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发展的不断加快,跨域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经济发展模式落后、治理体制和制度不完善、监督和查办不力、法律法规缺失以及违法成本低等是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检察机关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没有直接参与治理跨域污染的权力,而是通过对各职能部门的监管来间接影响跨域污染治理。检察机关可以通过体系化权力的全面运行,主动参与跨域污染治理工作。 相似文献
2.
简论我国地方政府间的跨区域合作治理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随着我国融入全球化程度的加深、市场化改革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进一步推进,地方政府面临着 越来越大的挑战,常常产生地方政府无法单独解决的跨区域的公共事务问题。基于此,地方政府应基于互利共赢 的理念,开展跨区域的合作治理。地方政府间跨区域合作治理模式在国外已推行多年,被证明是一条成功的经验。 而我国地方政府间的跨区域合作虽广受关注,但因障碍重重而成就不显,要想有所作为就必须在制度层面有新的 开拓。 相似文献
3.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Z2)
随着跨域公共危机成为我国公共危机治理的常态化,有效治理跨域公共危机已成为我国公共危机治理体系中的重要议题。跨域公共危机有效治理的关键在于是否拥有整体性的跨域公共危机治理的政策体系。但是在近年来的实践中,我国跨域公共危机治理中却存在着政策碎片化问题。整体性治理理论为跨域公共危机治理中的政策碎片化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基于我国目前跨域公共危机治理中的政策碎片化问题,从整体性治理的视角出发,提供了解决我国跨域公共危机治理的政策碎片化问题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4.
王进兴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7(2):18-19
合作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 ,而跨国界、跨区域间的国际战略联盟的形成 ,必将促进各国经济由区域经济一体化向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 相似文献
5.
地方政府各自为政的“行政区行政”管理模式导致环境政策执行不力,陷入执行困境。寻求有效的治理途径以提升环境政策执行力是解决突出环境问题,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有力武器。作为一种新型治理模式,跨域治理对提升地方政府环境政策执行力具有很强的适用性。地方政府环境政策执行不力主要表现为执行主体身陷冲突难自拔、跨界环境问题难治理、区域联动机制难理顺以及跨域事务难协作四个方面的困境。因此,应通过鼓励多方参与、完善执行机制、健全合作机制、培育行政文化等,提升环境政策的执行力,走出环境政策执行的困境。 相似文献
6.
郭立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6):104-107
以大连中小软件企业为例,从寻求规模经济、优化行业内资源配置和分散经营风险等方面阐述中小软件企业战略联盟的动因,运用经济学基本理论对中小软件行业所具有的外部环境的高度动态性以及自身存在的不确定性所引发的企业战略联盟的主要风险性,即信任风险、合约风险和财务风险进行分析,从对战略联盟过程管理的角度,提出选择战略伙伴、规范联盟合约和提高退出成本三项措施。 相似文献
7.
战略联盟--企业竞争新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竹青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9(3):28-31
战略联盟是企业之间为了一定目的 ,通过一定方式组成的网络式联合体。面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外部环境的变化 ,企业之间既竞争又合作 ,战略联盟是一种全新的企业竞争模式 相似文献
8.
蒋辉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4):70-75,108
武陵山集中连片贫困区地域毗邻、发展相近,但囿于行政边界的分割,成为一个存在较强行政壁垒的边缘地区,大量跨域公共事务滋生,现有的行政区行政治理模式已显得举步维艰。本文通过梳理武陵山集中连片贫困区跨域治理模式创新的必要性、可行性及存在的障碍,提出"跨域合作、多元协同"的治理模式,并对相关运行机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罗明忠 《云南财贸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5(4):63-65
我国金融机构间开展战略联盟合作的必要性和必然性,战略联盟是在分业经营,分业监管条件下,金融机构间相互融通,相互合作的最佳选择.它对于增强我国金融机构的竞争实力,迎接加入WTO给我国金融业带来了挑战具体有重要的意义.战略联盟合作是我国金融机构间合作的理性选择.加大科技投入和法律保护,为进一步推动我国经融机构间的战略联盟合作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0.
11.
12.
袁迪嘉 《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1):72-78
中国与周边中亚国家间跨界民族问题的存在及其影响是当代“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实现长久安全与持续发展的重要变量因素,关系到“一带一路”跨域治理进程中我国与中亚命运共同体建构和中国—中亚跨域一体化合作的行稳致远。着眼于兹,有必要围绕“一带一路”跨域治理的目标与框架,针对中国—中亚跨界民族问题的理性认识与科学处理展开深入、系统地研究。对此,本文结合理论与现实,沿循“利用理论解构现实”到“建构理论指导现实”的逻辑路径,就“一带一路”跨域治理视域下中国—中亚跨界民族问题及其应对进行探索,分析了中国—中亚跨界民族问题的内涵及其对“一带一路”跨域治理的多重影响;从主权维护、区域安全、民生发展等三个维度探讨了“一带一路”跨域治理语境下应对中国—中亚跨界民族问题的主要旨趣;继而基于“一带一路”建设稳定与合作,由国际合作体系完善、公共产品协同供给、多元机制复合运用等若干面向提出了应对中国—中亚跨界民族问题的实践策略。 相似文献
13.
环境问题具有系统性、整体性与外溢性特征,需要地方政府之间合作治理。随着跨域环境治理中地方政府合作实践的深入发展,地方政府间合作关系出现持久性、典范性、类型化的发展趋向,模式化特点日益显现。本文依据中央政策推动、中央与地方双向推动,以及非正式制度推动下的地方政府合作模式生成过程,划分出京津冀地区政策主导型、太湖流域双向联合型、黄河金三角地区功能互动型跨域环境治理中的地方政府合作基本模式。三种模式各具特色,体现出不同的适用性,将其合理应用在不同区域,必将互相支撑,共同推进我国环境治理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14.
论企业间的非竞争性战略联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魏中龙金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3(3):38-43
非竞争性战略联盟的盟员企业属于不同产业或业务领域,拥有互补的核心资源、兼容的企业文化和战略,它们之间不存在直接的竞争关系。非竞争性战略联盟的运行具有稳定性、低成本性、伙伴选择广泛性和模式选择多样化的特点。企业可以通过识别市场机会、选择联盟伙伴、设计联盟合作和运行方式等程序,构建与实施非竞争性战略联盟。 相似文献
16.
跨域治理决策的动态演化路径与均衡策略研究——理论与现实层面的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辉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6)
政府跨域治理决策表现出了显著的行为生态学特征,应用演化博弈模型对上述决策行为进行动态模拟,发现政府跨域治理决策演化过程是一个不断“试错”的过程,某些关键参数决定了决策的演化路径和最终的稳定均衡策略,且对“锰三角”跨域环境治理个案研究验证了上述结论. 相似文献
17.
环渤海经济圈作为我国区域一体化战略的产物取得了较快发展,然而在发展过程中也暴露出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推动力量不足、行政区经济现象严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其内在归因在于参与主体单一、地区间竞争大于合作、缺乏制度保障三个方面。为了解决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必须构建多元参与体系、加强内部合作、实现跨区域治理的制度化。 相似文献
18.
战略联盟:高技术企业成长的新途径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叶明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4(3):106-112,123
战略联盟是近年来国际上新兴的竞争模式与经营理念 ,在高技术产业中 ,通过战略联盟迅速成长壮大、取得竞争优势已成为一种崭新的战略思维。分析高技术企业战略联盟的协同机理、运作管理 ,并提出其发展对策 ,可为高技术企业成长壮大、提升竞争能力提供前瞻性的咨询服务 相似文献
19.
田杨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6):584-586
针对企业技术创新问题,采用归纳分析的方法,分析了在区域一体化以及产业链形式的发展背景下,企业跨区域创新联盟构建存在的障碍和政府部门主导企业创新战略联盟网络的实施路径,提出政府部门在企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网络的构建中要起到主导性作用。 相似文献
20.
战略联盟的动因及其生命周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世纪80年代早期开始,各行各业的企业战略联盟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公司间合作也随之迅猛发展.企业通过建立相互之间的联盟关系,通过在产品、工艺、技术、研发、管理等多方面的合作,可以不断提升各自的能力,获取和培养企业的核心专长,提高自身的竞争力,使自己不断发展壮大.而战略联盟的发展是有其内在周期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