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高校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主体性教育是一种崭新的教育思想和理论.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是现代化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应定位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性,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应遵循相应原则,并以培养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发展大学生的主体能力、塑造大学生主体性人格等为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2.
教育使人具有主体性 ,使人的主体性不断完善。在以师生互动为特征的教育活动中 ,教师的主体性与学生的主体性同时得到发展。  相似文献   

3.
教育使人具有主体性,使人的主体性不断完善,在以师生互动为特征的教育活动中,教师的主体性与学生的主体性同时得到发展。  相似文献   

4.
主体性教育是启发、发展、建构人的主体性结构的一种教育活动。人的主体性主要表现为自立性、自为性、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确立人的主体地位,发展人的主体性是我国教育改革的迫切要求。本文通过对主体、主体性、主体性教育的探讨,揭示了主体性教育是现在教育思想的精神内涵,并论述了主体性教育对建构现代课堂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主体性教育是一种教育观念:它认为现代教育是以对真、善、美的追求为理想,以对受教育者的主体性的确认为依靠,以受教育者能动性和创造性的开发为核心,致力于促进人的主体性发展的教育。  相似文献   

6.
随着21世纪的到来,人类社会业已进入知识经济的时代。时代呼唤着人的主体性,人们也殷切期望教育能弘扬人的主体性,能生成新时代条件下的主体性人格。中国传统教育中《孟子》的道德主体性人格的教育理念和培养模式,对当今社会以占有性为特征的主体性人格的重构具有某种内在的启示意义。现时代背景下的主体性人格培养应以人内在价值体现的道德人格培养为导向,以人外在价值体现的科学理性人格的培养为主题。  相似文献   

7.
主体教育是以培养主体为核心的教育体系,是使教育以主体性的方式培养受教育者主体性的活动,是主体性的教育目的和主体性的教育方式的结合。历史地考察主体教育的发展,近代教育培养的是单子式的个人主体,发展的是占有性个人主体性;当代教育正在转向主体间性教育,从由培养单子式个人主体转变为培养类主体,发展人的“共生”或“交互”的主体性。  相似文献   

8.
当代教育的本质是主体性教育 ,它以弘扬人的主体性为要旨。但人类交往格局的变化 ,使这种具有主体性的人不是单子式的 ,而要走向世界历史性的存在。培养世界历史性的个人主体是教育目的的当代选择  相似文献   

9.
现代视野下的主体性道德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育的终极目的是为了发展人,而实现人的发展的根本途径是培养人的自主发展意识和自主发展能力。主体性道德教育就是培育和发展人的道德主体性,即以培养主体性道德素质为目标导向和价值追求的教育。人的道德人格完善、思想境界提升、行为习惯养成,是一个自我建构的过程。主体性德育正是在现代教育思想的逐步确立和社会发展的强烈呼唤中成为当代德育的重要课题。学校教育倡导并实践主体性德育就是要澄清并还原德育的主体地位,把德育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把德育的实施逻辑向学生倾斜,把德育的内容向学生移近。让德育从天理回到人心,让德育从天上回到人间。  相似文献   

10.
卢梭的主体性教育思想强调人的主体性,凸显了教育过程中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反映在儿童教学中,就是教育应体现儿童的天性,要以儿童作为主体,根据儿童的特点,充分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引导进行自主、能动的学习。为了更好地了解卢梭的主体性教育思想,本文对其作了详细的整理和系统的阐释,在介绍理论与特征的基础上,重点论述该思想的内涵及目的,思考其对现代儿童教育的启示,以期望能丰富现有的教学理论,为儿童教育的发展提供理论和现实依据。  相似文献   

11.
人的全面发展的实质是人的素质的提高,本质特征是人的主体性的全面发展.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是关注人的主体性和人的思想素质发展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它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有着内在的、本质的联系.  相似文献   

12.
主体性发展既是一种现代的教育理念,也是一种创造性的教学模式。现阶段大学体育课程的整体性教育思想与主体性教育精神不一致,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学生的全面发展。体育课程应贯彻主体性发展原则,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超越性,以保持学生的个性得到良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主体性教学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主体性教学是全新教育理念指导下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它追求的目标是:以人为中心,以学生个体发展为本。基于对主体性教学的认识,我做了一些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14.
交互主体性观念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具备的哲学理念 ,交互主体性原则的提出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观念变革的必然趋势。反思以往的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 ,它存在着一定的偏差 ,不仅忽视或抑制了学生的主体判断与选择 ,而且还以“束缚人、约束人”为目的 ,导致受教育者的非人化或者是物化。当经济转轨、社会转型、多元化交融碰撞之际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体现交互主体性原则 ,一方面要以学风建设为内容 ,强化学生思政工作的内在动因 ;另一方面则应以引导服务为载体 ,重视学生思政工作的平等与亲和。  相似文献   

15.
主体性教育主张,教育应该研究人,尊重人,在教育过程中要深入考察和研究人的本质特点,强调人的主体性。主体性教育坚决反对教育中对人的个性,人的存在和人的主体规定性的忽视,十分痛恨由此而产生的把学生看作工具、玩偶和被动接受器,以及教学方法的机械性,任意性等等恶果。教育要成为真正的科学就必须研究人,特别是学生的主体性,包括  相似文献   

16.
知识经济与高校素质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识经济时代,必须加强大学生素质教育.素质教育应把人的全面发展放在第一位,加强主体性教育、个性教育,同时注重方法教育,让学生学会如何学习、如何思考,学会使用各种帮助自己提高的工具.  相似文献   

17.
素质教育作为对应试教育的纠偏,它是一种建构性的教育理想,为此,我们应从教育价值论的视角来给素质教育定位。由于教育是一种主体性活动,它应该遵循主体性教育价值观,而人的现代化正是促进主体性价值实现的途径,并在中国全面建设现代化的特殊历史背景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素质教育作为我国教育改革的方向,它就应该以人的现代化为现实目标。  相似文献   

18.
就教育善的完全实现而言,教育的道德主体性有两个基本维度:教育系统的道德主体性和教育者的道德主体性.前者旨在从整体意义上实现教育善,后者旨在从个体意义上实现教育善.就后者而言,教育者的道德主体性作为实现教育善的路径之一,是主体遵行规范、进行价值追求的活动.教育伦理建设应将规范性与主体性相统一,从道德主体性上培养教育者的教育德性和教育信念,为实现教育善提供内在保证和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19.
试论高校公民主体性教育与社团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民社会呼唤公民的主体性,公民主体性应该体现主体性与主体际性的统一,包括主体对自身价值的确证。也包括主体对他人主体价值的肯认。社团由于其自主性、实践性、互动性等特点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创造力和行动力,以及形成交互主体性人格,在公民主体性教育中发挥重要作用,能补充课堂教育的不足。因此,高校应加强社团建设,使其成为青年公民主体性教育的有效场所。  相似文献   

20.
教育的人文意蕴在于对人之主体性的深层关注。教育的主体性日渐成为当代教育最深层次的一种人文关怀的主导话语。弘扬和培植学生的主体性 ,是现代教育追求的目标 ,也是现代主体教育理论的基本精神。主体性品质主要包括自觉积极性、自主能动性和主体创造性等方面。当代教育可以从强化主体意识、改善师生关系、注重引导训练等多方面谋求学生主体性品质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