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明万历期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来到中国,在各种原因的驱动下,测绘了多幅中国经纬度地图。地图的绘制采用了西方的许多先进制图方法与技术,从而推动了中国测绘和地图科学的发展,对中国地图学的演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介绍甲午战争(1894-1895年)前欧洲人绘制的8幅中国钓鱼岛列岛海域的地图特点,并与中国人绘制的相关地图作比较.从地名、地图在划界中的作用,以及18世纪西欧地图绘制已产生国家疆界的意识的历史背景等人手,论证甲午战争前钓鱼岛列岛早已进入中国管辖范围内.  相似文献   

3.
地方志中留存有数量可观的县域地图,这些地图通过强调或缺漏等手段向地图阅读者传递着地图绘制者对当地的地理认知,体现着绘制者对县域社会的关注点.随着时间的推移,地图中所反映出的地理认知也在不断变化.本文通过对泰顺县明清以来的四幅县境地图进行对比阅读,结合地方文献和时代背景,探讨县域地图记载内容的差异,解读其中包含的时人的地理认知与政治关切.  相似文献   

4.
利玛窦对中国地图学发展的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玛窦到中国传教 ,带来了西方的地理知识 ,尤其是对地图制图知识的传播 ,客观上推动了中国地图制图技术的发展 ,打开了中国人的眼界。他绘制的《山海舆地全图》成为明末以后中国地图史上极为重要的地图作品。  相似文献   

5.
张厚龙 《社区》2012,(19):4-4
上海市首批“社区风险地图”已在杨浦新江湾城街道建德国际公寓等5个不同类型的小区绘制完成。5年内,这份由居民共同参与绘制的“社区风险地图”将覆盖本市所有社区,最终形成全市风险地图。  相似文献   

6.
田旭 《人力资源管理》2011,(11):185-186
知识地图是指人类的客观知识按其结构绘制成各个单元概念为节点的学科认识图。本文介绍了知识地图所描绘的对象以及知识地图的建构。  相似文献   

7.
幼儿园教师是幼儿园课程的主要建设者,幼儿园教师的课程建设能力是影响幼儿园课程质量的关键因素。课程地图是 一种以教师为主导的提升课程质量的技术方式,已在中小学和高等教育改革中展示出重要的应用价值。通过对课程地图内 涵、绘制程序和应用发展以及幼儿园课程建设主要问题的系统梳理,论证课程地图应用在幼儿园课程建设中的现实需求以及 课程地图对幼儿园教师课程建设能力的提升作用。通过课程地图应用在幼儿园课程建设中的实践行动,例示课程地图应用在 幼儿园课程建设中的方式,实证绘制课程地图对幼儿园教师课程建设能力的培养和提升作用。  相似文献   

8.
学术界没有专门的著作或论文对明代三峡地区方志地图的地理要素进行考释,本文试着在明代地图绘制法的基础上结合现代的地图学方法,对明代三峡地区方志地图的地理要素进行考释,将方志地图中标记出错的地理要素重新定位,并以此来分析明代三峡地区方志地图的价值,补三峡方志舆图研究之不足。  相似文献   

9.
奚旭初 《社区》2012,(13):4
上海市首批"社区风险地图"已在杨浦新江湾城街道建德国际公寓等5个不同类型的小区绘制完成。5年内,这份由居民共同参与绘制的"社区风险地图"将覆盖本市所有社区,最终形成全市风险地图。(《文汇报》5月13日)——绘制"社区风险地图",并让每个居民了解"社区风险地图",对于强化防灾减灾意识,  相似文献   

10.
象山县南田岛是宁波市第一大岛,明清时期长期被政府列为封禁之地,直到1875年才正式开禁。在南田开禁的过程中,形成了一些历史文献,包括杨殿才撰写的《南田记略》。该书附有两种地图,第一种可称为“南田全图”,第二种可称为“南田十八图”。这两种地图,堪称清代绘制的“南田列岛地图集”。“南田全图”即使不是杨殿才绘制的,也是他所认可的。“南田十八图”应当是道光初年绘制的。《南田记略》中的南田地图,反映了中国古代海岛地图的一些特点。  相似文献   

11.
我国明代著名地理学家罗洪先在继承与发展我国地理学特别是元代朱思本《舆地图》方面所作出的贡献是杰出的。朱罗两位前人不辞辛劳,为绘制《舆地图》与《广舆图》呕心沥血,精益求精,他们把毕生的精力都献给了我国地理学事业,使《舆地图》与《广舆图》在海内外形成巨大影响,藏本至今流传世界各地,为我国及世界地理学事业奠定了不朽的基石  相似文献   

12.
随着企业发展需要的增加和培训工作的发展,当今培训工作应着手于培训体系的系统性提升。本文介绍了学习地图这一有效构建培训体系的方法,详细讲述了学习地图的概念、实践意义和绘制方法,为企业培训工作提供了有价值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历史地图类型众多 ,题材各异 ,内容丰富 ,在历史教学中占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可以利用现代教学手段辅助历史地图教学 ;加强学习指导 ,培养识图能力 ;加强地理学知识的渗透 ,培养综合能力 ;挖掘隐性知识 ,深化历史地图教学  相似文献   

14.
以往对中国古代全国总图的研究只集中于少量重要的单幅全国总图,缺乏对古籍中地图的关注,由此未能揭示中国古代全国总图的全貌;通常用于确定中国古代地图绘制年代的方法并不完全适用于古籍中的地图,且对地图谱系的分析也是极为困难的;目前全国总图的史料价值并未得到真正的挖掘,地图的史料价值并不在于图面内容,而在于地图所反映的地理认知以及地理认知背后的主观性的内容。  相似文献   

15.
提高临床教学质量是医学高等教育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问题。文章在分析国内外关于PBL教学模式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PBL探究式教学模式联合概念地图方法,并进行了案例讨论。PBL联合概念地图教学有利于培养医学生的临床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助于促进医学理论向临床实践的知识迁移。  相似文献   

16.
余定国<中国地图学史>开辟了地图史的一种新写法和新视角,值得地图史研究者的重视和借鉴,他提出过去地图史学者将地图学的发展与朝代的更替连在一起的做法是有误导性的,并认为传统中国地图学的定量研究方法单一,不足以明了中国文化中地图的含义,建议除了用科学的标准之外,还可从社会的、美学的甚至宗教的标准来衡量地图学中的卓越成就.本文认为,这些观点对于中国地图学史的重建有一定的启发性,但是地图学是一门实用学科,过分强调地图的艺术性和文学性,会淡化地图的特征,地图史的研究不免会失去研究重点.本文利用由今推古和由古推古两种视角分析了地图流传中的"多系并存"和"精亡粗存"现象,并以地图三要素来区别古地图和山水画,建议中国地图史研究在继承原有研究内容基础上,加强古地图产生及绘制背景、与世界地图史的比较研究,重视古地图在历史地理及相关问题研究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杨守敬作为清代地理考据的殿军,在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完成编订的《历代舆地图》是他一生地理考据研究的重要结晶。该图历时三十余年而成,凡三十四册(组),分总图和分图两种,全面绘制出了我国自先秦至明朝的历代地图,对清代乃至清代以前的沿革地理学进行了集大成式的总结,在中国历史地理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古典文学遗产如何提升城市文化品格的分析,基于重庆传统古典精神缺失的现状,本文强调整理巴渝旅游资源中的古典文学作品的意义,提出绘制重庆古诗词地图的可能,以期深化本土社会历史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陈伦炯《海国闻见录》所附地图是清代具有代表性的沿海地图,影响广泛,文献记载中与现存均有诸多摹绘(刻)版本。本文对其系列地图的绘制背景、版本流传等问题进行了研究,梳理出陈伦炯《海国闻见录》版本流传的轨迹以及所附地图上地理信息的层累,并对其地理信息的来源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0.
地图是地理知识的一种形象、直观、综合的表达,是地理学的第二语言,与地理教学关系密切。地图教学法是地理教学的重要部分,是地理教学中应用最广泛、最实用的教学方法,是地理教学的一大特点,它有培养学生全面发展不可缺少的特殊功能。如何利用地图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尤其是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是我们高等师范教育中面临的新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