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权问题是近年来人们十分关注的一个问题。在这个问题上存在着两种根本不同的观点.弄清资产阶级人权理论的实质,把握马克思主义人权观的主要内容,明确中国共产党人对人权问题的基本态度和基本观点,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人权是资产阶级革命的旗帜所谓“人权”,即人们的基本权利.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它是“权利的最一般的形式”.人权概念首先是由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适应资产阶级政治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在反对封建统  相似文献   

2.
西方刑罚轻缓化思想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启蒙思想家刑罚轻缓化的思想(一)启蒙思想家刑罚轻缓化的思想内容启蒙思想家的刑罚轻缓化思想集中体现在自然法思想和罪刑法定原则、罪刑相称原则和客观主义。第一,自然法思想。启蒙思想家的自然法思想是文艺复兴运动和理性主义哲学的直接产物。其理论前提是一种“假定”,在人类有国家之前存在着一个“自然状态”,在这样一个没有法律的社会中,人是自由的,平等的,自然法支配着人们的行为,维持着社会秩序。在自然状态中,每个人都拥有一份自然权利(或天赋权利),即人们都有保护自己生命、自由和财产不受侵犯的权利,在自然法的原则下,这是一…  相似文献   

3.
人权是指人之作为人享有或应该享有的、不可非法无理剥夺或转让的权利 ,哲学上的人道概念和法学上的权利概念是人权的两大要素。这里所讲的人不仅具有自然属性 ,更重要的是具有社会属性 ;不仅指少数的几个国家或特殊群体 ,而是站在“类”的角度上来理解的所有的人 ;这里所讲的权利不限于法律权利 ,还包括应有权利和实有权利。人和权不能分开理解 ,离开人道谈人权 ,就模糊了权利主体 ;离开权利谈人权 ,就会使人权成为“空中楼阁”。人权是经济、政治、文化等社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是各种权利要素建构起来的体系 ,其中包括生存权、发展权、…  相似文献   

4.
人权主体的确定,是人权理论与实践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人”和“权利”,都是具有多重意义的概念,哲学、法学、经济学和伦理学的不同角度,对人权的阐释是不同的或不尽相同的。人权研究中,只有将“人”放到一定的权利义务关系中去考察,才能正确地理解和确定人权的权利主体。  相似文献   

5.
对于权利主体--“人”的不同理解是导致中美人权观分歧的重要原因。中国人权注重人是社会人的本质属性,主张个人作为社会的“单元”形态存在,个人权利受到具体社会形态的影响和制约。美国人权则注重人是自然人的本质属性,主张个人作为社会的“单独”形态存在,个人权利不受具体社会形态的影响和制约。主体解析差异导致中美两国在人权问题相关范畴上长达数十年的争论,影响了中美两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  相似文献   

6.
人权是一种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结合的权利。人权外交也是人类在国际社会追求普遍道德原则的结果。但是,在人权外交领域,由于各国历史背景、经济文化、社会制度不同产生了诸多人权问题。中国在选择人权外交时应遵循国际法准则和国际社会公认的人权公约并以此为标准,在国际社会提倡以和平的方式解决人权冲突、化解人权危机,反对以人权为工具的“新干涉主义”行为。  相似文献   

7.
张西虎 《社会科学家》2005,3(3):168-170
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精神实质是人文主义。人文主义主张以“人”为中心,提倡“人权”、人性”。但人文主义者并不一定反对信仰,更不一定反对宗教。  相似文献   

8.
西方人权观的文化释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文化核心价值理念的视角去解读西方人权观的基本要素,可以解释西方近代人权观念为什么是以抽象意义的人为基础,为什么将人的生命、自由、财产等设定为自然权利,为什么坚持个人中心主义和国家工具主义观念的问题。通过对古希腊罗马时期个人权利价值取向的萌芽、自由观念的孕育、斯多葛学派的自然法思想以及近代自然权利学说和社会契约论等方面的探讨,可以认为西方人权观念的产生和发展是西方对人的自身本质认识的不断深化过程,是西方有关人的各种价值理念等长期历史积淀和传承的过程。美国革命和法国革命时期提出的各种人权主张及其作出的相关制度设计是西方文化所蕴涵的核心价值理念在具体实践过程中的体现,标志着西方近代人权观念的产生。  相似文献   

9.
中国人权意识产生的最初岁月,可以远溯到夏商时代。这个时期所体现出来的基本倾向,属于古典自然法思想对人权认识的范畴,即是“个体自然性”人权意识的蒙化。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人权意识向人权精神的过渡。无论是史书还是子书,在强调“个体自然性”人权的同时,提出属于“个体社会性”人权的许多要素,共同翻开了中国人权精神的第一页。  相似文献   

10.
“人权”的界定及其经济实质 应该怎样看待“人权”?在西方,“人权”被某些国家尊为“立国之本”,被法律化已达数百年,但是,人们迄今对它的界定很感为难。在我国,目前对“人权”的定义,也存在相当的分歧。从1990年秋季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的“人权”问题理论研讨会情况来看,有的学者认为,“人权是得到社会承认的人的一切权利,其中包括宪法所规定的公民权利”;另外一些学者则提出:“人权是得到社会承认的人作为人的权利,即人的基本权利,具体说,即生存、发  相似文献   

11.
在“惩治犯罪与保障人权”并重的现代刑事法理念的倡导下,控制国家权力,保障公民个人的权利,用权利制约权力是平衡控辩双方地位,实现人权保障的重要途径。而将普通的被追诉人权利上升为宪法性权利,运用宪法来保障刑事被追诉人之人权,则为当今法治较为发达的国家所普遍践行。然而“无救济则无权利”,在提升权利之位阶的同时,建立和完善宪法救济机制才能真正实现权利之宪法保障。  相似文献   

12.
从人权事实看人权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权,就是人之为人的权利。第一个“人”是指生存的个体;第二个“人”是自然性和社会性相统一的人。它作为一政治口号提出,并从概念性的确立、发展成为人权制度,从近代意义上讲是与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和民主政治联系在一起的,侧重于人权的概念和理论的发展,侧重于人权的观念...  相似文献   

13.
从19世纪80年代德国颁布的第一个社会保障法令算起,社会保障法律制度已有百余年历史。无论在资本主义社会抑或社会主义社会,社会保障法律制度均有其独特的价值。一、社会保障权是一项基本人权。社会保障权被公认为是一项基本人权,经历了一个较长的发展过程。近代西方国家有些学者把人权仅当作一种“与生俱来”的超国家的道德权利,经济和社会权利则不被认为是基本人权。按照马克思主义的理解,人权是人的各种权利(政治的、经济的、社会的、文化的、人身的权利等)的有机统一,其中生存权是人的首要权利,也是人的基本权利之一;离开…  相似文献   

14.
自然法理论一直是西方正统法律思想的源泉,且时至今日仍对国际法的完善与发展有重要影响。随着人类科技和认识的深入,以及政治格局的演变,对自然法的认识和理解也会有新的视角。本文旨在围绕自然法思想的"权利"概念及"正义"观,论证当代国际法在保护人权和调整国家关系的过程中应注意坚持普适性的标准和主权平等的原则。  相似文献   

15.
<正>社会越进步,马克思的人权思想越显露出巨大的价值。 马克思的人权思想集中体现在1843年的《论犹太人问题》(以下简称《论》文)之中,这部著作的准备之作是《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以下简称《批判》),它的完成之作是《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以下简称《导言》)。在后来的《神圣家族》和《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虽然也涉及到人权问题,但基本上是这三部著作的基本思想的再现。因此,对这三部著作中的人权思想及其相互联系的研究,就构成马克思人权思想的基本的理论体系。 概览一下马克思的人权思想,就会发现,马克思对人权的看法似乎是相互矛盾的。一方面,在《论》文中说:“所谓人权无非是市民社会的成员的权利,即脱离了人的本质和共同体的利己主义的人的权利。”(《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437页,以下只注页码)“自由这一人权的实质应用就是私有财产这一人权”(第438页)。从这方面看,马克思对人权是持反对的、否定的态度的。另一方面,又在《导言》中说;无产阶级的解放“只能求助于人权”(第466页),在为第一国际制定的《临时章程》中说:每个人都不仅为自己而且还要为别人“要求人权和公民权”(第16卷,第16页)。从这方面看,马克思对人权又是持赞同的、肯定的态度的。为什么马克思在人  相似文献   

16.
在欧洲哲学史上,对人性复归的呼唤,是霍布斯那个时代的主题,于是人性问题也成了该时代哲学家的关注点。培根提出了:人是自然产物,是构成自然界的一部分。霍布斯沿着墙根开创的认识道路,进一步研究了人的本性及人与人之间关系,论证了人性(包括平等、自由、功利、理性)的“合理性”,提出人生而享有天赋的,不可剥夺的自然权利。在《利维坦》中,霍布斯公开以人性反神性,以人权反神权,以“人造国家”反对“神创国家”,以君权人授”反对“君权神授”,对当时西欧资产阶级思想起着积极作用。霍布斯的人性论基础是个人主义的利己之心…  相似文献   

17.
美国人权状况的透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权既是一个政治概念,又是一个法律概念.它的意义极其宽泛,从根本上说,人权是一个主权国家范围内公民在实际上享有和应该享有的自由、平等权,包括生存权利、发展权利、个人的劳动权、受教育权和言论、出版、信仰自由权等等。怎样认识当今号称“有人权传统”的头号资本主义美国的人权状况?是不是像有些人说的,美国是“最讲人权”、“最尊重人权”、“最民主”、“最自由”的国家呢?我们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实事求是地分析,不难看出美国的人权状况具有二重性质:其一,美国的人权并非到处都是一团糟,不讲一点人权,而是有一定的…  相似文献   

18.
章礼强 《学术探索》2006,4(2):43-51
法是人的创造物,法与人性之间必然地具有这样或那样的联系。在阿奎拉看来,法的目的是共同善。格老秀斯认为,有人性然后有自然法,有自然法然后有民法。祁克指出,个人法是从主体的自由出发,规范个人相互平等对立的关系的法律;社会法是从对主体的拘束出发,规范有组织的全体成员的法律。庞德指出,对人的内在本性进行法律的社会控制之必要性,在于人的本性所包含着的扩张性、欲望与社会本性的矛盾。严复说,“治国之法”一定要合于“天理人情。”“天理”就是“自然之律”,“人情”就是“天赋之人性”。我认为,人性始终是难以实证的假定,性善、性恶、性善恶兼有、性个人性或社会性等都是基于不完全归纳的例证的抽象甚至纯属主观唯心的假设,反映了思想者对人之本体的追问和对人性或善或恶或杂或无或个别或整体性等的描画。性善论者珍视人的美好品质,性恶论者强调对人后天的教化和规范。个体性论者看重人的个体权利,社会性论者侧重社会、国家控制的必要。无论性善或性恶论者还是个人或社会性论者大多不反对法律的规范。法律当要合人性,尊重人之为人的自由和权利,而不可成了悖人性、灭人性的恶法。民法作为平等主体的市民或私人权利保护的最基本的法律当坚持合人性的市民之权利本位。  相似文献   

19.
自然权利论者所提出的“自然的权利”是一个虚幻的概念。“权利”是人类群体中主体之间对各自存在意义的理解和承认的表达形式,本质上是社会法律关系的内容之一。所谓“自然的权利”只能理解为“人权”的一部分,即“人的环境权利”;在生态伦理学的研究中,不应该使用“自然的权利”这个概念。  相似文献   

20.
就学理而言。近代西方思想家强调人民享有主权的基本依据是作为自然法理论的“天赋人权说”和“社会契约论”。它主张每个人都有与生俱来的完全属于自己的不可剥夺和不可出让的权利,如生命权、享有自由和追求幸福之权;且,人的权利既然源于“自然”,它就不依赖国家而存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