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考上清华北大?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在未来成长的道路上铺满鲜花?可孩子的未来谁又说得准呢?但是有一点很清楚,孩子的成长有赖于父母的抚养与教育,家庭教育的质量取决与家长的素质。当今社会需要一名好家长才能培养出好孩子。那么怎样才能做个好家长来教育自己的子女呢?  相似文献   

2.
很多孩子学习效率低下,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写作业磨蹭。笔者在实践中发现了原因,并探索到了相关应对措施,有利于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提高学习成绩。一、被逼无奈——故意磨蹭这是一种主观的磨蹭,很多孩子属于这种类型。怎么被逼无奈?被谁逼的呢?当然是爸爸妈妈!现在的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生怕自己的孩子落后,希望孩子能做完学校的家  相似文献   

3.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是家庭的幸福."望子成龙"、"盼女成风"是家长的共同心愿.而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是子女"成龙"、"成凤"的必经途径.近些年来,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年年都在改善.作为家长,理应积极主动地配合学校和社会教育好子女.笔者就家庭教育问题,谈些个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什么样的教育才是对孩子的一生负责? 孩子管不管都会长大,但怎样成长才最有价值? 国家要"全能儿",家长要"高分儿",孩子要"好玩儿".怎么办? 教育痴迷者陈玉明的脑子里装了一堆问题和想法,有的是宏大的人生命题,有的是追寻梦想的灵光一现,有的却是细节繁缛的教学实践. "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创新."北大附中重庆实验学校的教育思路颇有些"母体"北大的范儿,更接近于教书育人的本质.潜心"布道"的校长陈玉明,试图让孩子们成长得"健康、快乐、阳光、向上",也希望家长们对他和北大附中的执着探索,"今天别骂,将来也别骂".  相似文献   

5.
参加公选面试时,谁都希望所遇到的试题自己熟悉,甚至有所研究,那样答起来就会轻车熟路,犹如探囊取物.但是,每个考生都无法避免遇到自己不熟悉的面试题.那么如何应答自己不熟悉的面试题呢? 一要冷静确定思路.  相似文献   

6.
小幽默4则     
时髦用语家长:这次数学考得怎么样?孩子:上涨啦。家长:语文呢?孩子:有些疲软。家长:历史如何?孩子:不太景气。家长:英语呢?孩子:全盘下跌!向国徽敬礼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一名黑人少校军官和一名白人士兵在路上相遇。士兵见对方是黑人,就没有敬礼。当他擦身而过时,  相似文献   

7.
家长在家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在其中充当什么角色?是一个永远也难以定论的课题,孩子在不断成长,这个问题也在不断更新.可以说,孩子在家成长的过程,也是家长在这个问题上不断探索、实践、总结、更新方法和观念的过程.几年来,孩子渐渐成长,在家培养孩子方面我也收获颇多.  相似文献   

8.
父母爱自己的孩子是天经地仪的事,当孩子呱呱坠地来到我们每一个家庭,我们就把全身心的爱给了孩子,爱得真切,爱得无怨无悔。但在家长越来越重视家庭教育的今天,仍有许多家长缺乏科学的教育理念和正确的教育方法,使不少家庭陷入了教子的误区。那么如何爱孩子呢?这就值得我们认真  相似文献   

9.
何晓玲 《科学咨询》2008,(12):15-15
生活中常会遇到这样的事:父母带孩子外出就餐,孩子不小心将装满饮料的玻璃杯碰翻,饮料洒一地,甚至弄脏客人的衣服,家长情急之下就会将孩子训斥一番,孩子则不知所措,心里充满了恐惧与自责,心想:下次可不敢了,一定要小心再小心.从儿童心理学和教育学的角度看,家长的这一做法对孩子的成长是非常不利的.因为每个孩子都不希望家长不留情面地对他们大喊大叫,批评他们如何不小心,这会让孩子感到难堪和抵触,并认为犯错是很可怕的事.人生本来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成长是一个错了再试的过程,"失败"的经验和"成功"的经验一样可贵.  相似文献   

10.
良好的行为习惯在人才成长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那么,怎样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来进行: 一、家庭是养成教育的基础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一个人从出生开始,有大部分时间都生活在家庭里,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也是终身的教师.孩子从小就会从家长的言行举止、行为习惯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生活中常会遇到这样的事:父母带孩子外出就餐,孩子不小心将装满饮料的玻璃杯碰翻,饮料洒一地,甚至弄脏客人的衣服,家长情急之下就会将孩子训斥一番,孩子则不知所措,心里充满了恐惧与自责,心想:下次可不敢了,一定要小心再小心.从儿童心理学和教育学的角度看,家长的这一做法对孩子的成长是非常不利的.因为每个孩子都不希望家长不留情面地对他们大喊大叫,批评他们如何不小心,这会让孩子感到难堪和抵触,并认为犯错是很可怕的事.人生本来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成长是一个错了再试的过程,"失败"的经验和"成功"的经验一样可贵.  相似文献   

12.
良好的行为习惯在人才成长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那么,怎样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来进行:一、家庭是养成教育的基础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一个人从出生开始,有大部分时间都生活在家庭里,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也是终身的教师。孩子从小就会从家长的言行举止、行为习惯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马克思说:家长的言行是教育子女。现在的孩子,大多数独生子女,他们生活无忧无虑、衣食富足,从小养成了贪玩好耍、  相似文献   

13.
面试,谁都希望自己所遇到的试题个个熟悉,甚至有所研究,那样答起来轻车熟路,如取囊中之物。但是每个考生都无法避免会遇到自己不熟悉的面试题。那么如何应答自己不熟悉的面试题呢?  相似文献   

14.
关心是世间美好而温馨的情感体现,现代生活呼唤充满关心的新型人际关系,然而当今时代独生子女现象普遍存在,家长们对孩子宠爱有嘉,百般呵护,对孩子的要求尽量给予满足,致使学校里的学生大多存在"自我中心、惟我独尊"的倾向,对他们与父母的关心感到理所当然,却不懂得怎样去关心别人只顾自己自私自利、为所欲为而不顾他们.因此学校教育不仅要让孩子学会关心呢?反思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谈些粗浅的看法与同仁商榷.  相似文献   

15.
面对高考,学生、家长、老师的希望,十二年寒窗读,成败在此一举,哪一个学生不希望自己能考好,能考出自己理想的成绩!在知识竞争的年代,谁都希望能争得一片自己的天空为自己的人生谱写下灿烂的一页.  相似文献   

16.
每个老师和家长都希望自己孩子认真读书,长大成才,孩子早恋,家长和老师面对孩子这样的问题就谈虎色变,感到无比紧张,担心孩子成绩下滑,不少家长和老师觉得无所是从,如果强制反对,只能适得其反,也在孩子叛逆的心里,留下道道伤痕,甚至为他们的人生留下遗憾,笔者认为作为家长或者老师必须因人而异,客观地看待孩子早恋这个问题,采取一些人性化的的教育策略,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和方法,达到教育的目的,让孩子自信而阳光的生活在集体中,给早恋孩子阳光就是一种很好的教育策略.  相似文献   

17.
浅谈小学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从事小学德育教育的工作者来说我想从以下几点浅谈我对中小学教育中德育教育重要性的看法:一、家长的导向作用不容忽视家长是青少年的启蒙教师,也是影响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家庭教育的方式可以直接透视出青少年在未来成长道路上的成功与否,重视德育教育光喊口号不行,光靠教师在学校的教育更是不行,家长应该积极行动,积极配合学校和教师共同关注孩子的成长,关  相似文献   

18.
朱永新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教师不在于他教了多少年书,而在于他用心教了多少年书。小学美术课堂教育的目的不是单纯地为了学知识,而是促使儿童健康地成长;不是教会学生画像什么,而是儿童的心理需要。孩子用他们自己的眼睛看周围的一切,那种童真是极致可爱的,是成人无法触及的。因此,我在教学中"用心"去倾听、感受、呵护孩子的内心世界,希望能从孩子的角度去思考自己的教学策略,将孩子那无拘无束思维和独特感受保持好,并指导其不断发展,不断进步。成就自己和孩子的"卓越",  相似文献   

19.
杨永萍 《科学咨询》2009,(14):15-15
家庭与学校是教育孩子的主体,事实上孩子绝大部分时间也是在学校与家庭中度过的.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有三个方面对孩子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即学校,家长和社会,在这三个方面中,如果我们能有效地抓住前两者对学生进行教育,那么实际上也就抓住了学生教育的主要方面.  相似文献   

20.
通过调查发现,农村小学学生超过一半以上都成了留守儿童。他们的父母,构成了这个社会庞大的打工群体,在为自己家庭增加收入的同时,也为城市的日新月异贡献着自己的力量。留守儿童,谁来关爱?目前大多数小学学生都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照顾,他们基本上能得到较好的生活照料,但寄希望年事已高却大多数是文化不高的老一辈更好地教育孩子,不现实,也没有时效。这甚至成为许多农村小孩在性格形成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