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垃圾短信治理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垃圾短信已成为社会公害,并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造成垃圾短信泛滥成灾的主要原因是立法不完善、对垃圾短信监控和打击不力、部分民众法制意识淡薄.因此,要有效遏制垃圾短信,就必须完善有关短信业务的立法,强化电信运营商、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者对手机短信的监控责任,全面推行手机号码实名制,加大对垃圾短信行为的监管和打击力度,发挥行业协会的自律作用,加强法制宣传教育.  相似文献   

2.
城市生活垃圾既是被人们弃置的固体废物,也是放错地方的资源。我国城市生活垃圾问题及处置措施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目前的处理手段主要包括填埋、堆肥、焚烧、分类回收等几种,但效果不佳。为解决“垃圾围城”问题,我国相关法律法规也作出了相应规定,在处理垃圾问题中发挥了一定作用,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城市垃圾问题的内生特性提出了特殊的制度需求,一些环境法制发达国家在处理城市垃圾中的立法,也为我国完善垃圾规制制度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3.
环境侵权严重威胁和侵害人们的人身与财产权益.侵权责任法的出台,虽然完善了我国的环境责任条款,对环境纠纷的解决和受害人权益的保护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我国现行环境侵权立法,仍然存在诸多不足之处.基于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环境侵权的现状,我国环境侵权立法仍有进一步完善的必要.本文分析了我国现行环境侵权民事责任制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面对愈来愈多的的环境侵权案件。如何完善对受害者的救济成为不容回避的问题。我国现行环境侵权救济制度。存在着法律责任构成要件的不协调、举证责任倒置缺乏可操作性、救济途径不完善等方面不足。因此,只有在宪法中明确公民的环境权、更新民法的环境侵权救济理论、加强环境保护部门的执法力度才能真正完善我国环境侵权损害赔偿制度,从而构建完整的受害者救济制度。  相似文献   

5.
我国侵权法上因果理论的研究现状分为传统理论和对传统理论的发展与突破学说,其所存在的问题有:认识方法、内容对国外学说理解等方面。因此,为完善我国侵权法上因果理论的研究,应建立科学的认识论基础和因果关系的认定方法、重视因果关系的介入因素和证明问题等。  相似文献   

6.
孟迪云 《理论界》2007,(5):60-62
我国现行城市生活垃圾污染防治法律体系存在管理体制不完善、城市生活垃圾减量化与资源化未能成为立法的主要方向、现行法律规定过于原则等问题。应建立城市生活垃圾处理产业的市场化运作机制,加强城市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的立法,制定资源综合利用基本法及其配套法规,以利于该法律体系的实施。  相似文献   

7.
垃圾短信的泛滥已非“专项治理活动”所能解决,对垃圾短信的规制需要更加综合性和体系性的法律措施。现行法律规范主要从“内容”界定来规制垃圾短信的方式存在缺陷,应考虑以个人信息保护为切入点,结合“行为”的角度来规制垃圾短信。具体而言,应在个人信息保护立法的框架下,规定个人信息合法收集者的保密义务、非法盗取者和非法传播者的法律责任等内容。同时,加强垃圾短信治理专门法规的建设,对运营商、SP等主体进行规范;并且在特别法立法完成之前,积极利用普通法的一般保护手段对个人信息进行保护,遏制垃圾短信的泛滥。  相似文献   

8.
我国侵权法上因果理论的研究现状分为传统理论和对传统理论的发展与突破学说,其所存在的问题有:认识方法、内容对国外学说理解等方面.因此,为完善我国侵权法上因果理论的研究,应建立科学的认识论基础和因果关系的认定方法、重视因果关系的介入因素和证明问题等.  相似文献   

9.
我国现行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体制存在着司法主导作用不突出、与行政保护关系不顺、对侵权阻遏作用不强、司法能力不够、实施效果较差、涉外侵权规范缺失等问题。完善中国特色知识产权保护体制的主要着力点包括突出司法保护在知识产权保护中的主导作用、提高司法保护救济措施的震慑和教育作用、提高司法能力以及完善多国知识产权侵权案件管辖与法律适用原则等方面。  相似文献   

10.
我国农村生活垃圾污染防治法律制度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生活垃圾的种类和数量与日俱增,污染问题日益严峻,然而目前关于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的法律体系很不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生活垃圾处理机制很不健全,监管严重缺失。因此必须健全我国农村生活垃圾污染防治的法律体系和监管体制,以城乡统筹为原则建立生活垃圾的分类回收和利用制度,建立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的经费投入保障机制,强化农村生活垃圾污染的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11.
著作权间接侵权又称为著作权的间接侵害,是现代科技发展过程中著作权侵权领域的一个重要问题.各国对著作权间接侵权问题都极为重视,在立法和司法实践两个层面不断地进行发展和完善.以著作权间接侵权问题的必要性和发展历史为前提,结合美国、日本的著作权间接侵权的研究和判例的变迁发展,对其进行了详尽的考察和比较研究,并就我国最近出现的著作权间接侵权的案例进行了分析,以期对我国这一问题的解决给予一定的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12.
随着网络的迅速普及,网络中出现了许多侵害公民人格权的事件。在司法实践中由于缺乏具体的法律依据,在网络侵权主体的认定、举证和归责等方面出现了很多问题。因此,应采取完善相关立法、加强行业自律、推广网络实名制等方法解决这些问题,以期有效地保障公民的网络人格权。  相似文献   

13.
浅议环境侵权及其救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星 《兰州学刊》2004,(5):172-173
环境侵权是现代社会特有的权益侵害现象。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 ,环境侵权现象不断增多 ,环境侵权与救济也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本文介绍了环境侵权法律制度的内容和有关理论 ,评析了我国环境侵权救济法律制度的现状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完善环境侵权救济法律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由于环境侵权具有高度复杂性特点,在认定环境侵权因果关系时,就不能适用传统侵权因果关系的认定理论。为此,美国、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的学者和法院创造性地提出了“无因果关系理论”、“盖然性因果关系理论”、“疫学因果关系理论”、“间接反证说”、“设备责任说”等环境侵权因果关系方面的新的理论或学说。我国目前的环境侵权因果关系的理论很不成熟,应当在吸收上述国家的先进理念的基础之上,构建和完善我国的环境侵权因果关系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5.
王宏 《理论界》2005,(3):74-76
环境侵权精神损害是环境侵权中不可忽视的问题,其适用范围、归责原则等都有自己的特点,我国环境民事责任制度理应规定和完善这一内容,以救济受害人的精神损失。  相似文献   

16.
我国经济在迅速发展的同时 ,由于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造成的环境污染侵权现象及其救济已成为我国的一大社会问题。我国目前尚缺乏对环境侵权救济法律制度的全面深入研究 ,有关立法也不完善 ,而西方发达国家有关环境侵权救济法的理论和实践已经较为成熟。借鉴西方国家的环境侵权救济法律制度 ,并立足我国国情 ,提出了完善我国环境侵权救济法律制度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7.
当前,农村固体生活垃圾问题日趋严重.与城市相比,农村在固体生活垃圾处理方面的公共服务供给存在供给体制不健全、供给规模不足、供给质量不高等诸多问题.各个地区要根据自身的经济发展水平、垃圾种类与比例、离城市远近和交通运输情况等进行综合考虑,解决农村固体生活垃圾问题.  相似文献   

18.
随着《物权法》、《侵权责任法》等的颁布实施,人格权法的立法问题成为立法和实务部门关注的热点。研究肖像权商业利用中的法律问题,对于完善我国的人格权法律制度具有重要的意义。肖像权商业利用中的"肖像"应具有真实可辨、特别性及一定的声誉或吸引力。在实际经济生活中,自然人肖像权商业利用的法律形式主要有形象大使、作价投资、用作商标等。对肖像权的商业利用进行法律保护,要完善肖像权的法律规定,增加保护肖像权商业利用的规定,健全肖像权商业利用侵权的救济方式。  相似文献   

19.
杨海民 《理论界》2009,(8):209-210
城市生活垃圾物流收集系统主要包括居民收集系统,保洁员收集系统、环卫工人收集系统和废品收购人员收集系统.居民收集系统是城市生活垃圾物流的起点,也是垃圾资源化利用的基础.本文针对目前城市居民生活垃圾居民收集中的问题,从垃圾细分、收集器具和设施创新、功能再造等方面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0.
《江西社会科学》2018,(9):188-193
以互联网为载体的数字音乐作品的传播让广大用户获得了更加便捷的消费体验,同时也给音乐著作权人的权益保护带来了新挑战,例如对等网络技术、互联网云存储技术和流媒体缓存技术的出现加大了数字音乐作品保护的难度;网络服务提供者成为潜在的侵权主体,等等。目前,我国法律对数字音乐作品的保护尚不够完善,应该从著作权集体管理制度、网络服务提供者侵权责任归责制度以及正版付费下载制度等方面对数字音乐作品著作权的保护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