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学生就业力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任大新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5):555-557
针对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采用理论结合实践的研究方法,分析了大学生就业力低的主要影响因素,提出了引导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加强职业指导工作体系的创新、加强就业信息沟通等提高就业率的建议。研究结果对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宋艳兵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5):88-90
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已是不争的事实,引导大学生面向基层就业是实现就业结构性矛盾缓解和就业市场均衡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大学生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重要举措。本文从邓小平就业理论出发,探讨大学生就业问题,并从对劳动力市场的分析中判断出人才流动趋向,在此基础上尝试构建一个社会、政府、高校、学生、基层五方互动的基层就业力提升模式。 相似文献
3.
医学院校大学生就业力培养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医学生就业力的高低,关系到他们能否顺利就业及个人职业生涯的发展。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阶段,思考如何培养医学生的就业力,对于提高医学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促进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通过分析医学生就业力现状,对医学生就业力培养模式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相似文献
4.
如何提升大学生的就业力以应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成为高校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因其教学目标与内容与大学生就业力密切相关,对于提升大学生就业力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该将提升大学生就业力确定为教学目标,在教学内容上更重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在教学方法上采用更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以促进大学生就业力的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就业力包括三方面的能力,即求职能力、适应能力和发展能力.因此,可以从三方面来提升大学生的就业力.学校开展优势教育,教育者经常赞赏学生,学生自身保持乐观态度,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积极人格品质,提升大学生的求职能力;政府、企业和学校加强联系,共同努力,为大学生进入工作角色提供平台,提升大学生的适应能力;学校开展幸福感... 相似文献
6.
提升大学生就业力与高校素质拓展计划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论述了产生“就业鸿沟”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大学生在就业所必需的职业观念、专业技能等方面的缺乏,更重要的是大学生就业力不足。探讨了如何从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实施来提高大学生就业力。指出围绕提高大学生就业力来精心设计素质拓展项目,把握主体性、参与性、实效性、指导性的原则,使素质拓展计划的针对性更强。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大学生就业力的内涵出发,总结了国内部分高校提升就业力的一些主要经验,并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促进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8.
李华伟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2):115-118
从高校层面入手,紧密联系女大学生的性别特性,在女大学生就业力及其培养现状的调研分析基础上,探讨就业力内涵、女大学生就业力特点及高校培养路径,提出坚持以人为本、关注性别特点,深化教学改革、创新培养机制,坚持协同育人、汇聚培养合力的女大学生就业力培养思路。 相似文献
9.
根据大学生就业力构成要素,对石家庄市200家用人单位进行了深入调研。调查结果显示,企业对大学生就业力关注度最高的7个指标中理解与交流技能、职业价值观与职业道德、专业实践技能、创新能力、自我分析和定位能力等指标企业满意度较低。在对目前大学生就业力成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指出应整合各类社会资源服务于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提高大学生就业力,从而缩短人才成长周期,实现大学与城市的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社团对大学生素质拓展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已成为培养大学生非智力因素的有效途径。为了适应新时期的发展要求,高校学生社团必须创新工作机制和管理模式,力求社团的制度化、项目化、规范化、科学化发展。从分析高校学生社团在大学生素质拓展中的重要作用及存在的问题入手,提出基于高校学生社团的大学生素质拓展机制:加强制度化的大学生社团管理,培养大学生组织管理素质;实施项目化的大学生社团活动,培养大学生学业规划素质;构建和谐化的大学生社团环境,培养大学生合作学习素质;培育精品化的大学生社团内涵,培养大学生精神文化素质;瞄准社会化的学生社团方向,培养大学生应用实践素质。 相似文献
11.
王再军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2013,(4)
在就业问题上,大学生具有一定的竞争力,主要体现在大学生在高等教育的熏陶下养成的创新能力、思考能力、人文精神、专业技能等方面的发展较为全面和完善.然而随着高校毕业生逐年增加,加上往年未完成就业的大学生,这个群体的数量变得日益庞大,就业形势不容乐观.面对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不仅大学生自身要善于自我完善,提高核心竞争力,高校和社会也对增强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义不容辞. 相似文献
12.
强化职业生涯规划指导 有效提升大学生就业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德斌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9,25(4):11-14
职业生涯规划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它在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以及引导大学生对人生目标作出理性思考和规划等方面均有不可替代的积极意义。本文从职业生涯规划对提升大学生就业力的指导作用和现实意义入手,介绍了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社会化进程逐步加快、大学生就业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的新形势下,高等学校全方位、全程化地作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的实施方案和具体步骤。 相似文献
13.
余飞虹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3(2)
从解析大学生就业力入手,阐述了高校传媒对提升大学生媒体人就业力的作用,进而提出了发掘高校传媒的教育潜力,提升大学生媒体人就业力的措施建议:(1)建立高效的传媒管理制度体系;(2)制定有针对性的人才梯队培养计划;(3)探索与社会传媒良性互动的合作机制;(4)鼓励大学生媒体人在传媒领域自主创业. 相似文献
14.
俞亚萍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7(6):117-120
大学生核心就业力是大学毕业生在校期间通过知识的学习和各项能力的开发而发现、获得并保持某种工作机会的综合的能力.增强大学生核心就业力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关键.高校共青团应该把提升大学生核心就业力作为促进大学生就业的着力点,发挥自身优势,围绕大学生核心就业力的四个维度,丰富内涵,延展外延,改善方法,创新载体,努力为促进大学生就业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社团在我国高等学校学分制改革、创新教育改革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大学生社团具有典型的公共服务产品特征,其服务功能因服务对象的不同表现出明显的内部性和外部性。从服务功能实现的视角研究大学生社团在创新教育中的作用,认为针对服务功能的实现途径,可以通过系统设计和制度设计来解决大学生社团服务的有效性和科学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16.
阐述了就业力的定义及其架构,并从宏观、中观、微观等三个层面分析了影响大学生就业力水平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学校社会工作在提升大学生就业力中的功能,指出学校社会工作具有恢复、协调和稳定的功能,同时采用个案、团体、社区工作的专业手法来建构学校社会工作在提升大学生就业力中的新型工作模式。 相似文献
17.
社团的发展在高校的人才培养发展过程中起着非常明显的作用.高校的社团主要是由很多志同道合的学生组成,高校的社团可以给学生提供一定的活动平台和环境,在这个环境之下,高校的学生能够培养自身的综合能力、不断增强自身的知识和素养.本文主要基于人才培养的视角来探讨高校的青年大学生社团作为人才培养的重点机构应如何发挥其自身的作用,高... 相似文献
18.
学生社团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是繁荣校园文化建设的生力军,是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完善的重要阵地,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新时期加强高校大学生社团建设,应坚持思想政治教育与组织建设相结合的原则,加大对社团建设的扶持力度,建立常规活动与品牌化建设相结合的长效机制,在社团建设中贯彻三贴近原则,构建会员二级管理模式,积极探索高校学生社团的区域化协作。 相似文献
19.
卓彩静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12,(11)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指导虽已全面展开,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因此在生涯规划的视角下,重新审视社会、高校、学生个人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作用,探析大学生就业力的提升路径,从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切实提升大学生的就业力。 相似文献
20.
非认知能力是一种心理素质,在大学生的学习成长过程中它以一种潜移默化的方式对大学生的品质起着内化、养成的作用。当前大学生就业面临巨大挑战,其原因从外部环境来说,是经济结构转型带来的需求不足;从大学生自身素质和对社会适应性来看,是就业信心和职业规划模糊,缺乏职业方向和就业能动性。从非认知能力入手,挖掘大学生就业潜能,激发大学生职业兴趣,增强大学生就业主动性,合理规划大学生学业生涯,进而培养大学生创新思维和创业意识,有助于推动大学生顺利就业和成长成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