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语言运用的最大成功莫过于通过一定的符号形式有效地表达了一定的语义内容。语用学把符号形式和语义内容看作维系人们语言运用的两大支柱。符号形式和语义内容具有依存性和任意性两大关系,巧妙地利用这两大关系,可以为一定的交际服务。“虚拟”(subjunctive)是人们在语用过程中为了一定的交际需要而采取的一种有效手段,虚拟原则(subjunctiveprinciple)作为一条语用学原则有其独特的规律,在语用中遵循这条原则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生成语法照应研究为基础,概括出照应“简省形式倾向共指解读,冗长形式倾向异指解读”的句法特点和“语义一般性”的语义特点,然后运用“一般会话含义”的语用原则对照应现象作出系统解释。研究表明运用语用原则解释照应现象比句法规定具有更强的覆盖面和解释力。  相似文献   

3.
古汉语语序在句法、语义、语用三个不同语法平面上有不同的表现形式而表达不同的内容。古汉语句法层面的语序是对具体语言事实抽象的结果,语义层面的语序则要对动词进行“价”类分析,着眼于不同类动词的表层配置形式,语用层面的语序是根据不同的表达需要而呈现的动态的语法形式。  相似文献   

4.
20世纪语言学发展经历了三个主要阶段——即历史比较语言学、结构主义语言学和转换生成语言学阶段。现代语言学的发展是从语言的内向型研究(形式和结构的描写)逐步转向语言的外向型研究(内容和功能的阐释),由此启迪了我们必须从语法、语义、语用的层面来研究语言,做到结构与功能结合、描写与解释并重、宏观与微观并举。只有这样,才能促进现代汉语语言学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讨语法意义和语法形式结合以及语法研究中三个平面的联系问题。作者认为,意义和形式结合不是方法问题,而是语言观的原则问题。一种语言与另一种语言的本质区别不是意义,而是表现意义的形式。语法形式不是指孤立的语素或词等等,而是它们的结合关系。这种结合关系本身就是形式和意义的统一体,只有从形式入手才能发现和解释意义。“三个平面”中的语用分析是指语法范围内涉及的问题,是通过句法结构表现出来的一般的语用意义。  相似文献   

6.
“小三角”理论对于语言现象的分析具有重要意义,可以运用该理论对语法事实进行多角度研究,进而更加深入地理解和认识相关语法现象。研究以邢福义先生的“小三角”理论为指导,从语表形式、语里意义、语用价值三个角度对“X派”词族进行分析。语表形式方面,“X派”的语表形式主要表现在音节和词性两个层面。语里意义方面,“X”的内部结构关系多样,以动宾和偏正关系为主,在句中可以担任主语和宾语;“X派”的语义内涵主要由“X”决定,“派”的语义处于逐渐虚化的状态,有高度的概括性和泛化性,使得“X派”词族的应用范围在不断扩大。语用价值方面,“X派”词族的使用可以形成注意焦点,凸显主观性,符合语言经济性原则,表现出积极的语用效果。  相似文献   

7.
语言研究的方法论是一个层级系统,从技术的角度看,语法分析可以有多种方法。中国现代语法学中语法的多种分析方法都有运用。然而汉语语法的一些基本问题难以解决,并不在于这些具体的分析技巧,而在于指导这些技巧的方法论原则。在不同的原则下,技巧的运用会有完全不同的结果,当代中国语法学缺少的不是方法之“术”,而是方法论之“道”。汉语语法分析的基本原则是以语义和功能作为分析和综合的基本依据,这首先是由汉语的特点决定的。汉语的形式不是具有高度自足性的纯形式,而是作为内容本体的充实的形式。它总是贴近语义内容,与语义内容契合为一体。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现代语用学角度同现代文学批评理论中的“话语理论”角度评析了毛姆的小说《午餐》的人物语言。《午餐》中人物对话充分运用了语用学中关于会话的“礼貌原则”和“合作原则”的多种具体准则或技巧,但从文学的“话语——权力”理论视角分析,这部小说恰恰是对这些“原则”、“准则”下隐含的现实社会关系和话语权力关系的揭露与反讽。这种对照表明:现代语言学从语法到语义再到语用的重心移动,还必须进一步同“话语权力”观念结合起来,这才能较为准确地把握语言系统同社会历史文化语境之间的复杂关系。  相似文献   

9.
英语超常规搭配的语用特征及修辞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搭配规则在英语语言的交流中与语法规则一样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在英语语言中同样存在着语法结构上超常规的搭配形式。语用学理论框架下的关联理论、经济原则和认知语言学框架下的合成空间理论为这种超常规的搭配形式提供了理论基础。超常规搭配的语用特征和修辞特点反映了语用学理论中的经济原则和语境具有动态性的交际原则;这种超常规搭配的非常规性使它具有不同于一般搭配的特点,即超强的语义功能和更强的比喻与幽默的修辞功能。  相似文献   

10.
印欧语形式语法的组织原则是上、下位概念之间的判断与推理,其反映的是语言结构的聚合性关系;汉语语义语法建构的基础是以转喻和隐喻为手段,实现相关概念之间语义要素的抽象与组合,其体现的是语言结构的组合性关系.形式语法是显性的、标记的;语义语法是隐性的、语义的.与形式语法相比,语义语法更贴近于人们的思维和认知,在语义语法研究的过程中,思维和文化的因素不可或缺.  相似文献   

11.
目前流行的语言模型没有正确地反映出语言的层级和层面,没有发掘出全部的语言成分,因而没有反映出语言系统的实际。语言系统需要从两个层面进行观察:从语法—词汇层面观察,语言由语法系统和词汇系统构成;从语音形式—语义内容层面观察,语言由语音形式系统和语义内容系统构成,其中语音和语义分别是构成语音形式和语义内容系统的材料系统。语法系统、词汇系统和语音形式系统、语义内容系统没有在同一个逻辑平面上;语音系统、语义系统,和语音形式系统、语义内容系统没有在同一个层级上。  相似文献   

12.
“使役”(cause)作为一个语义范畴,在语言之中的语法表现,通过几种语言的横向比较分析,可以分析出三种形式,这三种形式分别处于三个层次:用可以作为使役形式标记的词汇组合成的语法结构层次、通过词的内部形态变化形成的形变层次和没有表层上的形式识别标记但通过语义层的分析可以得到识别的零形式层次。本文从现代汉语“使役”这一语义分析出发,试图建立所论及的语言在“使役”这一语义要素的语法表现形式上的联系。我们认为这对于语言普遍性的研究是会有意义的。而把零形式作为“使役”语义表现的一个形式层次,则具有很大的思辨价值。  相似文献   

13.
惯用语是口语中表达整体意思的短小定性的习惯用语,广泛的存在于人类的语言当中,以简短的形式包含了丰富的内容。本文从语义、语法、语用三个层面对汉语惯用语系统进行分析并对其在第二语言教学中的处理原则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从古代开始,更确切地说,从有文字记载的文化以来,人们就从具体的语言的角度对语法展开了研究。然而,语法研究取得引人注目的成果还只是近几十年的事情。这几十年中语法研究的一个重大进步,就是人们在研究语法时注意到了语义和语用。当代语法研究的新方法的产生,在很大程度上受益于语言教育、语言工程等一系列新课题的出现。朱德熙先生曾多次强调,语法研究的目的就是要弄清语法结构和语义结构之间的关系。胡裕树先生也多次提起语法研究中的问题有语法的、语义的,还有语用的。他指出,  相似文献   

15.
语法教学是外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语法能力集中体现在正确表达和理解话语的知识和技能上。本文提出用语言意识来加强语法的分析和研究,以探索语言的语义及语用特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主动发现、理解和运用语法形式,从而促进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中国20世纪中期以来关于语言结构的理论研究,在语言部门划分中,"语音、词汇、语法"是必须的,"语义、文字、语用(修辞)"是可以选择的.研究语言功能的音位学得到重视和推广.在切分单位中,对仅仅作为视觉形式的"字"和形式结合内容的"词"的区分越来越明确,词意识和词性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句子语法结构的形式和内容的描写与解释越来越细致、深刻.对语言结构在使用中的动态观察和分析越来越重视.  相似文献   

17.
语气助词“吧”的情态解释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语气助词“吧”的主要功能在于参与句子的情态表达,对它意义的归纳或描写应该以它的情态表达作为依托。本文结合“吧”的实际用例、它与其他语气助词的对比以及汉日对译语料的分析,对“吧”的语法分布及语义作出情态上的解释。认为“吧”的情态语义为“对命题内容作出推量,并要求确认”。大量运用于祈使句是“吧”之情态语义语用化的结果。不同语言的语气助词在情态表达上的特点在语言类型学上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以奥斯汀提出的“语言行为”作为理论框架,论述语气与语言行为、情态与语言行为以及言语表述与交际意图之间的密切联系。探讨语言形式和语言内容,语法和语意、语用之间一种内在的、相互影响的辨证统一关系。  相似文献   

19.
角色和指称是角色与指称语法的两大核心概念,分别对应语言中的语义和语用两大视角。这两个维度在句法的各个层面都体现的淋漓尽致,语义、句法、语用三者的紧密结合称得上是该语法理论的最大亮点。本文从语句结构、语义结构、语法关系、信息结构与指称四个方面详细介绍角色与指称语法的核心观点和最新进展,深入剖析该语法理论的优势和局限,以求从中获得启发,为构建汉语语法体系寻找新思路。  相似文献   

20.
逻辑和语言研究的交叉互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逻辑和语言的研究分为句法、语义和语用几个领域.在语义领域,其主要理论有蒙太格语法、广义量词理论、话语表述理论、情境语义学和类型逻辑语法.这些理论自上世纪下半叶诞生起就早现出逻辑和语言研究的交叉互动:尽管在形式语义学框架内逻辑始终强势影响着自然语言的研究,但自然语言的丰富性通过形式语义学的研究也一直作用于逻辑工具的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