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2 毫秒
1.
股权众筹特指通过互联网形式进行公开小额股权融资的活动,具有“公开、小额、大众”特征。“股权众筹”名义下的非法股权众筹,本质上是非法集资,刑法适用时需要区别真假股权众筹对待:真实股权众筹中的非法股权众筹可以“擅自发行股票”定性,虚假股权众筹中的非法股权众筹可以“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集资诈骗”定性。“互联网非公开股权融资”名义下的非法股权众筹与“股权众筹”名义下的非法股权众筹相比,只是名义变化,实质内容一致,因此对其的性质认定与对股权众筹名义下的非法股权众筹的处理思路相同。在现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支持实业的背景下,非法股权众筹刑法应对的基本策略应当是切实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区别情形对待。  相似文献   

2.
股权激励、股权集中度与公司绩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006—2008年公告实施股权激励的公司为样本,将股权激励水平、股权集中度和公司绩效视作内生变量,建立联立方程,运用三阶段最小二乘法分析股权激励水平、股权集中度与公司绩效三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股权激励强度与公司股权集中度之间存在双向的影响关系,具体表现为股权激励强度越高,股权集中度越低;反之,股权越集中,则股权激励强度越低。说明二者之间存在着内生性。(2)考虑到内生性的情况下,股权激励对公司绩效并没有显著影响,而公司绩效对股权激励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即公司绩效越好的公司越倾向于实施股权激励。(3)股权集中度对公司绩效没有显著的影响,公司绩效与股权集中度之间也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3.
对于股权性质的探析,在法学界普遍存在,概括而言,主要存在着股权的所有权说、股权债权说、股权社员权说和股权独立民事权利说.笔者认为,股权应该是是基于对公司出资而形成的特殊的财产权,有自益权和公益权两方面.且在国有企业投资组建公司里,股权的性质也不会有所改变.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佛山各地农村在固化股权、现金配股或扩股、股权合理流动等方面的探索创新 ,推动了农村股份合作制改革的深入 ,促进了农村股权市场化、社会化 ,为农村股权社会化流转奠定了基础 ,但目前还存在阻滞农村股权社会化流转的一些障碍 ,因此在推进农村股权社会化流转方面要确立确保农民既得利益的原则 ,设立机构 ,有步骤有方法地把原有的股权推向社会化流转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2004—2006年间发生的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协议转让事件为样本,研究所有权性质、政治关联对股权转让溢价的影响。研究发现,国有股权的协议转让溢价显著高于民营企业股权的转让溢价。这说明,由于各级政府和监管部门对国有股权监管力度较大,以及国有股权受关注较多,使得国有股权在协议转让过程中会出现较明显的溢价。研究还发现,无论国有股权还是民营企业股权,协议转让溢价与公司的政治关联均负相关,这表明政治关联的存在,不仅会影响公司国有股权的运作,还可能影响民营股权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一) 股份公司的股东依据其持有的股份对公司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叫做股东权,简称股权。按照我国现行规定,股权有以下四种形式:国家股权、法人股权、个人股权、外资股权。国家股权是指有权代表国家的投资部门或机构以国有资产向公司投资而形成的股权。这类股权又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由国家向新设立的股份公司的投资形成的,另一种是已有的  相似文献   

7.
瑕疵股权是指因出资者在履行出资义务上存在违法、违规或者违约等瑕疵因素而导致权利本身存在缺陷的股权,这类股权在当前公司实践中屡见不鲜,但现行法律、法规以及司法解释对此并没有作出明确规定,瑕疵股权转让协议的效力纠纷案件层出不穷,引发较大争议,文章主要对瑕疵股权含义和成因多了简单的介绍,评析了几种关于瑕疵股权转让协议效力的学说,并且讨论了瑕疵股权协议效力的认定问题。  相似文献   

8.
股权激励能够帮助企业留住有科技创造力的人才,进而保障企业可持续发展,而国家税收政策直接影响股权激励预期目标能否实现。通过对我国股权激励税收制度进行理论分析,检视股权激励个人所得税制度中所存在的问题,发现我国股权激励的个人所得税制度在税率设计、征税时点设定以及税收征纳等方面仍存在问题。提出应下调最高边际税率、科学设定股权激励征税时点、构建涉税信息共享平台等对策建议,以期为基于股权激励的个人所得税制度完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股权出资之法律问题探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公司运作实务中,股权出资之典型个案引发了诸多困惑,由此产生了对股权出资进行理论分析和立法构建的必要。既然股权出资具有理论上的合理性、实践中的现实性、立法上的适法性,被公司立法接纳为法定的股东出资形式就理所当然了。而要将股权设计为一种出资形式,就必须明晰股权出资与股权转让、转投资、循环持股、公司分立、公司收购等相关法律制度的关系。鉴于股权作为无形财产,其价值的不确定性较大,为操作之必要,应在股份评估、股权移转、与股票发行公司之关系等方面做出法律规制。  相似文献   

10.
股权激励作为一种长期的激励方式,能够调动管理者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并通过将管理者利益与股东利益趋同,使管理者们更努力地为企业创造更多财富。目前,股权激励逐渐成为了业内人士广泛关注的问题。为了更好地研究股权激励与公司绩效的关系,为上市公司制定股权激励措施提供参考,并为管理者的选择提供依据,基于2007—2012年实施股权激励的沪市上市公司2012年财务数据,从股权激励度(授予股权激励股数占当时总股本比例)的角度出发,分析其与公司绩效的相关性。研究发现:实施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的公司绩效在总体上优于未实施股权激励的公司,股权激励度与公司绩效存在非线性相关关系,公司绩效随股权激励度的增加呈现出先增、后减、再增加的趋势。  相似文献   

11.
我国上市公司存在着明显的股权融资偏好,有悖于西方发达国家的融资优序理论。首先分析了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的不利影响,进而分析了股权融资偏好产生的原因,具体包括软约束成本导致股权融资成本较低、内部人控制权收益引发股权融资偏好、公司治理的内外部环境不规范、证券市场发展不平衡等。最后,就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的治理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利用我国资本市场2005~2007年的数据,分析了上市公司的激励股权分布结构以及其与股权激励绩效的关系.研究发现:核心高管激励股权的绝对差距和相对差距、以及高管总体激励股权的相对差距与股权激励绩效之间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此外公司规模和监事会规模对股权激励绩效呈正相关关系.故我国上市公司应注意构建较为平均的激励股权分布结构,辅以扩大公司的经营规模,充分发挥监事会的作用,来提升股权激励绩效.  相似文献   

13.
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股权激励问题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股权分置改革的完成和相关法规的颁布,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实施障碍消除。股权激励在新的市场和法律环境下,对改善公司治理状况、激励管理人员起到更为积极的作用。通过对股权分置改革后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激励实施状况的研究和分析,发现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中股权配置的目标是突破集体经济组织股权流动的封闭性,为后续股权流动创造条件。基于昆明市27个村庄的实地调研,重点关注股权设置、股权管理模式、成员增减后的股权管理模式以及股权流转等方面的实践对集体经济组织封闭性与开放性的影响。实践证明,集体经济发达程度是影响股权量化和分配具体方式选择的重要因素,而这也直接会对集体经济组织封闭性和开放性形成产生影响。现阶段,股权还是作为身份权利呈现,但未来将逐渐发挥其经济权利的功能。因此,以注重经济属性为基础的开放性的集体经济组织将会成为未来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5.
股权策略是跨国公司实施全球战略的关键性决策之一。本文探讨了影响股权策略的多种内外部因素 ,对不同类型国家跨国公司的股权策略进行了分析与比较 ,并采用权变的观点强调股权策略的灵活性、适应性 ,最后对中国企业跨国经营如何机动、灵活地选择股权参与度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6.
通过引入大股东直接股权集中和关联股权集中的概念,并基于股东的侵占行为,本文研究了上市公司股权集中模式对公司绩效的影响。理论分析结果表明,直接股权集中有利于减少大股东侵占,关联股权集中则存在助长大股东侵占。实证检验表明,对于股权高度集中的公司,直接股权集中度与公司经营绩效和盈利绩效正相关,与公司的市场绩效负相关;对于股权相对集中的公司,直接股权集中度与公司绩效关系不显著,而关联股权集中度与市场绩效负相关;对于股权分散的上市公司,直接股权集中度与公司经营绩效的影响会滞后一期,而关联股权集中度与公司绩效不相关。  相似文献   

17.
证监会2016年发布的《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为我国企业实施高管股权激励制度扫清了法律障碍,但对高管授予股权的激励效果如何在学术界仍然存在很多争议。鉴于此,笔者在详细梳理高管股权激励相关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对学者们关于高管股权激励如何影响企业绩效、融资成本、投资方向等企业经营状况,以及如何影响高管离职率、财务舞弊行为及抵制企业被接管等高管特殊行为的争议观点进行深入对比,并探寻国内研究下一步的拓展方向:探究股权激励对高管动机更深层影响,尽可能解决股权激励研究中的内生性问题,理清并比较不同股权激励模式的实施效果,以及探讨高管股权激励对国家宏观经济的更广泛影响。  相似文献   

18.
基于合肥市高新技术企业员工视角,以调查问卷的形式获取数据,研究员工对股权激励的评价以及股权激励总体水平及其效果。结果显示:合肥市高新技术企业股权激励总体水平不高。员工对股权激励政策的认知度不高,但期望值较大。由推断性统计分析可知:员工对高新技术企业股权激励的选择意愿、能否增强工作积极性、实施的可行性和必要性与年龄阶段的大小成反比,与学历的高低成正比;岗位层次低对实施股权激励的企业选择意愿大,工作积极性强,但岗位层次高对高新技术企业股权激励的可行性和必要性评价低;未上市企业员工对实施股权激励政策的企业选择意愿、工作的积极性、可行性和必要性均值均高于上市公司;知道股权激励政策的员工对实施股权激励政策企业的选择意愿、工作积极性程度均值均高于不知道政策的员工,但可行性和必要性的评价均值却相反。  相似文献   

19.
科学地展现中国股权激励研究的演进路径并追踪股权激励的研究前沿,对于中国经济转型具有重要意义。既有研究对中国股权激励研究的文献综述甚少,尤其是缺少基于文献计量法的科学、客观的文献归纳与总结。基于此,文章以截至2018年的CSSCI数据库中有关股权激励的研究文献为对象,制定文献数据收集的高级策略(检索式:关键词=股权激励或关键词=股票期权或关键词=限制性股票),设计基于DEAN的数据清洗四步流程,并采用文献计量学软件CitespaceV和文献题录信息统计分析工具SATI3.2,通过对最终得到的981条有效文献的文本数据开展文献定量统计、文献共被引分析、关键词频次分析、关键词聚类分析和关键词突现分析等,对中国股权激励的既有研究进行整体描述和可视化分析。具体来说,文章首先借助对文本数据的定量统计,描述了中国股权激励研究的整体框架,识别出此领域的核心作者(徐宁、肖淑芳和吕长江)、高产机构(复旦大学、上海财经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和中央财经大学等)及高产来源期刊(《经济管理》《统计与决策》《生产力研究》和《会计研究》等)。其次,结合对文献内容的文献计量分析及人工归纳,最终揭示出中国股权激励研究的演进路径、热点与前沿。文章最终发现:中国股权激励研究的演进路径呈现出由概念化阶段(1998—2002年)的对股权激励概念、模式的介绍,经由初步发展阶段(2003—2009年)的对股权激励效应和内生性问题等的探讨,演进到扩散发展阶段(2010—2018年)的对高管行为、股权激励契约要素、股权激励的动机和定位等的分析的总体特征;激励对象、国有企业、经营绩效和盈余管理等是中国股权激励研究领域的热点;盈余管理、薪酬激励、高管激励、限制性股票和风险承担等可能是当前研究的前沿领域。研究表明:股权激励研究是一个不断演进的过程。而实务中,中国股权激励呈现三大趋势——限制性股票成为最主要的股权激励模式;国有企业日益成为股权激励的实施主体;普通员工正成为股权激励的重要激励对象。基于此,提出了深入开展限制性股票和国有企业股权激励这两方面研究的建议。本研究有助于学者从整体上把握中国股权激励的研究脉络,促进股权激励研究的理论发展。  相似文献   

20.
股权激励是借助有效资本市场而普遍实施的一种长期激励机制,但在后SOX时代市场监管环境、全流通的经济背景下,高管层持股与公司绩效之间存在何种关系?在阐述股权激励效用及作用机理、分析股权激励风险与效用的基础上,探讨了股权激励模式的构建,提出了提高股权激励效用的对策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