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试论社会转型期的道德信念危机及其克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邵刚 《兰州学刊》2006,(10):157-159
社会转型期“道德危机”问题的实质是道德信念危机,引发道德信念危机的原因主要有道德评价标准的理想化、共产主义信念的动摇、伴随社会转型出现的价值失范以及市场经济的负效应。我们必须通过发展经济、加强道德理想教育、抓好“官德”建设、加大赏罚力度等措施坚定人们的道德信念。  相似文献   

2.
我国社会转型时期道德失范的原因及对策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志军 《云梦学刊》2006,27(5):76-78
道德失范是社会转型期道德建设亟待解决的一大难题。我国现阶段所存在的道德失范现象主要是由于目前的社会主义道德理论、道德规范不完善;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道德建设缺乏相应的法律、制度的保障与支持以及道德教育发生了曲扭变形所使然。要扼止道德失范现象,必须完善社会主义道德,加强道德人格建设,极力推进道德法律化、制度化进程,真正落实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3.
张鹏  高凛 《理论界》2006,1(12):46-47
道德和法律作为人类历史上两大基本的社会规范,在社会的治理过程中发挥着相辅相成的作用。但是,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造成了中国传统道德观念与法律的断裂和错位,从而使“道德失范”成了社会转型期的突出现象。因此,道德的构建必须以当代法律为参照,实现传统道德观的转型,并且使道德和法律保持内在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4.
在社会转型期研究大学生道德失范问题是关系国家命运和民族兴衰的时代课题。当前,大学生道德失范成为我国高校各领域,特别是舆论界与学术界关注与讨论的热点问题。认真梳理大学生道德失范的表现、成因与对策,有助于将大学生道德问题的研究引向深入。  相似文献   

5.
社会转型期道德失范的主体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社会转型期道德失范现象增多 ,从道德主体的角度分析 ,其原因在于道德主体的道德认同弱化、自主选择能力下降和道德主体的非理性的外化。为了减少道德失范的发生 ,当前应加强社会的整合 ,提高人们的道德选择能力 ,加强对非理性行为的引导。  相似文献   

6.
道德失范现象探源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道德失范现象探源与对策林松邓小平反复强调“建设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最根本的是要使广大人民有共产主义的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发展,推动了人的道德观念的更新和发展,但有些人也会产生道德失范现象,甚至道德沦丧,走向违纪违...  相似文献   

7.
论道德法律化的负效应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秦红岭 《社会科学》2000,1(9):51-55
一、问题的提出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转型期社会道德评价失范、价值取向紊乱等现象的存在 ,以及道德约束力趋弱的问题 ,“道德法律化”或“道德规范法规化”的问题逐渐凸显为一个我国伦理学界 (包括法学界 )普遍重视并探讨的课题。从目前学界对道德与法律关系的认识及道德法律化的阐述来看 ,道德法律化的含义应有广义与狭义之分。从广义上说 ,道德法律化是伦理制度化的主要内容 ,一般是指在道德建设中将一定社会的伦理原则和道德要求转化或规定为制度 ,尤其是法律制度 ,目的是以制度这种硬约束手段 ,规范并提高人们的道德行为水平 ;从狭义上说…  相似文献   

8.
社会转型期道德失范问题辩证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转型期道德失范问题其本质是道德矛盾在现象界的表现形式,是以人们心灵中的意义系统危机和价值观念危机为基本内容,并大量地表现为人们在行为层面的越轨现象.行为主体的道德失范主要表现在两个层面:单体意志行为层次的道德失范与集群意志行为层次的道德失范.解决社会道德失范问题必须以构建符合人文道德的法律为基础,在多元价值层面上达成一种社会最普遍的道德共鸣,积极推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精髓,努力实现在公民道德教育过程中的道德义务与道德权利的统一.  相似文献   

9.
市场经济的“事理”、“伦理”及其相互关系———兼谈如何认识当前的“道德失范”现象吴赤锋姚军毅由于与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相适应的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体系的建设相对滞后,在社会生活中出现了相当范围的“道德失范”。有些人因此而对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合理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10.
不良社会环境下的“道德不作为”和“陌生人社会”里的道德失范,表明道德危机存在着程度不等、范围不一的区别。导致“程度不等”和“范围不一”的原因是社会环境的差异。因此,道德建设的基点是社会基础的重建和社会环境的改善。  相似文献   

11.
吕妍凝 《理论界》2011,(9):93-96
道德建设在我国现阶段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各项事业建设过程中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而在市场经济下的社会转型期,道德失范、环境危机、公德缺失等道德问题逐渐浮出,严重阻碍了社会的建设和发展。本文试图从康德道德哲学中吸取能为我国道德建设所用的积极因素,从道德法则的先验性、"人是目的"以及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和谐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批判式继承和发展康德的自律原则,从而使我国各项事业和现代化建设更好地进行下去,使人民的生活更加幸福。  相似文献   

12.
当今社会,人们的婚恋观日渐多元化,婚外恋现象有多发的趋势.婚外恋引发了一系列严重的社会问题,尤其是直接侵害了配偶权的核心内容--忠实请求权和同居权,这种现象在近年来日益增多的原因主要是我国社会转型期婚姻家庭道德失范和相关法律制度缺失.鉴于此,必须一方面加强婚姻家庭道德建设,一方面完善配偶权保护立法,用法律和道德双重机制来遏制婚外恋,保护配偶权.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五四”的重读,就几个有关“五四”的敏感话题发表了看法,对以下观点作了详尽的分析:所谓“五四”造成了“中国文化传统的断裂”;所谓“五四”在文化上的“欧化”倾向严重丧失了“民族主义”的立场;所谓九十年代中国社会和文化转型期的文化失范、价值无序、道德失落等问题是由于“五四”对传统道德的批判过了头;所谓“五四”在社会革命和政治经济关怀方面有所缺失。文章认为,随意抹杀“五四”的历史功绩是一种轻率的、不严肃的态度。如果能以较为客观的态度,将“五四”摆到本世纪文化发展的特殊语境中考察,我们就能看到,本世纪文化的发展,离不开“五四”的开创之功,“五四”所提出的许多文化命题至今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网络时代“两课”教学的新领域——网络道德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存在的网络道德失范问题 ,应将网络道德建设纳入“两课”教学的领域。“两课”教学必须抓住网络道德建设的特点 ,强化教师素质 ,进行正面道德教育 ,培养大学生的自律精神 ,从而建立有序的网络生存空间 ,使大学生更好地利用网络资源。  相似文献   

15.
郭广银 《齐鲁学刊》2006,(4):135-140
转型时期的中国企业正面临关于管理伦理问题的严峻挑战。中国很多企业的管理伦理水平已经制约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及其国际竞争力,转型期社会政治、法律制度的不完善又更加刺激了企业不合伦理的行为。要应对这些挑战,中国社会就必须对企业管理伦理进行重构,建构起转型期中国企业管理伦理的“二阶段决策理论”:包括“是否符合道德规则”的第一阶段和“是否追求道德理想”的第二阶段模型,为转型期中国企业管理伦理决策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道德的法制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道德的法制化金钧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指出:“在社会精神生活方面存在不少问题,有的还相当严重。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这里的“道德失范”至少包含以下两层意思:第一,一些领域只有道德规范的软约束,而缺乏硬约束,对悖德行为光有道德...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现阶段,社会转型期的经济和社会生活发生着激烈的变动。传统的伦理道德受到很大冲击,西方以自我为中心的个人本位思潮和价值观乘机而入,封建主义和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遗留的腐朽思想仍有相当影响。由于新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规范尚未确立,某些领域和人群中发生了道德缺位和扭曲,造成了唯利是图、背信毁约和蒙骗欺诈等种种道德失范现象,引起了有识之上的普遍关注和忧虑。时代变迁中的传统道德陷入了危机。道德缺失的原因不能简单地归结为市场经济负面效应。市场经济中的行为主体并不是所谓纯粹的“经济人”,而是要…  相似文献   

18.
德福一致——社会转型期道德建设路径的必然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旨在从"德"与"福"相关联的角度探索社会转型期道德建设可行路径.之所以认为"德福一致"作为一种机制是道德建设的必然路径,是因为道德建设受人的本性所制约,人的本性是追求利益的.马克思就说过,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和他们的利益有关.所以社会进程一再表明,什么时候德福一致,什么时候社会道德建设就发展良好,反之亦然.同时道德建设还受经济体制的制约,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对利益问题更重视了,所以"德"、"福"是否一致在很大程度上关系道德建设的成败.考察我国社会转型期严重道德失范现象,"德""福"背离是重要原因,创建支持"德福一致"的社会大环境成为当前道德建设的现实路径的必然选择,而保证公正社会制度规范的有效供给则是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19.
社会转型期文化失范是指在社会转型期间社会处于一种主导性文化价值的缺失及文化秩序的混乱无序状态。以马克思评价历史现象的道德尺度和历史尺度相统一的原则为评价标准,期望能进一步提高关于社会转型问题的研究深度,从理论上回答当代中国人思想中存在的困惑和矛盾,为有关方面着手解决文化失范所造成的各种负面效应,推动社会顺利实现转型和文化和谐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0.
对我国社会转型时期道德建设的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社会转型时期,道德行为失范的原因在于没能解决好对个体行为的激励与约束的关系问题。反思过去道德建设的实践,主要的问题是过于重视道德教育、忽视制度伦理的建设,注重道德要求的“软”约束、忽视“硬”约束。所以,当前加强道德建设必须要把社会道德规范制度化,通过制度的过程来施加对“经济人”行为的强制性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