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汉字假借性质之历时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字假借在各个历史阶段的性质、历史地位、产生原因、使用状况、对汉字系统的影响都很不相同,有必要进行历时考察.先秦汉字假借的实质标示了汉字表音化的运动方向;东汉以后假借衰落,形讹字、类化字必须与文字假借严格分开;唐代民间手头字中的文字假借是真正意义的写别字,与先秦假借性质不同.进行假借性质的历时考察,有利于科学理清汉字发展的趋势、准确判定汉字的性质、科学展示汉字发展的历史,帮助典籍的阅读和理解,并为现代汉字简化、文字改革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
本文联系汉字用字实际,从归纳汉字记录语词时的具体用法入手,分析动态中汉字的性质,得出汉字在记录汉语时有本用和借用即假借两种用法:记录本义时是本用,记录借义时属借用;相应的汉字也具有表意表音两重性质:记录本义时属表意文字,记录引申义假借义时属表音文字。同时还指出过去汉字性质研究在方法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傅华辰 《宿州学院学报》2010,25(12):109-111
假借存在于共时的汉字系统中,在教学中以词义和文字的关系为立足点,对假借进行静态分析,可以认识假借中蕴含的字词关系和字际关系。假借是在汉字系统演进的历史中产生的,在教学中对假借进行动态考察,可以引导学生历史地认识假借。假借形成的根本原因在于字词数量上的不对称。每一个汉字的产生都是有具体的历史条件的,被假借的汉字的产生是形成假借的前提。从殷商甲骨文开始观察,顺着汉字的沿流观察到现代汉字体系,可以发现假借形成以后,随着汉字系统的发展会有两种情况出现:其一是假借一直持续到现代的汉字系统中;其二是假借持续一个时期以后走向终结。  相似文献   

4.
假借是汉字应用和发展中非常重要的一种现象.假借关系可以在两对词或更多词之间交叉递相发生.有些汉字之问存在着密切复杂的关联,现今的字词对应关系的格局是经过了两次以上假借关系的发生而最终形成的.如"何"与"荷"、"来"与"麦"两组汉字今天的使用格局.都是经过了两重假借而形成的.  相似文献   

5.
假借和形声是汉字发展史上的两个重要阶段,汉字由此获取表音特点.假借是形声的前驱,形声是在假借基础上产生的表词手段.许慎的假借观和我们今天的认识不同.通假并不避免意义关联,古今字通假是古汉语的事实,也是常规.形声字声符寓义、形声字族具有义通关系,这一观念具有很大的理论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关于汉字早期形声化现象的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字的早期形声化 ,主要是为着在书写上区别语词而出现的一种文字信息羡余现象。它晚出于汉字的假借现象。汉字早期形声化的羡余特性主要表现在 :为象形、指事、会意字加添声符 ,为假借字和同源词根字加添形符。形声化推进了汉字字写专词的进程 ,提高了汉字区别语词的功能  相似文献   

7.
"六书"新解     
"六书"即象形、会意、指事、形声、转注、假借六种造字方法.长期以来,学术界一直认为"六书"之中象形、会意、指事、形声是造字之法,转注和假借不是造字之法,而是用字之法.将"六书"一分为二,一部分称为造字之法,另一部分称为用字之法,这种观点是建立在把汉字仅仅看作是文字--同拼音文字一样的文字的基础上的,依据这样的汉字理论研究"六书",必然得出"转注" 与"假借"不是造字之法,而是用字之法的结论.根据汉字的性质和"六书"本身的特点,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六书"不仅是汉字的造字之法,同时亦是汉语的造词之法."转注"和"假借"虽然没有形成新字,但却形成了新词,根据汉字字词合一的特点,"转注"和"假借"既是造词之法,又是造字之法.从这个角度看,"六书"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把"转注"和"假借"看作是"用字之法"而排除在"六书"之外是不合适的.  相似文献   

8.
针对古代汉语文字教学中的疑点 ,该文认为许慎所论“本无其字 ,依声托事”的假借为造字之法而非用字之法。从教学实践出发 ,兼及主要学者学派的观点 ,该文将“假借”概念分为广义假借与狭义假借。词义引申而假借和本有其字的假借应看作广义假借 ;“本无其字 ,依声托事”的造字假借应看作狭义假借。它是古今字产生的基础之一 ,是表意字与形声字之间的桥梁 ,在汉字发展史中起过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清代《说文》研究的开山之作--王夫之《说文广义》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说文广义》是明末清初哲学家王夫之研究《说文》、解说汉字字义的著作,历来研究者甚少。该书在论述汉字形体演变、汉字本义和引伸义、假借义、汉字虚字的来源和意义、同义词辨析等方面,见解独特,深入浅出,通俗简明,是清代《说文》研究的开山之作,应该确立它在“说文学”和汉语史研究中应有地住。  相似文献   

10.
论区分假借和通假的必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假借和通假是性质完全不同的两种现象。第一 ,假借是汉字发展的重要阶段 ,通假则是一种不规范的用字现象 ;第二 ,假借字和通假字产生的原因不同 ;第三 ,假借字的本字和通假字的本字不是同一范畴 ;第四 ,假借字与本字和通假字与本字的关系不同 ;第五 ,阅读古籍过程中 ,假借字不会造成障碍 ,通假字则会造成极大障碍。因此 ,我们必须明确假借和通假所指的内涵和外延 ,区分二者  相似文献   

11.
我国自汉字创始以来,对汉语语音的研究,明显地呈现出两大发展趋势,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研究方向,走着两条不同的研究道路。一、对语音音系自身的研究与应用从汉字的造字和应用来看,象形、指事、会意这三种造字法,以象形为基础,所创造的汉字一般讲每个字都是形、音、义的统一体,在“象形”“指事”“会意”中有音。假借摆脱了汉字形体表义的束缚,使汉字走上了表音的道路。假借字(包括“本无其字”的假借和“本有其字”的同音通假)的广泛使用,说明了当时人们对汉语中的同音字和音近字,对语音的表义功能的深刻认识。形声造字法,是自觉地运用汉字的表义功能和表音功  相似文献   

12.
刘又辛在文字训诂研究中,对汉字发展、汉字假借、同源词、异体字等方面提出了新见解,为汉语言文字学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3.
自从许慎给出“六书”定义与例字,特别是经戴震提出“四体二用”之说以来,汉字的造字之法就是象形、会意、指事、形声四种,“假借”只是音同或音近的字的通假用法,这种解释看来已成为定论了.其实不然.“四体”不足以总结汉字的造字规律,还应该增加一种“假借”造字法,才能说明所有汉字的形体结构之所以然,才能全面地认识汉字体系的复杂性质.  相似文献   

14.
大量形声字是在原字上加注意符而形成的,加注意符是为了分化原字的记词职能,提高汉字表义的区别度。分化字的意义可以与原字意义重合,也可以是引申义或假借义。强化本义、分化引申义和假借义而引起汉字字形的孳乳、分化是形声字产生和发展的重要原因。正确认识形这些对于理解形声字的形成和形义关系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5.
外汉音译与意义密切相关,表现在:外汉音译本质上是利用假借译音代义,译音汉字选择上无法避开汉字的字面意义,译音汉字认知上遵循汉语使用者的"集体无意识"和外汉音译词使用上的有意利用译音汉字的字面意义等。  相似文献   

16.
同音字或近音字之间的假借,在我国用汉字记载的古籍中是常见的。概括起来,汉字的假借,也不外乎“本有其字”的假借和“本无其字”的假借两种情况。这两种假借都是把同音或近音才能相假作为共同遵守的原则,而且往往是两个同音字之问,甲能借作乙用,而乙却不能借作甲用。“本无其字”的假借,是指新词产生了,一时又没有新的书写符号即新字来标记,于是将原有的同音或近音词的字形借来使用。后来,人们觉得这样使用不方便,于是就另造新字来使之有所区别。也有一直借用而不造新字的。东汉许慎在六书中说:“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许慎在这里仅说了“本无其字”的假借,他  相似文献   

17.
结合汉字实例,论述了形声字声旁构件具有表意功能,并且从其起源发展来看,很多汉字的声旁构件的表意功能较之于形旁构件更加强大。从假借字的起源和发展分析了这一语言文字现象产生的历史渊源,对于人们探究汉字的深厚历史背景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8.
通假字是在汉字发展中形成的。“本无其字,依声托事”是它遵循的一条原则。方音引起的“声转而字异”是声近通假的原因。正字与假借之间存在多元形式。“避讳”与“形近而误”,皆不属通假之列。研究通假现象,对阅读古籍,探讨汉字的演变、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我们知道,“六书”是关于汉字构造的传统说法,其中的“象形、指事、形声”四类,莫不具备象形表意的特点,皆可因形见意;而“转注、假借”都是例外。本文仅就“假借”问题略作探讨。  相似文献   

20.
汉字两书论     
孟华 《东方论坛》2006,(5):55-61
将传统“六书”的构造方式进一步概括为“表意”和“假借”两种功能性手段。根据符号学的观点,文字的表达语言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动机性方式,如表意的汉字,其形体含有对汉语单位的解释理据;二是拼音文字,其形体和语言单位之间是任意结合的关系。而就动机性汉字系统内部而言,又包含了这两种表达方式:“表意”代表动机性方式,“假借”代表任意性方式。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汉字的“两书”。两书论是对传统汉字“六书”理论的进一步概括,其主要目的是要解释汉字深层结构中的二元表达机制及其普遍的符号学价值,以实现汉字符号学与世界符号学的通约和平等交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