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胡适晚年(1949~1962)政治生活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适晚年在致力于拥蒋反共宣传的同时,一直没有停止过对资产阶级民主、自由的追求,他主办的《自由中国》则是其追求自由、提倡议会政治的标志,从而为国民党所不容.由于特殊的历史背景,国民党对胡适采取容忍态度,而当形势变化之后,国民党又对胡适的政治思想进行围剿反击.胡适固有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信仰决定了他在坚持反共立场的同时,又与蒋氏政权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  相似文献   

2.
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西方经历着经济危机,面临经济的转型.同时代的东方中国则经历着文化危机和政治危机,面临文化的转型和政治的转型.在这一时代背景下,胡适激辩中国文化,提倡新文化应充分世界化,认为近代中国文化的张力与活力是基于东西方文化的辩论和互动,以及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冲突与对接;同时他倡导新政治,呼唤民主政道,提出对自由的容忍与雅量是中国宪政民权乃至政党安排的精髓与核心.胡适的新文化知性是开放理念,强调文化的充分世界化;胡适的民主政道是自由价值,强调法治基础上的民治.胡适思想是理想与现实的结合,实用主义与自由主义的结合.  相似文献   

3.
从上海求学到留美期间,是胡适妇女观生成与发展的重要阶段,其女子教育与女子解放思想初步形成并由此逐步走向成熟。胡适早年主张女性应该通过读书与不缠足来做一个好好的人,大力提倡发展女子教育以期改良国人之家庭教育,后又对良妻贤母观进行修正与发展,进一步确立了自由独立的女性观。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自由范畴是马克思主义基本范畴里的一个重要范畴,研究马克思主义自由观对马克思主义范畴的发展和完善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成为学术界日益关注和研究的热点。通过中国知网搜索,可以看到,关于马克思主义自由观的研究在2000年到2005年只有少量的相关文献,从2006年开始涌现出大量的相关文献,特别是2012年以来,关于马克思主义自由观研究更加突出,取得了新的成就,每年相关文献达到将近5000篇。本文主要是从马克思主义自由观的内涵、目的、自由与实践的关系、现实意义和价值这几个方面进行研究综述。  相似文献   

5.
胡适的文学革命纲领深受其翻译实践和世界文学观的影响,同时,其文学革命宣言也为现代翻译指明了方向.胡适主张翻译"欧西名著"为新文学创作树立典范,以白话翻译代替文言翻译以利于向国人进行文学启蒙,主张自由流畅、严谨有度的直译以达到对原文的忠实.胡适的文学革命观、翻译思想与策略,无疑是建构现代翻译规范的重要资源.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自由观就是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的自由的根源、自由的本质、自由的基本内容、自由的价值功能和自由的实现途径的基本观点的理论体系。考察、探究并阐述马克思自由观的基本特质,对于凸显马克思自由观的科学性、时代性、历史进步性及理论与现实优越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新文化运动时期胡适的新闻伦理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中国新闻史上的著名报人、政论家,胡适有着比较丰富的新闻思想,新闻伦理思想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文化运动时期胡适新闻伦理思想的核心是:报刊或报人应该容忍,应具有社会责任意识和独立精神.容忍主要指容纳异议,胡适对社会责任意识的呼唤体现在他强调报刊或报人应调查和研究社会问题,他认为独立精神需要”独立的政论家”及其”言论事业”来落实.  相似文献   

8.
文章论述了李大钊自由观的转变过程,并对其资产阶级的自由观及社会主义的自由观分别进行了介绍。认为李大钊的自由观的最大特点是“与时俱进”,结合国情。作者指出,李大钊关于社会主义自由与秩序的阐述对于我们今天建设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巩固和发展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概括胡适的国语文学观在创作实践所形成的运用白话的基本态度 ,结合胡适新诗及戏剧的创作实践 ,分析胡适国语文学观在创作中的得失及其文学史意义  相似文献   

10.
作为近现代中国自由主义公共知识分子的代表,胡适对自由的张扬却体现了"文化边际人"情结,即他在超越传统时又没有远离传统文化的土壤。他在西方自由主义与传统文化的对接中塑造健全个人主义的魅力;诠释无为而治的现代意义;其批政、议政的做法体现着传统强烈的人文批判意识;而其容忍的原则则在质的追求中又晨露出士大夫懦弱的心迹。然而忽视对中国社会政治格局的科学把握最终酿成了胡适的自由主义之累。  相似文献   

11.
胡适提倡自由主义起先是从输入政治思想着手的,随后延伸到文化和文学上来。胡适的自由主义文学观主要体现在他的自由主义思想、对个人主义品格的倡导、自由主义观念在文学中的表现以及独立的创作态度。胡适大力宣传易卜生主义,希望文学能够促进国人健全的个人主义人生观的确立。胡适把《易卜生主义》里张扬的个性主义输入到新文学中,他主张个人须要充分发展自己的天才性,须要充分发展自己的个性。胡适的自由主义思想还反映在创作上,认为作家有文艺创作的自由,可以与政治意识形态保持疏离。  相似文献   

12.
清末民初,受欧美文明观、自由观的影响,"父母之命"的择偶模式成为中国婚姻的简单形象,而爱情作为结婚的要素与婚姻挂钩,知识青年对婚恋自由的追求渐成风尚。本文以1919年底上海《时事新报》副刊《学灯》关于"男子可否承认父母代定的未婚妻"的讨论为例,反思近代中国婚姻家庭史研究方法。试图把婚姻观的变化放在历史的脉络中考察,强调人事环境的复杂性和联系性。  相似文献   

13.
胡适关于党际关系的言论是少而低调的。胡适的党际关系主张存在较大的内在一致性,同时也存在着明显的内在紧张。在自由和保守之间胡适慎重地思考着现实政治中的党际关系问题,努力寻找实现政党政治的现实推动力,但结果使他失望。  相似文献   

14.
本文比较系统地评述了胡适关于文明内涵的界定和中西近代民族文化意识的比较,进一步阐述胡适建立在比较、反省基础上的再造中国现代文明的思想,指出这是一种开放的、主动汇入世界现代文明潮流的有效途径。因此,胡适文明观在我国现代化发展中仍不失其意义。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初,鲁迅、胡适作为思想启蒙者,大力提倡“个性自由”与“个性解放”,尤其是对处于社会最底层的中国女性给予了极大的同情。他们对封建传统伦理道德进行的抨击,对贞节观的批判,对两性关系的解读及对婚姻观的看法等,为中国女性的发展指明了出路。可以说,他们的女性观为唤醒中国女性思想觉醒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6.
胡适用进化论的利器把中国文学史分割成两个对立的部分 ,将非正统的白话文学从文学史中剥离出来并加以增色处理。在胡适的观念中 ,白话文学最具备与西方文学整合的内在机制 ,他试图以此为结合点实现中西文学的对接 ,从而创造出崭新的中国现代文学。胡适重述文学史的文化姿态具有典型的转型期中“过渡人”的特点 ,他一方面强调文学的“西化” ,另一方面又极力弥合传统与现代之间的裂痕。胡适文学进化观中所潜伏的一元化话语立场和目的论、意志论的史观模式为我们提供了反思的空间  相似文献   

17.
运用福柯的权力话语理论分析胡适的翻译观。胡适在翻译选本上提倡翻译西洋名著,在翻译用语上主张使用白话,在翻译方法上强调采用直译。指出胡适的这些翻译观点是各种权力话语操控的结果,既受到当时国内文学革命、西方强势文化等权力话语的支配,也与他本人的诗学追求紧密相关。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皖籍名家研究私交公论:胡适与民国外交界徐希军(1)从《新青年》看陈独秀的编辑技巧蒋含平(1)戴厚英《流泪的淮河》语言的乡土味杨增宏,房厚信(1)论胡适的“诗的经验主义”杨四平(2)试析胡适早期的妇女观盛菊,王东海(2)胡适对日本侵华政策的认知疏子平,徐希军(5)胡晋接与安徽现代师范教育周爱武(5)一、政治·文化1949-1965年邓小平执政党建设思想探析赵光元(1)自由与保守之间———解读胡适的党际关系主张江玲宝(1)中国共产党执政党建设理论的历史沿革张亚(1)社会公正与和谐社会王永进,王勤奋(1)从“全面小康”到“和谐社会”———不…  相似文献   

19.
阿伦特的共和主义政治理念,集中体现在她与众不同的自由观上。在对18世纪的美国革命与法国革命进行政治哲学反思的过程中,形成了阿伦特所推崇的美国式的以强调公民参与的自主性的自由理念,以别于法国式的将自由与解放混同的被动式的自由理念。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下半叶以来,围绕胡适的研究成果大量涌现,胡适的自由主义思想、历史观、文化观等都得到了相当的挖掘,而对于胡适的妇女观却一直没有受到重视。胡适所论述到的许多妇女问题在21世纪初的今天仍然存在。研究胡适的妇女观对于我们思考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