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钱钟书享有文化昆仑之誉,是当代第一博学鸿儒。其高寿的因素可概括为:幽默风趣、淡泊名利、夫妻情深、童心童趣十六个字。幽默风趣钱钟书的幽默是出了名的。无论是日常谈话还是  相似文献   

2.
幽默保健     
西方有句格言:"幽默者常健康"。中国谚语说:"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可见幽默风趣与笑口常开对人身体健康是多么重要。美国作家彼德在《幽默定律》一书中,单单辟出"幽默处方"、"幽默药方"、"幽默技巧"等几节,专门阐述了幽默对人身的保健和调理作用。在此,幽默当起了医生的助手。笑是一种内在的慢跑,是人紧张生活的缓冲剂,是人体康健  相似文献   

3.
今年87岁的钱钟书享有“文化昆仑”之誉,是当代“第一博学鸿儒”。其高寿的因素可概括为:“幽默风趣、淡泊名利、夫妻情深、童心童趣”十六个字。 幽默风趣 钱钟书的幽默是出了名的。无论是日常谈话还是平时写作,他那机智风趣的幽默话语总是脱口而出。 当年,31岁的钱钟书曾在《说笑》一文中说,会笑是人类天生的一种能力,“脸上能做出笑容,嗓子里能发出笑声;有了这种本领而不使用,未免可惜。所以,一般人并非因为幽默而笑,  相似文献   

4.
通过分析全国大学英语国家级精品课程中的教师风趣言谈的特点,可以把它们分成以下四个类别:攻击型风趣言谈、迎合型风趣言谈、自贬型幽默言谈和自我表现型幽默言谈,并根据教师的性别,在此基础上分析它们在使用风趣言谈时的主要差异,同时从语用的角度分析这些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甘肃武威凉州的民间口头说唱艺术"凉州贤孝"唱词语言以凉州方言为主,通俗幽默,风趣生动,其中语气词的大量使用,使其蕴含丰富的生活气息,呈现了浓郁的地方特色,具有重要的方言研究价值,文章试就其语气词的语用功能作一探析。  相似文献   

6.
小品是中国舞台艺术表演中非常有地方特色的表演艺术形式。小品这种艺术形式是春节联欢晚会所诞生的新型艺术表现形式,其受欢迎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它幽默风趣的语言表达形式。本文以赵本山今年春节联欢晚会上的经典小品《不差钱》为案例,由语用关联理论分析其语言的幽默性,解读赵本山小品因幽默而取得成功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巴赫金的丑角地形学是一种独特的文学理论.丑角地形学融合了巴赫金源于狂欢化诗学的丑角理论与源于新康德主义的文学空间理论.巴赫金理解的丑角是通过欢笑对现实进行反抗、展现人民大众"大无畏"意识的喜剧形象.文学的空间在巴赫金看来是充满观念性的主观空间.巴赫金在文学作品中挖掘丑角地形学涵义,本质上是为了再现狂欢文化的反抗意识.  相似文献   

8.
戴尔·卡耐基在《林肯传》中为读者呈现了一个鲜为人知却真实可信的林肯形象。林肯一生饱受创伤,神情忧郁绝望,但他却风趣幽默,智慧超人,而且始终百折不挠,屡败屡战,为美国乃至全人类做出巨大贡献。幽默是林肯疗伤的法宝,也是其智慧的结晶。  相似文献   

9.
著名作家钱钟书<围城>中运用奇异的幽默、辛辣的讽刺、风趣的比喻等语言,淋漓尽致地揭露了国民党统治时期旧中国的黑暗与腐朽,充分表现了钱钟书先生驾驭语言的高超能力和运用幽默语言的特色.  相似文献   

10.
教师教学交往风格与教学交往的有效性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教师在长期教学交往实践中,逐渐形成各自不同的交往风格。而学生的学习效果与教师教学交往风格有着极大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学生对风趣幽默型的教师及运用这种风格进行教学的喜欢程度最高;从课堂教学效果上看,严谨逻辑型优于权威型,风趣幽默型优于严谨逻辑型。但教学交往风格具有多样性,教师应根据不同情况,培养和运用不同的教学交往风格以提高教学交往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墨子消费伦理思想以"兼爱"为核心,以消费合宜性的社会向度与民生向度表达了其"兴利天下"的消费正义。墨子认为,消费应当"兼"及天下众生,并富有爱人、利生的道德内涵,他从人性欲生的视角,阐述了消费不仅担负着养育万民之"生"的"生生之道",也承载着义利天下的社会责任。墨子以消费利"生"的合宜性为度,剖析了消费的民生主义特色,与孔子以"礼法"为核心的消费观念不同的是:墨子消费伦理思想表现出强烈的关注民生的道德实践的理性精神。  相似文献   

12.
庄子把道家“小国寡民”式的“至德之世”,当作自己的“理想社会”而加以追求,正是他“其学无所不窥,然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的学说特质,也是他否定社会现实,崇尚自然,强调返归自然的自由精神所致。庄子的理想人物,虽有“神人”、“至人”、“圣人”、“真人”等的称谓,但其“得道者”的本质与境界都是相同的。尤其是对“道”的礼赞,对“大美”的幢憬、追求,对“畸人美德”的注重关切,都使庄子的理想世界与理想人物,表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3.
1958年,人民公社在中国一哄而起,被称作“一条过渡到共产主义的具体途径”。毛泽东对人民公社一直是青睐有加的,从1959年8月19日毛泽东写给吴冷西等人的一封信中,我们或许可以窥知其“公社情结”。毛泽东打算用有力的调查材料来驳斥国内外对人民公社的指责,他认为人民公社是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基础,必须得到保护。在他本人关于人民公社的一系列重要讲话中,均透露出了对人民公社的偏爱。以这封信为线索来探究毛泽东的“公社情结”,“小缩影”印证了“大历史”的关怀。  相似文献   

14.
欧阳修远佛亲道倾向与晚年出儒入道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欧阳修非常推崇陶渊明及其诗文,这与他历经政治挫折、认真反思自己的从政心态密切相关。通过对陶渊明的思考、接受,欧阳修从贪功冒进转向平和冷静,这不仅使他找到了仕与隐的平衡点,也使他明确了政治与民生统一的目标。  相似文献   

15.
公平正义是毛泽东一生的追求,其集中体现在人民民主专政理论、经济建设理论、文化教育理论及其外交理论等治国思想中,当今我国取得的一切成就都源于对毛泽东治国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以人为本”治国理念的提出是对毛泽东人民民主专政理论的高度概括和具体化;“避免两极分化、走共同富裕道路”的理念是对毛泽东经济建设思想的进一步升华;“教育大众化”理念是对毛泽东教育公平思想的进一步落实;“大小国家一律平等、建构和谐世界”的理念是对毛泽东外交思想的进一步延伸。因此,重新审视毛泽东治国理念的公正诉求,对于今天进行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对于以公平正义为核心价值理念的和谐社会建设有着极为重大而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艺术理论在谢林整个思想体系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谢林不仅对艺术的本质作形而上的探讨,还多角度地分析了艺术的特征。从艺术与自然的关系角度看,艺术超越自然;从艺术与科学的关系上来看,艺术是科学的基础;和手工艺品相比较,艺术又明显体现出纯粹性和超功利性。谢林的艺术论,不仅对西方现代美学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而且吸引人们不断地做出努力,搞清楚艺术存在的理由和巨大魅力。  相似文献   

17.
以"立人"为指向,反复再现"看客"影像,展示老中国人间世相和国人生存状态——贯穿于鲁迅一生创作的全过程,凝成了鲁迅一生挥之不去的"看客"情结。这种情结,与鲁迅青少年时期独异、坎坷、苦楚、悲凉的生命感悟、对中国历史文化的痛彻反省以及梁启超、尼采等中外先哲的思想启迪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18.
方回的理学观念,集中反映在他对儒学道统的承传谱系以及儒学的要义、精神品格的阐说上。他对儒学道统的认识,尊奉的是朱熹的意见,并认为这一儒学正脉是实现世道之治的根本;对于其他的各种异说,则不遗余力地加以驳斥。这种价值取向和他在特定时世境遇下的心态诉求及历史反思相关,更根源于其对儒学核心内涵的体认。他既将儒学视为心性修养之学,强调通过读书致知来涵养本心;又将儒学视为实学,突出其关乎人伦、切于当世之务的精神品格。方回的理学话语建构,对于矫正其时之理学流弊,乃至澄清时人对儒学的误解,均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国内学界多将纪伯伦的精神文化立场定位为"民族主义者",或指称他的创作思想以及诗作内容中均内涵和外化着强烈的"民族主义情绪"。我们考察纪伯伦的全部创作、旅美生涯以及在政治领域的主要表现,通过对其占据主导性的文化倾向、意识形态立场加以分析,判定该诗人文化身份定位的基本面并不是纯然的民族主义者。有关纪伯伦民族主义者身份的认定,在很大程度上基于人们对纪伯伦作品的误读,以及由这种误读衍生出来的判断错位。  相似文献   

20.
赵吉士不但是才略卓凡的贤宦,还是博学正直的学者、长于吟咏的诗人。他处于朝代更替之际,形成了颇具特色的政治思想。表现如下:认为明朝实亡于党祸,吏治败坏是明亡主要原因,虽有亡国之恨但并没有将矛头完全指向清朝;对待"民变"的态度是分而治之,剿抚分明;对待明遗民的态度是毫不避讳,与之交往并为之列传。从赵氏身上能映射出处于那个时代的士人们的矛盾心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