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邓小平的对外开放思想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马克思的世界历史思想,同时具有广泛而充分的现实依据──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因而,邓小平的对外开放思想更具科学性和指导性。认真把握其内在实质,将加快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的对外开放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组成部分,是对马克思的"世界历史”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它是在深刻认识时代主题和总结我国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邓小平提出了"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的科学论断,强调了"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的指导原则.他主张既要大胆吸收和借鉴资本主义发达国家一切先进的经营方式和管理方法,又要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重要原则.在对外开放活动中坚持维护国家的主权,是邓小平对外开放理论的本质特征.  相似文献   

3.
工人阶级的政党必须坚持不懈地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建党理论进行自身建设,始终保持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深深扎根于中国土壤的中国共产党人,坚定地以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坚持从实际出发建设党,创造了毛泽东建党学说,使党始终保持科学的思想、政治、组织路线,保证了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在历史新时期,邓小平同志对毛泽东建党学说,尤其关于突出进行思想建设、政治建设的思想,作了全面的继承和发展,创立了“邓小平建党理论”。这是我党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条件下,在世界风云变幻的条件下,如何进行自身建设使自己能经受住各种风险、永远站在时代前列的强大思想武器和根本保障.  相似文献   

4.
唯物史观: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一块哲学基石刘汉平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并不是有些人所理解的“经济实用主义”,而是以马克思的唯物史观为基础的。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拔乱反正,实现伟大的历史转折,...  相似文献   

5.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这一科学的结论是邓小平外交思想理论的重要基石。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中国进入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深化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国家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中国外交也进入了建国以来最主动、最有利、最活跃的时期。邓小平以其无产阶级战略家的眼光,高瞻远瞩,审时度势,为我国外交制定了一系列原则、政策,对国际形势作了科学的论证和预见,为今后我国建设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全文具体从五个方面论述:(一)和平与发展的时代特征;(二)独立自主,不结盟,反对霸权主义的基本原则;(三)和平共处、“一国两制,共同开发”处理国际关系的根本方法;(四)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和国际形象;(五)“中国的发展对世界和平和世界经济的发展有利”。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同志在构建他的理论体系的过程中,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评价道:“他把毕生心血都献给了中国人民,一切以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真正做到了以民为本。一、邓小平人民本位思想的提出和发展从理论来源和本质属性看,邓小平理论根源于马列主义,孕育于毛泽东思想之中,他的人民本位思想是在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的群众观点的基础上形成的。恩格斯指出:“人们自己创造着自己的历史。”o人类的历史首先是生产发展的历史,当然也就是作为生产过程的基本物质力量——物质资料生产者本…  相似文献   

7.
发展生产力的思想是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邓小平同志在其理论中系统地阐述了为什么要发展生产力,怎样发展生产力,如何享受发展生产力的成果等一系列问题。认真学习、全面理解邓小平同志关于发展生产力的思想,对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本质、社会主义根本任务和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1.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生产力的原因。邓小平同志指出:“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就是发展生产力。”’他不仅反复强调和坚持了马克思主义这一基本原则,而且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首要的、…  相似文献   

8.
中国在改革开放的二十几年里,在邓小平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引导下,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邓小平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不仅和马克思历史选择论是一脉相承的,而且对其进行了不断的丰富和发展。为此,我们就马克思历史选择论作进一步的研究,对邓小平的创造性发展进行深入的分析,揭示出历史选择的可能性和限度,从而进一步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就成为一个迫切而意义重大的课题?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理论的卓越贡献.在于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理论原则指导了两次影响深远的思想解放思潮,推动中国改革开放进程不断向纵深迈进。邓小平坚持实事求是,“理论”服从于“实践”,关注着中国普通老百姓的实际生活状况,真心认同他们求变化、图发展的良好愿望。邓小平理论是在中国特殊国情下对马克思“实践的人本主义”哲学的回归。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认为,邓小平同志的哲学智慧是我们这个古老民族之所以能复兴于当代的最根本秘密,他的哲学智慧,在当代中国走上现代华新路的过程中起了巨大的指导作用。这就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同志哲学智慧的本质特征,它为当代中国走向现代化新路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走自己的道路”是邓小平同志哲学智慧的民族特征,它为当代中国走向现代化新路选择了适合中国国情的战略目标;“改革开放”是邓小平同志哲学智慧的时代特征,它为当代中国走向现代化新路找到了重要的发展动力;“要照辩证法办事”是邓小平同志哲学智慧的方法论特征,它为当代中国走向现代化新路提供了科学的思维方法;“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是邓小平同志哲学智慧的创造性特征,它为当代中国走向现代化新路创立了独特的行为方式;“三个是否有利于”是邓小平同志哲学智慧的实践特征,它为当代中国走向现代化新路指明了判断人们思想观声、和社会行为的评判标准。在对上述问题分析论证的基础上,本文得出结论:邓小平同志的哲学智慧既是当代中国时代精神的集中体现,又是当代中国走向现代化新路的指南和活的灵魂;当代中国现代化的总体构思,就是一部渗透着邓小平同志哲学智慧的历史杰作。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过程中,考察了生产力标准理论的形成和发展。马克思提出并论证了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永恒基础和最终决定力量。列宁在此基础上明确提出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命题,把生产力作为历史进步的尺度。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实践中,首次提出以生产力的发展作为评价标准.邓小平在改革开放实践中,提出了“三个有利于”,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标准理论。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同志反复提出一个思想,就是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应当努力学习和吸取世界各国的一切文明成果。1992年初的南巡谈话中,邓小平同志又一次集中地谈到这个问题。他说:“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这一论述,是邓小平同志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思想,构成了其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的“南巡讲话”,揭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新篇章,也推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的发展.改革需要理论,理论推进改革.十四大号召,要用邓小平同志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这是十分必要和及时的.历史必将证明,这对于推进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将起里程碑与航标灯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1986年6月,邓小平同志对汕头大学提出殷切的期望:“汕大要办得更加开放一些,逐步办成全国重点大学。”在改革开放的年代里,汕大人遵照邓小平同志的指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改革开放,励精图治,用心血和汗水,把汕大建设成为一所有明显特色和优势、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的新型综合性大学。回顾汕大问个春秋的发展变化,我们深刻体会到:邓小平同志“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理论是学校事业不断发展壮大的法宝。因此,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继续加速汕大的发展,对于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实现邓小平同志的期望,把汕大办成名…  相似文献   

15.
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实践证明,邓小平同志提出的对外开放理论适应了中国社会的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邓小平对外开放思想是从中国社会发展历史实践的教训中总结发展起来的,在实践方面创造性地发展了社会主义国家对外开放的理论。邓小平对外开放思想是顺应世界经济发展趋势的雄伟战略,学习资本主义社会一些有益的东西,促进了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邓小平对外开放思想是成功地指导了中国改革开放实践的科学理论,对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大的指导作用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论邓小平经济特区建设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泽民同志在深圳特区成立二十周年庆典上充分肯定了特区二十年中的发展成就 ,指出 :深圳的高速发展离不开邓小平理论的科学指导。邓小平同志是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 ,是创办和发展经济特区的倡导者和主要决策者。邓小平经济特区建设思想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在新的历史时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最新成果。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依据生产力标准,对印度社会和俄国社会的历史发展作了艰苦的理论研究,并提出了俄国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天才设想。由于历史限度,他的东方社会理论也留下了许多需要在实践中继续探索的课题.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把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相似文献   

18.
世界历史视野下的当代中国社会发展道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克思通过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向全球扩展的分析构建出“世界历史”理论 ,并以此出发探索东方社会的发展道路和前途。东方落后国家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后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出现的种种失误 ,根源于背离了马克思的世界历史方法论。邓小平重新“回到了马克思” ,以世界的眼光观察和思考中国的发展问题 ,开创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时代发展造成的历史条件下兴起 ,成为与时代并进的社会主义。在经济全球化时代 ,新世纪中国社会发展的必要前提是融入全球体系 ,在以现代性原则对经济社会结构和文化价值体系进行重构的同时保持住自己的民族特色。  相似文献   

19.
1989-1992年是我国改革开放一个重要的历史时期,也是邓小平改革开放思想的发展时期。这个时期,邓小平同志总结国内外经验,尤其关注改革开放,他关于改革开放的多次谈话,成为邓小平改革开放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一、充分肯定改革开放,提出坚持改臼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一招1989年6月9日,邓小平同志在接见首都戒严部队军以上干部时的讲话中指出:“改革开放这个基本点错了没有?没有错。没有改革开放,怎么会有今天?这十年人民生活水平有较大提高,应该说我们上了一个台阶,尽管出现了通货膨胀等问题,但十年改…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其历史地位用一句话来概括那就是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的东方社会主义理论。东方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马克思晚年的飞跃,即在西方发达国家社会主义构想的基础上,提出了东方落后国家社会主义道路的新构想;第二阶段是恩格斯晚年的飞跃,即根据新的历史环境,提出了东方落后国家革命胜利后,不能盲然地搞“国家社会主义”的忠告;第三阶段是列宁晚年的飞跃,提出并开辟了“新经济政策道路”,即必须把经济建立在市场、商品基础之上;第四阶段是邓小平当今的飞跃,提出并领导中国人民实践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模式.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东方社会主义理论的最新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