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有文采”是高考作文跻身“发展等级”的重要条件之一,即讲究作文语言的艺术性。它要求考生作文用词生动、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意蕴,有感情,有画面。那些语言干瘪、缺乏美感、不生动形象、没有文采的文章不能引起阅卷老师的兴趣,往往归入低档作文。当然,“文采”不只是指“词藻”,而要有更丰富的内涵。它是一种韵味,一种光泽,一种气派,它以自然流露为上,返璞归真为上。  相似文献   

2.
从艺术本质上讲,中印两国“味”论从总体上看都属于艺术鉴赏论,都强调了艺术美感的重要性,强调了艺术要经得起玩味、寻味、品味,强调艺术要带给人美感享受。但中国“味”论更突出地强调了艺术的“味外之味”,即艺术美感的多层次性和广泛持久性。而印度“味”论则更强调艺术美感的普遍可传达性、可体味性。从艺术表达的内容和风格上看,两国“味”论都极其重视艺术情感的传达和表现。中国文学一向就有重情的传统,中国诗论也很注重情感传达的论述,而印度“味”论则更是以情为核心,对艺术表达之情进行了条分缕析的研究。但总的来说,印度“味”论更提倡“艳情味”,而中国“味”论则更强调“平淡味”、“冲淡味”。  相似文献   

3.
沈从文和萧红的抒情小说创作在现代文学史上独立新帜,又有各自的特点。作为抒情小说,他们的作品都具有浓郁的抒情性,淡化冲突和情节,并且放慢了叙事节奏。但在沈从文的笔下,我们更多的看到的是人性美好的一面,而萧红笔下的世界则让人触目惊心,这点也表现在了人物形象的塑造上。在作品中流露的情感,沈从文的显得平和、从容、含蓄,而萧红作品中的情感则激烈、外露一些,他们对笔下世界的不同情感关照同时也表现在景物的描写上。虽然有这许多不同,但两人的作品都贯穿着现代乡村的“常”与“变”。   相似文献   

4.
南唐词人冯延巳是“开北宋一代风气”的关键人物。其词源于“花间” ,从表面上看“不失五代风格” ,即写景不出闺阁园庭 ,写情不外伤春怨别 ,和花间词近似 ,但就其所表现出的内涵而言 ,则又“堂庑特大”、“深美闳约” ,一定程度上超越了花间词 ,具有一种独特的悲剧美感 ,本文探讨了冯延巳词悲剧美感的表现并分析了其成因。  相似文献   

5.
《坏女孩的恶作剧》是以男主人公里卡多和女主人公坏女孩若即若离的爱情故事为主线展开的,小说从他们小时候在利马相遇写起,直到在马德里的老年时期,其间经历了无数次分分合合的游戏。虽然两人是相爱的,可他们的爱情却是与众不同、支离破碎的。本文试图用弗洛伊德的“暗恐”理论来解读该小说,并指出爱情之所以支离破碎,是因为他们各自“暗恐”心理作用的结果,同时指出,这种“暗恐”心理也是略萨本人“暗恐”心理的流露。  相似文献   

6.
延安时期是否存在毛泽东的个人崇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延安时期党的理论工作者和领导干部以及普通群众,在他们的文章、讲话及日常言谈中,都认可毛泽东为我党领袖并给予高度评价。虽然有些言辞看似“过火”,但实为人们对毛泽东的崇敬、爱戴之真情的流露,并非是对他的个人崇拜。  相似文献   

7.
郭沫若是“五四”浪漫主义文学思潮的重要代表。本文在较广阔的社会文化背景上,着重从郭沫若所提出的“艺术是我的表现”、文艺是“天才的自然流露”“没有所谓目的”、形式上应该“绝端自由,绝端自主”等三个方面分析了他的浪漫主义文学主张的复杂内涵和特色,并揭示了郭氏浪漫主义文学观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十八世纪英国经验主义美学的崛起,促成了美学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的变异。前辈哲学家、文论家们感兴趣的“美的本质”及“艺术的本质”已不再是英国经验主义美学家的热门课题,他们的视线聚焦于美感及艺术美的生成分析,前人作为工具的“本体论”遂被“认识论”所取代。在美感、艺术美的生成分析中,审美感知、想象无疑是核心课题,从培根、霍布士到休谟、博克无一不在感知、想象上耗去了大部分心血。令人遗憾的是,英国经验主义美学家极有贡献地完成了美学研究对象的转变,但在方法上过  相似文献   

9.
作品通过一个女性莱尼及围绕着她的众多男女“他们”的生活,反映了德国20世纪20年代至70年代的社会生活,揭示了纳粹对人性的摧残与扭曲。另一更为重要的主旨在于表达自己对生命存在模式的思索,对理想人性的追求。这一追求与思索是通过人物莱尼和“他们”的生命状态的描写而表达的。但其间又流露了作者思想的矛盾与迷惘。最后笔者提出了“生态人”的概念。  相似文献   

10.
郭沫若是“五四”浪漫主义文学思潮的重要代表。本文在较广阔的社会文化背景上,着重从郭沫若所提出的“艺术是我的表现”、文艺是“天才的自然流露”“没有所谓目的”、形式上应该“绝端自由,绝端自主”等三个方面分析了他的浪漫主义文学主张的复杂内涵和特色,并揭示了郭氏浪漫主义文学观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
每个生命都是充满灵性、丰富多彩的。每个孩子也都是天真烂漫的,童真童趣是他们生命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可是,作文中他们的童真哪儿去了?在作文教学中,可从“求真”入手,让学生放飞童心,倾吐真言,流露童趣。  相似文献   

12.
郭沫若的现代诗论主要包括“自我表现”说和“自然流露”说两部分内容 :前者认为诗歌是“自我”情感的抒写和人格的表现 ,后者认为“自我”的情感与人格在诗歌中应该是以“自然流露”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它既是应新诗发展的需要和时代的要求而产生的 ,又是对中西诗论创造性的转化。它对中国现代诗论和新诗的发展均产生了积极的影  相似文献   

13.
词由唐发展至两宋 ,词人辈出 ,高峰迭起 ,形成“豪放”与“婉约”两大潮流 ,但主流是婉约词。这种主流形成的原因有 :从社会背景来看 ,词的演唱在两宋成为社会风尚 ,这种风尚适合婉约词的生存和发展 ;时人所普遍接受的一直是婉约词 ,并被奉为“正体” ,豪放词被历代词学家论为“别调” ,没有取得应有的地位 ;尽管苏轼和辛弃疾在豪放词的实践上取得了极大的艺术成就 ,但他们“以诗为词”和以文为词”的创作倾向也流露了较为明显的缺陷 ,使豪放词难以为继。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诗词博大精深、绚丽多彩,彰显出中国格律诗词所特有的诸多美感。为再现这些美感,外文出版社《毛泽东诗词》英译版本做出了不懈而可喜的探索,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译作体现了原作的审美意识,发掘了原作的内在美,尤其是在“气势美”、“情感美”、“景致关”等方面,把握了原作的精华,并娴熟地用精到的意向语言表述了出来,为世界文学的百花园增添了一朵奇葩。  相似文献   

15.
“积淀说”之逻辑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从两方面展开对李泽厚“积淀说”的分析商兑:其一,从“积淀说”美学理论所规定的“美感矛盾二重性”所包含的自身矛盾性方面入手。通过对实践本体的分析,运用逻辑推论,证明了“积淀说”美学有关观念、想象的积淀作为历史积淀没有必然性,而实践本体积淀为形式感及其历史延续,才是审美的“有意味形式”之真正的“意味”,从而在逻辑层次上否证了“积淀说”美学对于“美感矛盾二重性”的先验规定;其二,通过对文化发生过程中的人类生命结构的一致性与差异性的一般分析,得出了“不同文化的审美心理结构具有生命结构的普同性”的结论,由此进一步否证了“积淀说”美学关于“美感矛盾二重性”的先验规定,在此基础上确立了“感性文化人类学”的美学认识。  相似文献   

16.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生要明确具体、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为此。我们认为小学生的作文应源于真实的生活,借助科学的写作技巧。流露自己的真实感受,即“求实”;而大千世界神奇无穷,畅想、创造、好奇又是少年儿童的天性,他们在作文中反映出来的思维方式是富有创意的,即“创新”。  相似文献   

17.
康德认为“审美”既不涉及概念,也不涉及任何法规,而是主观的行为。“审美”不涉利害,“美感”和“一般快感”以及“完善”不同之处,在于“美感”绝不涉及主体的欲望或需要。在此基础上,康德进而提出“审美”不经概念而具普遍性,“美”是在人类具有“共同感受力”的基础上“普遍可传达”的一种感受。同时,“审美”应该无目的而符合目的性,并具有不依赖概念的必然性。康德还通过对“纯粹美”和“依存美”的定义和比较,进一步开展对“理想美”的探求。  相似文献   

18.
宗白华先生关于美感或美的理想问题的认识和论述是独特而全面的。他欣赏“芙蓉出水”的美 ,但绝不贬弃“错采镂金”的美。宗先生从历史和哲学的高度分析了这两种美感的形成和发展 ,他在推崇“芙蓉出水”的美的同时 ,也寄希望于这两种美感的结合 ,从而产生相济互补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当代文学的语境中,“主旋律”文艺通常是指以倡导主流价值观、发挥文艺的意识形态功能为目的的作品.在政治意识形态在传统意义上的启蒙和充当价值尺度的功能已呈弱化趋势的情况下,对于智识水平大为提高的当代人,传播意识形态的恰当途径应该是尊重社会已经多元发展的事实,创造符合时代要求的审美价值来重构美感.对于“主旋律”而言,让人们在审美感受中接受意识形态的无意识铭刻,乃至忽略其意识形态性而中性地探讨其文学类型特征,反倒可能是传播意识形态的最佳途径.而“主旋律”文艺获得情感认同的前提,不是依赖话语权的优势捏造美感,贴近主观臆想中的大众,而是提供可以被认同的情感,通过主体间性的协商伦理的践行,去争取社会成员的“同意”;从而扭转文艺与主流政治话语相疏离的局面,并通过与其他形态的文艺创作的共存与竞争,彰显文学身份,在总体性的意义上保持文化主导权的地位.  相似文献   

20.
钱钟书与杨绛 ,是当今中国文坛上最具人望的一对文学伉俪。之所以如此 ,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 ,但与他们在作品和人生当中所体现出来的智慧与幽默肯定有着直接而重要的关联。智慧与幽默在他们 ,不仅是表达的策略和技巧 ,而且也是内在性情的自然流露 ,是他们有关文艺乃至宇宙人生的一种理念。说到钱钟书和杨绛智慧与幽默的形成 ,其成因自然也是多方面的 ,但与英国文化的濡染显然有关。一、从林译小说到牛津岁月钱钟书十一二岁的时候 ,开始接触英国的文学作品。他发现了商务印书馆当时发行的两箱“迷人”的《林译小说丛书》 ,于是开始了“反复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