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济南大学1998年懦学研讨会于5月21日在儒学研究所会议室召开,会期一天.会议的主要议题是“继承发展儒学学说,促进道德文明建设”.济南大学校长李庆臻教授、副校长董操教授出度了会议.邀请到会的专家学者有:山东大学《文史哲》主编蔡德贵教授、山东省社科院儒学研究所副所长孙聚友副研究员、《山东社会科学》副主编武卫华副研究员、《东岳论丛》编辑部翁惠民副研究员.另外,现代儒学大师李炳南教授的学生刘国荣先生、纪洁芳教授、张清泉博士亦出席了会议.山东省高校科技与社会发展研究所、济南大学儒学研究  相似文献   

2.
民间儒学是儒学灵根再植、重返社会人间的文化思想形态,民间儒学,也可以理解为在民间、在日常生活世界里的儒学,或民间办儒学,即民间组织推动的儒学.现代儒学既包括乡村儒学的重振,又包括城市儒学的建设,即是使中国文化的基本做人做事之正道,即儒家仁义之道,透过广大城乡的家庭、学校、社区、企业、机关等现代公民社会的组织形式,通过冠婚丧祭之家礼等宗教性的仪式,在每个国民的心中扎根.民间儒学是多样的,它与各宗教的活动,包括外来宗教的传教活动形成健康的互动,保持文化的主体性与生态平衡.儒家学者要眼中有民,努力到民间去,弘扬儒学,把会议儒学、书本儒学转化为民间儒学、生命儒学.  相似文献   

3.
编者按:2005年9月,"第七届当代新儒学国际学术会议"在武汉召开.知名学者方克立先生因故未能出席,但他在给会议的贺信中提出了研究现代新儒学第四阶段--"大陆新儒学"的新课题,引起了与会学者的热烈反响.本刊特邀方先生在武汉会议贺信的基础上撰成此文(原为给我校文化研究所两位教授的一封信),从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高度,对甲申之年大陆新儒学"浮出水面"和保守主义"儒化"思潮抬头的现象进行评析,以期引起学术界对这一问题的关注和做进一步的讨论.  相似文献   

4.
"东亚书院与儒学国际研讨会"在湖南大学岳麓书院成功举办。这次会议以多学科、多视角、新方法研究为特点,来自海内外的专家学者围绕书院本身、书院与儒学的关系、韩国书院研究三个主要方面展开学术交流。对韩国书院的研究是这次会议的亮点,而对中外书院的比较研究将成为以后书院研究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5.
儒学在中国古代学术中属于"谱系儒学","儒学"一词的含义只是"儒家之学"的意思,没有学理性的指涉;而在现代学术中,儒学却被称为"哲学"、"伦理学"或"宗教",并在这样的"名分"下被研究.但是,究实而论,儒学无论是在学理上还是在范式上都与所谓的哲学、伦理学或宗教相去甚远.既然如此,那么我们将儒学称为"哲学"、"伦理学"或"宗教"就不是很"名正言顺",而且更严重的是,将儒学当作哲学、伦理学或宗教来研究大大地遮蔽了儒学的独特性.在现代学术研究中,对待儒学的正确态度应该是将儒学看作是可以用来建立新的哲学、伦理学或宗教的"思想资源",而不应直接将其看作是哲学、伦理学或宗教本身,这就好像我们应该将煤看作是电的资源而不应直接将其看作是电本身一样.  相似文献   

6.
接受儒学教育对我国古代游牧族群融入中华民族具有深远影响.契丹耶律氏家族世代习儒,是少数民族中较为独特的现象.辽初,儒家经籍及思想已为契丹统治者所熟知和接受,其后,皇家将儒家经典颁赐学校,儒学教育渐渐普及.金元时期,耶律楚材家族成员或翻译、传播儒家经籍,或提高儒学地位、保护儒生、撰写儒学著作,或继承儒道、教授儒学,或在高丽倡导儒学,进行跨国传播,都对儒学的继承和发扬做出了较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继去年儒学研讨会,今年济南大学儒学研讨会于4月3日到4日召开.主要议题是“儒家伦理学说与现代道德文明建设”.济南大学党委书记孙积汉教授、校长李庆臻教授、副校长董操教授出席会议.邀请到会的专家有:中国孔子基金会副会长、中国社科院宗教所原所长孔繁教授、北京大学哲学系原主任楼宇烈教授、山东大学《文史哲》原主编丁冠之教授、山东大学出版社原副社长李传明教授、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院长王育济教授、山东省古典文学学会会长李伯齐教授、山东省社科院儒学研究所陈启智副研究员、曲阜师范大学孔子文化学院修建军副教授、刘厚琴副教授等.现代儒学家李炳南教授的学生刘国荣先生、李荣辉先生、王能杰教授、江乾益教授、刘锦贤教授亦应邀出席会议.山东省高校科技与社会发展研究所以及济南大学儒学研究室、古典文学研究所、教育科学研究所、马列部、中文系、政史系、科研处、宣传部等部门有关专家研究人员出席了会议,共50余人到会.大会由董操副校长主持,李庆臻校长致开幕词,孙积汉书记作总结.共收到论文30余篇,20余人在会议上发言,气氛活泼热烈,畅所欲言,圆满成功.  相似文献   

8.
儒藏总序--论儒学文献整理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儒学作为历经两千五百余年发展的系统理论,已成为人类文化的共同遗产和财富.要摆脱儒学研究的隔世感与陌生感,确立儒学的本位意识,认真搜集和整理儒学文献,建构完备的儒学文献库,就是十分必要而迫切的了.汇集儒家经学的、理论的和历史的文献,编纂出一套大型丛书,同时研究儒学文献的类别,创立一套新型的适合儒学文献的分类体系和著录方法,仍然是摆在当今学人面前急需完成的神圣使命.<儒藏>将儒学文献以"三藏二十四目"来分类著录,以"丛书"和"类书"结合的方法来区别处理,形成以儒学为主题的"儒经"、"儒论"、"儒史"的基本著录体系,将历史上内容繁多、门类复杂的儒学文献系统地搜集和编录起来.  相似文献   

9.
理性主义是先秦儒学的重要特征之一.董仲舒儒学是先秦儒学的衍化、发展.他一面荒谬地引伸出天人感应说,另一方面又承继了先秦儒学的理性主义传统,将理性精神贯穿在天道观、社会政治领域和道德实践等各个方面,同时这种理性精神又与其他因素缠连在一起,形态显得颇为复杂.  相似文献   

10.
"东亚儒学"既是一个空间概念,也是一个时间概念.作为空间概念的"东亚儒学",指儒学思想及其价值理念在东亚地区的发展及其内涵.这个意义下的"东亚儒学",因为视野较"宋明理学"、"德川儒学"或"朝鲜儒学"更为广阔,所以从"东亚"视野所看到的儒学的问题,与仅从中国、日本或韩国单一地区所看到的儒学内部的问题大不相同.作为时间概念的"东亚儒学",在东亚各国儒者的思想互动之中应时而变、与时俱进,而不是一个抽离于各国儒学传统之上的一套僵硬不变的意识形态."东亚儒学"领域未来可以深入探索的新方向有三:第一,"东亚<论语>学与<孟子>学"研究,第二,"东亚遗民儒学"研究,第三,"东亚身心关系论"研究.只有将儒学研究放在东亚脉络之中,才能弘扬中华文化在21世纪奎球化时代的新意义.  相似文献   

11.
康有为与儒学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康有为打造的新儒学否定传统儒学传承中的原有道统,建立起儒学的新道统;引入西方进化论来论证其公羊三世说,将儒学打造成孔教。康有为将儒家思想解读成帝王之学,将《春秋(公羊)》抬高成儒家思想中最核心的经典,将教化的儒学打造成宗教儒学。康有为新儒学已经偏离了传统儒学,他打造的新儒学是传统儒学的歧出。  相似文献   

12.
论儒学与西方文化的交流、互补和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和东亚的现代史上,儒学与西方文化一直进行着交流、互补和融合创新.利玛窦和其他一些传教士曾认为,儒学与耶稣教的教义相通.儒学传到欧洲后,对一些杰出思想家如启蒙学者伏尔泰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儒家格言,就被写进了法国大革命的人权宣言中.当今的联合国公布的世界人权宣言中也有儒学的影响.一些诺贝尔奖获得者认为,21世纪将是中国儒学更加受重视的时代.  相似文献   

13.
儒学的未来发展方向问题,是中国近现代以来无数思想家不停地追问的一个问题.梁漱溟一方面从孔子的人生哲学来肯定儒学乃至整个中国文化的优越性;另一方面,又把孔子的人生哲学落实到具体的社会组织结构上,开展乡村建设运动,从而为儒学的未来发展提供了一个具体的方案.梁漱溟独特的致思方向无疑为未来儒学的发展指示了一个努力方向,它在现代新儒学史上将占有独立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以孔子为创始人的中国儒学,几千年来经久不衰,对中国乃至世界的思想文化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孙中山作为中国近代卓越的革命家和思想家,将儒学的民本思想、杀身成仁思想、修齐治平思想和大同思想全都赋予革命意义,并利用儒学的理性思维及其传统权威阐释了革命的科学意义和本质要求,从而将他的革命理论根植于传统文化的深厚基础之上,使儒学在服务于资产阶级革命的同时,自身也充满了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儒家文化的危机引发了宋初学者的文化忧患意识,这种忧患意识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文化忧患意识形成一股潮流,引发和促进了经学变古和儒学革新,将宋代文化推向高峰.儒学文化被注入了新的活力,终于在中国封建社会后半期战胜了佛、道等异质文化,儒学文化的主体地位更加巩固.  相似文献   

16.
在制度化儒家解体近百年后,大陆新儒家试图将儒学重新制度化.他们反对前三代现代新儒家对儒学的哲学化诠释路径,主张国家的政治法律制度都要儒家化,并主张立儒教为国教.他们还提出了"上行路线"和"下行路线"的具体策略,并已部分地付诸实践.不过,在中国政治发展方向的设计,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以及关于儒学的历史评价等问题上,大陆新儒家所做的儒学再制度化的努力都有诸多限制.当然,儒学再制度化的设计虽属一厢情愿,但也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7.
略说儒学的现代开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沂 《东方论坛》2005,(1):10-16,41
以梁漱溟、熊十力、冯友兰、牟宗三等为代表的早期新儒学是传统儒学的一次自我调整和自我挽救,其哲学的基本框架与宋明理学一脉相承,实质上是一次理学复兴运动.以杜维明、成中英等为代表的第三代现代新儒家,以深厚的中西学术功底和更加开阔的视野,致力于儒学的创造性诠释和儒学的现代化和世界化.林安梧的"后新儒学拟构"在方法上带有明显的现象学、存在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色彩,在内容上也没有超出先秦儒学.改革开放以后,儒学开始在祖国大陆复苏,九十年代以来已有几位学者提出了自己关于儒学创新的设想和方案,主要有李泽厚的"儒学四期"说、张立文的"和合学"、牟钟鉴的"新仁学"等.未来儒学发展的方向是:回应现代化和全球化的时代挑战,以儒学的基本精神为本位,回归先秦原典,整合程朱、陆王、张(载)王(船山)三派,贯通儒、释、道三教,容纳东西方文明,建构一套新的哲学体系和社会学说.依此,将儒家哲学改建为四个世界,即本体界、性体界、心体界和现象界.  相似文献   

18.
分析指出,儒学复兴的形式大致可以分为书斋儒学、平民儒学和政治儒学三类.认为儒学的复兴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但具体策略上还是应该以哲学儒学和生活儒学两种形式为主.在目前的时代背景下,儒学复兴应该承认马克思主义在我国生根发芽的历史合理性及其在当下意识形态中的主导地位,主动吸收西方文化中的现代性内容,找到自身的适切定位.  相似文献   

19.
张之洞与康有为作为晚清儒学的代表人物,均感于时代之艰对儒学作出了实质性的转型努力.将二人的儒学思想进行比较研究,可以发现二人均重视对儒家道的阐发,强调变法的重要,关注中学与西学的关系,却在选择时代危局的解决径路时,因时代解读和政治理想的不同,由寻求合作走向了最终的决裂.在比较中,可以厘清他们儒学思想体系中的问题意识,廓...  相似文献   

20.
儒学的研究正在改变长期以来只有知识性的儒学,而无实践性儒学的局面,应用儒家伦理构建公民道德价值观体系必须要对儒家伦理进行解构,儒学既是封建统治阶级的思想,又是人学理论,它不是一般的知识系统和逻辑架构,而是指导人们行为的一种价值哲学;它有宗教、伦理、政治三者交融一体等特征.问题的关键是,应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将儒学的实践品质与宗教性的精神转化为广大民众的立身处事的信仰支撑和德性.本文论述了如何应用儒家伦理构建公民道德价值观体系的方法论原则及其具体构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