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高校资产管理中存在着较为严重的问题。一方面重复购置,另一方面又严重短缺。由于自上而下的工作人员对资产管理的意识比较淡薄,导致了有形资产的隐形流失和对无形资产的管理空缺。要改变目前高校资产管理的现状,需要加强管理意识,培训管理人员,健全管理制度,发挥监督职能,使高校管理工作逐步走向规范化。  相似文献   

2.
对无形资产的价值形成、无形资产价值的特点、影响无形资产价值的因素进行了理论思考 ,分析探讨了无形资产价值的特殊规律  相似文献   

3.
在无形资产成为决定企业核心竞争力关键因素的知识经济时代,深入研究无形资产的经济学特征变得十分必要。本文基于异质性理论,提出了横向异质性、纵向异质性、替他性、补他性、互补性、内部耦合性和内外部耦合性等无形资产属性特征,修正了巴鲁·列弗提出的无形资产经济学框架。对无形资产经济学特征的探讨有助于更好地解决无形资产确认、计量和披露等难题,有助于深化对无形资产生成路径、提升机理和管理模式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加强无形资产管理,可以促进全民文化教育和科技水平不断提高,可以加快知识形态生产力向现实生产力转移,可以改善生产结构和消费结构,有利于保护固定资产的完整和安全。但目前看,无形资产的开发与管理存在着许多问题,如无形资产保护意识淡薄等。企业必须树立科学的无形资产管理观念,通过建立规章制度使其管理规范化。  相似文献   

5.
无形资产评估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世纪,知识经济最大的特点就是无形资产占整个社会资产的比重显著增强,知识和技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因此,无形资产的经营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关系重大。无形资产评估作为无形资产管理的基础性工作在我国起步较晚,目前还存在一系列的问题,本文结合评估实践提出了解决问题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6.
企业无形资产管理主要包括:企业无形资产管理的新涵义,建立科学的无形资产管理制度,无形资产的有效运营,无形资产管理与经营者绩效考核。以此突出体现企业无形资产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7.
从所有权的角度看,特许经营在本质上是经销店经营者购买经销店的所有权,包括剩余控制权和剩余收益权,其目的是激励经销店经营者在经销店专用资产上进行无形投资。这一所有权视角有助于我们更深刻地理解关于特许经营的各种假说,如监督成本假说、成本控制假说、搜寻成本假说、适应性优势假说、管理激励假说、人力资本约束假说和无形资产分布假说等。  相似文献   

8.
我国的很多企业一般比较重视会计核算无形资产管理中的现行准则,但是经常忽略除了现行准则以外的一些无形资产的管理,这些被忽略的管理给企业带来了一定的损失。同时,对于无形资产的评估和衡量,我国企业也没有形成整体化的管理和经营。此外,我们站在非会计核算视角来看,所谓泛无形资产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狭义无形资产,二是企业能力。加强新形势下企业无形资产的泛化管理以及帮助企业实现资源的整合这二者一定要结合在一起,才能发挥最大的效果,才能真正促进企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无形资产评估:从理论到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无形资产评估不仅在我国而且在世界范围内都是一门新兴学科,由于相对有形资产而言无形资产具有许多特殊的性质,因此在评估和管理上都有一定的难度,特别是在改革开放的今天,企业的竞争越来越归结于无形资产实力的竞争,因而对无形资产评估也越来越重视。但在这个过程中也暴露出了不少问题。本文将立足现实,对无形资产评估业的行为规范作出一些理性的思考。一、无形资产评估:揭起你的盖头来  相似文献   

10.
由于国有无形资产的特殊性及管理上的漏洞和产权交易体制弊端,导致了无形资产显性与隐性的流失.增强无形资产的资本性意识,完善国有无形资产管理制度,健全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可以减少或避免国有无形资产的流失.  相似文献   

11.
要路斌 《理论界》2001,(4):23-24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竞争的加剧,知识经济的到来,人们尤其是各个市场主体在经营运作中越发感到知识的魄力和作用,更加重视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无形资产的存在。于是,便把无形资产的开发、使用、管理和保护工作纳入企业规范化管理上作的范围,并凭借自己拥有的无形资产战胜竞争对手,占居有利市场。 一、无形资产的计价、摊销核算及存在的问题 1.无形资产的计价、摊销核算 无形资产是企业长期使用而没有实物形态的资产,它包括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非专利技术、商誉等。无形资产虽然是一种隐形资产,但它并…  相似文献   

12.
对现代企业无形资产管理发展趋势进行研究,有利于揭示无形资产管理的一般规律,提高我国企业无形资产管理水平。现代企业无形资产管理显示出六大发展趋势:管理理念上从一般资产向战略性资产转变;管理范式上从战术管理向战略管理转变;管理职能上从控制管理向过程管理转变;管理领域上从单一领域向综合领域转变;管理方法上从经验管理向科学管理转变;管理主体上从部门管理向跨部门团队式管理转变。  相似文献   

13.
资产结构与公司业绩——来自我国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喜波 《兰州学刊》2007,(6):67-68,176
文章以沪、深两市的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研究了我国上市公司资产结构与公司业绩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流动资产率与公司业绩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但没有发现固定资产率和无形资产率与公司业绩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公司总资产中流动资产对公司业绩的贡献大,而固定资产投资效率不高,无形资产对企业业绩的贡献比较低.  相似文献   

14.
全国首届无形资产理论与实践研讨会,历经一年多的筹备,于1996年11月22日至24日在天津市召开,来自全国各地72个单位的102名代表会聚天津.现将会议研讨过程中所涉及的主要问题及基本观念作一简要的介绍.(一)关于研究无形资产的意义.我国著名经济学家谷书堂教授在开幕式的发言中指出,无形资产作为一个单独的研究对象,早在20年代美国的有关经济学著作中就已经比较全面地涉及;而我国对无形资产的正式承认则相当晚,以致现在有些人还缺乏无形资产意识,并由此造成智力成果的贬值,严重挫伤了广大知识分子和技术人员创造知识型产品的积极性.鉴于此,正确地认识无形资产的地位与价值开始提上议事日程.加强对无形资产的开发、使用和管理,对于我国现阶段的经济建设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在我国当前的许多上市公司中,其招股说明书中的无形资产一栏是空置未填的,说明这一问题未引起企业和有关方面的重视,同时也导致了资产的一种变相流失.  相似文献   

15.
吕婵 《南方论刊》2008,(7):19-20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商标作为企业无形资产的一部分,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然而很多企业却不重视这部分无形资产,从而导致自身的竞争力不高。因此如何加强商标的管理已经成为企业发展道路上所不能忽视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我国企业商标管理的现状,来探寻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完善的建议,以期促进我国企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无形资产评估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无形资产的准确认定,一直为业内人士和被评估单位等利害关系人所关注。本文从无形资产的认定和评估对象的确定入手,就无形资产评估的前提、经济原则和权属证明等基本理论和实务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王漫耘  高文 《理论界》2013,(6):187-188
固定资产清查工作是高校仪器设备管理的重要环节,在高校固定资产清查过程中,我们发现了很多日常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应及时加以改进和纠正,对于提高高校仪器设备管理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本文通过对资产清查工作中所反映出来的问题进行剖析,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强仪器设备管理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18.
高校科研成果的无形资产价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高等学校科研成果现状和科研成果无形资产形成的特点,分析无形资产价值存在的特殊性,探讨影响科技成果无形资产价值实现的因素。提出高校应提高对科技成果保护与开发重要意义的认识,建立健全统一的科研成果管理体制并加强对科研成果的归档管理、评估管理,在科研成果的推广转让上下功夫,通过多种途径使科研成果尽快地应用于社会,实现科研成果真正意义上的保值增值。  相似文献   

19.
基于顾客关系资产的现代企业竞争整合模型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市场竞争焦点的变化从产品、服务向顾客转移,顾客导向的竞争成为新趋势,顾客经济时代已经来临。顾客关系类无形资产具有专用性、稀缺性、可延展性、长期性等战略性特征,成为企业的重要战略性资产和新的竞争优势之源。以企业内外结合点的顾客关系资产为核心的竞争整合模型,不仅实现了企业内外竞争力量的整合,而且可以通过对企业实施顾客关系资产管理,实现对顾客关系资产的运作和经营,实现价值转化和增值,为企业带来持久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20.
近年,陈家沟在对其无形资产的开发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但较之少林武术而言,由于陈家沟开发的思路不清晰、对太极拳文化内涵阐释不够等,其无形资产的开发还处于起步阶段,还很不完善.开发陈家沟无形资产,需要从以下方面着手:寻找适合自己的开发无形资产的道路;加强对无形资产的市场策划和运作;突破单纯依靠政府的模式,实行自主融资;做好太极拳的文化阐释、文化符号塑造以及知识产权保护等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