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土家族歌谣中有厚重的巫文化内涵,原因是它产生于原始宗教社会,又有楚巫、苗巫文化的影响。其表现集中于梯玛神歌,其它各种仪式歌、劳动歌有较浓的行巫色彩。  相似文献   

2.
土家族巫文化是本民族初始文化的朦胧状态,是神化了的一种特殊文化现象.本文借助史籍钩沉、学术研究与民俗采集成果,第一次对土家族民间遗存舞蹈的巫文化进行梳理和阐释.  相似文献   

3.
恩施傩戏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是土家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傩文化的深度分析与阐释,有利于深化对傩文件价值的认识,有利于加强对土家族文化心理的认识。面对傩文化日渐萎缩消亡的现象,必须加大保护与传承的力度。  相似文献   

4.
作为多民族国家中的一支少数民族,生活在渝湘鄂黔交界之地的土家族,历来就具有强烈的国家认同心理和认同行为。从古至今,其在维护中央政权、抗击外来侵略上作出了贡献和牺牲。本文对西南土家族认同心理进行历史分析与阐释,指出明代西南土家族的国家认同是政治认同、文化认同等多方面、多种因素共同作用而形成的。  相似文献   

5.
湖南白族本主信仰一方面秉承了云南白族本主信仰的传统,具有突出的原始宗教信仰诸表征及本质特点;另一方面,由于历经军事迁徙、辗转落户的特殊历史进程并受到与当地土家族、苗族散杂居的地理人文环境影响,致使湖南白族本主信仰的类型及特征与云南白族相比具有一定差异,打上了鲜明的历史地理及区域文化印记,兼收并蓄巫、释、道、儒诸文化,并与土家族、苗族等少数民族信仰文化不断交融。  相似文献   

6.
梅山文化以渔猎文化、巫傩文化为主,是苗瑶的早期文化,生成于湘中地区,影响了大西南诸多少数民族。我刊拟在此推出系列梅山文化艺术作品,旨在以艺术的视角找寻梅山文化遗珠,感受其文化张力,启迪我们思考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  相似文献   

7.
重庆土家人的社会、经济与文化,随着时代的发展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其与他民族间在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也越来越频繁.但是,一些体现土家族重要特征的风俗习惯,仍然较为鲜明地保留着.本文仅就渝东南土家族民俗文化中的几个重要特色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8.
贵州傩文化最终形成佛道儒巫混杂合流的文化格局,其原因极为复杂,它的形成几乎与贵州本土的政治、经济、历史、地理以及文化习俗的方方面面分不开,是这些诸多因素糅合的结果。主要原因有五:一、贵州巫教文化的传统;二、中原三教合一的影响;三、黔中土司流官的提倡;四、封闭地域环境的制约;五、民众心理情感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土家族神歌是土家族传统文化中的重要事象之一,原初的土家族神歌具有浓郁的宗教色彩和极强的宗教功能,随着人文历史的衍进发展,土家族神歌的文化功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通过土家族巫傩神歌的个案解析,可以发现土家族神歌的文化功能,有着从族体神灵祭祀到与宗室家先祭拜并行、从合族禳灾祈福的神圣宇宙普泛到日常劳动生产空间等具体流变过程。  相似文献   

10.
“管理创新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灵魂”,在当前旅游产业的激烈竞争中,管理创新对处于集群初期的湘鄂渝黔边区旅游产业集群的生存与发展尤其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指出湘鄂渝黔边旅游产业集群管理创新的意义,然后分析影响湘鄂渝黔边旅游产业集群管理创新的因素,并进一步提出对湘鄂渝黔边旅游产业集群进行管理创新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聚落是村民聚居生息的空间,是生命承载之地。湘西土家族聚落是一个有着悠久文化的聚居地。文章以湘西周边地貌、居住形式为参照,阐释我国传统聚落文化在少数民族居住选址、规划、建房中的影响作用,以及湘西土家族传统聚落的格局特征;进而为当代民居的规划设计、空间建设、环境布局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儒家文化在土家族地区的导入与发展同土家族历史观的质换具有同步意义。在当地史时期,土家族是吸入儒家文化的,未发生重构问题;在中国史时期,儒家文化的重构是在与土家族文化的二元组合中实现的;在世界史时期,也就是19世纪末以后,在传统与现代、乡村与城市、土家文化与儒家文化、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冲突中,土家族先进分子开始了对包括儒家文化在内的各种文化形态的反思与重构。  相似文献   

13.
改土归流后鄂西南土家族社会文化迅速变迁,是两种力量互动的结果.一是国家行政力量形成的政治压力导致的土家族文化的收缩退避;二是土家族与汉族移民社会互动形成的民间文化交流导致的文化涵化.两种力量具体作用虽然各不相同,但互为依托,相互作用,互为表里,合力推动土家族社会文化迅速变迁.  相似文献   

14.
萧洪恩著《土家族哲学通史》,是中国哲学史上第一部土家族哲学通史著作,体现了一位土家族学者对本民族的以哲学史为中心的思想史的探索,具有自己的特色与方法。这部著作的问世,不仅对于土家族的精神生活有着特殊的意义,而且对于当代中国哲学史研究也有着普遍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湘西文化是发生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这一特定区域的民族文化.湘西文化的发展与进步,表现出了积极反思与主动建构相结合的语言文化自觉,地域特色与现代文明相融合的行为文化自觉以及古朴自然与现代时尚相统一的娱乐文化自觉.湘西文化的文化自觉路径:一是主体自省,二是大胆创新,三是客观扶持.  相似文献   

16.
土家族婚姻习俗的嬗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家族的婚姻经历过“群婚→血缘婚→‘骨种’婚→非血缘婚”几个阶段 ,“骨种”婚的形成有其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与地理人文环境 ,围绕“骨种”婚形成了一系列婚姻习俗。土家族婚姻习俗的变革有两大力量在推动 :一是自然选择法则 ;二是社会力量推动。新的婚姻习俗的形成有赖于法制的不断健全和完善 ,有赖于经济社会的开放和发展 ,有赖于观念习俗的变革 ,也有赖于社会文明层次的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7.
湘西文化源流再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湘西作为中部地区的五溪蛮地和土家、苗、侗、汉等多民族大杂居小聚居之地, 文化呈多元一体之格局。湘西文化作为研究古代文化特别是楚巫文化的活化石, 是以土著文化为潜流,以楚文化为主流, 以巴文化为干流, 以汉文化为显流的多元一体之地域文化。  相似文献   

18.
民族认同是人们一种强烈的民族情感,是一种对于民族文化和民族传统的价值认同,它具有强大的能动作用。岩冲跃进村土家人正是在这种认同心理下,对自己的民族传统文化和语言进行了有效的传承和保护。通过田野调查以及研究后我们认为,在土家族的局部地区,基于民族认同的心理,民族母语在短时期内不会走向消亡。  相似文献   

19.
土家族节日研究--以龙山县土家族节日为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土家族节日是土家族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土家族有很强的节日观念。土家族的节日内容丰富多彩。由于地域不同,姓氏不同,所过的节日也不同,有其特殊的文化类型。土家族节日还是一个文化符号,具有人文关怀和人本关怀的意蕴,并有它本身的文化价值和文化意义。土家族节日又是一种社会符号,它在社会网络的互动中充当社会和谐的载体,亦有它自身的社会价值和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20.
土家族民歌记录了土家族人民的生产生活故事和心路历程,是土家语和土家族音乐的高度融合,反映了土家族的历史及民间习俗传承。土家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早在巴入时代,就表现出土家族先祖对精神文化的强烈要求,土家族民歌既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又是人们汲取知识营养的最佳途径,土家人用勤劳与智慧创作出形式多样的土家民歌,是最朴实和最富有感染力的民族瑰宝,土家族民歌有着比其它艺术形式更为丰富的功能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