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关于《中俄密约》的性质,史学界一致认为是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李鸿章签订此约是卖国行为。本文则认为此条约是一个平等条约,李鸿章是代表清政府签约。从缔约背景上看,《密约》并非不平等条约,因为当时俄国既没有对中国发动战争,也没有以武力相威胁,而是清政府根据甲午战后面临的国际局势,主动自愿与俄签约,这与不平等条约签订背景截然不同。从《密约》的内容上看,更进一步说明了条约是中俄双方针对日本所签订的军事同盟互助条约,其性质是平等的。而以《密约》签订后产生的客观效果来判定其性质是不正确的,也不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  相似文献   

2.
侯中军 《人文杂志》2006,50(6):131-138
研究近代中国的不平等条约,有两个基础性概念需要厘清,即“条约”与“不平等”。只有清楚什么样的涉外文件属于条约,什么样的条约属于不平等条约,我们才有可能搞清近代中国究竟订立了多少个不平等条约。相对于“不平等概念”而言,“条约概念”是基础的基础,对不平等研究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性。学者们亦已注意到这一问题的重要性,并在自己的研究中尝试引入国际法中有关条约概念的解释。但遗憾的是,仅限于对国际法中“条约”概念的简单引用。②在研究近代中国不平等条约的过程中,面对各种复杂情形,如何运用条约概念对外交文件进行厘定,进而确定什么样的文件属于条约,是一个艰巨的任务。③  相似文献   

3.
近代中国不平等条约体系的建立、发展与终结都与香港紧密相关。从赋予香港以鲜明特征的条约出发,将其作为研究的视角,进而探求其在整个中国近代不平等条约体系中的作用与地位是本文的出发点之一。香港在不平等条约体系中的地位,一方面可以通过与条约特权的关系来体现,另一方面也可通过近代中国废除不平等条约的历程来展现。  相似文献   

4.
近现代中国不平等条约的来龙去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何谓条约?何谓不平等条约?诺大的中华文明古国,从何时起开始同外国签订平等条约?后来为何又被迫签订不平等条约?旧中国究竟先后签订了多少不平等条约?它给我们伟大祖国造成多大的耻辱和灾难?我国人民是怎样经过长期不懈的斗争才废除了这些不平等条约,并且消除了这...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近代史上,从中英《南京条约》到中日“二十一条”的七十多年里,帝国主义列强交替使用战争威胁和政治讹诈的手段,胁迫中国签订了数百个不平等条约包括协定、章程、合同等等)。这些不平等条约,既是帝国主义将已攫取到手的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等  相似文献   

6.
自江户幕府末期欧美列强叩关直至明治维新之初,日本与其他东方国家一样,同列强缔结的条约都可以说是不平等条约。因此,修改这些不平等条约成为近代日本面临的历史任务。一日本被迫打开大门,分别同西方十余国缔结了条约,这些条约的共同之处是:1.允许该缔约国之人在...  相似文献   

7.
张建华 《学术研究》2004,1(10):87-92
本文尝试从条约法视角考察 16 89- 186 9年清朝的条约实践与条约观念 ,并对中国近代史上的不平等条约问题有所发现。论述分为三方面 :一、条约作为国际之间交往的法律形式 ;二、条约必须信守 ;三、条约可以修改  相似文献   

8.
读了黄逸峰和姜铎同志的“中国洋务运动与日本明治维新在经济发展上的比较”一文后,有些不同的看法,提出来商榷,并求指正。一探讨洋务运动,首先要研究一下洋务派官僚从事洋务运动时要解决的根本问题是什么?也就是说当时威胁着清朝反动统治的是什么?只有正确地分析这一个问题后,才能对一系列问题得出正确的结论。黄、姜二位同志认为: “当时两国(指中国和日本)同样遭受着西方资本主义的侵略,面临着半殖民地和殖民地化的民族危机;这两个运动,也都是在西方资本主义的直接刺激和影响下发生的。”“外国侵略者强迫中国订立了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也强迫日本订立了神奈川条约、安政条约等不平等条约。这些条约同样包括着开  相似文献   

9.
近代中国城市发展有两种类型 :一类是条约口岸城市近代化 ,一类是非条约口岸城市近代化。其中 ,条约口岸作为中国最先向近代转型的一类城市 ,是在列强的胁迫下 ,通过签订不平等条约开放的。其发展不仅有双重性、领先性特征 ,而且还存在着各口岸发展的不平衡性及发展水平与规模的巨大差异性 ,甚至影响着与之相关联的区域内非条约口岸城市的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10.
李鸿章与《中日修好条规》的签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起李鸿章人们就想到不平等条约,可他也签过平等条约,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1871年签订的《中日修好条规》.  相似文献   

11.
当前,我国受教育权的不平等主要表现为受基础教育权利与受高等教育权利的不平等。其中。受基础教育的不平等表现为受基础教育的机会不平等与过程不平等;受高等教育的不平等表现为各地高考录取分数线变化不均衡、高考入学机会指数不平衡、异地高考的阻力重重等。这要求我们一方面要全面实施《义务教育法》,推进受基础教育权的平等,另一方面要调整高校布局,推进受高等教育权的平等。  相似文献   

12.
社会自力救济指民众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在无法获得公力救济的情况下所采取的一种集体救济行为.社会利益分配不均,政府权力失范导致民众合法权益受害,公力救济渠道不畅是引发社会自力救济行为的主因,因此,防止社会自力救济事件的发生,就必须规范公权,健全公力救济渠道.用自力救济的概念分析群体性事件,有利于对公民合法权益的保护和对公权力的监督,有助于深层把握群体性事件生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当代中国社会教育公平的理论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康宇 《兰州学刊》2006,(8):182-184
教育公平是指在特定的社会条件下,人人享有平等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促使自然潜能得到最充分与自由发展的教育理想。中国社会的教育公平仍在接受着严重的挑战。入学机会上的不均等、求学条件上的不公平以及市场机制介入教育和教育市场是中国社会教育不公平现象存在的原因。应用科尔曼教育平等理论及马丁.特罗的大众化理论可以为中国社会的教育公平问题找到理论上的解决之路。同时在实践上,中国社会也要通过正确处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制度上的安排、创新来实现真正的教育公平。  相似文献   

14.
鸦片战争时期建立的中外条约关系,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引起了中国人民的强烈反抗。南京政府建立后,反对不平等条约的斗争继续发展,逐步取得实质性成果,迄至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废约目标最终得以基本实现。抗战时期,中外条约关系由不平等到基本平等的根本性变化,是中华民族反对侵略、争取民族独立伟大斗争的重大成果,反映了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学术界有关战时外交的研究成果已有不少,但对该时期条约关系尚无专题论述。对此作一全面探讨,不仅可深入了解该时期条约关系变化的全貌,且对于深化抗战史研究,以及认识近代中外关系演变的规律,亦不无裨助。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中国共产党整个斗争历程的考察 ,可以看出 :中国共产党是中华民族解放的急先锋 ,是反帝废约主张的首倡者 ,也是这一斗争的发动者和坚持者。中国人民是在她的领导下才推翻了帝国主义和国内反动势力的统治 ,取得反帝废约斗争的彻底胜利 ,实现中华民族的真正独立解放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民办高校发展的历史,认为民办高校与公办高校相比在政策制度、财政、教师资源、生源、科研等方面存在机会不均等的状况,其根本原因是国家政策制度所致.为了解决民办高校发展机会不均等的问题,国家应确保政策制度公平,并在经济、政治、文化、人力资源等方面实行积极补偿政策.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论述霍桑在《红字》谴责了那种源于男权意识对妇女不平等待遇的现象,反映了在清教社会中普遍存在的厌女意识。  相似文献   

18.
Prejudices legitimize the discrimination against groups by declaring them to be of unequal, especially of less, worth. This legitimizing power is highly relevant in social conflicts of modern societies that are governed by market-oriented value systems. However, prejudice research has yet to be linked to sociological discourses on the marketization of society. We argue that Institutional Anomie Theory (IAT), a theory originally developed to explain crime rates, offers a fruitful macro-sociological framework for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micro-social prejudices that emerge along with processes of marketization. Extending IAT to explain prejudices in a German study based on survey data offers a first attempt to underpin our theoretical hypotheses with empirical data. Although the results need to be interpreted with due caution, they suggest that the extended IAT model can be usefully applied to explain how a marketized mentality is related to different forms of institutional integration, and how it is conducive to specific prejudices that emerge in market-dominated societies against purported economically burdening social groups.  相似文献   

19.
抗战以前国统区妇女职业状况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黎萍 《文史哲》2002,1(5):163-168
抗战以前 10年是中国妇女职业发展的重要时期。这时期随着经济恢复和发展 ,成长起一大批职业妇女 ,她们遍及文学、医学、教育、法律、新闻、商业、企业、警察等各行业 ,积极献身事业 ,但在职业活动中 ,始终面临性别歧视、同工不同酬、就业机会不平等 ,已婚妇女处于家庭与职业的两难选择等问题 ,从而影响了妇女职业的开拓和发展。事实证明 ,妇女职业平等的完全实现 ,只能通过社会和民族的解放来完成。  相似文献   

20.
文章论述了东西方平等思想的产生、发展及其社会基础 ,平等思想对教育的影响 ,平等教育理念在各国教育法规中的体现 ,并对我国教育教学实践中的不平等现象进行深刻反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