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2 毫秒
1.
人类需要是生产力发展的动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关于生产力发展动力的讨论,一直意见纷纭,莫衷一是,归纳起来,不外乎下面两种。一种观点认为,生产力在它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中向前发展,生产力发展的动力即在于此。我们知道,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虽然始终联系在一起。但是,生产力是其中最活跃的因素,无论生产关系是否与之相适应,他都要不断向前运动,不断冲破旧的生产关系的网罗。显然。生产力有其自身发腱的动因和规律,上述观点是站不住脚的。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生产力是最革命的因素。只有生产力发展了,才能改变旧的生产关系与上层迠筑,把社会推向前进。当然,新的生产关系与上层迠筑反过来又会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四人邦”挥午着“唯生产力论”的大棒,从唯心主义与形而上学出发,反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造筑之间辩证关系的基本原理。  相似文献   

3.
一、“唯生产力论”是取消革命论“唯生产力论”是反马克思主义的反动谬论。它片面强调生产力的发展对生产关系所起的作用,而完全抹煞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发展的反作用。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关系和生产力是社会生产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是对立的统一体。比较地来说,生产关系是相对稳定的,生产力则是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因此,生产关系必须和生产力相适应,否则,正如马克思所说:“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活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但根据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生产关系不是完全被动的因素,它对生产力能起反  相似文献   

4.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然而,生产力是一个由多种因素组合而成的大系统。在这个大系统中,既有基本因素,又有派生因素;各个因素之间既相对独立,又互相影响作用。因此,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就不仅表现在生产力整体对生产关系的决定作用上,还必然表现在生产力各个分解因素独立地对生产关系的决定、影响作用上。然而,长期以来,理论界从生产力整体的角度着眼、把  相似文献   

5.
当今农村人口的生育行为是受农村特定的社会经济条件、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发展状况、经济体制、传统社会心理以及旧的风俗习惯等因素影响和制约的,从某种程度来讲,农户的生育行为对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有着重  相似文献   

6.
20世纪社会主义的历史证明,各国工人阶级执政党在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注意调整生产关系,克服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因素,发展生产力;为发展生产力,它们采取了下述有力措施发展科学技术,促进生产力;吸引国外先进技术,发展本国生产力,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推进生产,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生产力水平等.在实践中,它们关于党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的认识不断加深.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新的生产力的发展,是建立在旧的生产力的水平之上的,新的生产关系的建立是对旧的生产关系的革命。现代人类在科学上所达到的新的成就,是继承了前人的一切发现发明和长期劳动创造的成果之总汇。作为人类研究认识的自然和社会没有被窮竭。人类对自然界的探讨和对社会的认识是不断的在发展着,完成着。因此列宁说:“人的思维按其本性来说,是能够给我们以绝对真理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制度能够容许生产力以资本主义不可能有的高速度蓬勃发展。这是一个正确反映客观历史进程,并为实践充分证明了的科学结论。 马克思通过对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的深刻分析,发现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的性质这一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提供了确定某种社会经济制度的历史地位的客观依据,这一规律要求人们在判断一种社会经济制度或社会生产关系是新是旧、是先进还  相似文献   

9.
“四人帮”控制的舆论工具曾经大肆宣扬:“生产力的发展离不开生产关系及其上层建筑的改革”,“……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在不断改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过程中实现的。”似乎没有生产关系及上层建筑的不断改革,就没有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始终决定着生产力。可是,马克思主义的常识告诉我们,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并  相似文献   

10.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在砸碎旧的生产关系、满足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因此从这具体的历史史实看能否代表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推动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则成为判断统一战线成功与失败的根本标准,这一标准在当前社会转型时期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1.
要完整、准确地理解和实践“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必须从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出发 ,正确对待现存的落后生产方式 ;必须从世界生产力发展的历史中把握先进生产力 ,跟踪世界生产力发展的新潮流 ;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社会主义生产关系 ,发挥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必须正确处理生产力各要素之间的关系 ,促进生产力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2.
生产力内部诸生产要素的相互作用是生产力发展的根本动力,科学技术是当代生产力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市场经济是当代生产力发展的动力机制,改革创新是当代生产力发展的强大动力源。它们紧密联系、相互制约,构成当代生产力发展的动力系统。  相似文献   

13.
只有科学技术的进步,才能不断更新生产力诸要素的内容,并使之实现新的平衡,从而达到一个更高的发展水平。管理可以使生产力诸要素实现优化组合,合理调整生产关系,保证生产活动顺利进行。而科学技术则是管理现代化的依据和保证。积累是扩大再生产的源泉,科学技术则是提高劳动生产率,加速积累的强有力的杠杆。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决定着生产的发展方向,为生产力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区别;阐述了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内涵;为什么说始终代表进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工人阶级政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为什么说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问题,指出,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必须不断地调整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使之进一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并探讨了就如何使我国当前的生产关系进一步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15.
在20世纪东西交汇、整体而不平衡的世界历史发展中,突显出了马克思论述的"历史环境"的重大作用。历史环境作为社会发展的新的决定性要素与生产力、生产关系三位一体,成为考察20世纪社会主义产生和发展的理论原则。按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决定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因在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在考虑到历史环境这个变数后,不同的历史环境、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构成方式就不同,或者说生产关系与生产力适应的形式也就不同。20世纪社会主义在落后的东方社会得到了实现,尤其是俄国、中国对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选择以及这种选择的必然性和合理性,均可由此得到说明。  相似文献   

16.
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生产力的矛盾构成。这三对矛盾囊括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形成了社会的基本结构———经济结构、政治结构和文化结构,它们的矛盾运动构成了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即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必须适合生产关系状况的规律和生产力发展水平必然适应上层建筑(主要指文化上层建筑)状况的规律。这三对矛盾和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和源泉。  相似文献   

17.
生产力是一定社会生产组织中人们分工协作所形成的集体合力。生产关系则是在一定社会生产组织的范围内人们为了能够进行现实的生产劳动而相互结成的经济关系。生产力作为一种集体合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作为一定生产组织中生产力诸要素的结合形式,从整体上影响生产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方面,论证了社会经济形态演变的规律,说明了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必然性、一般性和特殊性。当前,资本主义社会在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运行机制、上层建筑、资本国际化等方面出现了新的变化,但这些变化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本质。经济全球化是社会发展的趋势,符合马克思揭示的社会经济形态发展规律。我们应积极应对资本主义发达国家主导的经济全球化。  相似文献   

19.
当代资本主义在生产力、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等方面出现了一些新变化,呈现出许多新特征.要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首先必须弄清其生产力高度发展的主要原因.面对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发展,必须历史地、全面地、具体地、辩证地看待,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相似文献   

20.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发展对即将步入21世纪的中国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本文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观点出发,针对目前我国教育改革和素质教育发展的实际,分析阐述了我国呈现出的素质教育发展的趋势,是我国社会生产和知识经济发展的世界性趋势综合作用的结果;素质教育发展内涵的丰富,是满足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克服旧的教育体制和知识经济发展要求之间的矛盾的结果:素质教育发展的条件是在一定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条件下,合理配置资源,适度发展教育的结果。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指导我国素质教育发展的实践,是十分必要的理论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