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9岁的儿子放学回家,和几个同学在街口拾到一张10元纸币。围绕它的处理,孩子们展开了一场激烈的争论:有的说交老师,但有人反对,说老师会拿去买东西请同事吃;有的说交给警察叔叔,但也有人反对,说警察叔叔拿了钱说不定也会装进自己的腰包;有的说还给失主,可马上有人问谁是失主?有的提议去商店换成零钱分掉,但立即遭到大家的反对。最后还是儿子拍了板,把它丢进垃圾箱,反正每天都有叫花子在那里翻东西,就算做好事给了叫花子。 儿子讲完后,眼睛眨也不眨地看着我,似乎在等待我的评说。我不知道说什么好。许久以后我才问他:“如  相似文献   

2.
有一天,儿子问我:“爸爸,你认识你爷爷吗?”我笑着回答:“笨家伙,我怎么会不认得自己的爷爷呢.”我认为儿子跟我开玩笑,问“脑筋急转弯”之类的捣蛋问题. 接下来,儿子非常认真又略带伤感地说:“可是,我不认识你的爷爷,就是我的太爷爷.”  相似文献   

3.
在儿子刚刚会走路的时候,我就发现儿子很好动,几乎不会安安稳稳地坐着,哪怕是吃饭的时候,他都会小屁股一扭一扭地这跑跑,那转转.听别人说,现在不少孩子有多动症,我心里就隐隐地担忧.家里人都说:不要紧,小孩喜欢动是好事,真的一天到晚傻坐在那,你还不更担心? 后来,儿子上了幼儿园,老师不断地投诉,我心里的担心成了事实.老师说儿子不守规矩,从来不好好排队,到处走动,上课时经常在座位上扭来扭去,小动作多,叫我好好管教他.  相似文献   

4.
听说儿子考试了,回到家,我立马问他:"说!多少分?""83分。"儿子低声说。我很生气:"这么低!你上课有没有认真听讲?作业有没有完成?"儿子辩解道:"金杰才40分呢!刘小路才刚刚及格!低干80分的有20多人………‘你怎么这么不求上进!老是和落后的人比,你就不能向先进看齐?"我火了,大声吼道。儿子趴在桌上,委屈地哭起来。老公脾气温和些,拍拍儿子肩膀,重复那些说了不知道多少遍的话:"儿子  相似文献   

5.
"妈妈,要过年了,我们去哪里呀?"3岁的儿子眼巴巴地望着丽华问。"当然还在你外婆家过啊。"看着活泼可爱的儿子,丽华十分疼爱地说,"别的地方咱哪儿都不去。"儿子十分不解:"我想同爸爸一起去奶奶家过。奶奶不是又打来电话,让我们去她家过年吗?我有好多小朋友都是回老家过年的。妈妈,是不是我们  相似文献   

6.
记得还是儿子读小学一年级的时候,有次他放学回家突然问我: "爸爸,你是什么‘长'呀?" ‘你问这个干什么?" "我们班上同学的爸爸,有的是科长,有的是行长,还有的是局长.我不知道你是什么‘长'?"想不到儿子小小年纪,竟无意识地有了等级观念.于是,我认真地对他说: "别的‘长'我目前还不是,只是个‘家长'."  相似文献   

7.
阿黑     
高巧林 《快乐青春》2010,(7):101-111
一 那天,我乘坐爷爷的小木船,荡荡悠悠地去外村姑妈家。 我不记得姑妈往我嘴里塞了哪些好吃的,也听不清爷爷一大堆无关紧要的唠叨,只顾蹲在灶膛边,一眼不眨地看着黑乎乎、毛茸茸的小狗们。  相似文献   

8.
前几天领着儿子逛超市,正好碰见他的班主任,自然而然说到了孩子。老师随口说,孩子总体不错,就是脑瓜慢点儿,分数不高。本来笑容满面的我,脸立刻僵了,儿子可是瞪着眼在一旁听着呢。跟老师告别后,老师的话让我有两种担忧。一是怕孩子自尊心受挫;二是怕孩子认为自己真的脑瓜慢,影响他的创新创造能力。果然,儿子无心再逛,拉着我的衣角要回家。儿子上小学三年级,成绩一直不太理想。我平日里经常看教育类的书籍,算是相对开明的家长,对让孩子赢在起跑线的说法并不赞同,知道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长,潜力无限,所以对他的学习并未施加过大压力。可是,儿子面对老师"脑瓜慢"的评语,是怎样的感觉?到了家里,‘还没坐定,他就怯怯地说:"妈妈,给我出题,我要做题。"我故作轻松地问:"怎么,不看喜羊羊了?"他摇摇头,眼圈红了:"我脑瓜慢,就得笨鸟先飞。""瞧瞧,我儿子脑瓜可不慢,还会用成语呢!"我打趣他,拉着他的手坐在沙发上。"儿子,你一定听说过‘人无完人’这句话,我的意思是老师说的话也不一定就正确。妈妈知道,老师今天这样说,让你伤心了,但妈妈一点儿都不  相似文献   

9.
故障现象:光驱读盘时常伴有“咔”、“咔”的响声,听起来像是轴承断裂一般。某日,我将最爱的游戏光盘放进光驱,光驱只眨了眨眼,便不动了。  相似文献   

10.
袁睿 《家庭科技》2008,(3):48-48
那是一个周六的下午,儿子去学校出板报。我在家中接到一个陌生女人的电话:“我也不知怎么说好.我女儿是你儿子的同学。”一种不安的感觉在我心头涌起。凭着做母亲的直觉,我觉得儿子强强大概是惹事了,而且很可能是感情上的事。果然,这位母亲告诉我。  相似文献   

11.
编辑同志:暑假时,我上初中的儿子带同学来家玩并留宿在家中,但没想到儿子的同学竟将我书房中的电脑碰落在地,之后连修带换部件花去了二千余元。而儿子的同学什么也不同意赔偿,打电话找到他在外打工的父母,他父母却说自己并未同意小孩在我家中睡,所以对造成的损害也不承担责任,拒绝了我的赔偿要求。请问,这笔修理费我能要求他的父母支付吗?  相似文献   

12.
儿子长大了,我私下对丈夫说,该对儿子进行一些性教育了。丈夫却说.从小到大也没人教育过他,可他还不是照样“健康成长”?一天晚上,我发现儿子睡醒后偷偷在卫生间里洗内裤,第二天从他晒出的内裤上依稀可见没洗净的精液痕迹。儿子梦遗了,性教育不能再延误了。待把儿子叫来,我支支吾吾半天,也不知从何说起。最后,只说了一句“以后内裤要洗干净”,就结束了对儿子的初次性教育。过了一段时间,我替儿子收拾房间,在书桌上看到他的日记本。儿子从来都是把日记本锁在自己的抽屉  相似文献   

13.
对儿子,我一直有着这样的希望:善良,不欺人也不被人欺,做好事但不做蠢事,帮助人也不让自己吃不该吃的亏,有理想也知道脚踏实地,守规矩又敢于突破规矩……说得实在一点,就是希望儿子自己能把握住做人的分寸。 有一天,10岁的儿子放学回家后告诉我:“××同学借了我的笔,弄丢了跟我说对不起;  相似文献   

14.
父母的责任     
差一个月才到4岁的儿子不识几个字,忙碌的我和他的父亲,没有精力和耐心在夜晚的灯下,给他这种启蒙。但我知道他聪明,比如,星期天上午他赖着不起床,撒娇,一会儿说鼻子疼,一会儿说肚子疼,一会儿又说脚疼。当我问他这三个疼点之间的联系时,他说它们是一根电线。我吃惊于他的灵性,不过又想可能普天下的孩子,个个如此精灵;和儿子一起第一次听李春波的  相似文献   

15.
正寒假,梅子的儿子在上海的小姨家住了两周后,认真地问梅子为啥不像小姨一样留在大城市,说大城市的孩子懂得更多、条件更好。梅子的老公在一旁接腔说,是因为梅子害怕风险、贪恋小家庭的温暖。梅子听后气得要"胃出血",向我求助。她分析说,自己虽然留在小城,但并没有蹉跎虚度岁月,更没有亏欠他们父子俩,凭啥整天受嫌弃?  相似文献   

16.
为了找几页稿纸,我打开了儿子的书包。谁知,竟发现一个粉红色的保险套!这对我无异于一颗重磅炸弹,顿时被轰得七荤八素。幸亏儿子当时随他妈妈去了姥姥家,否则,真不知他会挨我怎样的一顿毒打。我绝不是专制的父亲,然而我再开明,也不会容忍8岁的儿子把那玩艺儿放在书包里啊!  相似文献   

17.
张文:老李同志,最近在理论学习和讨论中,围绕着“异化”是不是矛盾规律的问题,我有三个问题搞不清楚,请你作些解释好吗?李武:好,我们一起讨论。你有哪三个问题搞不清楚呢?张:我搞不清楚的第一个问题是究竟什么叫“异化”?能不能先给“异化”概念下一个定义?然后大家根据同一个定义来讨论它是不是矛盾规律,免得各说各的,莫衷一是。李:让我先听听你对“异化”的定义有些什么看法好吗?张:我对什么叫“异化”还搞不大清楚。不过,看到有人在文章中这样说:“究竟什么叫异化?打个比方说,一个母亲生了个儿子,她很心疼,很爱,辛辛苦苦地把他培养大,教育大。可是这个儿子慢慢长大后,成了一个逆子,不仅不受母亲管,倒过来管他的母亲,欺侮或者虐待母亲。儿子不认他的妈.把母亲当外人甚至敌人。母亲也觉得儿子不象她的儿子,成了家庭里面的异己分子。这个过程用哲学的  相似文献   

18.
儿子刚上学时,我那劳累一生的父亲终于病倒了,我和妻本来就微薄的工资就更紧张了,我不得不瞒着父亲和孩子下班后去卖水果。 长期奔波于水果市场、医院和家中,积成了出勤记录表上那一连串愧疚的符号。人事经理把我叫去,给了我一笔钱:“你……今后不用再来上班啦。” 流向家中的那两股细水终于断了一股。为掩饰这一点,下岗的这个冬天,我破天荒地买回一包鲜牛奶。儿子喝着牛奶,幸福地咂着嘴。不知是孩子误解了。还是实在忍不住子,非缠着我要钱去买玩具,说别的孩子家中玩具堆成山,咱们家中什么也没有。我顺手递给孩子2元钱,孩子哇地哭了:“人家爸爸一给就是10元、100元,你们……哼!”说着,一下子就把  相似文献   

19.
晏红 《家庭科技》2013,(8):20-21
又是长假季,没有学习压力的孩子们有了更多玩乐时间,上网玩游戏的机会也增多,不少家长不免担心孩子沉迷网络。网络是一把双刃剑,但是只要提高网络素养,家长大可不必"谈网色变"。"儿子上初中了,还像小学生一样贪玩,各种网络游戏都很在行。所幸在我们的调教下,儿子基本能够遵守限定的游戏时间。但是孩子越大,越有自己的主意……"余女士像很多家长一样,担心儿子会在上网检索信息的时候"被引导"到不良网站或者迷上网络游戏,既影响身体健康,也可能荒废学业。然而家长不能总是重复提醒,于是,余女士抓住时机与儿子深度交流。一天,母子俩一起看正在播放青少年网瘾问题的电视节目,儿子问:"是不是青少年都容易得网瘾?"妈妈说:"不见得,‘网瘾’专门找一些已经潜藏问题的孩子。"儿子对妈妈的说法很好奇:"什么样的孩子潜藏问题?"妈妈说:"在现实生活中,学业不成功、家庭不幸福、交友不谨慎的孩子。"看儿子在认真倾  相似文献   

20.
世上最幸福最浪漫的事,莫过于与心爱的人一起慢慢地变老。经过初恋,走过沧桑,最后又一起步入耄耋之年,这个生涯不知会牵起多少感动与温馨。 与心爱的人一起慢慢变老,意味着爱不会轻易消失,且相爱双方会不时向对方注入真挚爱情。邻居便是这样一对情笃意深的老夫妇,每天下午,他和她会手挽手出外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