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灌输法”是由列宁阐发的马克思主义观点.灌输论与联主义的“ ”针锋相时;毛泽东,邓小平运用发展了灌输理论,形成了整套科学体系。灌输过时论,灌输会压抑个人思想是没有根据的。灌输是自发向自觉转化的必要条件,是进行正确思想教育的前提是抵制错误思潮的需要,是革命政党义不容辞的义务。要理直气状地灌输邓小平理论,要结合实际灌输,要讲究方式法。关键词思想政治工作灌输理论社会主义意识  相似文献   

2.
一些人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只能采取向学生头脑中“灌输”马克思主义的“注入式”教学方法,并搬出列宁关于“把社会主义思想和政治觉悟灌输到无产阶级群众中去”的论述作为佐证。我们认为这是不能成立的。因为列宁上述论断主要是批判当时工人运动中的马克思主义“自发论”而提出的,以此强调工人阶级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必须通过无产阶级政党对工人阶级进行自觉的、有意识的教育才能形成。显然,列宁所讲的“灌输”并非  相似文献   

3.
在建党初期,列宁主张过“灌输论”.经过“灌输论”争论,特别是社会实践的发展,列宁的思想教育思想由“灌输论”转变为“说服论”,这一思想转变对于我们坚持群众观点,更加有效地做好思想教育工作均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4.
在俄国革命中,经济派主张工人运动“自发论”的错误思想盛行,这对激发工人群众的革命热情极为不利。针对这个挑战,列宁高度重视理论斗争对取得革命胜利的重要意义,提出把科学理论从外界“灌输”给工人群众,以抵御思想侵蚀、凝聚革命力量。研究列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灌输论的科学内涵和历史意义,明确其时代价值,寻找出列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灌输论与当代意识形态斗争的契合点,是正确发挥其优势作用的前提和基础。21世纪以来,“两制并存”背景下中西方在意识形态领域斗争更加激烈。无产阶级政党充分发挥列宁灌输论的优势作用,有效应对意识形态领域的挑战,不断增强马克思主义的辐射力、影响力和感召力,已经成为列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灌输论当代适用性的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5.
“灌输”论探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科学社会主义是从外面灌输到工人运动中去的,它不能从自发的工人运动中产生。自发的工人运动只能形成工联主义的意识。这一著名论断是人们所熟知的。 近几年,围绕“灌输论”问题,理论界产生了一些争论。争论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究竟是谁最早提出了“灌输论”。 起初,有的论著认为,是考茨基在社会主义史上首次提出这一论断。①1901年10月16日,考茨基在《奥地利社会民主党纲领的修正》一文中说,现代的社会主义学说是从资产阶  相似文献   

6.
列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思想蕴含了本质论、功能论、灌输论和建设论的四重逻辑。本质论方面,列宁从否定性、描述性和肯定性三个方面分析了意识形态的意义转换,建构了“科学的意识形态”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等概念。功能论方面,列宁强调意识形态具有批判非马克思主义思潮、助推社会主义革命和指导社会主义建设的功能。灌输论方面,列宁阐述了意识形态灌输的必要性、主客体、内容与原则等要素。建设论方面,列宁认为要从领导核心、宣传阵地和教育引导等方面加强意识形态建设。从上述四个方面探赜列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思想的逻辑建构,可以为新时代加强我国意识形态工作提供重要的经验启示。  相似文献   

7.
思想政治工作领域里“自发论”和“取消论”有害无益,应予抵制。加强和改善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有效途径就是把“齐抓共管”量化为具体的目标责任制,并且在实际工作中要注意发挥物质激励作用  相似文献   

8.
意识形态概念在马克思主义发展中经历了从否定性到阶级性的转换。在意识形态概念性质演变的基础上,列宁和葛兰西分别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宣传教育提出了两种视角不同的路径,即意识形态的“灌输论”和意识形态的“生成论”。两种路径的提出也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宣传的制度化建构提供了理论支撑: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好“灌输论”和“生成论”的协同效应,提升意识形态宣传的有效性;另一方面要坚持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全面领导和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和教育人民。同时,积极培养党的有机知识分子,构建无产阶级为主导的联盟,不断扩大社会群体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性。  相似文献   

9.
“灌输论”的现代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斌 《理论界》2006,2(2):124-125
列宁全面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灌输论,灌输论是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理论。在新的历史时期,灌输论仍然是一种具有鲜明目的性、主动性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其精神实质是强调思想理论教育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灌输论的必要性,如何更好地发挥灌输的作用,使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更好地为广大群众所接受。  相似文献   

10.
“无用论”“过时论”“强制论”“方法论”是关于“灌输”的四种错误观点。对这些观点进行剖析,有助于正确认识“灌输”,以增强“灌输”的实效性,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相似文献   

11.
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是灌输,灌输无用论、灌输过时论以及灌输强制论都是错误的。马克思主义灌输理论的实质、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规律以及本质特征都体现灌输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本质地位。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应树立灌输的本质地位的观念,科学运用灌输理论,处理好主导与主体的关系,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相似文献   

12.
准确理解马克思主义灌输论的核心要义,必须回归灌输论经典作品——列宁的《怎么办》。不同于西方批判的“灌输论”,马克思主义灌输论是阶级性和科学性、理论性和实践性、灌输性和启发性、前进性和曲折性相统一的理论,对团结世界无产阶级、推动世界无产阶级解放事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张雪娇 《学术研究》2012,(4):22-26,33
探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路径首先要弄清楚主体问题,即由谁来推动和实现的问题。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大众化的主体无疑是人民群众,但这一观点却与人们曾长期确认的"灌输论"格格不入,相互抵触。通过对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有关论述的考订和解析,我们认为,"灌输论"不仅不是马克思、恩格斯提出来的,而且还与他们的一贯思想严重冲突。列宁虽然赞同并提出过"灌输论",但他是在特殊的历史背景和语境中提出来的,并非其一贯的思想,不具有普遍性意义。要在"大众化"中真正树立大众主体观,就必须走出"灌输论"的窠臼,在实践过程中大力提高群众自身的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性水平。  相似文献   

14.
《东岳论丛》2016,(2):47-54
"灌输论"的逻辑进路,犹如经典作家之间的一场"理论接力"。马克思、恩格斯和考茨基对"灌输论"的创立和发展都做出过贡献。列宁的《怎么办?》是"灌输论"的大成之作,必须结合《怎么办?》的写作背景和写作目的来理解"灌输论"的总体精神。不能无视《怎么办?》的论战体裁,纠结于《怎么办?》中的个别语句,断章取义,以偏概全,进而质疑"灌输论"的科学性和价值性。"灌输论"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题中应有之义。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也是"灌输论"中国化的历程。遵循"思想政治工作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两大原则,中国共产党结合中国实际对"灌输论"进行了继创性发展,形成了中国特色"灌输论"。在"中国梦"的语境下,发挥"灌输论"的指导作用,将中国梦融入到意识形态话语体系中,推进中国梦大众化,营造全国上下共赴中国梦的舆论氛围和政治氛围,开拓中国梦教育的新境界,是党的思想政治工作者当前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5.
论思想政治教育“灌输论”的时代依据与实现途径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丁耀  丁亚雷 《阴山学刊》2002,15(5):60-62
"灌输论"没有过时.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灌输理论要体现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实现从理论到实践的转换,要在内容、方法、途径和手段上实现、丰富和创新.  相似文献   

16.
灌输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传播史的一般规律总结,是进行党的建设和理论宣传工作的重要原则。列宁结合俄国无产阶级革命的实际情况,形成系统的"灌输论"。今天,中国进入了新时代,但国内外意识形态斗争依然存在。根据"灌输论"的本质要求和时代背景的变化,要从坚持党管意识形态工作、实现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发挥思想政治教育课的主渠道功能三个方面探析新时代条件下的践行途径。  相似文献   

17.
胡梦颖  刘伟  刘玉晨 《南方论刊》2023,(1):96-98+10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有着许多关于“灌输”的论述,他们都强调“灌输”是一种理念而非“强灌硬输”的具体方法。在当今时代,将“灌输”作为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仍然具有重要价值。做好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灌输”工作,必须坚持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的原则,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表达机制,充分发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西方人格理论有特质论、精神分析理论、学习论、人本主义等。这些人格理论其局限性在于回避了人格的社会性,回避了人格的历史性,回避了人格的阶级性。因此这种理论不仅不能取代马克思主义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地位,相反其形而上学唯心主义观点必须给予批判。今天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必须深刻领会马克思主义的三个观点,即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总和的观点,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形式关系的原理,关于先进的社会意识必须“灌输”的原理,同时,思想政治工作要继承优良传统,借鉴西方人格理论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9.
包晓峰  衣永红 《理论界》2013,(5):193-196
多年来,灌输一直被当成一种非法的教育手段而为人们所诟病和唾弃,人们甚至因为灌输质疑思想政治教育的合法性,这是一种深刻的误解。为了消除这种误解,必然要从“实然”与“应然”。也就是路向与目标双重维度澄清灌输的合法性,并按照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双重尺度对其进行重构。为此,需要从根本上把思想政治教育的灌输理念置于主体闻性的视域之下。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主义与灌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观点认为社会主义思想只能从外面灌输到工人头脑中去,并且说这种“灌输论”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思想,其实,这是一种误解。翻一翻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就可以知道,他们是根本反对向工人阶级搞灌输的。 马恩所以反对向工人阶级进行灌输,是因为他们有一个最基本的信念,那就是工人阶级完全能够自己解放自己。1864年,马克思为国际起草的《协会临时章程》的第一句话就是:“工人阶级的解放应该由工人阶级自己去争取。”以后,马恩一直把这个思想作为他们的一个基本原则。在1879年他们说过:“在创立国际时,我们明确地规定了一个战斗口号:工人阶级的解放应当是工人阶级自己的事情。所以,我们不能和那些公开说什么工人太缺少教育,不能自己解放自己,因而应当由仁爱的大小资产者从上面来解放的人们一道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