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本文主要通过分析“仁”、“智”、“圣”三者各自在《论语》中的特定的涵义和作用,得出在《论语》中“知”、“智”、“仁”、“圣”是有关联的,并且是有逻辑的展开的。“智”不仅是“知”的完成和实现,还是对“所知”的灵活运用,是处理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然而,这种能力和智慧的运用,是为了塑造道德人格,发明道德主体。道德主体的挺立的过程,也是在运用智慧,化育万民的过程。这“一进一出”的过程就是“圣”,其是“践行”与“践形”的统一。而道德主体的挺立就是“仁”,其只有“践形”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论语》中的“知”是一种知识、才智、智慧,也是一种认知方式。它的内容广泛,可粗分为“闻见之知”和“德性之知”,“知”来源于“生而知之”和“学而知之”,孔子主张通过“多见”、“多闻”、“多习”、“多行”等方式“学而知之”。“知”是为了获取一种“智”的生命智慧,为了培养一种“仁智”双修的理想人格。  相似文献   

3.
实践智慧是由亚里士多德明确倡导的,它具有慎思、明辨和中道的理论品格;但是实践智慧作为人类的主体性活动与人的发展关系,在亚氏之后渐渐成为绝响,中国哲学在这一问题上走在了前列。在实践智慧下,人格之美表现为内在的精神形态和外在的行为过程。实践智慧下内在的精神形态既是对于"中道"或"度"的把握,还表现为"仁、智、勇"的统一;外在的行为过程具体的指向知和行、言和行的统一,知行统一和言行统一就是理想人格的具体化,即具有"浩然之气"的"大丈夫"。"大丈夫"是人的发展的终极理想,也是"实践智慧"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4.
儒家“仁智统一”的思想内涵,体现了人道主义与理性原则的统一,体现了知情意与真善美的统一。儒家把“仁且智”作为理想人格的主要特点,“仁智统一”成为人们通往理想人格的必然要求,其中富含的哲学意蕴具有十分丰富的现代价值,对构建和谐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有着深刻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5.
老子的理想人格是自由与自律相统一的“圣人”。圣人理想人格的培养途径是“尊道贵德”,具体说来就是远离物欲、离弃俗智,保持精神的和谐、专一,效法自然而生活。  相似文献   

6.
“克智”又叫“克使哈举” ,是一种别具一格的有固定格式的诗体文学 ,是彝族民间流传很广 ,历史悠久的口头文学之一。克智文体内容丰富多彩 ,有抒情、有叙事 ,形式生动活泼。克智文体主要是在娶妻嫁女的场合表演 ,代表男女亲家两方参加婚礼的人 ,以主客方为对手 ,各自选出自己能说会道、思维敏捷、知识丰富者为代表 ,双方边饮美酒边展开克智舌战 ,为了压倒自己的对手 ,各自运用大量的比喻 ,语言夸张、流畅、富有音乐感。本文以大量彝族克智语句为例证 ,对彝族“克智”这一独特的诗体文学的艺术性、群众性、及其历史与发展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分析和阐述。  相似文献   

7.
"智"在儒家思想体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也是中国传统社会的主流道德条目之一。儒家关于"智"的思考与"知"交织在一起,基于三个向度展开:"知"与"智"的关系、"智"的内在层次、"智"的实现路径。而"智"的内涵、进路与价值正是在这种交互关系中得以展现。相对于知识性的"知",儒家更重视实践性的"智",通过强调"仁"与"智"、知与行的统一,儒家把致"智"的过程理解为成就完美人格的必经之路。儒家有关"智"的讨论,集中体现了儒家知识论的道德化倾向,更多显示为知识与智慧、知识与价值相统一的"道德知识论"意味。在以"知"与"智"的互诠中,儒家"智"德的特征得以凸显。  相似文献   

8.
“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是对与时俱进的党的性质、宗旨、地位和任务的最新概括 ,也是对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知识、能力、意志、信念、理想、性格、情感、智慧、境界等人格向度的时代要求和合理定位。以“开拓进取、理想信仰和忠诚人民”为基本人格向度的共产党人 ,必将推动中国共产党执政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中国美学尚“雅” ,以“雅”为人格修养和文艺创作的最高境界。“雅”之境是人与自身心、性的构成 ,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在相互对待、相互造就中的构成。“雅”的开端 ,是“作人” ,就价值体系的差异而言 ,“雅”与“俗”的区别首先表现为主流文化与精英审美意识和大众审美意识之间的疏离与对抗 ;从人生美学来看 ,中国古代“尚雅”审美意识的确立 ,与中国文化中的“崇礼”意识分不开。雅俗之争 ,体现了中国人在究天人之际、于天与人之间关系的思考中 ,对如何确立人的地位 ,如何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的理想、人格的确立、人性的美善、人的自我实现等一系列问题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
西南联大学生智性生活的丰盈从根本上来说源于学生炽热的救亡热情对求知热望的驱动,再加上联大教师所构建的探究性教学的理性触发与联大教师在同事的课堂上听课时所展现出来的求知热诚的感染,师生之间亲密关系的支撑,使得联大学生的智性生活在课堂上的精神畅享、自主的阅读空间中的沉迷、与教师进行的智性游谈、和同学展开的激烈论辩中,展现出丰富多彩、充满活力的风姿。学生如此丰盈的智性生活,不但在悄然间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智性趣味”,还养成了其难能可贵的爱智品格。联大学生在学生时代便具有的这些生命品性,成为其走上不倦的探索之路,不断开辟新的学术疆域的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1.
王玉峰 《南都学坛》2008,28(4):123-126
在洛克和孟德斯鸠以后,"三权分立"学说深刻地影响了西方的政治思想和政治实践。可是直到今天为止,还仍然存在着对这一学说的某些根本误解。事实上,"三权分立"决不是把国家的主权分成三个互相独立的部分,因为在国家主权中"立法权"是最高的权力。另外,"三权分立"原则也体现了某种古典的"节制"美德,而它背后所包含的那些"实践智慧"也值得人们去进一步思考。  相似文献   

12.
人类的智慧丰富多样,但总的可以归纳为三大类:技术智慧、艺术智慧和人术智慧。技术智慧是人类为更好地适应环境而制造工具进行物质生产的知识和能力;艺术智慧是人类用假想和虚拟的手法对现实世界的演绎和超越;人术智慧是影响人群、把握人生、征服人心的一种智慧。三种智慧没有高低优劣之分,而且互渗互补。如果以一种智慧为主,兼具其他两种智慧,就能成就更为亮丽的人生。  相似文献   

13.
“智慧之美”:卞之琳诗歌的“智性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洁宇 《南都学坛》2004,24(3):51-57
卞之琳诗歌中的"智慧之美",是其自觉追求诗歌"智性化"的体现。从20世纪20年代穆木天提出"诗要有大的哲学",到20世纪40年代袁可嘉等人提出"现实·玄学·象征"的结合,中国现代诗人一直尝试将诗歌艺术审美与个人哲思结合起来,卞之琳是这个探索过程中极为重要且影响巨大的一环。思辨的特色贯穿了卞之琳一生的诗歌创作并成为其独具价值的艺术风格。他的思辨以"相对"观念为中心,其诗中"距离"、"对照"和"变易"三大主题都围绕"相对"观念展开。诗人在艺术上借鉴了西方现代主义"非个人"化、"客观对应物"等手法,从最细微琐碎的事物里发现诗和哲理,将抽象的哲思变为具体意象,造成独特的艺术效果。他是20世纪中国现代主义诗潮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和艺术高峰,其在哲学与现实、智慧与情感的结合方面,以及在隽永与亲切间把握平衡的方面,取得了无人企及的高超成就。  相似文献   

14.
晚清对戏曲的"发现"经历了一个颇为复杂的过程:以梁启超为代表的晚清改良派知识分子出于"新民"的目的而提倡的"戏"、"说"合一的"小说中国"理论,已经看到戏曲"剧本"对"营造人心"的作用;而稍后的戏曲研究者对剧场与舞台表演的功能的认识,已经涉及到戏曲艺术与"小说"的差异;民族危机的加剧和"民智"的现状使得晚清的"小说中国"理论遭到搁浅,而"戏曲"因其独特的存在方式,遂成为晚清"中国叙述"的重要载体,晚清知识界对"剧场国家"效应的聚焦由此发生,"粉墨"英雄遂成为"戏曲中国"的主体。  相似文献   

15.
"诗性智慧"是一扇通往古代文化形态的窗户,它的出现是古代文化形态敞亮与解蔽的契机。着力分辨中西文化谱系早期"诗性智慧"的根本区别,通过文字与思维心智结构的剖析,经由"诗性智慧"载体的判断,对中国"诗性智慧"的民族特色和早期生成状况进行本源性的审视。  相似文献   

16.
《老子》通行本第十九章“弃智”,帛书本作“弃知”,楚简甲本作“弃鞭(偏)”。帛书本、通行本第十八章支持“弃知”、“弃智”的文本系晚于楚简本的后人所增,通行本第三章、第六十五章支持“弃智”的文本系晚于帛书本的后人所为,并非老子原有思想;帛书本、通行本第二十七章、第三十三章、第五十三章及帛书本第十章有否定“弃智”、“弃知”的文本。所以可以认定:“弃知”、“弃智”并非老子思想,系晚于楚简本的后人所为。  相似文献   

17.
智力问题一直是心理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不同的心理学家提出了不同的智力概念,有些概念还存在很大差异.本文对智力的概念进行了辨析,尤其是对两种新的智力观提出了质疑.  相似文献   

18.
"需要"与"生产"之间的矛盾是推动社会不断发展的原动力,社会总是在人的"需要——生产——新的需要——新的生产……"矛盾运动中不断向前发展。从辩证法的角度来看,"需要"与"生产"之间互为前提、互相促进;从唯物论的角度来看,"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基础;从价值观的角度来看,人民群众是"需要"与"生产"的主体。马克思恩格斯认为,资本主义"生产"虽然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但是这种"生产"不仅已经背离了人的"需要",而且还是对"人"的摧残、折磨和否定,其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存在,因而他们提出了"消灭私有制"。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剥削制度已经消灭,"需要"与"生产"之间的矛盾已经成为社会的主要矛盾,因而发展"生产"是当前中国人民的主要任务。科学发展观正是在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这一主要矛盾的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19.
近代中国处于"数千年未有之变局"的境遇之下,摆在国人面前的时代主题就是"中国向何处去"。西方列强大开民智而国富民强的历史经验使得康有为对传统的"智"的概念进行了创造性阐释,超越了传统智的伦理视域,凸显了智的工具理性价值,彰显了"智"在历史维度中的动力性特征。康有为高扬重智思想的旗帜表征了中国近代思想家的动力性追求。  相似文献   

20.
黄遵宪的诗人地位是人所周知的 ,但他为诗之本意以及他的诗歌的实际影响超出了“诗界” ,却往往是人们所忽略了的。黄遵宪“诗界革命”的实质是思想革命 ,从本质上说黄遵宪是一位启蒙思想家、革命政治家和教育家。兴教育、开民智才是他的“诗界革命”的本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