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张春敏 《理论界》2005,(8):17-18
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首次鲜明地提出了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实现社会与经济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农业科技园区作为以科技带动农业、以科技发展现代农业的载体,在建设与发展过程中,时刻与周边区域的农户发生各种利益关系,以科学发展观来指导农业科技园区的建设,是当前我国建设和谐社会、全面发展国民经济的必然要求。一、科学发展观的内涵科学发展观总结了20多年来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功经验,吸取了世界上其他国家在发展进程中的经验教训,揭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科学的发展观指导着社会、经济、政治…  相似文献   

2.
《南京年鉴》编辑部朱晓京《年鉴如何体现科学发展观》一文,从年鉴的框架设置、年鉴的内容和年鉴的组稿与装帧形式等3个方面,论述了年鉴如何在编纂实践中体现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3.
计划经济年代残留下来的城乡差别发展的旧战略和旧体制 ,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中央提出的以人为本 ,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 ,为妥善解决“三农”问题 ,建立有利于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体制 ,统筹城乡发展 ,推进城乡一体化 ,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4.
5.
农业是当前我国经济最薄弱的环节,“三农”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瓶颈。以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城镇化、工业化步伐,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城乡共同富裕,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大思路。  相似文献   

6.
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如何以这一科学的发展观指导年鉴编纂工作,对提高年鉴质量、增强年鉴的服务功能、体现年鉴时代特色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沈佳 《理论界》2004,(3):25-25
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就会有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就会对发展人的实践产生根本性、全局性的重大影响。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明确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强调“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与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改革和发展。这样完整地提出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新发展。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五个统筹”的科学发展观,“五个统筹”的科学发展观对构建和谐的大庆油田,指导大庆油田实现“创建百年油田”的战略构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朱育英 《南方论刊》2006,(12):12-14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是党中央站在新的历史时期,统揽全局、着眼长远、与时俱进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发展阶段和发展任务的科学把握,是新阶段“三农”工作指导思想的深化、升华和发展,是解放发展农村生产力的重大举措。实施新农村建设,对信宜来说,是一个千载难逢的重要发展机遇。信宜地处粤西山区,是典型的农业大市。长期以来,我们一直把“三农”工作作为重中之重来抓。目前,先后获得了全国农林牧渔总产量百强市、全国水果百强市、全国农村初级电气化市、全国粮食生产…  相似文献   

10.
新疆与全国同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面临着一个经济结构调整的艰巨任务。如果想顺利完成这一任务,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只有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新疆经济结构的调整,才能有效缓解结构性矛盾,解决重大的结构失衡问题,促进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论小城镇建设与城乡统筹发展--以福建省为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小城镇,大战略”。党的十六大高瞻远瞩地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明确提出要把城镇化建设与城乡统筹作为农村小康建设的重要战略举措。统筹城乡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加强小城镇建设是统筹城乡发展的有效途径;通过小城镇建设的健康快速发展促进城乡社会经济的统筹发展,实现农村社会经济发展与全面小康建设的新突破。  相似文献   

12.
科学发展观所要求的发展,本质上是和谐发展;科学发展观所蕴含的科学精神、原则和方法,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根本的指导意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立足我国乃至我市现阶段的基本国情、市情,科学把握我国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切实把经济社会发展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这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面临的重大而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总结国内外在发展问题上的经验教训,吸取人类文明的新成果,提出了科学的发展观,把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理论推向了新的高度和境界。如何从历史与现实、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把握科学发展观的丰富含义、基本要求和措施途径,是当前重要而紧迫的课题,学界人士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探讨。  相似文献   

14.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在新的发展阶段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胡锦涛总书记这一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坚持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极端重要性,同时也让我们体会到了科学发展观所具有的非凡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15.
王任 《湖南社会科学》2006,(3):44-45,52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以来提出并确立的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执政理论的新飞跃。作为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重要组成部分的国防与军队现代化建设,特别是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无疑要遵循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从而确保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随着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不断深入发展,我军将逐步形成由高素质人力要素和高科技装备要素构成的新型作战系统,这无疑对军队领导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中国特色军事变革重要内容的军队领导管理工作创新也只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才能够进入一个更加科学、更加理性与更加和谐的崭新局面。一、坚持以…  相似文献   

16.
武汉年鉴社《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武汉年鉴〉编纂工作》一文,较为详细地介绍了《武汉年鉴》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年鉴编纂工作,在持续提高《武汉年鉴》编纂出版质量方面所作的探索。一是坚持“以人为本”,不断加大年鉴时代特征和地方特色的反映力度。二是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不断加大年鉴创新力度。三是坚持目标管理,不断加大责任编辑的组编稿工作力度。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1](P13)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是我党执政理念的一个飞跃,是指导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方针和原则。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关系党和国家工作的大局,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长远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目前,全国上下正在学习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学习过程中,有些干部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还有差距,甚至出现一些不良倾向。因此,以科学态度对待科学发展观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苑世清 《理论界》2007,(3):27-28
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新农村建设中,应认真贯彻落实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20字总体要求”,充分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坚持统筹兼顾,努力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实现又快又好发展。  相似文献   

19.
李从如 《南方论刊》2007,(12):26-27
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特别是领导班子建设,是我们党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中致胜的一条成功经验。要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必须建设高素质的领导干部队伍和领导班子;加强领导班子建设主要体现在:实现领导班子的结构优化、提高理论创新水平、加强学习和实践、选好"一、二把手"、选拔使用干部要始终体现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20.
科学发展观视野中的社会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科学发展观落实到社会建设中,就是要纠正以经济增长衡量社会进步的偏颇,倡导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发展理念,真正实现社会发展的客观过程与人的主观目的的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