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钊 《中州学刊》2003,(6):156-160
社会理想是社会特定群体追求未来社会发展目标所作的观念性预设。儒家提出的“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理想 ,集中反映了中华民族的先民们对美好社会制度的向往和追求。它不仅具有超前性 ,而且具有高尚性 ,给人以真、善、美的感受 ,成为我们民族不断走向文明进步的精神寄托 ,即使到了“全球化”的今天 ,也仍然具有它不可磨灭的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2.
商鞅的社会理想分为两个特点不同、具有递进关系的层次理想的法治社会与大治无为的社会.其社会理想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这表现为其社会理想具有合理性;理想的设计完整、思路清晰、目标明确、手段具体、步骤衔接紧凑,使之易于在实践中推行;社会理想的初级阶段的超前性适当;社会理想实现过程的可控性强.同时,其社会理想又具有鲜明的功利主义倾向,存在着"无刑"目标与"重刑"手段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3.
社会经济形态和时代演进轨迹透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知识经济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的一个新的经济时代”的观点值得商榷。工业经济与知识经济是分属不同理论序列的两个概念,不宜相提并论。从多个角度历史地纵向划分社会经济形态,有三大序列,分属三个经济时代。当今社会经济形成了多种经济形态交织、融合发展态势。我国处在以努力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建立、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主流的,迎接知识经济,融合精神经济等经济形态因素为特征的智能自觉时代这一社会经济历史新阶段。诚然,这一社会经济历史新阶段的发展、完善还需要相当长一段历史时期。  相似文献   

4.
老庄的社会理想"小国寡民"、"至德之世"并非全然是其奇思玄想,而是有其神话渊源的。神山昆仑即是其思想源头。昆仑神话对道家天人合道、以人合天的天人观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5.
论马克思社会理想实现的现实可能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马克思对未来理想社会的设想决不是空想,而是建立在对现实社会资本发展的理性分析上的。在资本发展的最高阶段,其创造出高度发达的生产力,造就出高度文明的人,这即是未来理想社会和未来社会自由人产生的现实前提;在资本发展中不时出现的破坏因素及全面的社会异化,也表明资本的发展是有其历史局限和历史极限的。随着资本将生产力发展到社会个人的发展成为生产和财富的基础,资本将促使自身解体,从而为共产主义社会的建立提供现实可能性。  相似文献   

6.
政治教育的社会价值形态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治教育在与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现象发生相互作用时,呈现出了经济价值、政治价值和文化价值,它们共同构成政治教育的社会价值的具体形态。其经济价值是指政治教育活动和过程对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满足人们物质生活需要的效用和意义;政治价值是指政治教育在维护政治稳定和促进政治发展中的效用和意义。政治价值是政治教育的本体价值,在政治教育的价值中,居于首要地位,起着主导作用;文化价值是指政治教育对政治文化的传播与继承、变异与创造的作用和意义,它主要对政治文化产生直接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循环型城市社会发展模式——社会学视角的理想类型建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鸿雁 《社会科学》2006,(11):71-83
全球城市化给环境带来压力,中国的城市化面临着许多问题,如何解决城市化中的社会问题,许多学者都提出新思考,如“紧缩城市”理论、“生态城市”理论等,面对中国城市的环境压力和世界范围的能源短缺,本文提出了“循环型城市社会发展模式”这一理想类型,试图在中国的城市化与城市现代化中寻找一种有本土化特色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价值理想是对未来社会的美好追求和总体构想,是人的本性、需要与社会价值理想之间的有机统一。中国梦是马克思主义社会价值理想在中国的运用与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从本质上看,中国梦包含着国家繁荣富强的价值导向、民族伟大复兴的价值追求以及人民追求幸福的价值目标三重价值意蕴。只有正确认识、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价值理想和中国梦的价值意蕴,才能为实现中国梦提供一些思考和启迪。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理想是社会历史客观发展规律的科学结晶,但要实现它,则要通过革命和建设的诸多手段来完成。邓小平理论为科学理想向社会现实的转变与推进,作出了不可磨灭的伟大贡献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哲学不是纯粹的"思辨",而是具有立足于现实的实践性品格.它所构建的社会理想实现了对西方传统哲学的"绝对理想"的颠覆与超越,从而彰显出马克思社会理想理论的变革实质.马克思的社会理想是以理想人格与理想社会的双重维度为精神旨归,以理想性与现实性的双重品格为理论特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是对马克思社会理想理论的当代构建,在此构建中要重新审视并构建理想人格与理想信念,从而促进社会的和谐、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11.
在媒介融合的时代背景下,打造一种以技术聚合为特征的融媒体形态,是媒介形态演进的需要,也是新兴媒介技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融媒体传播的时代性趋势,决定了智慧传收、关系偏向、形态多元化和技术驱动等融媒体传播特征的存在。以生态位视角考察融媒体形态演进,则其内在的竞争正让位于合作,进而形成媒介聚合演进的生态优势,媒介系统也不断趋向平衡与稳定。融媒体传播实质是泛化的智慧传播,强调收受者感官体验。人性化的智媒体验也带来了人际关系重构及人"去社会化"的生存体验。  相似文献   

12.
再论“社会政策时代”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当前语境下讨论“社会政策时代”这一术语,需要对其进行重新认识.“社会政策时代”既不表现为社会政策的密集出现,也不表现为社会政策模式的稳定化.从历史维度和类型学维度的二维分析方法来考察,我国当前的社会政策时代来临的真正标志表现为两点:从历史维度看,社会政策从公共政策的从属地位走向公共政策的中心地位;在类型学维度上,一种新型的、与经济政策协调发展的、具有投资效应的积极社会政策开始兴起.社会政策时代也给研究者和决策者提出了新的任务:社会政策研究应该走向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心,主动参与经济社会发展核心问题的讨论;社会政策的建设应更强调整体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政策制定者需要将发展理念融入到社会政策建设中.  相似文献   

13.
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和经济转轨期,社会矛盾高发、多发,对经济健康发展、社会长治久安、人民安居乐业都将产生极大的消极影响。当前中国社会矛盾的基本特征是:总量长期高企、递增幅度明显,扩散领域宽泛、发展向度多维,结构关系多元、所涉对象复杂、表现形式多样、触点难点交织、强度烈度扩张、社会燃点降低等。诱发社会矛盾的深层次原因较多,如:经济快速发展与经济结构失衡,社会变迁巨大与社会结构分化,政府结构膨胀与行政管理失序,司法不公与信访不信法并存,主体文化受侵与教育结构失范,等等。对矛盾产生归因的分析为完善多元化矛盾纠纷解决机制提供思考路径。  相似文献   

14.
现实性思维方式是马克思哲学的根本思维方式,它决定了共产主义社会理想的逻辑起点起步于两个"现实"的划分;致思理路演进于积极"现实"的确立;理论归依立足于把握其蕴含的伦理精神,这一精神决定了对共产主义社会的理解应从人的生存状态加以考察,其实现标志应从理想人格与理想社会的实现加以确证。同时,现实性思维方式为学界研究共产主义社会理想提供了现实的解读方式,为构建当代中国政治哲学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技术是社会发展水平的标志和发展动力,是社会文明的象征。任何一种文明形式都有其赖以存在的技术支撑,都有其相应的技术形态。生态文明源于生态危机和环境保护思想,是对工业文明的发展和超越。生态文明的技术形态受生态文明价值规范的约束和指导,并服务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宗旨和目标。生态文明的价值规范与技术社会的发展逻辑锁定了生态文明技术形态的特征。生态文明的技术形态以人与自然相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为哲学基础,是一种生态技术、和谐技术、有机技术、背景技术。其功能以节约、环保、生活、文化为主,是一种人、技术、自然有机统一,目的和手段统一,真、善、美相统一的技术形态。  相似文献   

16.
乌托邦理想社会的文化底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乌托邦理想社会在文化旨向上代表着一种超越现存的未来社会图景,它是作者对动荡恶浊社会的厌恶而为人类设计的一种根除世间弊端,使人一劳永逸地摆脱有限和缺憾的理想境界,它显示出鲜明的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17.
论因特网时代的社会控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因特网时代 ,从人们日常的实践方式、交往模式到社会的宏观结构、重大设置都发生了巨变 ,社会控制不仅不能消亡 ,相反应得到不断的加强 ,但必须作出某种形式与内容上的转型以适应时代的要求。第一 ,从强制性控制转向认同性控制 ,由过去重点针对人身与肉体的约束变为对人的思想与意识的正确引导。第二 ,从“政府统治”转向“全球治理”,由单一民族国家的政府控制逐渐过渡到多政府的合作性控制乃至全球的统一控制 ,“治理”作为一种社会控制方式应运而生。第三 ,从组织化控制走向网络化自治 ,发挥每个个体的能动性 ,使其自觉地担负起某种社会职责 ,创造更强的自主性与更高的控制效率。第四 ,从封闭性控制走向开放性控制 ,寻求一种具有功能性、互动性的开放性控制 ,以社会发展为社会调控的最高目标 ,在发展中求得动态的秩序 ,鼓励寻找、创造社会发展的机遇和新条件 ,推动社会结构的变迁和整个社会的发展。邓小平的社会调控思想就是一种开放性调控思想  相似文献   

18.
建构中国哲学的方法论反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齐勇认为,关于中国哲学的研究方法论,一是要关注理解的历史性与诠释的相应性,二是要兼顾中国哲学学科的主体性与中西哲学的对话性,三是要注重中国哲学的特殊性与丰富性。应当超越西方一般知识论的框架、结构、范畴的束缚,自觉发掘中华民族原创性的智慧与古已有之的治学方法,发掘反归约主义、扬弃线性推理的“中国理性”、“中国认识论”的特色,予以创造性转化。  相似文献   

19.
现代科技不仅在日常生活方面带来巨大的价值,而且引发了观察和研究问题的范式转换。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突破惯常认识范式,在科技文化—社会制度—人类未来社会系统内建构了科技文化观:本体论是社会现实的人与感性自然物的息息相关性,其具体内容是自然科技文化、人文科学文化、社会科学文化三者的有机统一,其实现途径是在社会系统层面重建社会制度规范,价值指向是追求社会和人类未来的全面发展。要消除异化劳动,人类必须在具有合理生存性能的理想社会保障下建立系统性科技文化观。  相似文献   

20.
技术社会建构论的批判与论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卫才胜 《河南社会科学》2012,20(3):78-81,107
技术社会建构论是技术哲学的前沿思想,温纳在肯定其价值的同时,对其进行了尖锐的批判。温纳的批判引起了学者们对技术社会建构论中相关问题的论争。通过批判和论争,将加深人们对技术社会建构论的认识,推动技术社会建构论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