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为了给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历史借鉴,采取思想史与社会史相结合、宏观与微观相统一的方法,对中国近代的义利和谐理念予以论述.中国近代是传统艾利现的转型时期,其义利和谐理念,倡导义利并重、义利统一,代表了由重义轻利向义利和谐发展的社会趋势.又利和谐理念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精神文化基础,对树立社会主义义利现有重大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荀子的义利思想,既继承了传统儒家的重义论,又有别于管子的功利主义,而是把义与利、公与私紧密而辩证地统一于荣辱思想的价值判断中,以先义后利为荣,先利后义为耻;同时,又主张义对利的制约性、先导性,以义胜利、以义克利。荀子重视制民之产对道德的促进作用,把义利统一起来强调道德与利益的一致性。荀子的义利思想对于今天建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仍具有重大的价值启示。  相似文献   

3.
周四丁  焦莹 《云梦学刊》2012,33(1):63-66
利益至上导致义利天然对立,但是工具性关系能够实现义利统一;工具性关系使君臣关系有三点突破:依赖而不是主宰臣民、成就臣民的“富贵之业”、臣民只能以农战得富贵;工具性关系促进了君与民、民与民之间的平等.这也是工具性关系铸就强国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理论至少可涵盖十二个方面的基本理论层面:一是以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作为理论核心;二是坚持义利统一;三是先进性与广泛性相结合;四是发扬了革命的功利主义;五是突出了社会主义应当富裕;六是具有社会主义人道精神;七是强调人格国格;八是强调培育社会主义“四有”新人;九是提出了三个“有利于”的道德评价标准;十是继承和借鉴古今中外的优秀道德传统;十一是道德教育应与法制建设相结合;十二是党员领导干部要作道德建设的模范  相似文献   

5.
义、利作为既定社会秩序中不同社会主体的价值追求与选择,是两种既相互冲突又相互整合的价值取向.当义、利分别作为工具价值和目标价值发挥作用时,可以得到义利互动的各种可能模式.一般地说,其中义利互动的整合模式有利于社会的良性运行与协调发展,而冲突模式则可能阻碍社会的良性运行与协调发展.转型期多种义利互动模式并存的现状,是符合社会运行规律的,宏观上体现了社会的进步性;同时需要确立主导义利模式,使多元义利取向服从主导义利观.  相似文献   

6.
中国传统文化在经济全球化中的独特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新华 《河北学刊》2003,23(2):206-208
中国传统文化在经济全球化时代的独特价值体现在三个方面:义利统一的价值观的确立有助于遏止道德滑坡;仁爱至上的处世观有助于消释各种纷争;“天人合一”的生态观有助于缓解全球性资源和生态危机。  相似文献   

7.
何小春 《船山学刊》2009,(1):133-136
“义利之辨”是中国传统思想论争的一个核心议题。深入考察和发掘传统义利文化的合理内核并进行现代转换.对于我们在现代化社会转型时期构建社会主义新型义利观,实现正确的社会价值导向,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论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三个伦理向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历史文化的深层看,社会主义荣辱观集中体现了义利取向、公平正义和社会和谐三方面的伦理向度,它们分别是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伦理前提、伦理保证和伦理目标。社会主义荣辱观不同于资本主义的功利主义荣辱观,也不同于封建主义的泛道德主义荣辱观,它是扬弃二者合理成分后,建立在义利两种价值取向一致基础上的既符合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又为个人的才能发挥及价值实现提供了平等竞争机会和宽松社会空间的荣辱观;它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与精神文明建设相契合的理论表述,最终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树立了一个切实可行的道德路标。  相似文献   

9.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伦理原则不但是实行有效社会控制的重要手段之一,而且还是重要的价值导向。综合起来看,主要的伦理原则有以下一些方面:“德”“得”相通与义利统一;整体至上与集体主义;公平合理与重视效率;精神提升与人伦教化等。  相似文献   

10.
徐健 《社会科学家》2007,(5):170-172
本文从现实出发,分析现阶段我国义利矛盾的实质及其原因,转型时期社会发展的客观历史原因,国际环境特别是西方不良道德因素的影响,阐述了重构义利平衡关系的思路和方向。义利平衡可以促进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进一步推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健康顺利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义利观,是一个常议常新的问题,历史上有引人注目的儒家义利观.当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应确立正确的义利观.而目前有些人对义利问题的认识相当活跃但比较混乱,且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社会的消极现象.我们应建立义利统一的义利观.  相似文献   

12.
义利观是传统伦理思想史重要的范畴。王安石的义利观既扩大了"义"的范畴又突破了"利"的内涵;既解决了公利和私利的矛盾又强调了先利后义和义利统一。这在中国伦理思想史上具有进步意义,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论邓小平的义利统一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义与利的统一是在为人民服务的过程中实现的。邓小平一贯主张从人民的利益出发,对人民负责,为人民服务。既重利又重义,坚持义与利的辩证统一,这是邓小平科学义利统一观的基本内容  相似文献   

14.
我国目前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人们在处理义利关系时 ,产生了舍义逐利、重利轻义、义利统一、尚义轻利等多层次的义利观。应当坚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先进性和群众性的统一 ,价值取向多样性和价值导向一元化统一的疏导原则 ,从而引导人们树立科学合理的社会主义义利观  相似文献   

15.
义利关系就是理想的价值追求与现实的物质追求之间的关系。中国传统哲学关于义利关系问题的理论探讨 ,大体有八种学说 ,可以归纳为三种类型 :一是重义轻利型 ,二是重利轻义型 ,三是义利协调型。儒道两家大都认同内圣外王的操作模式 ,运用这种模式处理动机与效果或道义与事功之间的关系。尽管传统的义利观具有历史的局限性 ,但经过现代转换后 ,仍然可以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6.
当前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社会的诸多领域存在着种种义利失衡现象,总体上可概括为三种形式:个人职业道德失范,企业伦理责任缺失,地方政府违法乱纪。这些现象的深层原因需要从中国社会转型的历史、时代等宏观背景中去探索。在此基础上,提出重建义利平衡的具体途径,可以引导人们正确地处理义利关系问题,引领社会风气走向纯净和高尚,并促进社会的全面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尊卑有序、爱人修己、明辨义利三个方面 ,谈了儒家伦理观念在汉语俗语中的反映。提出了在新的历史时期 ,应注意鉴别这些俗语内容中的积极部分和消极部分 ,使它们能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自孔子始,义利之辩便是儒学思想发展过程中的核心议题。从总体上看,儒家义利观在中国伦理思想史上一直占据着主流地位,大体上持重义轻利论。王夫之吸收继承了传统义利观中的合理成分,又创造性地提出了重义贵利、义利统一的理性义利观,是传统义利伦理思想的集大成者;不仅从理论上将中国传统的义利之辩发展到一个崭新的高度,更从实践上为人们提供了道德行为的指南。虽然王夫之的义利思想是在一定时代背景下的产物,但对我们今天树立正确的义利观仍有启迪的意义;不仅要搞好经济建设,更要将公民的道德建设放在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9.
2001年7月12日,河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在郑州召开了省会社科界关于《社会主义义利观———面向21世纪的价值选择》一书的专题理论研讨会。该书为中共河南省委党校常务副校长、党委书记黄亮宜教授多年潜心研究的最新力作。中共河南省委宣传部、河南省社科联、河南省社会科学院、河南财经学院、河南中医学院、郑州轻工业学院、郑州防空兵学院、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河南人民出版社、《学习论坛》编辑部、《河南社会科学》编辑部等单位的20余位专家、学者出席了座谈会,就该书的观点、内容、体系、理论的创新及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重大影响等方面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讨,高度评价了该书所具有的学术价值、理论创新价值和重大的实践价值。一致认为,《社会主义义利观———面向21世纪的价值选择》构建了一个社会主义义利观的严整的理论体系,提出了关于社会主义义利统一观的崭新论断,是目前国内社会主义义利观研究的重大理论成果。该书在国内理论界引起了广泛的反响,得到了许多知名学者的高度赞赏,也为河南社科界赢得了荣誉。本文是研讨会部分专家、学者的发言摘要。  相似文献   

20.
自孔子始,义利之辩便是儒学思想发展过程中的核心议题。从总体上看,儒家义利观在中国伦理思想史上一直占据着主流地位,大体上持重义轻利论。王夫之吸收继承了传统义利观中的合理成分,又创造性地提出了重义贵利、义利统一的理性义利观,是传统义利伦理思想的集大成者;不仅从理论上将中国传统的义利之辩发展到一个崭新的高度,更从实践上为人们提供了道德行为的指南。虽然王夫之的义利思想是在一定时代背景下的产物,但对我们今天树立正确的义利观仍有启迪的意义;不仅要搞好经济建设,更要将公民的道德建设放在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