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一人公司的制度化已成为完善我国公司立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本文通过对一人公司、独资企业及各自的利弊分析引出一人公司对公司立法的挑战问题,并介绍了国外相关立法例,分析了我国一人公司的现状,从而肯定了对一人公司进行立法的必要性,最终提出笔者的几点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2.
一人公司的出现,对传统公司法理论产生了强烈的冲击,因其独特的制度吸引力,西方主要国家大多在立法上承认了一人公司.但一人公司也存在不足之处.针对我国一人公司立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我国在立法选择上应首先明确承认一人公司,同时加强对一人公司的规范,从而使一人公司在严谨的法律体系下生存和发展.  相似文献   

3.
我国现行立法只允许设立国有独资公司和全部资本来自于国外的一人公司,禁止国内私有资本设立一人公司.而在现实的经济生活中,私有资本设立的一人公司却广泛存在.一人公司在立法上的漏洞极易导致混乱,对私营经济的发展及市场秩序的完善都十分不利.在许多国家相继承认一人公司合法地位的情况下,我国也应在立法上承认一人公司的存在,并在立法上对一人公司进行规制,以扬长避短,使其在经济生活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论一人公司治理结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顺应国际立法潮流之时,承认一人公司的合法地位势在必行.而一人公司治理结构的相应完善,更是一人公司良性发展的保证所在.因此,我国的立法有必要从简化股东大会、审查监事资格、设置会计监察人及加强职工参与等方面对一人公司治理结构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5.
一人公司作为一种新型的公司形态,一方面反映了现实社会的客观需要,另一方面对传统公司理念构成了极大的挑战.随着一人公司的形式即将载入<公司法>,我国应借鉴国外立法规制的先进经验,加强对一人公司的立法规制,引导我国一人公司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6.
一人公司的出现是经济发展和公司法制完善的必然产物,国外的立法和公司实践业已证明了一人公司的客观存在性。我国现有的一人公司立法存在诸多缺陷,而且给执法和司法实践造成许多问题.立法应当面向生活实际,跨越抽象争议,明确认可一人公司的法律地位,并对一人公司的设立和运行给予相应规制,既顺应经济发展趋势,又维护公司法上的利益均衡,特别是对公司债权人的法律保护。  相似文献   

7.
针对现行一人公司法律规范中存在的限制缺陷问题,以立法限制为视角,分析了我国一人公司法律制度立法限制的缺陷,通过分析提出建议:要促进一人公司的健康发展,要从细化法人人格否认制度、取消对自然人股东转投资行为的限制、降低注册资本、建立健全信用体系等方面进行立法完善,以期实现一人公司中股东单一与有限责任的良性结合。  相似文献   

8.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出现了一人公司这一特殊的公司形式.我国目前的公司立法也对一人公司作了一些规定,但很不完善.本文分析了我国一人公司法律制度现状及其不足,并对如何完善一人公司制度提出了几点法律思考.  相似文献   

9.
随着经济和公司制度的发展,一人公司为越来越多的国家立法所承认.但是,在我国,由于对一人公司存在争论,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一人公司的发展.对于一人公司,应着眼于实现股东与公司的分离,建立完善的事前规范体系;建立良好的运行机制,监督一人公司的运作;建立完善的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强化事后救济程序.  相似文献   

10.
公司监督制度的理论和实践分歧自然而然地体现于一人公司.比较研究各个国家和地区一人公司监督制度的理论和立法实践,反思我国一人有限责任公司监督制度的理论与实践困境,提出进一步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11.
作为一种更高效率的企业组织形式 ,公司制对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 ,以独立人格与股东有限责任为原则的公司法人制度 ,在集中资本、减少风险、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等方面也发挥出了极大作用。但是 ,滥用公司法人制度的现实也说明了其在制度设计上还存在着一些无法克服的先天缺陷。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就是为了确保公平、正义的法律目标而对公司法人制度所进行的矫正。我国正在进行的国企公司制改革中 ,体制和人为的因素使得公司法人制度的运用出现了诸多变异 ,产生了许多滥用公司法人格的行为。在对公司法人格的法理基础、必要性、适用类型等方面阐述的基础上 ,列举了国企公司制改革中典型的滥用公司法人格行为 ,提出了以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进行有效法律规范并以此完善《公司法》立法的见解。  相似文献   

12.
近日,公司法修改工作已经完成,在草案中增加了一人公司的规定。本文从传统公司法理论与一人公司的法律冲突这一角度来探讨一人公司合法存在的法律意义,进而阐明我国应怎样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一人公司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3.
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除名是指股东由于自身过错,其行为妨碍或者严重影响公司和其他股东的共同权益,致使股东之间基于信任关系的人合性难以维持,在解散该有限责任公司不利益的情况下,通过章程或者公司法强制剥夺该股东在本公司的股权,使其丧失股东资格的一种行为。由于我国当前缺乏有效的法律规制,很多股东肆意违反公司章程和公司法规定的股东义务,侵害其他股东和公司的权益,尤为突出的是股东瑕疵出资和抽逃出资,而我国公司法并没有除公司自治之外的法定股东除名的条文,因此有必要为股东除名的立法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4.
不以营利为目的的公司型社会企业已然存在,而中国公司法上并没有其容身之处。现行公司法以传统商事公司为目标对象,并未将社会企业纳入其规范视野。《民法典》构建的营利与非营利二分法法人体系,将公司性质限制在营利法人范围之内,造成一定程度的法律体系冲突。为了推动高质量发展,为社会企业利用公司框架和市场机制实现社会目的,需要对《民法典》相关条款的文意进行目的解释。公司法修改亦应走出公司是仅以营利为目的,且须遵守股东利益最大化原则的路径依赖。通过提升现有公司法规的包容性,制定专章或专条,将公司型社会企业纳入公司法,建构相应的社会目的实现机制,为社会目的公司高质量发展提供适宜的组织法保障。  相似文献   

15.
最初的公司法是一套组织法而不是行为法,因为公司法的基本作用在于确立公司的主体地位。但当公司被拟制为法律上的人的时候,就已经预示着公司的行为规范的设立只是迟早的事情。当公司的行为损害到社会公众的利益的时候,法律对公司行为的约束即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公司立法从组织法到行为法的转变过程,也就是公司权力的行使不断地受到限制的过程。公司权力的行使不仅取决于公司法或公司章程的规定,还取决于其他各种约束公司行为的法律规定。  相似文献   

16.
国民政府时期非常重视公司立法,在相应的法律、制度的支撑下,进行了两次《公司法》的制订与实践。1929年制订的《公司法》初创了中国公司法律的现代化;1946年的《公司法》又通过引进英美法系公司立法的经验,进一步完善了中国现代公司法。1946年制定的《公司法》虽然经过多次修改,但始终在台湾地区延续使用,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公司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7.
有限公司股东退股属于公司取得自己股份的一种情形,其基本价值在于保护中小股东的合法权益。我国公司法虽然对有限公司股东退股请求权规定了适用的条件,但是也存在欠缺,如对于有限公司取得本公司股份的法律地位和处分等都没有作出规定,因而立法上需要明确。  相似文献   

18.
中国对于集合财产的研究处于萌芽阶段,但集合财产理论在现行立法以及未来民法典的编纂中都是需要解决的问题。集合财产在意大利民法中被称为财产集合体,是由数个财产组成、属于同一主体、具有统一的目的的财产的集合。它分为事实集合体和权利集合体,企业和遗产是权利集合体的典型种类。企业除了法人这一主体地位之外,因其具有不同于单个财产简单相加的整体功能,还可以被作为集合财产而具有客体地位。相似地,遗产具有描述被继承人整体法律关系的统一功能,因而也具有集合财产的性质,可以作为单一的法律客体。意大利民法中关于集合财产法律客体性的理论,尤其是从集合财产角度对企业和遗产性质的界定,为中国研究集合财产理论、厘清企业和遗产的法律性质,提供了颇为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9.
一般人格权是具有“一般条款”性质的“框架性权利”。法律确立一般人格权的根本目的在于补充人格权的立法漏洞。一般人格权的理论基础是人格伦理主义和绝对权法定主义之排除,其权利主体仅限于具有“伦理意义”的自然人,而法人不是伦理意义上的人,不具有伦理人的尊严,因而不应享有一般人格权。一般人格权是一种开放性的权利,具有“一般条款”的性质,对于一般人格权的内容的确定,属于一项补充法律漏洞的作业。无论是在立法中,还是在理论研究中,一般人格权的具体内容是无法也不应该事先确定的。  相似文献   

20.
我国公司法确认了一人公司的法人地位,并对其进行了专门的规范。但公司法设立制度中禁止设立一人股份有限公司和禁止自然人重复设立一人公司的规定,不仅达不到有效防止一人公司滥用法人人格的目的,反而从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一人公司在我国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