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齐夫 《中华魂》2008,(5):34-35
19世纪俄国著名哲学家、文学评论家别林斯基有一句名言:"让我们把灵魂放在高处。"正因为把灵魂放在高处,他顶住了沙皇政府的种种迫害和文坛一些卑鄙小人的攻击污蔑,克服了生活  相似文献   

2.
达吉雅娜是普希金最心爱的作品——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中的女主人公,诗人把她称作“俄国的灵魂”、“我的理想”,在十九世纪俄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然而,达吉雅娜又是俄国文学中值得研究的形象之一。早在十九世纪,别林斯基首先肯定达吉雅娜是俄国妇女的典型,同时对达吉雅娜所谓的“我既已嫁给了别人,就要忠实于他”的话,提出了质问:“永远忠实于谁?忠实于什么?难道忠实于那样一种夫  相似文献   

3.
苏联当代著名作家拉斯普京、阿斯塔菲耶夫和艾特玛托夫在近年发表的《失火记》(1985)、《悲哀的侦探》(1986)和《断头台》(1986)不约而同地反映了三位作家对苏联社会道德水准急剧下降的深切忧虑,发出了拯救人的灵魂的呼吁。我们记得,在整整一个世纪之前,托尔斯泰和陀思妥耶夫斯基曾经发出过拯救俄国人灵魂的呼吁。这两位伟大的俄罗斯作家目睹资本主义关系侵入俄国社会生活的所有角落,资产阶级的道德观、价值观渗入人们的意识,既感到愤懑不安,又无可奈何,最后求助于道德宗教,寄希望于人在精神上的自我完  相似文献   

4.
“俄国革命”是马克思恩格斯晚年提出的重要论断,其本身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从俄国当时的国情来看,俄国革命具有必然性.俄国革命不具有社会主义革命的阶级条件和经济条件,俄国的社会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了俄国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然而俄国所处的时代背景又昭示了俄国革命的前途是社会主义.俄国革命将挽救俄国农村公社,并对世界革命战略产生深远影响.深入理解马克思恩格斯晚年“俄国革命”思想的内在意蕴,有助于系统把握马克思恩格斯的东方社会理论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战略的演变.  相似文献   

5.
俄国形式主义是十月革命前后出现的一个文学批评流派。从历史维度来追寻俄国形式主义的演变轨迹,揭示其从理论诗学到文学史研究的内在发展逻辑,不仅有助于我们澄清某些理解上的误区,也有助于我们重新思考和评价俄国形式主义的理论得失。  相似文献   

6.
肖洛霍夫继承了俄国古典文学中心理描写的手法,这是他的创作最鲜明的艺术特点之一。肖洛霍夫在这里继承的首先是莱蒙托夫和列夫·托尔斯泰。莱蒙托夫在他的长篇小说《当代英雄》中,塑造了十九世纪三十年代俄国上流社会中的一个“当代英雄”——毕巧林的形象。作者用多种形式充分地揭示了这位主人公的心理活动。毕巧林是当时俄国贵族阶级一位优秀的代表,是一位非凡的人物。但是十九世纪三四十年代正是十二月党人起义被镇压下去,尼古拉一世黑暗统治的年代,他找不到出路,思想苦闷,常常剖析自己的灵魂。他感到自己有理想和抱负,但却找不到实现它们的途径和场所,  相似文献   

7.
俄国帝国主义即俄国垄断资本主义的历史是短暂的。从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算起,到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前后不过二十年左右。俄国资本帝国主义复灭最早,这种独特的历史命运是由它的特点即根本弱点所决定的。应该怎样认识俄国帝国主义及其特点?苏联学术界长期流行的一种观点是:俄国帝国主义是军事封建帝国主义,它的特点就是军事封建性。例如,雅可夫列夫写道:“俄国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8.
针对俄国民粹派的"非资本主义道路"理论,普列汉诺夫和列宁先后给予马克思主义的批判,论证了俄国资本主义道路的必然性。普列汉诺夫在与西欧资本主义社会的比较中,通过例举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事实论证了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必然性,有力批判了民粹主义;列宁则从具体研究俄国资本主义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及其特点出发,揭示了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必然性和历史进步性,从而彻底粉碎了民粹主义的理论基础。列宁认为,俄国资本主义有不同于西欧资本主义的特殊性,只有具体分析,才能说明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可能性和必然性问题。  相似文献   

9.
1911年12月,外蒙古上层王公贵族利用中国南方辛亥革命之机在俄国的支持下脱离满清王朝。这为俄国改变在外蒙古地区的贸易地位创造了有利条件。由此,俄国在短期内主导了外蒙古地区的贸易。但在俄国卷入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中国内地商人的有力竞争等诸多因素影响下,俄国在外蒙古地区的贸易影响迅速弱化。至1917年十月革命爆发之时,俄国工业品几乎停止输入外蒙古地区。总之,从1911—1917年,俄国在外蒙古地区的贸易经历了一个畸形发展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
俄国汉语教育有着独特的发展轨迹,从18世纪初至20世纪初两百年左右的时间里,俄国汉语教育在教学、实践和科研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从最初规模小、条件差的满汉语班,逐渐走向了以圣彼得堡大学东方语系和符拉迪沃斯托克东方学院为中心的汉语教育基地。俄国汉语教育的发展为俄国汉学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从《圣经》中"慈悲"意义出发,通过分析莫里森新作《慈悲》中主人公雅各布从一个具有慈悲心肠的人到贪婪的奴隶主的蜕变过程,阐述"慈悲"在小说中的含义,指出莫里森用"慈悲"为这部小说命名的创作动机:唤醒人们心底的善良本性,消除歧视,共创宁静和谐。  相似文献   

12.
以艺术性和探索性著称的“中国学派”曾在国际动画史上取得过辉煌的成就。时过境迁,当今的中国动画失去了往昔的光辉,在故事脚本、人物造型和创意设计上缺乏神飞天外的想象“火花”。从丰富神话思维的《山海经》中汲取动画艺术创作灵感的观点,可以为当代动画带来不竭的动力“源泉”,为中国动画插上梦想与飞翔的“翅膀”。  相似文献   

13.
上古时期人类有关语言本质问题的探索历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上古时期人类对语言本质问题的理解与认识,初迹于东西方的一些与之相关的神话传说,生发于哲学意义上的古人对世界的认识与思索的开启。以古希腊、古印度、古代中国为代表的古代先哲们在这一时期不同程度地对其所触及到的有关语言本质问题进行了十分有益的探索,并不同程度地萌生出诸如语言工具说、语言符号说、语言本体说等诸多意识,取得了不少为后世语言哲学理论所瞩目的卓越成果。  相似文献   

14.
从语义分化的角度入手,并参考韩国学习者的偏误类型,对“V上”进行了重新分类,主要是把“上”按词性分为2大类:上1(实词)和上2(虚词)。然后按语义又把“上1”分为3小类:基本义、表示接触或增添、表示达到或达成;“上2”分为2小类:提示新变化、量标记。实践证明这种分类有益于对韩汉语教学,教师可以针对不同的“V上”有的放矢地进行讲解。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学界掀起的"扬墨"的研究热潮,让墨学在中国历史上第二次成为了"显学"。而郭沫若却在这个时期抱有与大部分学者截然不同的、非墨的立场出现在这场思想风潮中。通过研究郭沫若1920—1923年的文学作品和思想研究成果,分析郭沫若对墨学态度由推崇转为批判,与"泛神论"思想有着直接且重要的联系。  相似文献   

16.
在高校思政课的"三进"研究中,构建高校思政课教学"进头脑"评测指标体系,据此对高校思政课教学"进头脑"状况进行调查,在调查数据的基础上客观评价"进头脑"的实际成效尤其紧迫。结合长期的教学实践,设计了由14个问题组成的调查问卷,并通过对长江大学学生调查问卷的统计,在同学们对高校思政课教学状况的总体认知;提高高校思政课教学水平,增强思政课教学吸引力的方法与路径;构建高校思政课"进头脑"状况评价指标体系等方面得出了非常鲜活和有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17.
金克己是朝鲜高丽朝著名文人,也是朝鲜高丽朝词史上有特殊意义的词人。从保存下来的他的四篇作品来看,他不但是把词从朝鲜宫廷引入到文人圈的第一人,还是朝鲜词山水传统的发起人之一,他的词作,反映了朝鲜文人初学作词的一些特点。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论述了秦汉三国时期,成都商业大都会的建成历程:从李冰时期将成都"市"迁至成都城外"二江"间,形成"两江珥市"的格局,从此开始了成都作为商业大都会的提速发展。  相似文献   

19.
“死亡叙事”成就了石舒清。今天看来,它是有一定的叙事模式的,但这种模式的局限性在于,作者在把文学内敛化、心灵化的同时,很大程度上使文学停留在了自我的小世界内,形成了对外部的障眼。“日常叙事”打开了石舒清的眼界,但打开的同时,如何把认识论转化为文学实践,在文学创作中似乎仍然成为他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干"的本义为进攻性兵器。"天干"十字,实是以"甲"为冠的古兵器名字的有序排列。揭示这一隐秘的关键是:一、从文字学的角度考证"■"("甲"的最初形态)可能取象于古代"张弓引矢"的合体之形,后转为象护身之甲;再证"丙""丁"亦与兵器相关,进一步支持郭沫若等人对其余数字皆取象于"兵"的解释。二、从思想史的角度证明:作为兵权崇拜取代"性征"崇拜的时代标志,古代人借用兵器名排序天干,出于兵器为圣人所造,并仅可用于执行天讨、天伐的认识。这种"代天伐恶"的宗教观念是炎黄以来我祖反对抢掠、争利以及欺凌弱小民众等非正义战争的过程中滋生出来的,至夏、商之时成为一种天治主义的意识形态;周朝将之向人文主义方面推进,春秋时期演变为"以战止战"的战争观,从而构成了《孙子兵法》的重要前提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