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信访制度作为具有中国特色的公民参与政治与民意表达的制度,建立初期发挥了联系群众、信息收集等重要作用。但由于其建立在计划经济的框架下,随着社会的转型,信访制度已然不能适应当前社会的需要,其弊端逐步显现。因此文章从当前信访形势入手,并主要从我国信访制度及权利救济机制两个方面原因进行分析,进而提出改革的思路,通过以信访立法为核心,以树立司法权威为攻坚,以构建公民社会为依托,逐步打开我国信访工作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2.
信访制度作为中国特色政治参与和权力救济制度,以独特的功能定位,在化解社会矛盾和构建和谐社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我国的信访制度是一种特殊的人权救济方式,是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参与和权利救济制度。我国的信访制度已经逐步进人到了法制信访的阶段,但从现状来看还是存在许多问题,本文就对我国信访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4.
庄云仙 《经营管理者》2011,(6X):334-334
随着社会经济转型,现行信访救济制度在大量社会矛盾面前表现的软弱和力部从心,已经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在新形势下,正确审视现行信访制度存在的问题,不断完善和创新对于更好地构建国家的权利救济体系,有效解决群众上访问题具体重要意义。本文针对我国信访制度存在的问题进行简要分析,并提出一些意见,供相关工作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5.
信访制度作为一项制度安排,体现了法治的精神和内涵,是权利救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对我国信访制度的简要介绍和分析,指出当前信访制度的现状和面临的困境,并试图找出合理有效的解决机制来摆脱困境,进而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进程。  相似文献   

6.
信访制度作为我国民愿表达、政治参与和解决纠纷的一种特殊手段,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深厚的社会根基和普遍的意识基础。实践证明,它在化解矛盾的意识基础、稳定社会秩序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在信访作为一种救济制度在我国长期处于边缘化的地位,因为,在我们大力建设法治国家的今天,信访工作的进程比较缓慢。笔者基于对此问题的兴趣和研究,经过翻阅资料和整理,笔者有以下具体构想,希望对我国信访制度的改革起到抛砖引玉和作用。  相似文献   

7.
在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今天,信访作为一种非法律纠纷解决渠道,是一种公民权利诉求的主张,体现的是我国宪法中赋予公民的申诉权。本文从根源上分析其存在的合理土壤和成长阻力,并通过历史回顾,比较分析、综合探讨等方法对信访机制进行研究,并试图找出制度完善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赵育健 《经营管理者》2012,(8X):341-341
中国的封建官僚制度已经有了两千多年的历史,这种官僚主义文化深深地影响着包括信访制度在内的我国现代各项政治制度。由于信访制度是公民权利向公共行政权力的申诉,加上官僚化的影响,我国的信访效果目前并不尽如人意。笔者认为必须要通过明确权利归属、进行系统内部的部门整合、加大信访部门的权利、提高信访工作人员的素质等途径进行进一步改革,才能更好地发挥信访制度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参考美国行动中心和申诉专员制度中的公民参与情况,对我国信访制度的问题和对策进行思考研究。  相似文献   

10.
信访制度是指公民或群体通过书信、邮件、电话等形式向信访局反映情况、揭露事实、表达诉求、呼吁解决问题的一种制度。信访制度是推进党和国家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防治腐败贪腐的一项重要举措。基层供电企业作为关系到基层民众用电安全可靠的国有组织,推进信访制度深入实施,加快信访风险防控体系的建设,是促进基层供电企业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是增加企业经济效益、提升民众信任感的有力途径。本文将立足于当前基层供电企业信访风险防控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1.
李晓瑜 《领导科学》2020,(4):120-124
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信访法治化进程历经创建时期、探索调整期、恢复重塑期、法制起步期、功能转型期、创新加速期、法治完善期等阶段,功能定位从加强党群联系、注重政治参与,逐渐丰富为权利救济、纠纷解决、权力监督和信息资源整合等。推进信访法治化改革,着力打造法治信访、阳光信访、责任信访,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统筹协调政治体制改革、司法体制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等,以诉访分离改革为抓手,畅通信访信息渠道,完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健全以《信访法》为核心的信访法治体系,培育大信访理念、构建大信访格局,提高信访法治化、信息化、专业化实效。  相似文献   

12.
正信访制度的改革目标与依法治国的目标是相同的。它们都要畅通公民表达不同意见的渠道以实现公民政治参与的权利,同时保障公民的监督权落到实处,并且保证公民的合法权利遭受侵害时能够得到有效的救济。领导信访接待日制度的法治化是信访制度法治化的关键所在,也是信访制度摆脱"人治"标签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由于各种深层次的社会矛盾、社会问题日渐显露,特别是涉法涉诉信访案件总量居高不下,已成为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大问题。妥善解决好涉法涉诉信访问题,已成为当前“保发展、保民生、保稳定”的重要方面。文章从三个方面入手对涉法涉诉信访工作制度的完善进行探讨,包括:立案制度上明确信访案件的受理范围和受理方式;办结制度上规范终结程序;完善其他各项工作制度。  相似文献   

14.
郎连峰 《经营管理者》2013,(23):331-332
<正>一、企业信访举报工作概述信访和举报都是专门机关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群众行使民主监督权力的形式,是党的群众路线的具体体现,是普通公民直接参政的民主权力。1.信访概念。信访狭义上讲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采用书信、电子邮件、传真、电话走访等形式,向各级领导机关及负责人反映个人意愿的一种社会政治交往。需要信访受理或解答处理而不需要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法制还不健全的状况下,信访制度作为一种社会救济性的制度安排,对于维护群众利益、疏导社会矛盾起着很大的积极作用,但是,随着社会形势的发展,信访机制必须进行系统的改革,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具体工作中要做到"八个结合"。  相似文献   

16.
在当前我国的制度建设不断完善阶段,针对基层的信访维稳工作要能够和时代发展相契合。信访制度是我国的特色行政救济制度,信访维稳的工作机制作为我国颇具特色的社会管理制度,在当前的发展中并非一帆风顺,其中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有待进一步的解决。本文主要就当前我国的基层信访维稳的现状进行详细的分析,并结合实际探索解决的策略,希望能够通过此次的研究对实际起到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7.
信访制度是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权利救济制度,对缓解社会矛盾与维护社会稳定曾发挥过重要作用。但是,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社会结构的调整,大量的社会矛盾产生和积累,导致“信访洪峰”在近十年里接连出现,已严重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基层政府是“信访洪峰”冲击的最前沿,所以,做好基层政府的信访工作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是从北仑这一基层政府的信访问题出发,研究了其当前的形势,分析了信访问题的诸多成因,并对当前环境下改善提高信访工作推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分析研究了我国信访和信访制度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并就具体原因进行了分析,对于完善我国公民权利救济体系、维护司法权威、保证公平正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等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崔永强  魏甫 《办公室业务》2014,(13):267-268
我国颁布实施《行政诉讼法》和《行政复讼法》之前,信访机构曾发挥过积极的作用。当前,信访制度的缺陷已逐步显露,因此,必须加强信访立法、剥离信访的权利救济功能、利用现有的政治资源及司法资源建立信访与法律服务结合的制度以重构我国的信访制度。  相似文献   

20.
众所周知,信访问题是当下中国社会一个倍受关注的话题。信访制度是否发挥了其应有的作用?当前信访制度存在的最主要问题是什么?如何改善与完善现行信访制度?……为此,本刊对福建省的一些官员和百姓进行问卷调查。并对问卷结果做出分析和评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