“新世纪文学”研究成为文学批评的关键词。新世纪文学的构成中,网络文学的自由书写和网络传播最能表征新世纪文学不同于新时期文学、不同于传统文学观念与规则的新质。新世纪文学研究对这新的文学形态做了重点讨论,其批评特点呈现为“亚流派”研究。需要建构有针对性的、有效的批评话语对网络文学进行深入研究,提出了具体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3.
邓时忠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28(4):69-73
网络文学自20世纪90年代诞生以来,在促进文学回归、文学大众化和文学反馈机制形成等方面作出了积极贡献。同时,网络文学也存在着诸如审美与非审美、功利与非功利等诸多矛盾。我们期待网络文学正视矛盾,解决问题,与传统文学建立互学互补、共存共荣的和谐关系,在新世纪和谐文化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5.
李自芬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6):136-140
网络文学的出现再次激起我们对“文学本质”的追问。网络文学文本的生存形式从一个全新的层面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较全面关照和认识文学 (及其传统 )的视角 ,只有以开放的心态和宽容的态度面对文学现实本身 ,我们才能更清楚地看清文学自身的逻辑 ,从而更接近和理解文学的本质。 相似文献
6.
隋琳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1):30-32,38
多媒体文学是网络文学发展的主流形态.本文探讨了网络文学创作的多媒体特性给创作活动带来无限生机和隐患,及它对传统文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8.
禹建湘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6(6)
网络文学产业化推动了文学征候的变化,网络文学的商业写作成为主流,网络写作更新速度加快,主体间性更加凸显,读者的付费阅读成为新的时尚,这些变化将引领文学观念的重组. 相似文献
9.
齐燕铭 《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48-49
以第四媒体为介质的网络文学骤然跃马文坛,面对源远流长的几千年的传统文学积淀,网络文学是否会随波而逝?诸多疑问,将在以网络文学的含义为切入点,蕴概网络文学的特质。发展巩固及存在缺陷等方面与传统文学相比较以便探求,以备借鉴。 相似文献
10.
“网络文学”文学特质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跃平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3(6):93-96
在深入研究"网络文学"现象的基础上,探讨"网络文学"的内涵、"网络文学"的特征,提出"网络文学"适应于网络时代人的本性,引起广大网民的共鸣,本质上仍是"文学". 相似文献
11.
李林荣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4(2):64-70
当前中国当代文学研究界广泛热议的“新世纪文学”一词,无论是作为一个文学史断代范畴,还是一个观察和评价文学现象的视域概念,都存在以主观的定义、命名争议来代替和淹没客观据实的分析和概括的偏颇。这使得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文学在体制形态、传播媒介和社会文化格局等方面经历急遽而深刻的系统结构性嬗变的事实,在很大程度上遭到了遮蔽、忽视和低估,其中最突出的是由文学市场的完善成熟、网络文学空间的高速拓展和文学人口的世代层累这三重条件,所带动产生的一系列全新的文学生态要素和发展动向。 相似文献
12.
13.
“新媒体文学面面观”专题研究网络文学产业化的文学征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禹建湘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6):101-104
网络文学产业化推动了文学征候的变化,网络文学的商业写作成为主流,网络写作更新速度加快,主体间性更加凸显,读者的付费阅读成为新的时尚,这些变化将引领文学观念的重组。 相似文献
14.
网络文学是网络技术延伸和普及的产物。因网络所具有的匿名性、开放性和互动性等技术优势 ,网络文学相比于印刷性传统文学 ,拥有巨大的自由 ,并呈现出平民化风格。同时 ,网络文学的自由性对传统文学形成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相似文献
15.
林凌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49(5):74-77
新世纪军事文学暂时难以走出低迷状态,原因在于:从军事文学生存环境看,军队生活的边缘化引发了作家的自闭症,军事文学单一化、模式化的艺术解读与读者多元化的阅读取向之间的矛盾,使军事文学失去了越来越多的读者;从创作主体看,非文学的诱惑无情地剥蚀着作家的创作激情和执著力,充当军事文学创作主力的作家的生活准备和文学准备严重不足,他们难以担当振兴军事文学的重任;从军事文学精神内核看,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的内涵正在发生变化,一定程度上阻滞了军事文学的复兴。 相似文献
16.
李奇志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2(2):6-10
在新世纪,文学与媒介的关系经历了从"媒介文学化"到"文学媒介化"的世纪转换。在新世纪文学"被建构"的过程与序列中,"文学媒介化"现象格外引人注目,以"80后"文学为代表的文学媒介化景观,新媒介文学的"喧哗与骚动"都是显例。"文学媒介化"现象究竟会给文学带来什么样的终极影响,得经由时间来确证。 相似文献
17.
王晓英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3,(6):119-122
网络文学的平民式游戏特点,解构了传统文学文以载道的教化作用;网络文学的数字式传播方式,解构了传统文学的纸质存在方式和生产传播方式;网络文学的自由写作状态和作者、读者的界限消融,解构了作者中心地位,并且在这个解构的过程中,以特有的方式重构了网络文学独有的审美体系,获得了属于自己的独特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18.
林向萧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1)
面向新世纪的纳西族文学林向萧二十世纪的纳西族文学,如果从文学发展史的角度来考察,应该一分为三:1918年以前,属于“民间传统大调的产生、作家文学的兴起和繁荣时期”;1919——1948年,属于“新文学兴起时期”;1949—,属于“社会主义文学时期”①... 相似文献
19.
梁晓声谈新世纪文学的功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90年代起,人们对文学的关注和热情日渐减少,文学本身的影响力也每况愈下。您怎样看待这种现象。 梁晓声:这种现象肯定是非常正常的。再过10年、20年,文学的影响力还会减小。 与以前的文学的影响力相比,无论是政治学方面的,还是社会学方面的,甚至包括伦理方面的,当代文学都处于一种式微的状态。以前文学为什么有那么大的影响力呢?我们可以分析。比如在古典文学时期吧,那时连报纸都没有,也没有广播。在这样一种社会形态下,人们是通过书籍来传播思想,来认识自己不了解的事物,来对社会问题解惑。 到了17、18世纪,… 相似文献
20.
武兆雨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1)
底层文学关注组织资源、经济资源和文化资源匮乏的底层群体的生存困境,它所涵盖的思想和文化意义构成了新世纪文学内在的精神元素,是新世纪以来的重要文学潮流。底层文学的精神深度来源于对苦难质素的书写与言说,其苦难质素表现为底层人城市“零余者”的身份焦虑,社会身份的艰难自我认同,道德伦理的拷问思索,及其对苦难的消解与超越等方面。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