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林小芳 《职业》2014,(15):95-96
近几年来,随着社会对幼教专业需求的不断增加,各技校纷纷增设了幼儿教育专业。由于大部分学校原来都没有开展过幼儿教育专业的教学,因此在课程设置方面基本都是照搬专科学校教学大纲的课程进行教学,影响了实际教学效果。一方面学校缺乏开办幼儿教育专业的经验,另一方面学生综合素质层次比较低,因此改进幼儿教育专业计算机课程设置迫在眉睫。本文作者长期从事技校计算机教学实践,通过深入调研,对当前的技校幼儿教育专业计算机课程设置提出了一些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2.
黄华 《职业》2008,(20)
笔者从事技校机械类专业基础课程教学多年,在教学过程当中,感到技校课程的设置似乎没有紧紧跟上社会对职业教育的具体需求——强调学生的培养目标是为企业、社会培养实用、技能型人才,出现了在学校里学的知识用不上,需要的没有学到的现象.有些课程在内容编排上重复出现,耗费老师的精力,也浪费学生的学习时间.在此对课程的设置整合提出一些观点,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3.
要提高技校理论教学的整体效益杨文艳目前,技工学校教学改革的主要趋势是加大实习与理论课时的比例,由原来的1:1改为3:2,以提高技校学生的专业技能,适应生产第一线对人才的需求。笔者认为:在学制、教材和课程设置都相对稳定的前提下,理论课时比例减小不能简单...  相似文献   

4.
《职业》2006,(Z1)
技校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同学校教育、家庭影响、社会环境及每个人的内在素质密不可分,而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又是一个人健康成材的重要因素。技校中专阶段是学生们走向社会、完成学校教育的重要时期。如何培养学生们的综合素质,特别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紧迫地摆在职业学校的教育者面前。  相似文献   

5.
随着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教育由应试型向素质型的转变和《职业教育法》的颁布实施,对技工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同其他基础课一样,政治课教学也需要进行改革,以适应两个转变的要求。技校政治课如何通过教学改革提高质量,笔者仅根据本校和本人教学实践作如下探讨。一、提高认识,摆正政治课教学位置1.立足于对技工学校培养目标和任务的认识。技工学校的目标和任务是通过认真开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加强对学生进行马列主义基本知识教育、共产主义教育、职业道德教育、时事政治教育、法制教育、各种文化…  相似文献   

6.
郭赟 《职业》2000,(10)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技校的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要使技校摆脱困境,除了加大招生的宣传力度,处理好学生的就业安置工作以外,加强技校内部的教学工作已成为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对此谈一点自己粗浅的看法,与同行切磋。 一、针对市场和社会需求,不断调整专业结构和课程设置,改革教学内容 目前,技校有些专业课程的设置是多年一贯制,课程设置过时、陈旧,内容冗长还有重复,不少专业的课程与现代企业的实际生产技术状况相差甚远。针对这种情况,技工学校应根据所设专业的发展和社会对人才的要求,适当调整和充实一些专业的新课程,传授…  相似文献   

7.
张晓霞 《职业》2013,(12):145-146
技校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非常明确,即“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切实帮助学生解决职业岗位上的实际问题,所以注重专业设置与人才培养的实用性是技校教学的重中之重。根据这一培养目标,目前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的课程改革在不断深入地开展。英语作为技校公共基础必修课程,在课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怎样设置英语知识结构才能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就业需求?如何让学生在工作岗位上发挥英语的实际作用?这些问题都是英语老师必须要认真思考的。  相似文献   

8.
张谊 《职业》2016,(9):116-118
技校学生的就业稳定关系到学校和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学生的情绪、人际关系、环境适应、自我认知等心理状况影响着学生就业后的行为。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是影响就业稳定性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成为了技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通过探讨“校+企+家”三方合力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提出学校、企业、家庭共同合作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搭建心理健康教育平台,使三方优势互补,形成合力,以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和职业竞争力,从而提高技校学生的就业稳定性。  相似文献   

9.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为了提高经济效益,各企业纷纷竞争上岗,造成人员超编,还有的企业已破产或濒临破卢,致使企业对技校的指令性计划招工已很少或没有。因此,如何提高毕业生就业率已成为摆在技校面前的严峻的问题。要提高技校毕业生的就业率,学校必须强化为学校前途着想、为学生服务的思想,采取必要措施,高度重视五个问题。第一,设置劳动力市场需求的专业。技校设置专业一定要坚持为劳动就业和经济发展服务的原则,劳动力市场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就设置什么专业。切不可被动适应就业需要,要主动适应,要有开拓精神,有发展的…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对高技能人才需求的增长以及职业技术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很多没有技术的人开始进入职业学校学习,可是多数技工学校在技能实践、安全教育等方面下尽工夫,却忽视学生在进入技校后的心理调试训练,以至于学生很难适应环境,有部分人甚至选择中途退学。本文提出,为了使技校新生能更快适应职业角色,技校应该对技校新生心理现状进行分析,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高他们的适应能力和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11.
王建陆 《职业》2011,(6):138-138
在技工学校,《电工学》《电工基础》等是电工类专业基础课程,是学生进~步学习其他技术和专业课的奠基石。它们的抽象性、试验性、专业性和实用性较强。技校学生普遍基础差,学习主动性较低,在教学过程中普遍感到原理枯燥,操作深奥,于是畏难情绪油然而生。  相似文献   

12.
易立春 《职业》2020,(2):22-23
技工学校新生入学教育是技校新生步入职业教育的入门教育,是使技校新生适应新阶段、新环境、新学习、新生活的有效途径,是技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环节,是技校德育的基础性工作。本文分析提出,应当结合新时代要求和学生实际做好顶层设计、丰富入学教育的内容,运用新技术、新媒体创新入学教育的形式,加强技工学校新生入学教育工作,以适应新时代对技工学校学生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13.
李扶忠 《职业》2017,(21):42-43
技校广告专业学生与其他学校同专业学生相比,具有多元化的特点,采用"制作+设计+创作"的人才培养模式,符合学生的专业成长规律,有利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高毕业生的专业对口就业率、就业满意度和用人单位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既是基础,又要为专业课服务──也谈对技校语文课的看法沈永发合理设置职业教育的各门课程,并且处理好各门课程之间的辩证关系,是提高职教整体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在此之前,就技校语文课在整个技工教育中的地位问题,一些同志已经谈了不同的意见,现在,我也谈一...  相似文献   

15.
《职业》2007,(21)
一、框架构思1.教材名称《应用语文》2.适用专业本课程适用于技校中、高级技工教育各专业学生3.课程性质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技校语文课程是一门为专业技术理论课服务的基础文化课程。是技工学校各层次、各类专业学生必修的文化基础学科之一,是技工学校学生学好专业课程的基础。对于提高学生思想素质和文化素养,以形成综合职业能力、创业能力,以及今后工作,继续学习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曹雯 《职业》2007,(12)
技校课程的知识含量并不高,完成学业不会很困难。但生源的社会特殊性,心理复杂性,个体多样性,给学校思想道德教育、学生身心素质培养增加了相当的难度。策划针对性强的教育方案,配以考究的工作方法,使青年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是学校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7.
在技工学校中,《电工基础》等是电子类专业入门基础课程,是进一步学习其他技术课和专业课的奠基石,是抽象性、实验性、专业性和实用性较强的课程。而技校学生普遍基础差,学习主动性较低,在教学过程中,  相似文献   

18.
于红红  张明续  林迎春 《职业》2011,(8):163-163
高级技工教育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探索和研究高级技工教育的课程模式,科学设置课程,对于提高高级技校的教学质量和高级技工教育快速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吴绍军 《职业》2014,(17):131-132
根据德育工作的总体目标,将“养成教育”引入到技工学校教育上来,通过有目的(具体内容)、有计划(方法)的训练(社会活动等实施途径),使技校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求知、学会共处。本文探讨技校学生养成教育的基本概念,分析技校学生养成教育的基本内容和方法,探讨养成教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曹雯 《职业》2007,(18):51
技校课程的知识含量并不高,完成学业不会很困难.但生源的社会特殊性,心理复杂性,个体多样性,给学校思想道德教育、学生身心素质培养增加了相当的难度.策划针对性强的教育方案,配以考究的工作方法,使青年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是学校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