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王世杰 《职业》2012,(36):148-149
本文探索职业技术学校教学的改革模式,分析"校企联合"办学模式具有的诸多优势。  相似文献   

2.
校企合作,联合办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融危机的影响,中专生源的缺乏,使中职学校面对的招生难、就业难的压力越来越大.如果学校的培养模式没有变化,办学理念没有改进,那么,中等职业学校也许真正遇到了危机.传统的中等职业教育,如何寻找到符合自身特色的发展道路呢?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来,我国的职业技术教育由于资源、经费等方面的问题而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而企业也因为高技能人才的短缺而一筹莫展,可以说,校企联合办学是实现企业和职业技术院校共同发展的双赢举措.  相似文献   

4.
职业教育现在面临着招生、教学、学生管理和就业的困境。校企联合是使职业教育走出困境的有效办学模式。校企联合办学的实施,需要学校确定联办的企业,加大宣传力度,需要校企签订相关的协议或契约,共同制定教学计划,共同监控教学过程,保障校企联合办学模式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宋小四 《职业》2016,(5):24
本文结合笔者学校多年的校企合作经验,浅谈中职学校校企联合办学模式的途径,即加强"校企合作",注重职业教育特征,在人才培养工作中与企业携手共进,实现互利共赢.  相似文献   

6.
论技工学校的校企联合办学形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校企合作是技工学校发展的生命线,是技工学校生机与活力的根源所在.校企合作规模越大、关系越密切,效益越突出,学校发展的速度就越快.因此,校企合作是技工学校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7.
刘春苓 《现代交际》2012,(6):190-191
校企联合办学是中等职业教育的一条新型优质办学路子,要取得良好效果则应在办学过程中注重企业文化的渗透,这一行为应体现在从学生入学初期至整个教学环节之中。为此,学校不但改革教育模式,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还要促进学员与企业间的交流互动。  相似文献   

8.
一、装备制造业高技能人才的供需矛盾和培养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绎济发展取得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各类人才的需求也在发生着深刻变化.近年来,装备制造业的高技能人才出现了较大的供需矛盾.  相似文献   

9.
张贵 《职业》2013,(2):34-34
本文以实例剖析了订单办学模式的应用,学校与企业签订用工合同,共同依据产品特点的制订教学计划,结合企业实际开展技能训练,实现与企业用人的无缝接轨,解决了学生的就业之忧,减少了企业的二次培训成本。  相似文献   

10.
张培强 《职业》2012,(9):89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对劳动者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提高在职劳动者素质已成为教育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而这一任务的完成主要依靠中等职业教育。一、职业教育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一、校企合作背景分析 我国的职业教育长期以来受计划经济的影响,学校的招生由计划额定,专业由部门制定,教材由专家编写,这使学校与企业之间存在着一道.鸿沟".虽然在市场经济形势下,一些职业学校已与企业建立了一定联系,但绝大多数仍是类似.就业指导中心"的老师与企业打交道,向他们"推销"自己的学生.这种受限制的合作使学校的内部机制缺乏活力,无法满足企业用人的特殊要求和时段特点及企业运作的变化,也不能适合学校的教学安排.而切实开展好校企协作工作,建立学校与企业良好有效的合作机制,是国外职业教育成功的经验,也是解决目前我们中等职业教育存在问题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12.
姜义民 《职业》2008,(23):57-58
<正>校企合作办学是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学校和企业共同参与人才的培养过程,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采用课堂教学与生产实际相结合的方式,培养适合不同用人单位需要的应用性人才  相似文献   

13.
王炜 《职业》2016,(27):24-26
校企合作是技工院校最重要最基本的办学制度.本文以中船澄西高级技工学校为例,探讨如何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从政策引导、机制创新及管理服务等方面建立校企深度合作长效机制,推动技工院校通过产教融合、工学一体实现"校企双制"培养模式创新.  相似文献   

14.
辛彩平  朱玉良 《职业》2014,(26):31-31
实现职业教育集团化的目的是解决学生的就业问题,促进校企对接,服务本地区经济发展。本文提出,校企合作模式、内容以及途径是其中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张刚三  张秀兰 《职业》2012,(15):16-17
吉林机械工业学校始建于1958年,其前身是吉林市第一机械厂技工学校。建校之初,学校就确立了以培养机械类技能人才为重点的办学目标,办学几十年来,在上级主管部门的帮助和支持下,学校秉承"厚德博技,勤业进取"的校训精神,坚持"以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  相似文献   

16.
一、职业院校计算机应用专业实施校企合作办学的意义 企业为降低培训成本,更倾向于雇用有实际工作经验、动手能力强的员工,这样的员工能更容易、更快地进入岗位情境.为满足企业的用人需求,职业院校都在积极进行教育教学模式改革.目前,职业院校的学生普遍存在理论知识掌握不扎实、运用能力较弱的问题,因此,学校在制定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时,就更需要企业的参与.  相似文献   

17.
《职业》1997,(4)
技工学校的发展直接受到经济体制的制约,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将对其产生直接作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技工学校必须与社会需求和劳动力市场紧密相联,其培养方向、专业设置、教学内容安排等都应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和劳动力市场的动态变化,以使劳动力供需结构和劳动力素质结构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据统计,我国目前有技工学校4400多所,其中,企业办校占6O%左右,且大部分为中小企业办校。这些学校,作为企业经济发展战略的组成部分,为企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大批技能人才,在国家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近年来,受经济结构调整等…  相似文献   

18.
张露 《职业时空》2014,(12):14-17
政校企三方联动有利于在更高层次上集聚要素、整合资源,纵深推进校企合作,实现协同发展、互利共赢,促进高职教育改革发展。正视高职院校政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实践现状,聚焦创新动因,凝聚发展共识,从合作形式、合作内容、合作层次三个方面探讨高职院校政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创新路径。  相似文献   

19.
周晓飞 《职业》2016,(18):19-19
职业院校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主要阵地,为社会输送了一批又一批懂技术、会操作的技能型人才,成为企业用工的主要来源。职业院校与企业形成了密不可分的关系,一方面,企业需要职业院校培养人才;另一方面,职业院校需要企业接纳学生。那么,职业院校如何与企业无缝对接,成为至关重要的问题。多年的教育实践证明,加强校企联合,实现工学一体,是职业教育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就职业院校校企联合路径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20.
一、德国"双元制"职业技术教育 德国的"双元制"模式被认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德国经济起飞的"秘密武器",这种模式由企业与学校共同承担学生的职业培训与文化教育,学生同时具有学徒与学生两个身份,教学培训过程由学校与企业分工合作实施,费用由企业和财政共同承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