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利益是指在一定社会关系条件下通过社会实践而实现的人们需要的各种客观条件的总和。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与他们的利益有关。利益是贯穿人类活动和历史进程的一条线 ,是社会发展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统一的纽带 ,是社会发展的内驱力。 相似文献
2.
李庆宗 《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3,13(6):1-2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体现了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辩证统一.其中,"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和"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体现了"三个代表"的合规律性;而"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则体现了"三个代表"的合目的性.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相似文献
3.
4.
邓小平的共同富裕理论是对历史主体的价值追求和历史客体的客观规律的反映。共同富裕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价值追求,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中国人民自主选择的结果,也是近代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共同富裕必须以包括科学技术的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为实际前提,通过先富后富战略、“三步走”战略得到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理论在实践基础上体现了真理观与价值观的统一。 相似文献
5.
赵小琪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
新诗的中国梦的实现既然是一个既涉及合规律性又涉及合目的性的复杂的、系统的过程,这就必然要求我们辩证、动态地看待新诗系统内个体与社会、现实与理想等结构性要素之间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首先,要实现中国梦这一理想,新诗中的个体与社会的发展一方面应该互为目的、互为手段;另一方面应该以每个人的全面发展为终极目的。其次,新诗一方面应该以现实的可能性为内在根据,通过展现已经获得证明的现实中的发展规律来叙述合目的的、应当如此的存在方式;另一方面又不能停留于现实生活之中,而应该表现出对可能的、应然的、合目的的生活的追求和憧憬。 相似文献
6.
袁霖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110-113,192
历史存在问题一直困扰着众多的哲学家。在马克思创立唯物史观之前,对历史存在问题进行阐述的不乏其人,但他们都只能给出唯心主义的历史哲学解释。马克思在批判继承前人优秀理论成果的基础上,对历史存在问题进行了哲学上的建构,科学地回答了历史存在的本质性问题。 相似文献
7.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1):23-29
相对于康德的理论哲学和道德哲学,其历史哲学受到的关注是较少的。然而,历史仍然构成其哲学体系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它是人类社会从自然状态到自由之最终实现的时间演历,但也是其科学的形而上学建筑所遮蔽的那种动态的和辩证的思想要素。康德从其纯粹理性的通盘把握的视角出发,将历史把握为人类一切经验性行动的系统整体。这个整体既是时间上向前、向后不确定地延展的世界理念,又是按照合目的性秩序联结所有世代人的行动的自然理念。而如此这般被设想的一种普遍历史的理念,也揭示了人类理性自身在时间中发展完善的历程。理性既是建构历史哲学的理论主体,也被看作是在历史过程中自我成就的实践主体。 相似文献
8.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统一,是我国改革实践所创设并需继续创新发展的一系列制度体制和方针政策所构成的有机整体;是当代中国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体现;是中华民族乃至人类根本利益之所在。 相似文献
9.
董振华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3):10-14,48
“三个代表”是中国共产党新世纪在最高纲领的基础上 ,结合中国的现实情况制定的一个现实纲领 ,是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创造性运用 ,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新发展。“三个代表”思想具有坚实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 :它以历史发展的合规律性为根本前提 ,充分尊重历史规律的客观性 ,主动顺应历史发展的需要 ,实现历史规律 ;它以历史发展的合目的性为基本依据 ,根本上体现了“符合生产力发展的需要”、“符合最大多数人的利益”、“趋向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历史合目的性。 相似文献
10.
论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主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曙光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8(3):5-15
“社会历史的发展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这个命题本身是从唯心主义哲学家那里引申出来的,在哲学史上,它的主体大致经历了从“神”到“自然”、“理性”这样一个演变过程;对它作唯物主义的解释未免有些牵强附会。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立足于“现实的个人”这一历史观的出发点,对这一命题进行了合理“扬弃”。马克思、恩格斯在谈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时所相对的主体是“现实的个人”,正确的提法应当是“人的活动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而不能说“社会历史的发展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11.
陈黻宸(1859—1917),字介石,浙江瑞安人,是近代著名的教育家和颇有成就的历史学家。曾先后在上海速成学堂、杭州养正书塾、京师大学堂师范科等校任史学教习,1913年后任北京大学史学教授。其史学著述主要有《独史》、《地史原理》、《京师大学堂中国史讲义》和《中国通史》等。然其史学成就久被湮没,现仅就陈氏的历史观和新史方案略加论述,以期能有益于陈黻宸研究。笔者就所见陈氏著述,对其历史观和新史方案略作论述,以期能有益于陈黻宸研究。 相似文献
12.
田韶峻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26(2):55-57
文学历史观是文艺理论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它涉及到内容与形式、虚构与真实、主观与客观、偶然与必然等一系列文论的基本问题 ,但我国理论界对之的研究尚不系统和深入。文史关系、文学的“历史感”和文学的“历史精神”正是文学对历史的言说。 相似文献
13.
刘文斌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9(4):40-43,46
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历史决定论的新发展表现在,他赋予历史决定论以鲜明的时代特征,科学地总 结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经验,创造性地提出了推动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物质动力 和精神动力的思想,科学地回答了世界社会主义面临的新挑战。这对于我们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的前途和 命运,正确认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世界历史发展的大趋势,进一步坚定社会主义信念,走历史必由 之路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卢德平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4(4):71-76
基层社会治理中的社会沟通之所以失灵、低效、无效,主要是因为所嵌入的日常社会互动模式与政策导向型的社会沟通存在着兼容的困难。在社会沟通的深层存在着沟通双方在政策脚本和社会原则上的分歧,在中层存在着中国文化所倚重的“面子作用”,而在沟通表层的话语运行上,又和日常社会互动模式形成合流。社会沟通在和日常社会互动合流之后,需要遵循日常生活场域所通行的沟通对称性原则。沟通中的对称性原则,其核心内涵在于:这种对称是人们作为会话者、交际者的对话者资格的对称,是人格的对称。要解决基层社会治理中的社会沟通失灵的问题,需要淡化社会分层和政治沟通中的政策主体所带来的非对称性迁移力量,以日常生活中的普通生活者的姿态,实现由非对称向对称的转变,从而建立对话者所需要的“我们”关系。这种对话关系的建立是有效的社会沟通成立的前提,也是基层社会治理实现善治的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15.
杜利英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7(1):51-56
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一生的伟大创造之一,是科学的历史观与方法论,是人类社会健康发展的方法指导.马克思在科学实践观的基础上,揭示了人类社会的本质和规律,为人类社会的科学发展提供了指南.恩格斯在自然科学发展的基础上,揭示了自然界向人类社会过渡的辩证法,为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提供了指南.当代中国,历史唯物主义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流意识形态,指导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理论以及社会经济结构、政治结构和文化结构理论. 相似文献
16.
张冬梅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5(2):7-11
历史题材是文学创作的重要领域.作为一种以历史为叙述对象的话语样式,新历史小说不同于历史文学的传统话语,尤其不同于建国后17年革命历史题材小说.它消解了过去那种定了型的历史小说模式,将另一种为人们所不熟悉却鲜活的历史文本展现出来.为文学在世纪转折的过渡时代铸造了一种新的文化品格. 相似文献
17.
陈方竞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21(1):6-10,33
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 ,仅仅重视对史料的感受是不够的 ,还需要通过我们对史料的理性思辨和理论概括 ,才能使文学史感受转化为文学史话语。体现研究者这种感性和理性能力的“研究框架”的确立 ,是文学史感受转化为文学史话语的重要中间环节。 相似文献
18.
论汤显祖的历史观及其史学成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忠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5)
汤显祖在其政治改良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历史观。他提出从“理、势、情”三方面的交互作用来考察和认识历史变化规律及个人的历史作用 ,强调人才的作为要受历史客观趋势的制约 ,但个人的历史活动不应被动地听任社会事势的左右 ,判断历史人物的作用应重视其主观动机。他还十分重视史书的编纂和文献的整理 ,曾校订《册府元龟》 ,又重编《宋史》 ,特别反对正史中立道学传 ,这对清初修《明史》产生过重大影响。他对《宋史》的诸多改编 ,则是他的情理兼顾主张在史书编纂中的具体反映 相似文献
19.
孙小礼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40(2):18-23
马克思酷爱数学,几十年坚持不渝地利用闲暇时间钻研数学,留下了近千页数学手稿。马克思数学手稿(部分)在我国翻译出后,有两种不同的看法:一是过分抬高,认为马克思运用辩证法为微积分奠定了理论基础;另一相反的看法,认为马克思不懂微积分,其数学手稿没有什么学术价值。本文说明这两种看法都太极端,马克思把数学当作经济学研究和重要工具和辩证法的重要源泉,研读数学又是马克思的独特精神休养方式。马克思数学手稿是一份有特殊价值的历史文献。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的物质变换概念及其当代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剑仁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57(2):200-205
马克思的物质变换概念来自与他同时代的德国化学家尤·冯·李比希 (J.V .LieBig)。马克思主要在三种场合使用这一概念 :自然界、人与自然界关系、人类社会。与这一概念相关的其它概念有生命、劳动、商品交换、裂缝等。揭示和发展马克思的物质变换概念有助于我们发展唯物史观 ,从而帮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马克思理论的当代意义 ;有助于我们寻求解决当今人类面临的人与自然界之间冲突和人类社会内部发展困境的途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