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生态文明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我身心这四种关系的和谐共生的文明.它蕴含着人尊重自然、管理自然、保护环境等自然道德的根基;人尊重他人、宽容他人、与他人合作等人际伦理要求;社会尊重个人、个人认同接纳并融入社会等社会伦理精神;以及个体自尊、自律等自我伦理价值.  相似文献   

2.
就最基本的含义来说,“人本”意味着对个体的人的尊重,包括尊重人的生命、财产、情感和精神自由。新闻报道的人本意识,对新闻工作者来说,它体现为采编人员个性的张扬,以及首创精神的自由发挥;对于社会和受众来说,它首先体现为来自传播者的人文关怀,对人的生存状态和精神状态的关怀,其次体现为信任,对受众辨别能力、自制能力和欣赏品位的信任,另外就是尊重,对受众知情权、表达权的尊重。20余年来,我国新闻报道越来越多地体现出人本意识。  相似文献   

3.
一要注意研究和满足员工的现实需要人本管理就是以人为中心的管理。从本质上说,企业人本管理就是通过尊重人、关心人、激励人等方法,充分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提高劳动效率和管理效率。  相似文献   

4.
和谐社会的构建必须尊重人性发展的规律。中西方对人性观探讨的目的就是以人性观为价值基础去认识和调控社会,从而达到社会协调发展的最终目标。通过对中西方人性善恶观差异分析,为我们在和谐社会构建中遇到的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如何协调,社会调控方式如何有效发挥作用等问题的解决提供可操作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走向公平正义--浅谈法律监督的意义与局限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公平正义,是人类的共同理想和追求,是社会中每个人都能受到尊重、认同和恰当对待的表现,也是衡量社会制度优劣的试金石。人类社会的秩序与和谐要靠法治,而法治的最高境界就是公平正义。在实现法治、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过程中,法律监督具有不可忽视、不可替代的功能。  相似文献   

6.
对教育的敬畏:教育发展所必需的理性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教育本质和规律的片面认识使我们对教育的尊重和敬畏感淡薄。造成这种认识的主要原因一是我们过于注重政治功利和经济功利的教育目标;一是我们还带有浓厚计划经济特色的政策和制度。轻视教育本质规定和客观规律的消极影响是全方位、基础性的,其最显著的表现就是使教育偏离了培养高尚的人、道德的人、理智的人、智慧的人和发展及创造社会文明的教育方向。因此,尊重教育,敬畏教育,按照教育规律办事,是教育发展以至民族文化振兴的理性前提。  相似文献   

7.
刘勰文学理论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论文与论人紧密结合在一起。在《文心雕龙》中,他不同于传统文论大多从文学的社会功用价值方面阐述文学,而主要“是就作者之人而为言”。通过对创作思想活动、文学起源、主体修养、风格表现等问题的详尽论述,刘勰建立了他的主体性文学理论。刘勰在文学中强调主体性,就是强调主体精神在文学中的地位和价值;强调充分尊重和肯定创作个性。  相似文献   

8.
孙勇 《金陵瞭望》2011,(24):85-85
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把坚持最广泛最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前提.把尊重劳动、尊重意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方针.意义十分深远。对于企业来说.将以上四个尊重更具体化.就是尊重员工、尊重人才、尊重用户、尊重管理。这四个尊重用以人为本加以贯穿.就凸显出尊重人的劳动,尊重人的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9.
江泽民指出中国共产党执政要坚持以人为本,其执政理念就是要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和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辨证统一,坚持为崇高理想奋斗和为人民谋利益的辩证统一。其实现途径就是要做到“三个创新”、“四个尊重”。  相似文献   

10.
现代与传统的分离与断裂,产生了物质至上与异化消费的理念,一定意义上导致社会失序;使社会回归有序的路径就是建构"生态场域"。"生态场域"蕴藏秩序、本位、互动、超越四个层次内涵,具有对等、融入、良性、多元四个特征。建构"生态场域"就是使社会按其固有秩序运作,尊重差异、倡导多元、协同合作、有效发展,让人与物是其所是,得其所归,使自然—人—社会回归良性循环状态。"生态场域"理论可以被应用于对民族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现代性与传统的关系以及旅游、学校、传媒等领域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我国私营企业主的管理劳动 ,仍然具有二重性 ,一方面是为驱使和剥削劳动者而进行的监督劳动 ;另一方面是对共同劳动进行的管理 ,是一种生产劳动。然而 ,在我国新的历史条件下 ,私营企业主的管理劳动是在遵循国家法律法规的情况下 ,在尊重劳动者权益的基础上进行的 ,他们的管理劳动为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作出了贡献 ,他们也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相似文献   

12.
与传统观点不同的是,希施洛普(Alec Hyslop)认为,他心知问题产生的根源是直接认知的不对称性.所有的心灵理论,包括取消主义都必须从自我出发,以自我的经验作证据,然后扩展到他人身上.所以所有的心灵理论都存在着一个他心知问题.在此基础上,希施洛普提出了一种解决他心知问题的新的模式.  相似文献   

13.
以多相瞬变流理论为基础,建立了井筒内气液两相流动模型,并对低压欠平衡钻井中注气量对井内压力的影响关系和规律进行计算和分析。计算分析结果表明,注气量对井内压力的影响除与注气量本身大小有关外,还与井深、井眼与钻柱结构尺寸、井内液相流量和性质等因素密切相关。单纯增大注气量并不一定就必然会导致井内压力的降低,这取决于所给条件下构成井筒内气液两相流体的静液压力和流阻间的平衡关系。介绍的模型及方法对确定低压欠平衡钻井过程中各相关参数、地面压缩机组的配置、以及设计方案等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傲慢与偏见》中四桩婚姻分别代表了四种不同的婚姻意识,最值得推崇的是达西先生与伊丽莎白的爱情和伊丽莎自身上所体现的婚姻意识。他们的婚姻与其他三段婚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更好地突出了这种建立在相互尊重基础上的爱情比那些只为金钱、权力等等其他因素的爱情婚姻更加高尚,也会更加幸福,更值得我们推崇、向往。  相似文献   

15.
从1895年策划广州起义失败到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这15年间孙中山先生的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海外度过的。其中时间最长的是日本,辛亥前进出日本十余次,居住5年多。其次是南洋(包括今东南亚的越南、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等国),也进出多次,居住4年左右。日本和南洋成为孙中山和中国革命党人进行革命活动最重要的两个海外基地,对辛亥革命的发动起了重大的作用。本文试图以世界眼光和亚洲视角,从历史事实出发,用比较研究的方法,对于孙中山辛亥前在日本和南洋的革命活动,作一番初步的比较。  相似文献   

16.
城市规划管理体制是否合理,是城市规划功能能否得以充分发挥的首要条件。在综合阐述城市规划管理与城市规划管理体制内涵和要素、特点的基础上,针对我国转型时期大多数城市规划体制的存在缺陷和管理机构、管理人员、管理方法和管理过程方面的具体问题进行分析,进而就城市规划管理体制的改革,提出了要调整规划管理机构和划分管理权限、加强规划人员培训和提高规划管理素质,以及改进规划管理方法以提高规划管理效率、完善城市规划管理法律体系,建立完整的行政监督和司法监督、社会监督机制等一系列改革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古代埃及是一个政教合一的国家,宗教也是埃及古文明产生和发展的一个重要根源。在埃及这个众神的国度里,伊西丝女神作为古代埃及妇女最典型的代表,从文明之初直至后来的希腊罗马时代都备受尊崇,享有至高无上的权利。其普及范围之广,受欢迎程度之深,为埃及其他神灵所不及。通过对她的各种法力和特权的讨论,我们得出结论,伊西丝正是因其独具特色的强大的母性形象走进了埃及人的生活,深深地植根于人们的意识之中,大到天文、艺术、文学、建筑,小到日常生活习俗,都蕴含着伊西丝女神的影子,她的崇拜对后来的罗马基督教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和谐社会的第一要义,是人民之间的纠纷得到及时解决,是具备充分有效机制使民间纠纷不至于恶化成灾。所谓和谐社会,就是利益有不同程度冲突的各色人或各类群体和平共处、相得益彰的社会,是纠纷得到及时的、制度化的解决的社会,是纠纷解决机制健全有效的社会。我们不能幻想消灭纠纷的"和谐社会"。国家的首要任务是消除冲突或解决纠纷,而不是策划或利用人民之间的斗争。纠纷解决机制的第一要义不一定是全力保护纠纷双方争议的正当利益,而是为了防止纠纷"冤冤相报"、"没完没了"、"恶性循环"。国家解决纠纷是纠纷解决的最后的、不得已的途径,社会解决纠纷才是纠纷解决的最主要途径。对社会或个人解决纠纷作用的尊重,归根结底是对个人自主自由或独立人格的尊重,是对民主和自治理念的尊重。  相似文献   

19.
自省能力是人类区另于其他动物的重要性质之一,也是哲学思考得以可能和发展的基础。本文主要对具有自省能力的主体如何推理进行形式刻画,这样刻画的逻辑我们称为自认知逻辑。文中我们给出了简明直观的自认知逻辑系统,包括它的语言、语义、扩张以及可靠性、完全性的证明。  相似文献   

20.
在《认真对待权利》一书中,美国法哲学家德沃金在批判法律实证主义和功利主义的基础上,提出了“权利是政治王牌”的反功利主义概念,并明确了“平等关心与尊重的权利”的基础权利地位。罗尔夫·赛多利斯经分析后指出“平等关心”的权利具有明显的功利主义内涵。德沃金对此并不否认,甚至为功利主义进行了辩护。这一吊诡现象展现了“平等关心”与“平等尊重”的内在张力、权利与功利主义的复杂关系。经分析可知:“平等关心”和“平等尊重”的冲突并不是德沃金权利理论自身的逻辑缺陷,而是彼此冲突的直觉在该理论上的反映。另外,基于功利主义的强大解释力,权利必须在与功利主义相对照的语境中界定自身,这是包括德沃金在内的西方权利理论无法超越的必然限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