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虚拟经济几个重要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界定虚拟经济的内涵应从理解马克思关于虚拟资本的定义入手。世界虚拟经济快速增长的原因主要是信用制度的发展、金融深化理论和金融市场全球化的推动以及信息技术的发展。虚拟经济的发展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我国应大力推进虚拟资本市场的发展,同时注意虚拟经济的发展要与实体经济的需求相适应,最大限度地降低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的逻辑蕴涵与当代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入全球化时代以来,虚拟资本的发展形式异彩纷呈,在优化资源配置、集聚生产要素、促进经济增长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但同时也存在着泡沫经济、过度投机、不确定性和风险性加大等问题,乃至引发金融危机.因此,重温马克思的虚拟资本理论,对加快建立健全风险预警监管机制、促进资本市场创新与经济稳定有机结合、正确处理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确保我国市场经济健康平稳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温新德 《学术论坛》2007,1(3):101-104
资本是可以增值的价值,虚拟资本是可以带来货币收入的价值符号。资本是人类劳动的具体凝结,虚拟资本是经济主体在信用活动中形成的价值索取权证书,是一种抽象的价值符号。虚拟资本的表现形式是多样的、动态的,银行存款货币是虚拟资本的重要表现形式。从本质上看,虚拟资本是信用关系的载体,反映授信主体和受信主体之间的责权利关系。论文从劳动价值论出发,依照马克思关于资本与虚拟资本论述的逻辑架构来分析虚拟资本的本质和表现形态,揭示虚拟资本所具有的虚拟性质和资本性质。  相似文献   

4.
对马克思关于虚拟资本的理论进行系统梳理,并以这一理论为指导,对现代虚拟资本及虚拟经济的概念和内容进行界定,认为现代虚拟资本是与现实资本相分离的,其价值运动具有与现实资本不同的形式,而且价格大大高于实际资本的价值,甚至是虚幻的资本形式.现代虚拟资本和虚拟经济具有新的形态和特征,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对现实经济发展仍然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5.
本文遵循马克思对资本与虚拟资本本质论述的逻辑架构进行分析,阐明信用货币、银行资本等虚拟资本的虚拟性本质和资本特性.虚拟资本是资本概念泛化的产物,资本是能够增殖的价值体,增殖是资本的内在要求,虚拟资本是资本的虚拟性和增殖性的统一体.虚拟资本本质上是由现实资本派生的、无价值内容却能带来货币收入的资本形式,无论虚拟资本的外在形式如何变化,其内在本质是永恒不变的.  相似文献   

6.
解决社会分配不平衡问题是新时代推进共同富裕的内在要求。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后,世界经济进入虚拟资本时代。通过构建虚拟资本时代价值分配模型,采用数例分析方法,研究了虚拟资本时代影响社会分配不平衡的因素,从虚拟资本匮乏和虚拟资本富余两种情境分析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对强弱、虚拟资本化率、资本规模歧视、利率、风险损失率、预期增长率、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产品价值比例等八个因素变化对社会分配公平的影响。基于理论分析和数例计算的研究结论,从强化国有资本地位、引导资本有序发展视角,就推进新时代我国社会分配公平与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提出了五个方面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虚拟经济:含义、特征和发展机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虚拟经济的发展及其与实体经济的互动 ,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活动的一种制度环境。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和金融改革的深化 ,虚拟经济在我国获得了快速的发展。文章着重分析虚拟经济的特征和产生发展的机理 ,认为虚拟经济的产生源于物质生产和交换的社会化 ,是社会财富适应技术进步、生产发展而在组织方式和运动形态上的调整 ;虚拟经济作为在实体经济基础上衍生出的价值运动形态 ,与实体经济的根本区别在于其非物质化特性 ,正是其非物质化特性使虚拟经济在产品创新、交易、价值决定、价格运动等方面与实体经济截然不同 ,从而使虚拟经济具有非稳定性、高风险性等特性  相似文献   

8.
关于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关系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虚拟经济是发达国家的重要经济形式,我国市场经济的完善,也必然需要发展虚拟经济。如何正确处理它与实体经济的关系,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马克思<资本论>三卷商品、货币、信用等范畴到虚拟资本的论述,以及人类社会经由商品经济发展以来逐步演变过程的剖析,本文认为,在现实的市场经济和竞争框架的社会关系下,以货币及其本身的延伸(包括股票、债券、各种金融衍生物等货币的资本化形式)为代表的当代虚拟经济,在本质上即是一种货币经济,现实中并不存在一种脱离了社会关系的"实物经济".这样,虚拟经济的各种运动就在一定程度上合理的解释了我国当前的有效需求问题.  相似文献   

10.
资本形式演变与虚拟资本形成的逻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资本形式演变的历史出发,考察了产业资本和虚拟资本之间相互关系发展的三个历史阶段,指出资本的本质就是获取利润,生产过程只是获取利润必不可少的中间环节,资本本质上都有一种不用生产过程作媒介而直接获取利润的欲望.资本的利润和利润率因素是各种资本形式演变的内在根据,无论是产业资本的初始形成,产业资本增殖环境的不断变化,还是产业资本向虚拟资本的演变.20世纪70年代以后,虚拟资本脱离生产领域发展的"自治"和"独立化"倾向迅猛发展,成为产业资本的控制者和调节者,开创了人类收入分配和存量财富再分配制度的新纪元.现代虚拟经济活动已从实体经济的工具和手段转变为实体经济的目的和出发点,从经济活动的配角转化为整个世界的主人,从一个普通的市场机制转变为你根本就无法逃避的一个无处不在的制度幽灵.  相似文献   

11.
虚拟资本市场发展对货币政策的冲击效应在实践中表现得愈来愈明显,已使得货币当局在货币政策操作时不能不将虚拟资本市场的发展状况作为一个因素予以考虑。基于此,本文从理论上对虚拟资本市场发展对货币政策效果产生的冲击进行了分析;并通过建立改进的IS-LM模型,对虚拟资本市场发展导致货币政策效果减弱的原因给出了解释。  相似文献   

12.
汪次媛 《南方论刊》2022,(2):4-5,17
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主要体现在《资本论》第三卷中,其主要阐述了虚拟资本的来源、内涵、形态、特性等内容,深化和丰富了马克思的资本理论.当今世界难以完全摆脱的金融危机问题根本缘由都可追寻到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中去,深入研究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的内在意蕴,双重效应等对有效防范金融风险、促进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协调发展、推动中国特色...  相似文献   

13.
虚拟资本的相对独立运动形式与泡沫适度性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主要探讨虚拟经济的相对独立运动形式、我国股市资本虚拟化程度和泡沫适度性特征。同时指出如何最大程度地发挥虚拟资本“双刃剑”效应在优化资源配置和为企业积累资本方面的作用 ,达到能够抑制其隐藏着的导致股市泡沫和泡沫经济可能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关于马克思货币金融理论的探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马克思的货币金融理论有着独特的分析视角和对市场经济本质属性最为深刻的认识.本文从逻辑上阐述了马克思视角下的货币理论、信用与利息理论以及虚拟资本理论,有选择地比较了其与西方主流金融理论的异同,通过逻辑阐述与比较分析揭示了马克思金融理论对当代中国的宏观经济调控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虚拟经济探微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随着发达国家经济虚拟化程度的加深 ,全球经济在运行过程中出现了许多新问题 ,这使得国内外许多学者越来越重视对虚拟经济问题的研究。从系统科学的角度看 ,虚拟经济是与实体经济相对应而在经济系统中存在的经济活动模式。虚拟经济的发展经历了闲置货币的资本化、生息资本的社会化、有价证券的市场化、金融市场的国际化和国际金融的集成化五个发展阶段。虚拟经济系统具有复杂性、介稳性、高风险性、寄生性和周期性的特性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的金融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独特的分析视角和对市场经济本质属性最为深刻的认识。文章从逻辑上阐述了马克思视角下的货币理论、信用与利息理论以及虚拟资本理论,有选择地比较了其与西方主流金融理论的异同,通过逻辑阐述与比较分析,揭示了马克思金融理论对当代中国的宏观经济调控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高鑫 《理论界》2010,(2):45-46
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并不能直接用于解释当前的世界金融危机,因为大量资料表明,美国并没有出现全面的生产过剩。笔者认为,必须运用马克思的虚拟资本理论来分析当代美国虚拟经济的发展及其内在矛盾,并据此说明金融危机产生的机制和机理。  相似文献   

18.
虚拟经济本质与当代金融危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资本证券化与大众资本的出现,使市场经济继自由竞争市场经济、垄断市场经济后进入第三时代: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互动的时代,由此形成当代经济的纷纭万象,经济危机通过虚拟经济体系而获得新的形态--由金融危机扩张至整个经济系统.这是当代市场经济结构的最基本特征,而马克思主义是解开其发生机制的理论钥匙.  相似文献   

19.
田英 《东岳论丛》2024,(2):70-77
虚拟资本概念在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于文本上主要集中于《资本论》第三卷。马克思长期关注虚拟资本的相关问题,并在《资本论》第三卷(册)手稿的第五章第五节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探索。遵循马克思的思想,恩格斯在编辑《资本论》第三卷的过程中完善了这一概念。虚拟资本概念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共同思想结晶,在两人的共同努力下,虚拟资本概念最终按照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内在逻辑呈现出多重内涵。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本的存在有其应然性。就理论视域而言,马克思对资本一般与资本特殊的双重构建,提供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本的自洽逻辑;就历史视域而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资本意识形态属性的剥离实现了对资本逻辑的扬弃与超越;就现实视域而言,对资本要素的合理利用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智慧。以多元视角切入,可将资本区分为不同类型,即所有权维度的公有资本与非公有资本、辩证维度的实体资本与虚拟资本、观念维度的文明有序资本与野蛮无序资本等。每个维度下的资本均具备自身特殊的属性规定。与之相应,处理好三大维度之下各类资本之间的层次关系,探讨在合理利用资本的同时有效驾驭其逻辑本性,是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题中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