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际和谐:和谐社会视野下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课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拓 《理论界》2007,(6):31-32
人际关系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通过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而发生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际关系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是构建和谐校园、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之一。《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之一就是“良好道德风尚、和谐人际关系进一步形成”。大学生应该认识到人际和谐的重要性并知道如何去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人际和谐问题已经成为高校德育工作的一项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2.
这里所说的人才,是指以自己创造性的劳动对认识、改造自然和社会,推动人类进步做了某种贡献的人。人才主要有两个要素,一是智力较高、有创新能力;二是能满足社会需要,为人类做出贡献。要回答人才是怎样获得成功的,就必需全面地考查人才成功的内在因素和环境影响,即综合考查人才成长的内因和外因。一、内因是人才成长的根据人才成长的内因,就是人才本身所包含的矛盾性。它引起人才成长的“自己运动”,决定人才成长的规律性和本质,是人才成长的根据。这些内在根据,除了先天的生理方面的条件外,我认为主要的就是王梓坤同志在《科学发现纵横谈》一书中所概括提出的德、识、才、学四大因素。  相似文献   

3.
现代社会, 人际关系的冷漠化已经是既定的事实。个体化社会中,人际关系尤其是熟人关系已退缩到传统家庭的狭窄场域中。社会关系中“他—我”分明,“咱们”日显矫情,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呈现出离散性的状态。 然而,与传统决裂的个体必须建立自己与社会他人和世界的关系,才能造就自己。由于个体化社会面临各种风险的冲击,导致个体化的人容易产生“非替代性焦虑”,这正给个体化的人际交往提供了潜在的动力,人与人之间也有了“暧昧”的基础。通过对个体化社会人际关系的适应分析来解读冷漠化社会里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重建,并由此提出个体化社会熟人关系回归的可能性及其模式。  相似文献   

4.
人的生存与发展,必须依赖社会的给予和满足,而社会向人们提供的物质资料与精神产品,又必须依靠人们的劳动创造和贡献。离开了劳动和贡献,需要和满足就成了无源之水,而离开了需要和满足,劳动和贡献也就成了无本之木。可见,人与社会的关系表现为贡献与满足的关系,每个人的生存,发展都就离不开其他社会成员的存在与发展。所以,社会主义的人际关系就是:“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早期儒家人际关系论具有特定的致思倾向.它以致和谐而存不同为目标,以讲名分而求对等为原则,以正自我而推己及人人为方法,以人的积极真情为基础,形成了具有一定内在逻辑和思想内涵的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及其致思倾向,不仅反映了中国先哲们处理人际关系问题的高超艺术,而且暗合了现代哲学重视“交往关系”的发展趋势.其思想内容可以弥补现代社会人际关系问题的不足,为当今时代建立和谐社会秩序、构建良好人际关系提供智慧和启迪.  相似文献   

6.
国际化人才的知识结构应该包括文化方面的多元化,知识结构的复合型,视野与意识的国际化。国际化人才的基本能力应该概括沟通与表达能力,对国际惯例、世界各种文化的理解与适应能力以及良好的参与和应变能力。国际化人才应该具有社会责任意识,即正确理解和处理民族与国际的关系,正确理解和对待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正确理解和把握文化与观念的关系。国际化人才培养需要国际化的人才成长环境,需要社会的高度认同与支持,需要大力的投入与社会实践。为此,深化教育改革,重视人才培养,提高教育质量,加强文化建设,是培养国际化人才的必要手段和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7.
社会心态是社会成员精神气质的“晴雨表”和价值取向的“风向标”,是社会成员对社会生活现状的心理感受和情绪反应.精神成长是人的“心理自我”和个性的形成过程,是对“如何做人”这一终极命题的思索与实践,体现为人精神生活的丰富、精神境界的提升和内心宁静感的获得.培育良好社会心态与促进社会成员精神成长在目标、内容、手段方面具有一致性.社会价值观和信仰是社会心态和个体精神成长的核心内容.社会心态是受社会价值观念影响和决定的,社会价值观念可以内化为个体价值观念,影响和制约着个体和社会成员整体的精神成长,个体的精神成长是培育良好社会心态的基础条件.  相似文献   

8.
“和谐社会”主要包括人际关系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际关系的和谐是最基本的和谐。人际关系的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各种因素中的关键和基石。和谐社会需要诚信、公平与正义、双赢互利、宽容的人际关系,需要加强民主、法治、道德建设来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  相似文献   

9.
“任何社会的更深入的一般结构”是与赵汀阳不承认的“一般的社会”相类似的说辞。赵汀阳所谓的“自由的困境”,是建立在抽象理解的需要的无限性与资源的有限性基础上的。人的需要固然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的,可是需要的层次也是在变化的,而人的基本的物质需要及其满足方式是人的其他需要的基础。虽然在抽象的意义上它具有无限性,但具体到人的生物性的物质需要和人的社会性的物质需要的角度,它又是一个有限度的需要。马克思的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是一个可以预期的经济发展状态,因此,“物质极大丰富”——当作少数人极大化占有生产资料失去必要性的条件,具有质的规定性。所以说,共产主义是有实现的现实基础的。  相似文献   

10.
人文环境是指不同的地域环境,形成的不同文化、民族和心理的特点和素质。它是人才成长赖以依存的社会文化土壤,它应该包括家族的传统和教育、师从关系、区域文化和民俗民风等因素。探讨黄兴青少年时代生活的人文环境,对于深刻理解这样一位历史伟人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由此为我们认识人才成长与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问题,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一 黄兴的远祖为北宋诗人黄庭坚,明朝洪武初年黄氏宗族的一支由黄国璋率领,从江西迁往湖南长沙,隶籍善化,黄兴是国璋第19代孙。黄氏宗族从明万历年间九世祖黄治中策试科举,以进士身份官…  相似文献   

11.
理论的使命     
列宁说:“没有革命的理论,便没有革命的的运动。”歌德则说:“理论是灰色的,而生活之树常青。”真理有其具体的内涵和适应范围,问题在于人们如何去正确地理解它和把握它。 一、理论的“生长点”与社会功能 理论和实践是一个互为对象、互相制约、互相促进的交互作用的关系。实践是具体的、生动活泼的,从总体上看是一个永无止境地向前发展着的历史过程。因此,理论无不具有时代、历史的特征。每个时代的人肩负着本时代所赋予的任务。当前,以改革、开放为中心内容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一方面它需要理论的指导,另一方面它又是滋生理论的土壤。我们的社会科学理论工作者对此要有极大的热情。理论的生命力在于它能否透彻地说明现实  相似文献   

12.
孔子社会学说的逻辑构成(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富仁 《文史哲》2006,(3):31-47
孔子是在“仁”、在对人类的这种整体关怀的基础上建构起自己的思想学说的。在孔子思想中,能够遏制无限膨胀的私利欲望的是“义”。在当时“家”、“国”同构的社会关系中,孔子特别重视“孝”和“悌”。在孔子思想中,“忠”、“信”都是处理一般人际关系的原则,“臣事君以忠”并没有后代儒学家所强调的“尊尊”的人身依附性质。“法”和“礼”是当时社会的两种联系方式。“法”体现的是人与人之间的权力关系,“礼”体现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合作关系。孔子重视“礼”和“礼治”,其根本意图在于强调合作关系而淡化和消解权力关系,以改善人类和人类社会的整体存在状况。孔子思想的产生,标志着决定中国社会和中国历史存在与发展状况的不再仅仅是政治的权力,而是由政治权力与文化权力构成的对立统一关系的合力。  相似文献   

13.
一、价值、利益与集体主义价值观   价值是关系范畴。马克思说,“价值这个普遍概念,是从人们对待他们的外界的关系中产生的。”伦理学上所使用的价值,是指调整人们行为的道德价值,它通过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表现出来。作为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价值由经济基础决定,又通过“利益”这一“中介”而实现。利益是人对周围世界一定对象的需要,它有个人利益 (个人生存和发展的各种需要的总和 )和集体利益 (按着一定关系所构成的联合体的共同利益 )之分。所谓集体,不是指任何狭隘的集团、组织和地区,而是指社会、人民和群众。集体主义是…  相似文献   

14.
王富仁 《文史哲》2006,6(2):32-47
孔子是在“仁”这种整体关怀的基础上建构起自己的思想学说的。在孔子思想中,能够遏制无限膨胀的私利欲望的是“义”。在当时“家”、“国”同构的社会关系中,孔子特别重视“孝”和“悌”。在孔子思想中,“忠”、“信”都是处理一般人际关系的原则,“臣事君以忠”并没有后代儒学家所强调的“尊尊”的人身依附性质。“法”和“礼”是当时社会的两种联系方式。“法”体现的是人与人之间的权力关系,“礼”体现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合作关系。孔子重视“礼”和“礼治”,其根本意图在于强调合作关系而淡化和消解权力关系,以改善人类和人类社会的整体存在状况。孔子思想的产生,标志着决定中国社会和中国历史存在与发展状况的不再仅仅是政治的权力,而是由政治权力与文化权力构成的对立统一关系的合力。  相似文献   

15.
有两条道德规律伦理学界尚未论及,但很值得注意。对我们进行道德建设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一条可以叫做“个体道德分化律”,其表现是在完全相同的道德环境中成长的人们,虽然多数人的道德意识和水平区别不大,难分高低,但必然伴有两极分化,就两个极端而言,则存在颇大的个体差异,以至有的人即使在社会风气很不好的大气候中也能“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保持着崇高的道德节操;有的人却在极其良好的道德氛围中仍冥顽不化,时生邪念,把他人的宽厚仁慈看作他施行不义而不受惩罚的机会。这是因为个人作为道德主体对于社会…  相似文献   

16.
人际关系是由人在实践活动中结成的社会关系,其性质和状态由人的实践内容和实践水平所决定。人才之间的人际关系是人际关系的特殊形态,它的性质和状态则是由人才的实践内容和实践水平所决定。人才的实践,本质是创造,人才的创造实践孕涵了人才相互吸引和相互排斥诸因素,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造成了人才之间相互关系的状况。要改善和协调人才之间的人际关系,就有必要对这些因素进行分析,进而揭示这些因素是如何影响人才间的关系的。 一、吸引因素 (一)类似吸引。同类相似为类似。不同的对象,如果相互认识到自己处在大致相似的同类之中…  相似文献   

17.
汉语亲属称谓泛化的文化心理考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每一种语言的称谓系统中都沉淀着一个民族的生活习惯、文化传统,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汉语亲属称谓的泛化与汉民族的社会结构、文化传统密不可分。基于“泛伦理化”和家国同构的意识形态及传统文化会引导出亲属称谓的泛化。情感原则是人与人相互称呼时,讲究亲疏远近、注重关系的融洽和情感的交流,从“情感”、“关系”的角度选择称谓词来称呼对方,它反映出中国传统社会重视人伦、重视人际关系和谐的文化心理。汉语称谓中,最能凸显情感原则的恐怕就是亲属称谓的泛化了。亲属称谓词的泛化用法与亲属称谓词的常态用法相比,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与特点。  相似文献   

18.
论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即人和人的相互关系,是社会生活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社会学研究的一个主要问题。社会生活的复杂多样,首先表现在人际关系的复杂多样上。人际关系处理得好坏,不仅有益于人们正常地工作和生活,而且还会促进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是必须加以重视和研究的。 人际关系的形成 人际关系是怎样产生的呢?马克思和恩格斯说过,历史“一开始就是表明了人们之间是有物质联系的。这种联系是由需要和生产方式决定的,它的历史和人的历史一样长久”(《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34页)原始人之所以不得不组成原始群,过群居生活,是因为如果不这样,个人就不能抵御野兽的袭击。在各个不同的社会形态中,人们组成不同的关  相似文献   

19.
和谐人际关系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涵之一,是“人与人之间和谐”的重要体现.守法是建立法治社会的基本要求,是和谐人际关系建立的底线.当守法成为一种习惯,意味着法律的制约作用经历了由他律到自律再到自觉的升华.因此,和谐人际关系的建立不仅需要人人守法,不仅需要一种被动的守法,而且需要更高境界的主动守法,需要人人养成一种守法习惯.和谐人际关系建设与守法习惯养成之间具有密切的关系,一方面,守法习惯养成是和谐人际关系建设的基石;另一方面,守法习惯养成是和谐人际关系建设的保障.守法危机与守法习惯的对抗、法律信仰与守法习惯的共生共同构成了和谐人际关系建设中守法习惯养成的动力机制.主观能动、客观保障和隐性调控成为和谐人际关系建立中推动守法习惯养成的三股力量,即增强守法意识、降低守法危机、培养法律信仰,三者作为法治层面的路径推动和谐人际关系建设中守法习惯的养成.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消灭家庭”思想包含着三重维度,从宗教批判维度看,世俗家庭是“神圣家族”即宗教世界产生的土壤和根基,消灭“世俗家庭”就是消灭使宗教存在的不合理的社会现实;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看,分工和私有制的发展使单个分开的家庭经济成为必需品,“消灭家庭”需要在变革生产方式基础上消灭家庭作为经济单位的属性;从资本主义社会家庭关系看,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家庭所产生的家庭关系是私有财产关系即支配关系,“消灭家庭”这一思想需要消灭家庭中的剥削压迫,重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马克思主义“消灭家庭”思想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现实问题,其并不是指消灭家庭这一制度,而是要推动家庭向更高层次发展,最终指向是在生产关系变革、家庭关系变革基础上人的关系的重构。新时代背景下中国推动家庭文明建设,与马克思主义“消灭家庭”思想并不相悖,现代家庭建设正是“消灭家庭”的实现过程,只有正确把握“消灭家庭”的历史进程与当下家庭建设的关系,才能构建促进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家庭共同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