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代上海市场发育的若干特点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市场发育是近代上海经济发育的一条主线。本文阐述了上海市场发育的四个特点:(1)在全国居超前地位;(2)门类齐全,体系完整;(3)同内地、特别是长江三角洲和长江流域的联系十分紧密;(4)直接同国际接轨。作者认为,上海在全国率先建立起近代化的大市场,促进了上海的经济发展,使上海成为旧中国最大的近代化都审和多功能的全国经济中心。文章还强调这一历史经验为今天重振上海雄风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2.
近代上海与日本文化关系述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海是中国最大的城市,无论在近代和当前,她都在中日关系中处于重要的地位。现在,中日两国在和平与发展的基础上增进经济文化联系。在这种历史氛围下,进行近代上海与日本文化关系的研究,既可拓展近代中日关系史研究的视野,又可对促进中日友好关系的发展产生积极意义。一、对日交往的中心口岸  近代上海与日本文化关系比较密切是与它作为中国对日交往的中心口岸的地位分不开的。上海地处中国海岸线的中部,是中国最大河流——长江的入海口。她具有悠久的发展史。南宋咸淳三年(1267年)上海设镇,元朝至元十四年(1277年)设…  相似文献   

3.
《社会》1993,(7)
上海目前正致力于六“大”建设。大口岸。建设为长江流域、为全国服务的大口岸,使沿江城市都能借用这个大口岸。大市场。目前已建立了黄金市场、有色金属市场、外汇调剂市场、煤炭市场,还准备向外省市开放金融市场、商品批发和零售市场、房地产市场、建筑市场和人才市场。大交通。扩建虹桥机场,1996年开始建浦东新机场,配合国家建设京沪高速铁路,完成苏北至浦东铁路;与香港李嘉诚合作建造可停靠  相似文献   

4.
上海的近代商业不但在近代上海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而且是我国近代商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上海的近代商业有着它自身的特点,这就是对外贸易和与对外贸易有关的行业在商业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商业门类齐全,分工较细;市场交易量大,商品品种繁多,商业经营技术强,服务质量高。上海商业发展的原因除了有利的地理条件外,近代上海的对外开放、交通运输和金融电讯的发展、轻工业的发达、万商云集、形成了一支善于经营的商业队伍是上海商业发展十分重要的条件。重温这些历史经验,对我们今天振兴上海的经济应该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5.
清人上海竹枝词透露的近代化气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上海是近世中国较早接受西方文化影响的窗口,是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具有先行性的典型性的新兴都市。考察上海近世以来的社会巨变,可以将清人上海竹枝词作为一种文化标本。这些诗作,大多以平直的风格记录了上海当时的民俗文化和社会风景,不仅在某种意义上具有直接的史料价值,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作者面对近代化潮流的复杂心态。  相似文献   

6.
本文认为,近代宁波帮崛起之奥秘在于近代宁波钱庄的制度创新,即过帐制度,一种近似现代开户结算的票据交易制度。过帐制度的创设使原先流通领域的货币从市场中退出来,成为宁波人进军上海市场的初始资本;它是宁波帮形成的一个逻辑起点。而钱庄之庄票功能的拓展,以及钱庄向银行业转型,则使信用进一步扩张,满足了宁波人的经营资金需求;它是宁波帮壮大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社科纵横》2016,(1):96-99
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清政府下令关闭了闽、浙、江三处口岸,独留广州一口对外通商。此后一直到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五口通商"时止,广州成为近代以前中国大陆惟一开放的口岸和中西交往的前沿。乾隆帝在四个通商口岸中选择广州作为一口通商的口岸城市,究其原因,除了当时广州的中外贸易兴盛外,还在于其他三个口岸已形同虚设,众多因素的合力作用导致广州口岸脱颖而出。  相似文献   

8.
上海经济发展战略在80年代开始了重要的战略转变。进入90年代,上海经济发展出现了新的历史性机会,既有80年代的发展经验可供借鉴,特别又有中央关于开放和开发浦东的重大决策。上海除了依靠原有的经济基础之外,可以充分利用中央给予的优惠政策,冲破传统体制的束缚,最大限度地发挥上海的优势和潜力,进一步推进上海经济发展的战略转变,大幅度地解放上海的生产力。在具体战略选择上:(1)把上海经济发展的重点放到第三产业上,使上海真正成为金融、贸易和工业协调发展的多功能经济中心;(2)对工业进行更深层次的结构改造,并使上海工业形成市区、市郊、长江三角洲和内地各地区多层次的合理布局,为上海工业寻找新的空间;(3)浦东开放同样应把第三产业放在突出地位上,并更多地利用市场和政策的作用;(4)上海企业应重视市场的开拓,加快外向型经济的发展步伐。  相似文献   

9.
上海华商证券交易所是旧中国最主要的证券市场,对我国近代社会、经济发展有一定影响。本文从上海近代有价证券、证券交易的沿革、上海华商证券交易所产生的历史条件、经过,早期经营活动、特点及社会影响,进行了历史的考察。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下辽河平原的一个新兴城市,盘锦近代的经济发展与辽河密切相关。辽河在其航事繁荣的数百年间,不仅为盘锦集聚了人气,且兴旺了百业,使其积淀了浓厚的商业文明。早在清朝末期,盘锦地区就已形成两大商业圈,一处在田庄台,另一处在盘山。其中盘山的“四大商号”之一,即是刹顷泉。  相似文献   

11.
近代以来的外力入侵使北京与上海分别走上了不同的发展道路。作为近代中国最具代表性的两座城市 ,北京和上海在戊戌维新运动中分别扮演了不同的角色。戊戌维新运动的政治性、思想性特征使两城市在政治、思想文化等方面发生了连续不断的互动。城市间的互动不仅对维新运动产生影响 ,而且也推动了北京与上海的城市早期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12.
鸦片战争前的上海,存在着近代报刊的需要和条件,但没能萌生出报刊的嫩芽。上海近代史上第一批报刊是外来殖民者引进的。近代上海都市的形成推动了新闻事业的发展。1860至1895年,上海逐渐成为全国的新闻中心。使近代报刊在上海扎根的决定性事件,是商业性报纸的出现。中文报刊的崛起,意味着近代报刊开始进入中国社会。  相似文献   

13.
战后作为国际金融市场的两大组成部分之一的国际信贷市场发展迅速,并日益成为整个世界经济界十分关注的焦点之一。经过近40多年的发展,当前国际信贷发展表现出许多新的特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利用国际信贷也取得很大发展,对我国经济发展起了重要作用,因此,认真研究当代国际信贷发展的特点.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一、国际信贷的规模不断扩大战后,由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展,欧洲货币市场的产生以及石油美元的扩大,使世界范围内的国际信贷获得极大发展,其规模巨大。以国际信贷市场最重要的一部分——欧洲货币信贷为例,50年代…  相似文献   

14.
近代上海的中国新派学者与西方传教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西儒”之称的传教士与中国学者构成的近代上海知识分子群落,在近代上海社会变迁的历史舞台上,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他们致力于开埠后的上海城市各项文化事业建设,直接推动了近代中国学术走向繁荣,也在促进社会变革、宣传新思想方面作出了贡献。作为处于社会过渡转型时期的中国文人学士,在和来华的洋教士学者密切合作交往中,共同译书、办报,开办医院和学校,使上海成为中外文化交汇相融之地,从而相应地衍生出反映上海特征的近代城市文化。  相似文献   

15.
近代上海农村地方工业的演变及其趋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近代上海在村传统衣家手工业,在变化着的国际、国内市场以及与机器大工业竞争中的兴衰和新兴在村地方工业的兴起。作者认为农村地方工业显示了中国农村摆脱贫困,摆脱传统小生产,走向现代化的历史方向。它既是前近代农村家庭手工业的逻辑延伸,同时又是当代农村乡镇企业的先声。  相似文献   

16.
“离开涩泽荣一的活动,则写不出明治时代的产业史。”涩泽荣一“是日本近代资本主义发展的最高领导者”,被誉为日本近代“企业之王”,在近代日本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那么,涩泽为何被誉为“企业之王”,又如何促进近代日本经济发展的呢?本文拟对此做一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7.
边境贸易是毗邻国家之间特有的一种贸易形式,是国家对外经贸的重要组成部分。西藏拥有近4000公里的边境线,边境贸易的发展却十分滞后。这种状况严重制约了西藏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如何更好地发挥边境的地缘优势,解决西藏边贸存在的问题,使西藏边贸得到快速发展,是个十分重要的课题。我们在调研、实地考察的基础上,分析了西藏边贸的优势和现状、存在问题及制约其发展的原因,提出在新形势下发展西藏边贸的总体战略与策略。在当前要加快西藏边贸通道建设;加大口岸建设投资力度,大额度投资建设中尼边境的樟木口岸,恢复开放中印边境的亚东口岸,新开中缅边境的察隅口岸;扩大贸易合作领域;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等具体对策,以促进整个西藏经济起飞。  相似文献   

18.
银行资本与中国近代工业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银行资本与中国近代工业化李一翔中国近代工业化运动兴起于落后的传统社会中,尽管当时全国经济发展水平十分低下,但并非一贫如洗,国民收入中尚有一定剩余存在,成为资本形成的一个先决条件。近代银行资本的产生使这种可能变成现实。计量分析的结果表明:以银行信用手段...  相似文献   

19.
近代北京司法在建设初始即成为全国的典范,其发展历程是近代中国司法改革的缩影.从三级审检体系、虚三级审检体系、虚二级法院体系到一级法院体系,近代北京司法体系的发展跌宕起伏,更迭频繁.其背后的造因,除了经费和人才这两大硬性条件的限制外,更重要的是民意代表机关缺位,导致相关法律权威性不高,以及全国性法律调查阙如,造成司法体系无法真正做到因地制宜.  相似文献   

20.
上海的租界是近代中国建立的第一个租界。在将近一个世纪的时间中,这个资本帝国主义在华最为重要的活动基地和其远东最主要的利薮所在,自小而大,由兴而盛,又由盛转衰,由衰而亡,经历了一个漫长而起伏的历程。考察上海租界这一近代中国的特殊产物的盛衰发展,既可弄清这一庞然大物自身变化的曲折轨迹,另外可以看到西方资本帝国主义在旧中国的势力由强变弱和中国人民的民族爱国运动逐浪高涨的总趋势,同时还可以看到国际和近代中国社会错综复杂、风云变幻的政治局势的侧面及其加于上海的重大影响。这些对于更深刻地了解近代中国、了解我国第一大都市上海在百年中的发展变迁,都是深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