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古代的封建社会制度相当发达,与之相伴的官员考核制度也很成熟.本文在前人的基础上进行总结,以便从纵向和横向上更清晰、直观的看到官员考核制度流变和特点,并从中得到一些启示,对当代中国的官员政绩考核制度的构建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2.
夏炎 《决策探索》2011,(2):79-80
在中国古代,人们的理想人生模式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中,修身是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而齐家则是家庭教育所要达到的理想目标。官员的一言一行,对国家、对社会都具有一定的影响力。正因如此,官员们的教子之道便会成为人们教育子女的重要参考模式。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古代,人们的理想人生模式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中,修身是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而齐家则是家庭教育所要达到的理想目标。官员的一言一行,对国家、对社会都具有一定的影响力。正因如此,官员们的教子之道便会成为人们教育子女的重要参考模式。  相似文献   

4.
谢宪 《领导文萃》2009,(1):98-102
退休制度在中国是自古有之。而由于中国长期以来是“官本位”之国,各项政治制度的设置,基本上是围绕各级官员进行,所以古代退休制度主要也就是官员的退休制度。  相似文献   

5.
皇帝读书     
散木 《领导文萃》2008,(3):140-144
古代中国的皇帝。如果考察他们的读书生活,可分为读书、不读书这两类。继之,读书的,又可分为因读书而成为“好皇帝”(所谓“做稳了的皇帝”)的,以及因读书而成为“坏皇帝”(所谓“亡国之君”)的这两类。  相似文献   

6.
李小巧 《决策探索》2014,(10):67-67
在中国古代,朝廷派遣监察官员巡视全国,防范、检查官员腐败。一般来说,古代“巡查制度”分为常设和临时简派两种形式。  相似文献   

7.
南庄 《领导文萃》2007,(4):133-137
名目繁多的迎来送往已成为中国古代官场中的一大痼疾,这是诸多官员的无奈之举,更是众多官员的生存之道。  相似文献   

8.
近10年来,在官员中倡导学,习,成为中共执政的一个醒目动向。中央政治局的集体学习已演化为一个制度性的样本,地方政府的读书学习热情也被激发出来。《嘹望东方周刊》与《中国图书商报》联合在黑龙江、江苏、重庆、广东、陕西五省市,选取了县处级到厅局级的100名官员作为样本,围绕阅读问题展开调查。作为政策的制定者、倡导者、决策者和执行者,官员们的读书状况怎样?他们喜欢读哪类书?他们读书的目的是什么?  相似文献   

9.
“为官择人”乃自古难题,中国古代选官制度中的各种竞争机制,有一利则生一弊,充分认识其中的利弊得失,将对当今的官员选任起到切实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0.
王杰 《决策探索》2015,(2):92-93
包拯、海瑞、于成龙、张伯行、张养浩……这些古代清官,既给一代又一代人留下难以释怀的廉洁情结,也启发人们思考这样一条千古不变的历史规律:官员清廉则国运兴盛,官员贪腐则国家败亡。对任何一个政权来说,如果不解决官员的贪腐、奢靡、纵欲、享乐问题,必然会导致国将不国。清官之念长期以来,在古代史料典籍的文字中,在千千万万的百姓心中,对官员都有这样一种理想期盼:他们心中装着百姓,恪守着"清、勤、慎"为官箴言;他们公正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古代很多官员都把自己的身家性命和官运、财运寄托于上天和神灵的庇佑。奸佞、贪浊的官员,因其内心空虚无聊、忐忑不安,对前途毫无自信,故对鬼神之事尤其迷信。古代官场禁忌多出门之前翻历书,选日子,乃是古代官场普遍现象,今人不会觉得奇怪。不可思议的是,古代官员接到任命,前去上任,要避  相似文献   

12.
随着中国公务员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已有的公务员考核制度存在的问题逐渐暴露出来,如何建立一种高效、合理、全面的公务员考核制度已经成为国内外众多学者研究的课题。本文通过阐述建立公务员考核制度的现实意义,分析中国古代官员的考核制度,并将之与中国现代公务员考核制度的特点进行比较分析,通过批判地借鉴古代官员考核制度合理因素,以期进一步完善当前我国公务员的考核制度。  相似文献   

13.
郭庆晨 《决策探索》2010,(15):60-60
中国古代官员离任,可谓五花八门,什么样的情况都有。清官、好官离任令百姓恋恋不舍,恨不能长期留住;人虽走,却留下了好名声。贪官、坏官离任则令百姓欢呼雀跃,犹如送瘟神一般;人走了,骂名却难以消除。  相似文献   

14.
<正>律己宽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意思是遵循一定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严格要求自己、约束自己,用宽宏大量的胸怀对待他人、包容他人,即《增广贤文》中所强调的"以责人之心责己,以恕己之心恕人"。宋代陈亮《谢曾察院启》中,有"严于律己,出而见之事功;心乎爱民,动必关夫治道"之说,可谓"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的最早说法。中国古代官员历来讲究恕道,"严以律己,宽以待人"是不少古代官员的处世哲学。  相似文献   

15.
宋志坚 《领导文萃》2009,(13):26-30
中国古代有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之传统。立德者,乃忠孝仁义之典范;立功者,乃安邦定国之梁柱;立言者,则是著书立说之哲人。此二者有分别亦有交叉。  相似文献   

16.
张涛甫 《领导文萃》2012,(15):116-118
官员读书,本不该是一个问题。中国素有"学而优则仕"的优雅传统。曾多时,读书是为官的敲门砖。传统中国的科举取士为读书人进入庙堂打开了制度通道。那些有读书能力的人才能获得为官的通行证。像范进、吴敬梓之类的科场失意者,只能被挡  相似文献   

17.
为官择人乃自古难题,中国古代选官制度中的各种竞争机制,有一利则生一弊,充分认识其中的利弊得失,将对当今的官员选任起到切实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8.
2000多年前,苟子曾说过:"学者非必为仕,而仕者必如学."这个仕者,以前指官员,现在指机关干部、公务员.中国有着要求官员读书的悠久历史,这是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成分,应当在现代社会中加以继承和发扬光大.作为机关干部,无论是为了做好工作,还是为了加强自我修身,都应该注重读书,勤读书、读好书,多一些书卷气.  相似文献   

19.
明代哲人吕坤在《呻吟语》中云:"居官念头有三用:念念用之君民,则为吉士.念念用之套数,则为俗吏.念念用之身家,则为贼臣."其意是,当官的念头主要有三种:一心只想为君王和百姓尽力的官员,则可以称之为贤良之士;心里只想循规蹈矩按套路办事的官员,则可以称之为庸官懒吏;一心只为自己个人利益着想的官员,则可以称之为奸臣污吏.  相似文献   

20.
吏胥之害     
王学泰 《领导文萃》2010,(11):83-86
吏是“庶人之在官者” 古代社会能够担任官员的都是士大夫。先秦是贵族社会,天子、诸侯、大夫、士从身份上说是贵族;从职务上说,他们都是不同层级的社会管理人员,或说是官。他们世代相承,血缘是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