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印度于1947年8月15日独立,1950年1月26日颁布宪法和宣告成立共和国。1950年3月,印度政府任命以尼赫鲁总理为首的计划委员会。从1951年4月1日(即1951-52财政年度的开始)起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37年来除了1966-69三个年度因经济困难暂停执行五年计划外,印度已执行了六个五年计划,现在进入“七五”计划(1985-90)的第四年。印度在“二五”和“三五”期间(1956-1966)主要通过国家投资和外援在公营部门已建立了一套比较完  相似文献   

2.
印度于1947年8月15日独立,1950年1月26日颁布印度联邦宪法并成立共和国,1951年4月开始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至今已完成了七个五年计划,其间于1966至1969三个年度因经济困难暂停执行五年计划,目前正在制订第八个五年计划(1990年4月至1995年5月)。总的说来,印度经济的发展是平稳的,其主要特点是国民总产值呈稳定、持续和缓慢的增长。据印度官方统计,从1950-51年度至1989-90年度的年均经济增长率为3.9%,如果把这40年分为两个时期,即从1950-51年度至1979-80年度的前30年和从1980-81年度至1989-90年  相似文献   

3.
发展农村工业是中印两国农村现代化面临的一个共同课题。进入八十年代以来,中国农村工业发展非常迅速。1986年中国乡镇工业总产值比1978年增长了五倍多。从1973-74年度到1984-85年度,印度乡村工业和小工业的产值也增加了1.5倍。1985年9月中共中央关于第七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指出:“发展乡镇企业是振兴我国农村经济的必由之路。”中国的“七五”计划还规定,乡镇企业总产值到1990年要比1985年增长一倍。印度计划部长马德  相似文献   

4.
贫困、失业是印度农村一直存在的普遍而严重的问题。独立以来,“消除贫困”、“增加就业”成为各派政治力量争夺政权的最漂亮口号,也是历届政府喊得最响亮的施政方针。早在1955年国大党阿瓦迪年会上,尼赫鲁就提出“消除贫困,实现社会公正”,并把这个口号作为实现他的“社会主义类型社会”的基本目标。自此以后的各个五年计划中,印度政府都把增加国民收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扩大就业机会作为计划的重要目标之一:在第二个五年计划中提出扩大就业机会,减少收入和财富的不平等;第三个五年计划要求最大限度利用国内人力资源,保证大量增加就业机会,逐步达到机会均等,减少收入和财富不平等;第四个五年计划特别强调尽各种努力,最大限度地发展农业生产,增加农村人民收入;第五个五年计划再次重申扩大就业机会,扩大社会福利计划以满足国民最低需要,加强和发展为给贫困的人以合理的价格提供必需的消费品而建立足够的公买和公卖机构;第六个五年计划更进一步  相似文献   

5.
尼赫鲁执政时期采用的工业化发展战略,在印度的第二、三个五年计划中得到了充分体现。由于这一战略不尽符合印度国情,致使印度经济的发展遇到了许多新矛盾、新问题。本文拟从总结印度经济发展的教训的角度,对印度“二五”计划中选用马哈拉诺比斯模型的背景和效果作一浅析。 (一) 印度在“二五”计划中对马哈拉诺比斯模型的选用,体现了当时印度实施以优先发展重工业为核心的工业化战略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论印度的经济计划与市场调节相结合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1947年独立后,为发展民族经济,用经济独立巩固已获得的政治独立,印度在允许私营经济存在和发展的同时,又大力发展国家所有的公营经济,从而形成了公私并存的混合经济体制。为加强对混合经济的宏观管理,印度在不放弃市场调节机制的同时,又坚持实行国民经济发展计划,从而形成计划控制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宏观管理机制。从1951年执行第一个国民经济发展的五年计划以来,印度已完成了七个五年计划和四个年度计划。40年来,印度经济计划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管理机制不断调整,逐渐改造,为发展中国家国民经济的宏观管理提供了某些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中印两国经济发展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印度独立比中国解放要早两年多。印度宣布成立共和国(1950年1月26日)却又比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晚了将近4个月。独立前的印度与解放前的中国有许多相似之处。毛主席在建国后不久给印共总书记兰那迪夫发出的复电中曾经指出:“印度过去的命运和将来的道路和中国有许多相似之处。”印度前总理尼赫鲁也说过:“印度和中国尽管在许多方面有差别,但非常相像。”五十年代初期以来,中国执行了六个五年计划,现正进入第七个五年  相似文献   

8.
全国党的代表会议重申了要“两个文明”一起抓的方针,并且明确了第七个五年计划是“两个文明”并进的计划,这对于“七五”期间的共青团工作有着重大的指导意义。一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共青团工作的根本任务。胡耀邦同志最近指出:“共青团在改革的形势下,要把培养四有新人作为自己的根本任务、战略任务,做为共青团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为衡量共青团工作好坏的唯一标准。”胡耀邦同志的指示,为新时期共青团工作指明了  相似文献   

9.
巴基斯坦自1955年开始实行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至今,已进行了五个五年计划,1983年7月1日开始实行第六个五年计划(1983—84年度至1987—88年度)。新的五年计划总的战略目标是:逐步调整各经济部门的结构,提高国民经济自力更生能力,发展生产,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计划总开支按可变价格计算为4,950亿卢比(约合380亿美元),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为6.5%,工、农业生产年平均增长率各为9.3%和4.9%。同前几个五年计划相比,“六五”计划有以下一些特点:  相似文献   

10.
印度1947年从英国殖民统治下获得独立后不久,就决定实行经济计划发展战略。1950年3月,权力极大的国家计划委员会成立,尼赫鲁总理亲自担任计划委员会主席,广泛招徠经济学家和各方面专家,于1951年开始实行印度的第一个经济发展五年计划。1951年以来,除1966—69中断三年和1978—79年中断一年而外,印度已实行过五个五年计划,第六个五年也计划于1980年开始实行。印度这样一个按资本主义道路进行经济发展的发展中大国是怎样通过五年计划来制定和实行其经济发展战略的,结果如何,这就是本文所要探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1.
一赵紫阳总理在全国党代会上所作的《关于制定“七五”计划建议的说明》中指出,第七个五年计划期间,是全面改革我国经济体制的关键时期。在“七一”的前两年,改革的重点要围绕稳定经济的要求,从宏观上加强、完善间接控制体系。“七五”后三年,要围绕发展社会主义商品市场的要求,进一步加强间接控制。可见,建立健全、加强和完善间接控制,是我国“七五”计划期间全面改革经济体制的一个重要方面。在一些国家的经济体制改革中,经济控制问题,尤其是如何搞好间接控制问题,已  相似文献   

12.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生产社会化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很多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都在全国范围内实行了经济计划,其中,日本就是实行经济计划比较典型的一个国家。日本从1949年编制《经济复兴计划》(1949—1953年)开始,几乎每一个时期都有统一的国家计划,但在1955年经济恢复前制订的计划,没有经过内阁会议正式通过,所以人们通常把鸠山内阁制订的《经济自立五年计划》(1956—1960年)  相似文献   

13.
孟加拉国是一个农业国家,但粮食生产不能自给,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有自然灾害和政策方面的问题,也有人口问题。一九七五年齐亚·拉赫曼执政后,调整了各项经济政策,采取了优先发展农业生产的方针。搞了个两年探讨计划,并在此基础上,制定了第二个五年计划(一九八一至一九八五年)。齐亚政府把增产粮食、控制人口和普及教育作为“革命”的三  相似文献   

14.
中国和印度都在力争实现经济现代化。目前两国都在执行第七个五年经济发展计划,也都不同程度地面临着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长期来,两国建设资金的构成不完全相同。印度实行赤字财政政策,但通货膨胀业不十分严重。中国一贯坚持财政收支平衡略有盈余的方针,但自经济改革以来年年有赤字,物价呈上涨趋势。现将两国建设规模、资金来源等作一比较。  相似文献   

15.
一、战略和措施印度独立以后,经济上面临的首要任务是恢复国民经济,发展农业生产。为此,从1947年至1951年开展了“粮食增产运动”和“统一增产计划”。从1951年4月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起,开始了有计划地发展农业的时期,其主要目标有两个:一是增加农业生产,实现粮食自给,满足工业和出口的需要;二是加强和巩固资产阶级在农村的阵地,发展农业资本主义。印度政府为了实现这两个目标,制定了一套完整的政策和措施,通称印度农业的发展战略。由于印度历届政府在如何实现这两个目标上有不同的指导思想,因此提出的政策措施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在大的方面大致可以60年代中期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从1947年  相似文献   

16.
我国的国民经济在战后三年计划(1954—1956)时期完成了战后恢复的任务。在1957年开始的五年计划期间,确立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是城乡唯一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这就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基础,为经济独立奠定了基础,从而胜利地实现了社会主义基础建设的历史性任务。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从七年计划(1961—1967)时期开始进入决定性阶段。但由于60年代中期遇到临战的危急状态,七年计划延长了3年。1970年完成的七年计划最伟大的成果是实现了社  相似文献   

17.
印度国大党的经济计划思想产生于它领导民族独立运动时期。印度取得独立、国大党执政后,它的计划思想又有某些发展,并且经历了六个五年计划的实践。计划对印度经济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但也暴露了它致命的弱点。现就国大党的计划思想及其实践作一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18.
一计划方针未能克服经济上的双重现象,这一点怎么解释呢?许多发展中国家都具有这种特点,我们可以举出一个明显的理由来说明这一特点。印度的人口在本世纪上半叶以每年大约1%的增长率增加了50%以上,在这以后的二十五年中则几乎翻了一番,达到每年增长2.5%的最高记录,而且一直保持着这一增长水平。总的说来,目前印度的人口比它的经济计划制订者们所能预计的要多出几乎1.5亿。此外,重工业或资本密集型工业能以少数劳动力达到很高的生产率,这就阻碍了就业机会的逐步扩大,而要吸收农村的大量失业人口,逐步扩大就业机会是必要的。这一趋势未受  相似文献   

19.
岔路口上的韩国经济与金泳三的经济政策及其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岔路口上的韩国经济与金泳三的经济政策及其影响金承权金泳三在竞选总统时曾许诺要当“经济总统”。1993年2月25日金泳三就任韩国第14届总统后,把重振韩国经济列为最优先和最根本的任务,在执政半年多时间里就接连推出“经济一百天计划”、“新经济五年计划”和...  相似文献   

20.
农业是印度最重要的生产部门,亦是聚集劳动力最多的一个部门。独立后,印度农业有了较大发展,尤其是“绿色革命”,使小麦生产有了突破。但目前尚存在不少严重问题,农业部门滞留大量过剩劳动力,即是急待解决的一大问题。印度的二元经济结构使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受到许多限制。为了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政府制订了不少政策,采取了许多措施,但效果不甚理想。印度在这方面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