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释 杨文山《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1982年l期殷代的“卢方”——从殷墟“妇好”墓玉戈铭文论及灵台白草坡“潶白”墓 曹定云 《社会科学战线》1982年2期《小屯南地甲骨》中所发现的若干重要史料 陈邦怀《历史研究》1982年2期从甲骨文所见试论殷代的农业经济 酉代锡《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2年2期从殷墟甲骨文论古代学校教育 王贵民《人文杂志》1982年2期  相似文献   

2.
《青海社会科学》、《青海民族研究》、《青海民族学院学报》、《青海师范大学学报》近10年来刊发了许多关于青海民族文化方面的有深度、有见地的研究成果,这对于传承地方历史文化、彰显民族特色,推动青海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青海社会科学》、《青海民族研究》、《青海民族学院学报》、《青海师范大学学报》近10年来刊发了许多关于青海民族文化方面的有深度、有见地的研究成果,这对于传承地方历史文化、彰显民族特色,推动青海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莱阳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1一4期(总第4O一43期)总目录~~  相似文献   

5.
<正> 读了《中国语文》1980年第2期程祥徽同志《青海口语语法散论》一文(以下简称《散论》)和《青海社会科学》1981年第1期张成材同志《西宁方言的语法特点》一文(以下简称《特点》),很受启发。我也愿参加这一探讨,谈谈自己的一点粗浅的看法,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据不完全统计,《琼州大学学报》1997年社会科学版有多篇文章先后由多家学术书刊刊载.《琼州大学学报》1997年第1期所刊刘少雪的《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规模问题的思考》,后刊于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全国高等教育学研究会会刊《高等教育研究》1998年第1期;琼大学报97年第1期所刊曾宪勇、麻凤鸣、陈立浩完成的邓小平理论研究文章《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促进民族经济发展——海南黎苗山区的调查报告》、《邓小平教育思想指引民族教育健康发展——海南黎苗山区坚持教育为经济建设服务的调查报告》,后入选南海出版公司于1997年8月出版的《海南省邓小平理论研究基地论文集》,其中《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促进民族经济发展》一文又入选《新东方》1997年第4期《海南中南部经济文化发展学术交流会论文专辑》,后  相似文献   

7.
《玛拉沁夫散文创作试探》作者曹式哲原载《内蒙古民族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汉文版)1990年第2期作者认为,当代著名蒙古族作家玛拉沁夫的散文着力表现内蒙古地区突飞猛进的建设事业和各族人民昂扬奋发的精神风貌,热情歌颂祖国的统一和各兄弟民族之间的团结互助……游记体散文精于描绘风格迥异的西  相似文献   

8.
七、历史地理 周武王克殷年代考 黄宝权等《华南师院学报》(哲社)1979年第4期 商代的马和养马业 王字信《中国史研究》1980年第1期 《尚书·汤誓》校释论 顾颉刚等《郑大学报》(社科)1980年第1期 《尚书·尧典》与氏族社会 李民《郑大学报》(社科)1980年第2期 卜辞中的天、神、命 夏禄《武汉大学学报》(哲社)1980年第2期 “宁信度而不信足”辨——评《试论殷代的众、众人与羌的社会地位》本毓祖《求是 学刊》1980年第2期  相似文献   

9.
<正>经中共青海省委批准的青海省第四次(1993—1995年)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活动,从今年5月初申报成果开始,经评委会评选、公证处公证、省评奖领导小组审定,共审定荣誉奖3项,评出一等奖3项,二等奖39项,三等奖95项,鼓励奖87项,并于10月 23日召开了总结颁奖大会.在获奖的项目中,除一等奖为两部专著、一项调研报告外,《青海社会科学》三年来所刊载的作品均获得了其他奖项.其中,获荣誉奖2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17项,鼓励奖13项,共38项,比第三次(1990—1992年)评比中获奖25项(居全省各报刊之首)又增加了13项.这说明,《青海社会科学》的质量在不断提高,已成为我省发表哲学社会科学成果的重要阵地.  相似文献   

10.
本索引是张亚兰同志辑录的《1 990~ 1 997年西夏论文目录索引》(《宁夏社会科学》1 998年第 2期 )的补充和延续 ,截至《全国报刊索引》(哲社版 ) 2 0 0 1年第 4期收录的内容 ,分为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文字、民族、史地、人物、遗民、考古、学术动态等 1 1大类 30 7条  相似文献   

11.
本文的主人公关子尹(Tze—wan Kwan),1951年生,广东南海人,德国波鸿鲁尔大学哲学博士,香港中文大学哲学系教授,曾任哲学系主任。关子尹也是我们的老作者,曾在《现代哲学》2005年第2期发过《西方哲学史撰作中的分期与标名问题》,还在《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发表过《西方哲学东渐下有关语言的一些重要议题》,都有两三万字。这篇编后记要讨论的则是关子尹在《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4期发表的长文:  相似文献   

12.
高校社会科学学报的发展:挑战与机遇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以高校社会科学学报为主的高校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是高校主办、刊登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论文的高层次学术理论刊物,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和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认为,新时期以来高校社会科学学报主要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即(1)1978—1983年:思想解放期;(2)1984—1989年:活跃期;(3)1990—2001年:发展期;(4)2002年至今:走向繁荣期。上述四个发展阶段都各有其自身内涵和特定的标志性事件(本文暂不作展开),而高校社会科学学报在新时期发展的一个显而易见的标志,是数量上的大幅增长。在第一阶段中,从1978年下半年到1981年,全国恢复和新创…  相似文献   

13.
中国社会科学总编世界宗教研究 副编审.历史研究新华文摘主编主编中国法学中国藏学 总编.北京大学学报 主编 主编中央民族学院学报 主编民族研究 所长甘肃民族研究峡柳l呷.解嘴﹄l幻飞/之矽,文艺研究 主编文学评论 主编法学(上海) 主编 研究员法学研究 研究员学 科丛长会编论社社总岳东东山经济研究 副主任社会科学(上海) 社长天津社会科学 、含‘降长尹礴渔立友料咸就 ,僻篮华肋昔、林华呵咦江淮论坛主编副主编北京社会科学江海学刊 主编主编浙江社会科学 主编 索编探主与 习 学社会科学战线 主编社会科学辑刊 总编河北学刊 社长 总编 副总…  相似文献   

14.
<正> 根据上期第一部分所述,吐谷浑立国时间既如此其长,而幅员又如此其广,我们对它活动的主要地区情况,就应该有较明确的认识,但由于当时缺乏记载,因此对其中有些地理情况,尚欠明晰。我在《读<青海地方史略>琐议》(见《青海民院学报》1979年3—4期)《再议<青海地方史略>》(见《青海民院学报》1980年1期)两文中,虽曾对其中一些地名和地望等做过探讨,但由于当时手头尚无有关史籍,所论仍不够明确,兹据历代正史上有关吐谷浑的记载,再来做一番考察,虽然仍甚零碎,而或可对有关此方面的研究者提供一些线索资料。  相似文献   

15.
<正> 黄楠森先生《当前哲学研究中的几个重要问题》一文(载《青海社会科学》1990年第5期)对当前哲学界讨论的热点问题作了提纲挈领的总结,读后给人以启发。朱德生先生《谈谈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实事求是》一文(载《青海社会科学》1990年第4期)表达了自己对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的“为我关系”的理解,很有独到之处。然而,这两篇文章在理解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一段话时出现了意见分歧。这  相似文献   

16.
我刊2003年第4期刊发的杨保军的论文《论新闻真实》,被《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6期“全国高校社科学报概览”栏目摘编。  相似文献   

17.
陈善学同志所撰《五四时期的几个历史人物》(《安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79年第1期),提到陈独秀的经历,其中有云:“陈独秀(1880——1942年)字仲甫,安徽怀宁人。……义和团运动失败后,中国知识分子到日本留学者日渐增多。这时,陈独秀也去日本,在东京大学学习。”我见到过一个第一手材料,可以补充和订正这些记载。  相似文献   

18.
尹玉吉在《清华大学学报))2011年第4期撰文认为,大学学报功不可没。1.《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显示,大学学报名列前茅。由清华大学中国学术期刊电子杂志社出版、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与清华大学图书馆共同研制的“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系列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统计,大学学报占绝对优势:“人文社会科学卷(2010年第8卷)”的数据显示,复合因子排名前三位的期刊分别是:《中国社会科学》、《中国人民大学学报》和《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相似文献   

19.
《海南日报》于 2 0 0 3年 1 0月 2 8日刊载记者蔡葩的文章 ,评介《五指山风韵———海南少数民族文学探析》的出版 ,旨在“探析海南多姿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 ,指出“弘扬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 ,将优秀的传统文化与新时代的现代文化相结合 ,是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一项重任。《五指山风韵》的出版 ,正是体现出这一时代精神 ,是可喜可贺的。”《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 ) 2 0 0 3年第 6期 ,刊登海南大学文学院院长孙绍先教授与该校社科研究中心欧阳洁副研究员合作撰写的《探寻少数民族文学的源头活水》 ,该文指出 :“由海南出版公司出版 ,华…  相似文献   

20.
<正> 《青海社会科学》一九八四年第一期,发表了袁伯诚先生的《报任安书的写作年代与司马迁的卒年》一文。这篇文章对我的《司马迁生卒年考辨》(《兰州大学学报》1980年第一期)一文中有关《报任安书》的写作年代和司马迁的卒年提出质疑。读了之后,对我虽有启发,但觉得一些主要问题仍有商榷的必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