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现代检察制度源于欧洲,进而又被推及到世界各国.而最早建立检察机关和确立检察制度的国家,当推封建社会时期的英国和法国.英法两国仅仅相隔一道不足30公里的英吉利海峡,均继承了起源于西欧大陆的日耳曼习惯法,但在中世纪晚期却分道扬镳,一个成为普通法系的发源地,而另一个则被奉为大陆法系的肇始国,其检察制度的发展道路迥然相异、各具特色,本文试对检察制度的起源进行考察.  相似文献   

2.
巡视制度是当前完善党内监督的重大举措 ,这种制度古而有之。以史为鉴 ,汲取经验 ,滋补今天的巡视工作 ,使之走上经常化、制度化和规范化的轨道  相似文献   

3.
民事行政检察制度有其必要性和重要性。我国现行民行检察制度在实践中存在着民行检察监督范围狭窄,方式单一;民行抗诉具体规定简略、操作性不强;抗诉案件的周期长,再审改判难,等问题。要完善我国民行检察制度,可以考虑建立规范的民行检察监督法律体系、完善民行检察监督方式、放宽民行检察监督的范围、赋予检察机关相关权利等措施来进行。  相似文献   

4.
巡视制度及其可持续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巡视制度自2003年正式建立以来,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亟待重视和解决的机制性的问题。巡视制度属于自上而下的纵向问责或监督机制,其有效性就是在多大程度上发挥了这种监督作用。委托人的动机、代理人的动机和能力以及具体监督上的信息不对称等三大因素影响巡视制度的有效性。为促进巡视制度的可持续发展,应逐步推行巡视报告公开制度,建立针对所有主体的问责机制;建立约束和激励机制,矫正巡视机构和人员的动机;加强巡视机构能力建设,增进巡视工作的实际效果。此外,其他监督制度的建设也会对巡视制度有效性的发挥起到重要的补充或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5.
作为一种全新的民事检察监督方式,民事再审检察建议制度为2012年新修改的《民事诉讼法》所确立。民事再审检察建议制度具有提升诉讼效率、促进案件合理分流、尊重审判独立等多方面的价值。但现有的制度设置也存在程序规则混乱、适用范围模糊,以及缺乏效力保障等诸多缺漏,需要从完善程序性规制、厘清适用范围以及建立效力保障机制等方面来予以完善。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八大以来,巡视监察制度在巩固和提高共产党执政能力、权力监督、惩治腐败、依法治国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瑞典自1809年建立了Ombudsman(翁巴其曼)制度即议会监察制度后,此制度为西方多国学习借鉴。比较两国当代巡视监察制度的异同,有利于我国巡视监察制度的完善和功能的发挥。  相似文献   

7.
作为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代巡视制度经历了漫长曲折的演进历程,积累了大量宝贵的历史经验。文章以中国古代巡视制度为考察对象,对其研析后认为其具有以小监大、以卑督尊、内外相维、上下相制,由临时派遣人员到固定常驻地方,例行巡视和专项巡视相结合,重视巡视官员的选任,以及巡视制度日趋完备,巡视范围不断扩大等特点,进而深入探究其现实意义,以期对现今巡视工作的开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8.
我国民事行政检察制度的完善与重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民事行政检察制度经过数十年的曲折发展,至今已成为我国法律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立法的先天不足和实践中存在的种种困难,民事行政检察监督处境仍很尴尬,监督效果也大打折扣。民事行政检察监督何去何从,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我们深入分析了存在的民事检察监督范围过于狭窄、监督的方式单一、抗诉后再审的周期过长等问题及主要原因,并提出了构建检、法权力平等的检察监督机制、完善民行抗诉机制、确立民事执行检察监督机制、建立民事公诉机制等符合中国现实的可行性民事行政检察制度,希望对完善和发展我国民行检察制度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9.
我国民事检察制度的现状及完善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民事检察制度在恢复重建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其在制约审判权的滥用和保护当事人合法权利等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由于现行法律对这项制度规定得较为粗疏,民事检察制度的运行显得不尽如人意,还不能满足人们的预期。笔者首先对我国民事检察制度的现状进行了分析,阐释了这项制度存在和发展的法理依据,进而在目前宪政体制和法律框架下,提出了完善这一制度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0.
我国监所检察先后出现了三种制度形式:派驻检察、巡回检察、巡视检察。目前,我国监所检察条块化改革缺乏整体性,整体性改革缺乏系统化。2021年《人民检察院巡回检察工作规定》确立了“派驻+巡回”的检察监督模式,但监所检察改革存在系统性缺陷,表现为:巡视检察与巡回检察功能重合、同级巡回检察难以实现“破熟”初衷、派驻检察受到不应有的弱化。监所检察改革的系统化方案是:保留和加强各级派驻检察、巡回检察上提一级、巡视检察并入巡回检察。  相似文献   

11.
党内巡视制度作为推进反腐倡廉和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制度,已日趋完善,并发挥重要作用。近十年来,学术界对中国共产党党内巡视制度的研究成果较多,主要关注党内巡视制度的渊源、理论基础、实践运行及视角创新等方面。未来可进一步加强中共主要领导人党内巡视制度或党内监督的思想与实践研究,拓展民主革命时期党内巡视制度的研究范畴、研究视角,加强巡视制度的长效机制等方面研究。  相似文献   

12.
刘岩 《中南论坛》2009,4(3):66-68
台湾地区检察制度肇端于日本占领台湾对台湾实行殖民统治时期。随着台湾光复,国民党政权进入台湾,在台湾施行民国检察制度至今已有六十余年的历史。本文通过对台湾地区检察制度的沿革、检察机关的组织体系、检察官的任用及职权、检察一体化管理体制进行简要的分析,希望能够对我国大陆地区的检察改革起到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八大以来,反腐工作进入新常态,巡视制度也成为反腐新常态下的重要武器,在取得丰硕成果的同时,得到了普通民众和国际社会的高度认可。梳理我国古代巡视制度演变历程,总结我党巡视工作的经验,分析党的十八大以来巡视工作的特征,今后巡视工作需要进一步创新工作方式,完善工作机制,发挥巡视工作的监督、震慑作用,不断完善巡视制度。  相似文献   

14.
15.
清末法制变革的倡行者尽管在司法改革的必要性上形成普遍共识,但是对司法权是否应当独立于君权这一关键问题的认知却存在歧义。检察制度在清末得以顺利创立的主要原因在于检察制度的相关内容既与权力争夺的重心关联不大,也不触及传统的伦常纲教,同时还有利于君主利用司法权的分散来操控司法。从清末检察制度创立可以看出,法制变革的最大阻力来自利益相关者对自身利益的维护,如何协调与平衡法制变革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关系是决定法制变革成败的关键。法制变革的顶层设计必须警惕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纷争对法制变革的阻力,而设计者对自身利益与改革目标两者之间得失权衡所表现出的态度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16.
中国共产党巡视制度的百年演进可分为四个时期,分别为创建探索期、调整动荡期、修复发展期、战略性安排期。1928年《巡视条例》的颁布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巡视制度的正式创建。全面抗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巡视制度没有被“中止”,也没有被“无形废除”,而是进入到探索调整阶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多种政治运动接连展开,运动式巡视应运而生。“文化大革命”时期党的巡视工作虽然受到严重影响,但并没有中断。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对巡视制度进行了修复与发展,党内监督成为该时期巡视制度的主要功能。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巡视制度已跃升为党内监督的战略性制度安排。总体来看,中国共产党巡视制度在百年演进中实现了双重转向,即巡视模式由秘密式巡视转向运动式巡视,再转向制度式巡视。巡视功能由革命动员转向组织领导,再转向党内监督。中国共产党巡视制度的百年演进是外部压力、内部推力、主观助力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如何界定检察权的属性将直接关系到检察制度的整体设计及其应有的制度功能.明确检察行为的性质是界定检察权属性的前提.界定我国检察制度中检察权的属性,既要立足干我国宪政理论与实践,又要结合我国立法实际与司法现状.在我国,检察权不是一般的行政权,检察机关虽然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但检察权并不是简单的法律监督权.必须承认,我国的检察权具有司法权属性.在坚持这一认识的前提下,我们还必须理性看待检察权是兼有行政权与司法权双重属性的准司法权的认识和主张.  相似文献   

18.
检察机关对行政诉讼实行监督 ,这是法律明确规定的。但现行法律规定的监督范围比较狭窄 ,监督方式也比较单一。因此 ,应当赋予检察机关对行政诉讼实行全面监督的权力。除有权按照审判监督程序提出抗诉外 ,检察机关还应有权提起行政诉讼、参与行政诉讼和按照上诉程序提出抗诉。  相似文献   

19.
由于现行法律对这项制度规定得较为粗疏,民事检察制度的运行显得不尽人意。我国民事检察工作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立法和司法两个方面。民事检察制度是民事法律关系社会化的要求,应当细化民事检察监督程序,赋予检察机关在民事检察中的相应职权。  相似文献   

20.
中国共产党的巡视制度,是在受到苏联共产党(布)领导体制的影响和共产国际的直接指导下而发生并加以推行的,也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斗争实践中而不断加以强化的.这一制度在保存革命实力,扩大革命势力,取得革命胜利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它是中国共产党加强自身建设的重要法宝.这一制度在当今中国得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高度重视,并在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进程中得到了弘扬和强固,已成为新时期党加强自身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组织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