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流域生态系统是中华民族生存的主要生态系统,大流域生态系统的稳定对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我国大流域生态系统上、中、下游之间存在着的恶性的生态传递,造成很大的生态灾难,影响了整个流域生态经济效益的发挥。本文认为只有以流域开发作为基本的开发单元,调整经济开发格局;在上游民族地区倡导新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建立流域生态市场,充分协调上、下游的生态利益,把生态利益经济化,才能从根本上保证我国大流域生态系统的协调和稳定。  相似文献   

2.
绿洲生态经济系统是在干旱地区的地理环境下,由绿洲生态系统和绿洲经济系统偶合而成的巨系统。因此,有必要在分别研究生态与经济两个子系统的运行机制的基础上,再深入研究生态经济系统的运行机制。 一、绿洲生态经济系统的结构特点 1、系统要素结构的特点。 (1)绿洲生态经济系统的结构组成要素是生态子系统和经济子系统。这不同于一般的系统,系统结构要素本身就是一个庞大复杂的、有特殊结构、运行特点和功能的巨系统,而不是由性质单一的元素或事物构成的简单系统。 (2)生态和经济两个子系统之间,不存在由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联系起来的、类似生态食物链那样串联和并联的相互依存关系。 在它们之间只存在着某些环节上相互重叠、相互交织偶合的相关关系。经济子系统与生态子系统相互交织偶合的基础环节是农业。马克思指出:农业是经济再生产与自然再生产相互交织在一起的生产部门。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人们借助生物的自然再生产、实现经济再生产,借助生态系统的运行,完成经济系统的运行,实现人类的经济目的,在这  相似文献   

3.
要实现农业的良性循环,必须依照生态经济学的原理来指导农业生产,建立合理的农业生态经济结构,以使农业生产既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又同时取得较好的生态效益。本文试图对建立合理的农业生态经济结构问题进行探讨。一所谓农业生态经济结构,实质上就是由农业经济系统和农业生态系统复合而成的农业经济生态系统(或称农业生态经济系统,下同)的结构的简称。因此,研究建立合理的农业生态经济结构问题,不仅对指导农业生产有重要意义,它本身也是农业生态经济学研究的重要课题。①  相似文献   

4.
西部地区区域生态经济发展研究——以青海为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于生态经济理论和生态文明理念 ,文章以青海为例 ,在对中国西部不发达地区生态经济发展基础、制约因素分析的基础上 ,认为发展生态经济、促进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的良性循环是实现西部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 ,并提出以区域生态经济包括生态农业、生态工业和第三产业生态化等层面促进西部地区区域生态经济发展的构想。  相似文献   

5.
流域规划制度新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流域规划关系流域生态系统能否健康发展.流域生态系统的自然属性和流域管理的历史发展决定了流域生态系统整体规划的必然选择.流域规划法是流域生态系统整体规划的制度保障,其根本价值是保障流域整体利益的实现,是一部涵盖对流域生态系统有重大影响或潜在重大影响的流域自然、社会、经济各要素的综合法;其制度结构应以流域生态阂值为界限,以流域生态系统整体安全为目标,具体包括流域生态系统整体规划制度、流域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流域规划公众参与制度、流域规划司法监督制度和法律责任制度等.  相似文献   

6.
农业生态经济系统是由农业生态系统和农业经济系统耦合而成的复合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是这个系统最基本的功能。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循环是怎样进行的?它具有一些什么样的特征?评价循环功能质量优劣的标准是什么?如何运用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循环规律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这些都是农业生态经济学需要研究和探讨的重要课题。本文试就上述问题发表一点不成熟的意见,以期引起共同讨论。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循环形式及其特点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世间万物在不停顿的运动之中,构成既互相联系,又互相区别的不同系统。循环是系统物质运动的普遍形式,系统的结构不同,物质循环也具有  相似文献   

7.
龙永东 《学术论坛》2001,(Z1):15-17
一、贫困地区农业生态环境现状 生态环境是指生物所生活在具体区域内的环境条件,它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包括自然生态系统和人工生态系统.农业生态系统是在人类活动的干预下所建立起来的人工生态系统,它在发展上是否可持续性,取决于人为的干预.一个地区生态环境的平衡与失调,对这个地区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起着重大的作用,同时也左右这个地区人民物质文化水平的高低.  相似文献   

8.
黄河源头地区是黄河流域中最重要的生态功能区域,它不仅是整个流域的天然生态屏障,其自身又是一个十分脆弱的生态系统,近年来黄河出现的断流也与源头地区的环境恶化有着直接关系。源头地区的生态问题是导致当地群众贫困的重要根源,而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又加重了对源头地区生态环境的破坏,源头地区的生态恶化对流域其他地区的经济发展也带来了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9.
农村产业结构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它既包括农村生态系统的结构,又包括农村经济系统的结构。因此,农村产业结构实质上是农村生态系统结构和经济系统结构辩证的统一,也可称之为农村生态经济结构。具体讲,它可分为种植业内部的生态经济结构、农林牧副渔之间的生态经济结构、“农工商”或“商工农”综合经营的农村生态经济结构。既然如此,搞清楚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与保持农村生态平衡的关系,或者说,调整农  相似文献   

10.
作为我国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经济学早期开拓者、博士生导师姜学民先生 ,最近撰写的《长江地区生态系统与可持续发展》是我国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的一部力作 ,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方面 ,对处于我国跨世纪发展最具活力的长江地区生态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的一系列重大战略问题 ,提出了富有创见性观点。我们知道 ,生态科学在开拓可持续发展研究领域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基础作用 ,但是 ,可持续发展又不能等同于生态规律 ,可持续发展的规律超越生态规律 ,在生态、经济、社会的系统层次上得到升华。本书运用系统论的方法 ,从生态系统的功能、生态系统生产力…  相似文献   

11.
辽代前中期西拉木伦河流域以及毗邻地区农业人口探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西拉木伦河流域是辽王朝的政治核心 ,也是生态敏感地带 ,探讨这一地区的农业人口规模是研究辽代经济以及环境诸问题的前提。辽前中期是历史上西拉木伦河流域以及毗邻地区农业人口最多的时期之一 ,主要包括编户人口、提辖司户人口以及迁往中京地区的人口 ,三部分人口约 3 5万。在已有的相关研究成果中 ,主要将编户人口与提辖司户人口列入农业人口范畴之内 ,并未考虑迁移人口与迁出地之间的关系。其实 ,由西拉木伦河流域迁往辽中京地区的人口均属农业人口 ,同时也是辽前中期西拉木伦河流域农业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 ,将其列入 ,即全面复原了这一地区的农业人口规模。农业人口规模与农田垦殖规模、生态环境直接相关 ,这 3 5万农业人口决定了辽代西拉木伦河流域的开发规模 ,同时也构成了这一地区的人地关系基础  相似文献   

12.
《江西社会科学》2013,(12):162-166
流域水空间管理立法立足于流域水生态系统整体性的特点,从生态系统保护和自然修复视角出发,探讨流域管理立法。生态学、生态伦理学和生态正义理论是流域水空间管理立法的理论基础。目前,我国流域水空间管理立法中,有关自然保护区和湿地保护的高位阶立法缺位,洪泛区湿地生态保护和流域土壤板结防治等立法内容缺失,使洪水资源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流域水空间功能恢复等相关制度缺乏;经济手段如生态补偿机制运用不足,补偿内容、方式和标准等规定缺乏明确性和科学性。因此,我国应制定高位阶流域水空间管理立法,完善缺失内容,建立相关制度,并充分运用经济手段,完善流域生态补偿制度,以及运用经济杠杆对违法行为人实施按期间制裁机制。  相似文献   

13.
农业生态失调是同农业生态平衡相对立的概念,是农业生态经济学的一个范畴。它反映农业生态经济系统中两种相互对立的运动过程,是生态经济矛盾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所谓农业生态失调,是指原有的旧的平衡关系被打破之后,农业生态系统中各部分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所呈现的不协调以至对立的状态。农业生态失调的引起在于负向干扰力对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作用,使之失去自我调节能力。农业生态失调过程,首先发生的是内部结构性与功能性失调,尔后是系统中各种数量关系的变动,最后出现系统生产力下降,生态与经济之间呈现出互为因果的恶性循环。  相似文献   

14.
江河源区复合生态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河源区是指一条或多条江或河的源头地区。江河源区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江河源区生态系统是由江河源区自然生态系统和江河源区社会经济系统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相互交织耦合在特定的江河源头区域上,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系统。本文分析研究了江河源区复合生态系统的内涵、特征、结构,在此基础上提出并分析了江河源区复合生态系统具有三大服务功能:生态功能、经济功能和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15.
生态保护红线是我国环境保护的重要制度创新,是改善和提高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举措。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与流域生态补偿相辅相成,是生态补偿领域研究与实践的热点。通过调查、剖析现行流域生态补偿实践中的不足和缺陷,以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为评估标准,以福建省大樟溪流域为例,对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后的流域生态补偿价值进行量化估算,并将其与现行补偿模式进行对比分析,提出了考虑生态服务主导功能价值和实施重点区域精准补偿等优化流域生态补偿的对策措施,对生态保护红线制度落地后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完善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明代海西女真由于族部众多和分布地区广大,,其经济生活也因族部或地区的不同而各有差异。大体说来:居住在黑龙江下游及沿海岛屿上的乞列迷、苦夷等族部,以渔猎经济生活为主;居住在精奇里江及其迤西的黑龙江上游地区的索伦部落(琐郎哈)之人,过着农业、狩猎、牧业和渔业的生活;居住在松花江流域和黑龙江的大部分中间地段(西北自雅克萨城一带迤东,下至黑龙江下游的乌扎拉或散鲁温止)以及乌苏里江流域、绥芬河流域的兀  相似文献   

17.
生态安全·生态经济·生态城市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城市环境问题的生态学实质在于:资源代谢在时间、空间尺度上的滞留和耗竭,系统耦合在结构、功能关系上的破碎和板结,社会行为在局部和整体关系上的短见和调控机制上的缺损。城市是一个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生态城市是人们对按生态学规律规划、建设和管理城市的简称。其三个支撑点是生态安全、循环经济、和谐社会。生态安全是对包括人在内的生物与环境关系稳定程度、生存和发展的风险和区域生态系统可持续支撑能力的评价,包括生态风险、生态脆弱性和生态服务功能,用刚性、弹性、开拓进化性和自组织性来测度。和谐社会包括:人和水、土、气、生以及地球化学循环等自然生态因子的自然生态和谐;人的社会生产、流通、消费、还原和调控方式的经济生态和谐;人的温饱、功利、道德、信仰、天地等人类生态境界的和谐,社会的技术、体制、文化在时、空、量、构、序层面的系统生态和谐。和谐的核心是开拓、适应、反馈、整合。  相似文献   

18.
生态系统的自然属性及中国环境法规分散立法模式的现实障碍呼唤中国生态系统整体管理的法律规制.综合生态系统管理法方法上缺乏可操作性,在实现生态系统整体管理上存在着发展困境.流域生态系统管理的空间优势、制度优势以及流域管理的规范变迁决定了流域生态系统管理范式成为中国生态系统整体管理的路径选择.在实践操作中,中国需在生态保护基本法中明确规定以流域为自然单元的生态系统管理范式,并制定一部综合性的<流域生态系统管理法>统筹规范流域内的各环境资源要素.  相似文献   

19.
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稳定高产,必须以农业生态系统的平衡为前提。国内外对这个问题多有岐议,本文仅就农业生态平衡的内涵再次发表陋见,以求教于同仁。 正如研究农业生态经济学必须区分生态系统与农业生态经济系统一样,研究农业生态平衡也必须区分自然生态平衡与农业生态平衡这两个概念。  相似文献   

20.
绿洲经济曾为干旱、半干旱地区孕育了古老的文明。今天,随着当代科学的飞速发展和伴之而来的生产手段的巨大进步,绿洲经济正经历着新的发展进程。然而,绿洲经济又是典型的生态经济。它具有二重性,包含着两个系统。其一是绿洲生态系统;其二是建立在这一系统之上的社会经济系统。二者之间既进行着能量和物质的交换;又进行着自然力与人力作用的相互转化。基于绿洲经济系统必须依赖于绿洲生态系统,因之,绿洲生态系统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