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的十五大确定了依法治国的基本国策;提出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据此说明“法治”已经成为中国共产党的一种执政方式,那么要真正实现依法治国,就必须实现下列基本条件: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发展是实现依法治国的客观基础;民主政治制度不断发展是实现依法治国的必要条件;人们道德水准和法律意识的极大提高是实现依法治国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2.
作为治理国家、管理社会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的辩证法有着丰富的内涵:它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肯定与否定的统一,认识与实践的统一.  相似文献   

3.
依法治国的含义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也是研究邓小平依法治国思想首先要解决的问题。那么什么是依法治国呢?首先,依法治国是指法律的统治,即法律在国家管理中的统治地位;其次它还与现代法治密切相联;最后其落脚点在于建立法治国家。  相似文献   

4.
依法治国是党的十五大确立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治国目标。在法治化进程中现存有经济市场化程度偏低、政企不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民主政治建设不成熟、法制体系及法治观念薄弱等障碍因素,对上述问题,作者认为应有以下解决思路:加强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企分开、立法监督及把人文主义精神融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去构建法制文化,培育法治观念等。  相似文献   

5.
裴利华 《理论界》2004,(4):86-87
宪法是国家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制保证。宪法集中反映了我国各族人民长期奋斗的成果,规定了国家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以及国家生活中最重要的原则,具有最大的权威和最高的法律效力。要使“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完备,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完善,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必须坚持宪法基本原则,这是依法治国的核心和基础。 宪法的基本原则或称宪法原则,是宪法调整和规范社会关系时所坚持和依据的基本立场和准则,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中应贯彻始终的原则。我国现行宪法  相似文献   

6.
1999年3月1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以法律的形式将“依法治国”写入宪法,本文论述了依法治国过程中宪法的保证作用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法律环境的依赖。  相似文献   

7.
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对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有利于促进市场体制和市场秩序的建立;有利于强化对市场经济中日益增多的利益矛盾的协调;有利于抑制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某些负而影响.  相似文献   

8.
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完善激励创新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和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体制机制,对于解决我国外贸企业遭遇的知识产权壁垒案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近年来,我国外贸企业遭遇国外知识产权壁垒的案件数持续上升,高昂的诉讼成本使得众多外贸企业消极应诉。我国正进行专利保险试点,但各试点地区实施的专利保险制度普遍存在保险金额低,难以帮助外贸企业积极应对。故有必要优化我国专利保险制度,降低保费,提高保险金额,促进专利保险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提升企业应诉积极性,促进外贸企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这一方略的逐步推进,为法治中国建设奠定了坚实的法治基础与保障。从依法治国到法治中国,是中国法治建设的全面提速,是党探索治国理政规律的重要成果。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征程中,全面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具有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面向未来,适应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需求,需要按照党的十八大的战略部署和总体要求,找准着力点和契入点,突出抓好七个方面的重点工作。  相似文献   

10.
在社会主义国家实施依法治国,必须要正确解决权与法的权威谁居至上地位的 问题。执政党对国家领导权的实现应科学化与法治化,执政党的一切活动应在宪法和法律 允许的范围之内。因此。在具体国家事务上,党的领导权必须与国家的立法权、司法权与 行政权的具体行使施以三维剥离。在确保社会政治廉洁方面,应将执政党廉洁置于首要。  相似文献   

11.
本文具体分析了依法治国的实质、内涵、基本条件,包括依法治国的前提条件、基础与动力、领导力量以及为实现依法治国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依法治国对社会文明和进步的重要性、行政机关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行政权力特点以及我国行政执法的历史传统和现实状况,研究了依法治国和依法行政的科学内涵,论证了依法治国与依法行政的关系,分析了当前我国行政执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依法行政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依法治国对社会文明和进步的重要性、行政机关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行政权力特点以及我国行政执法的历史传统和现实状况,研究了依法治国和依法行政的科学内涵,论证了依法治国与依法行政的关系,分析了当前我国行政执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依法行政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我们党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只有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才能实施依法治国方略。中国共产党是依法治国的领导核心,只有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才能保证依法治国的正确政治方向,才能有步骤、有秩序地推进法治化进程;实行依法治国方略,也是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的需要,依法治国是新形势下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重大完善和发展;加强党对依法治国的领导,是一个基本立场、基本原则的重大问题,党的领导的法治化是国家法治化的核心。  相似文献   

15.
陈书翔 《天府新论》2004,(4):131-132
依法治国、以德治国的治国方略 ,是中央第三代领导集体结合新的历史条件 ,与时俱进 ,从治国安邦的战略高度做出的理论创新 ,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发展 ,是对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在治国方略方面的丰富和完善  相似文献   

16.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把邓小平"民主制度化、法律化"的民主建设思想系统化。一是明确提出了法治概念;二是系统阐述了依法治国的含义和意义;三是认真实施治国基本方略,有力促进了民主政治建设。  相似文献   

17.
司法改革创新对促进我国依法治国进程,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司法改革创新在取得较大成就的同时,也面临六大问题:一是司法创新价值理念传播不广泛;二是司法创新缺乏科学性统筹安排;三是司法创新当代制度建设起步较晚;四是司法创新激励机制薄弱,手段单一;五是司法创新人才不足;六是司法创新研究和经验总结不足。因此,针对这六个方面的问题需要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以推动我国司法改革创新的持续进步。  相似文献   

18.
依法治国与有限政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依法治国的精髓是依法治权。依法治国的客体、主体、依据表明,法治的主要功能在于防止和约束专横的政治权力。政府不是万能的,其本身存在着自身难以克服的缺陷以及组织、功能限度。有限政府与无限政府在权力、职能、规模上存在着明显区别,这些区别聚集表现在是否受宪法和法律的约束和限制上。建构现代法治下的有限政府,必须实现国家治理方式由人治、政策治到法治的转变;从适度均衡和建设性互动关系的意义上科学界定和把握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加速政治法治化进程  相似文献   

19.
周必早 《社会科学家》2006,42(Z1):87-88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与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两者之间具有深刻联系.本文通过对政治文明与依法治国的关系的探讨,认为政治文明的关键在于政治的法制化,政治文明是依法治国的必然选择,依法治国必将促进政治文明.  相似文献   

20.
依法治国与党的领导密不可分.坚持党的领导是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根本保证;实行依法治国,又有助于坚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依法治国是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的有效途径;依法治国对党的领导和执政方式的完善和发展,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有着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