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014年6月底,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三国共同申请"丝绸之路"世界文化遗产获得批准,引起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紧锣密鼓展开之际,申遗成功再一次把古代丝绸之路与现代丝绸之路串接起来,在历史怀想与未来憧憬中提升了人们对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关注度。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在哈萨克斯坦提出关于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构想,获得中亚各国的高度评价与一致赞同。2013年年底,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把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写入全会公报和中央文件,反映了在未来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党中央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决心与意志。 相似文献
2.
3.
4.
岑春煊坚持以国家为本位的铁路筹建理念,认为铁路乃国家要政,在促进商业发展、调兵运饷、防范列强觊觎等方面十分重要,但清朝末年铁路筹建过程中外债和商业资本的注入、国家财政的困境,一定程度上消解了其铁路建设的主张与实践。他尊重民间资本与地方社会的权益,应对铁路风潮时不乏灵活性。然而,清政府刚性的统治风格,限制了以岑春煊为代表的地方官员的活动空间,使国家与社会关系愈发紧张,加速了清政府的覆亡。 相似文献
5.
随着人们对音乐美学的不断研究,艺术美学体系越来越成熟、健全,这深深影响了音乐表演艺术的发展。音乐表演包括钢琴表演、声乐表演和舞蹈表演,有着较强创造性与再现性的艺术,且能够产生美学效应。音乐美学有助于音乐表演艺术的定位与构建,将音乐美学和音乐表演艺术进行充分结合,可明显提升音乐表演艺术的形象性和灵动性。因此,本文将美学对音乐表演艺术的启示进行了全面分析,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战略性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在我国西部地区已经全面展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正在贯彻实施这个新战略。为此,塔吉克族民众向两个方面投入了经济力量:向东南方向建设中巴经济走廊,向西北方向建设中塔自由贸易区。中国联通中亚、南亚的帕米尔高原这个关键区域出现新的大规模建设,一个跨越国界、影响洲际的新的经济发展态势出现轮廓。 相似文献
7.
全面抗战爆发后,由于抗战的需要,国民政府提出滇缅铁路、川滇铁路、石(石屏)佛(佛海)铁路修筑计划。但受各方面条件限制,滇缅、滇川铁路仅有极少一部分通车,石佛铁路只进行了勘测,没有修筑。全面抗战时期云南铁路建设进展缓慢,成绩不明显,是战争局势与云南地域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9.
国外多元文化教育对我国民族地区教育的启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前多元文化教育在西欧、北美、澳大利亚等地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对有55个少数民族的中国来说 ,开展多元文化教育 ,有益于提高少数民族教育质量并推动地方经济文化的发展。本文从国外多元文化教育的实施背景、教育目标及实践模式出发 ,探讨了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开展多元文化教育的目标、模式 ,并提出了五点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0.
我国是一个拥有56个民族的多民族国家,其中壮族、藏族、蒙古族等在我国拥有众多的人口,而且这些民族在发展的过程中拥有着丰富的传统民俗文化,对于这些民族的快速发展,有着极大的帮助.而蒙古族作为我国的少数民族之一,在发展的过程中同样拥有丰富的传统民俗文化,并且富含深刻的精神元素,集中体现在蒙古族人民的日常生活中,对蒙古族人民的衣食住行有着深刻的影响.因此,为了对蒙古族的民俗文化特色进行深入的研究,本文主要对蒙古族传统民俗文化的内容以及这些内容对于当代的启示进行了深刻的探讨,从而使其能够更好地得到继承和发展,为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提供重要的帮助. 相似文献
11.
河湟地区既是一个地理空间又是一个社会文化空间。天主教在青海的传播,是明清时代背景下,西方基督教文化在青海河湟这个特定社会空间和文化背景下的文化适应和宣传。一方面,天主教作为一种异质文化,在青海的传播表现出一些特点;另一方面,天主教在青海的传播成效不大,与适应这一地域空间而生的河湟文化的成熟性有很大关系。但无论如何,基督教文化的传入,毕竟是近代西方文化与青海地方文化的一次直接的接触和交流。 相似文献
12.
文章在分析了青藏两省区旅游业协作发展的必然性和优势的基础上,通过对区域旅游业协作开发模式和运营模式的选择分析,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经济发展理论经历了如下演变:经济发展的目标从追求经济单一增长的"以物为本"的发展观到"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在驱动发展的要素方面,从强调"资本是经济增长的惟一瓶颈"的唯资本论,到综合考虑制度、文化、技术、地理等多种因素"综合驱动论";从"以西方为中心"的单一模式到发展模式的多样化。发展理论的演变对"推动市场经济制度建立和完善"、"参与式援藏方式"等进一步做好援藏工作具有积极的借鉴和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4.
增长极理论的演进及其对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任军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5,(2)
增长极理论认为增长并非同时出现在所有的地方,总是以不同的强度出现在一些增长极上。市场力量不是倾向于缩小而是扩大区域经济差异。为了克服市场的“低效率”,政府应采取“战略性”区域经济政策刺激落后地区的发展。我国东、中、西三大区域经济差距早巳超出了公平和效率目标的许可范围。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必须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进行调整完善,并进一步强化政府区域经济政策的积极干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本文结合青海民族地区地理、生态和民族文化等要素及特点,分析了青海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提出了寻找切合自身实际的经济发展运行模式、更新观念、体制创新和强化项目管理等。 相似文献
16.
我国西藏自治区作为与印度相毗邻的省区,与印度开展经贸合作具有独有的有利条件和广阔的发展前景。本文详细分析了双方发展经贸合作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并提出了自己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交通经济带的传统构成要素入手,对湘西民族地区交通基础设施、城镇综合实力、产业状况等进行了评价,提出了以民族文化为纽带构筑民族地区交通经济带的模式,认为该地区可以形成一纵一横两条沿路型经济子带,并提供具体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18.
自1994年分税制改革至2010年,西藏税收增长具有税收增长速度较快、宏观税负水平低,但边际税负提高过快的特点。经济因素是西藏税收增长的重要因素。西藏最优税率的上限为4.1%,当前宏观税负偏度,应落实税收优惠政策,降低宏观税负。 相似文献
19.
知识经济为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提供了机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均民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6(3):170-173
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本质上是知识对经济的作用不断提升的结果.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为我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供一个难得的机遇,然而,如何抓住这一机遇,切实实现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本身又是一个严峻的挑战. 相似文献
20.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十六大”确定的重要目标。边远、落后的民族地区能否实现小康事关全局。本文就青海目前的发展现状和差距及如何实现民族地区的小康社会作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