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文艺理论教材的历史回顾我在高校从事文艺理论课程的教学工作已十五年了,十五年来文艺理论教材也经历了历史的演变。从五、六十年代蔡仪编写的《文学概论》,以群主编的《文学基本原理》,到十四院校编写的《文学理论基础》以及目前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童庆炳教授主编的《文学理论教程》。多数学者认为蔡仪先生的《文学概论》尽管不可避免地带有时代的烙  相似文献   

2.
新时期文学观念的演变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以蔡仪主编的《文学概论》为代表,认为文学是社会意识形态,强调文学的政治性、工具性;以童庆炳主编《文学理论教程》为代表,认为文学是审美意识形态,在意识形态的架构中强调文学的审美特性;以南帆主编《文学理论新读本》、陶东风主编《文学理论基本问题》为代表,从当今所谓"后现代"语境下重新审视文学,反本质主义、历史性、开放性成为关键词。当代的文学观念应该充分融合中国古代文论资源、西方文论、马克思主义文论传统。  相似文献   

3.
《大学体验英语》(综合教程)以其先进的编写理念,科学理论依据,独特的架构和新颖的章篇练习受到越来越多的学生和教师使用。好教材需要与之相匹配的课堂教学方法。该文结合作者一年多的课堂教学实践,对《大学体验英语》(综合教程)课堂教学进行了探讨,认为应该利用语篇课堂教学方法,提倡在语篇中理会意识,锻炼技能,以学生为中心,但又主张充分发挥教师的作用,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4.
"文学话语活动"无疑是童庆炳主编的《文学理论教程》的一个理论亮点。它既追溯到文学研究的历史起点,又坚持了文学研究的逻辑起点,即文学话语活动自身。这一部分的论述体现出教材编写的理论个性。但也存在一些不足。文章希望通过对教材"文学话语活动"理论的具体剖析,有助于《教程》的进一步完善和教材的编写。  相似文献   

5.
文学理论的素质教育模式将告别“教师讲—学生听”这一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 ,以学生的阅读为中心 ,突出学生的主体性 ,加强教师的主导性。课堂教学分为“导读—自读—讨论—讲析”四步 ,综合运用启发式教学、情境教学、异步教学等多种教学方式 ,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学生的阅读量和综合能力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6.
电化教育,是根据教育理论,运用现代教育媒体,有目的地传递教育信息,充分发挥多种感官的功能,以实现最优化教育的教育活动。随着教学手段现代化的逐步实施,电教媒体“三机一幕”越来越普及,并为课堂教学服务。把电教手段引进历史课教学,打破了靠一张嘴、一支粉笔、一幅挂图进行课堂教学的传统,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一、电教媒体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的作用1.创设情境,具有激情引起的作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学习的内部动力。教师创设生动有趣、富有启发性的情境,可引起学生的求知欲,激起学习情趣。在历史课堂教学中,运用电…  相似文献   

7.
《大学体验英语》(综合教程)教法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体验英语》(综合教程)以其先进的编写理念,科学理论依据,独特的架构和新颖的章篇练习受到越来越多的学生和教师使用。好教材需要与之相匹配的课堂教学方法。该文结合作者一年多的课堂教学实践,对《大学体验英语》(综合教程)课堂教学进行了探讨,认为应该利用语篇课堂教学方法,提倡在语篇中理会意识,锻炼技能,以学生为中心,但又主张充分发挥教师的作用,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8.
书讯     
《文学理论:走向交往对话的时代》出版由著名的文学理论家、文学家钱中文教授撰著的《文学理论:走向交往对话的时代》一书, 已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选入这本文集的,是作者近20年来撰写的部分论文,它们大体上从一个方面记录了作者在新 时期20年来,对文学理论发展的追踪与探索。上编偏重于对部分中外文学理论的清理与评述,探讨它们的形态与特征,成绩与局限。下编 偏重于作者对文学理论中的问题的探讨,及作者的某些文学观念的阐释,研究方法的设想。 这些论文评价了我国新时期文学理论的进展,文学观念的更新、多样化的形成及其发展…  相似文献   

9.
俄国无产阶级革命作家、社会主义文学创始人和奠基人、卓越的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家高尔基在《一个读者的札记》(原稿之标题是《谈人与文学》,后来又改为《谈人》)和《俄国文学是世界上影响最大的文学》等文学论著中,曾经多次提到社会主义文学创作和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就是关于人和文学的问题。高尔基说:“使我感到兴趣的,是年轻的文学怎样处理一切戏剧、长篇小说和短篇小说的主人公的问题,怎样处理‘生活的主人’——人的问题”。高尔基对于社会主义文学创作和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中怎样处理“人的问题”的提出,首先是建立在他对人类文学经验的全面总结的基础上。高尔基不仅总结了俄国和欧洲古典文学  相似文献   

10.
首先指出在本科英美文学教学中引入文学理论的重要性,然后提出在教学中引入理论的方式;提出"一的多矢"理论阐释法:即运用多种理论阐释同一作品,使学生熟悉有关理论的基本概念及其运用方法,并以此对约翰.邓恩的《跳蚤》一诗进行了多视角阐释。在此基础上,以短篇小说《屋顶丽人》的教学为例,详尽探讨了在英美文学教学中引入理论的步骤和方法,并对将文学理论引入英美文学教学的意义作了评估。  相似文献   

11.
《大学英语教程》第五册教师手册中的译文有待于改进范万军《大学英语教程》(CollegeEnglish)第五册教师手册(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0so年)在全国公开发行。仅第一版第一次印刷就达一万五千册。不仅使用该教科书的教师人手一册,很多学生也备有此...  相似文献   

12.
紫色被作为与外国文化和政治密切相关的因素引进到日本,用来生产紫色的紫草也因此有了不同于其他四季花草的特殊地位。紫草在《万叶集》时代即已进入日本文学视野,但不同的是,和歌文学与物语文学中的紫草意象自始至终与政治毫无关联。《万叶集》、《古今和歌集》、《伊势物语》、《源氏物语》是上代和中古文学的代表作,这些作品中的紫草是恋情的象征,多用来喻指男性心目中所爱恋的女性,并具有优美、高贵、娇艳、华丽的意象。  相似文献   

13.
萧君和在《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 0 0 0年第 4期撰文指出 ,受马克思《资本论》体系的启示 ,反思以前提出的新文学理论体系 ,一个更加新颖的文学理论体系构建出来了。这个体系以“对文学作品的分析”为逻辑起点 ,由“文学的作品”、“文学的创作”、“文学的接受与发展”这三大相互连接的板块构成。这三大板块又含有层层递进的 12个层次 ;文学作品的构成→文学意象→文学形象→文学的意境、典型→文学的构成途径→文学创作的方法论→文学的创作→文学作品的形态与分类→对文学的需要→文学的接受→文学的发展→文学的反馈从《…  相似文献   

14.
我们的文学概论课目前尚无自编教材,也还未具备“开放式”教学条件。为了改善教学效果,除了别的辅助手段,我们主要是抓住课堂教学这一环节,合理利用教材,启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我们曾先后使用过《文学概论》(蔡仪主编)、《文学理论基础》(边疆十四院校编写)、《文学的基本原理》(以群主编)三本部颁教材,其中,《文学的基本原理》(以下简称《原理》)我个人已使用了三个教学年,觉得是一本很好的教材。这本教材不仅体例完备,观点鲜明,而且立论  相似文献   

15.
从两个方面探讨了《虹》的现代主义倾向。一、写作视觉的内向性。作者突破了维多利亚时期的文学禁区,在英国文学史上第一个以性为中心题材进行创作。二、运用了多种意象及神话象征,丰富发展了小说中的象征艺术。小说《虹》努力再现的是一个感觉世界,即致力于对人物进行心理探索。  相似文献   

16.
《论语》的文学观念首先体现在其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上 ,在文学理论上转移文学的功能旨归 ,通过对诗与乐的批评自觉抑制文学的审美价值 ;另一方面《论语》一书的编纂与表述实践 ,从语言的文学化和人物形象的塑造两方面体现了对文学审美特质的追求。这种文学观念的悖论性是文学发展过程中的必然产物 ,在中西方古代文学史上具有普遍意义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多元智能理论为依据,以《多媒体技术应用教程》的教学为例,探讨多元智能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主张以学生的智能强项作为突破,通过多种切入点去学习同一知识,激发学生学习该门课程的兴趣,进而提高学生其他方面的智能。  相似文献   

18.
目前,外语教学愈加关注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而法国文学课程的性质决定了其实现提升学生语言水平和人文素养这一双重目标的优势地位。在这一过程中,对文本的阅读成为能够统筹多种教学方法的核心策略。本文立足法国文学的教学实践及对教学过程的不断反思,将回归阅读作为文学教学的基点,以《法国文学简明教程》作为教学实践之例,探讨文学阅读中的策略及实施路径,并寻求法国文学教学难点和问题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9.
“意象”辨析辛刚果古今中外的理论家在使用”意象”一词时,其内涵有着较大的分歧.从国内学术界情况来看,影响较大的有如下两种说法:其一,把“意象”看成是“心中之象”,”构思中的形象”,郑板桥所谓“胸中之竹”是也.华中师大的孙子威在其主编的《文学理论》中就...  相似文献   

20.
受马克思《资本论》体系的启示 ,反思以前提出的新文学理论体系 ,一个更加新颖的文学理论体系构建出来了。这个体系以“对文学作品的分析”为逻辑起点 ,由“文学的作品”、“文学的创作”、“文学的接受与发展”这三大相互连接的板块构成。这三大板块又含有层层递进的 1 2个层次 :文学作品的构成→文学意象→文学形象→文学的意境、典型→文学的构成途径→文学创作的方法论→文学的创作→文学作品的形态与分类→对文学的需要→文学的接受→文学的发展→文学的反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