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文学作为时代生活和民族灵魂滋润起来的繁花硕果,是寻求真、善、美统一的人类思维之树的美的结晶。处于世纪之交的中国文学,应该提升对现实人生的审美观照的时代视野,深化对人的解放与自由发展的本质力量的体悟,探求变革中的人生价值、理想的新建,使多元的艺术追求融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凭借文学的灵性与独具的魅力,影响人们在困惑、选择、进取中不断超越现实功利的羁绊,实现文学对人的终极关怀。  相似文献   

2.
作为“五四”时期“为人生”文学的典型代表,茅盾和叶圣陶的评论和创作实践集中了“为人生”文学思潮在这一时期的多元并存、互动对话的复杂路径。茅盾对“为人生”文学理论资源的孜孜以求,叶圣陶对“为人生”文学理想的多元实践,两人身兼评论者和创作者而产生的互动影响、互为“镜像”,都凸显现出他们探索“为人生”文学的理想艺术形式的执着,对如何界定和描摹“现实”、如何呈现“真实”的“现实”和“革命”的“现实”的焦灼,同时更映照出“为人生”文学广泛、开放、富有弹性的边界,这无疑为渐成新的主流叙事的革命文学提供了可供借鉴和反思的参照。  相似文献   

3.
存在文学是一种人生文学、哲学文学.存在文学家将对人类现实的认知--否定与肯定、对人生的体验--对抗与悲哀镶进自己构建的艺术世界,向世人展示了一种关于人的存在哲理,为生活在荒诞世界中的不幸的人们提供一种选择的人生方式.  相似文献   

4.
面对强大的男权社会的对垒,女性性别意识在历史和残酷现实竞争中不经意蜕变雄化,性别迷失.文学是人学,在新时期女性文学的影象中,女性文学在女性主义高涨的浪潮里,同样返照着女性自救征途上无法避免的男性化倾向.其现状源于沉重的"第二性"历史和四面楚歌的残酷现实,而女性文学真正意义上的解放必然是摆脱男权意识和男性性别参照,认识自我,认识人类已有的文明和秩序,寻求与外部世界抗争和合作的勇气,寻找女性真正意义上的生命本体回归.  相似文献   

5.
20世纪中国女性文学在艺术上的嬗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即女性作家主体意识由传统向现代的转换 ;叙述话语的转变 ;小说、散文的文体变革。现实精神始终是女性文学发展的内核 ,现代意识是女性文学发展的品格。女性文学的叙事风格和叙述话语则由欧化倾向和理性色彩向感性化、叙述化转变。女性文学在文体上由模式型、传统型向实验性、多样性转变  相似文献   

6.
20世纪中国女性文学在艺术上的嬗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即女性作家主体意识由传统向现代的转换;叙述话语的转变;小说、散文的文体变革.现实精神始终是女性文学发展的内核,现代意识是女性文学发展的品格.女性文学的叙事风格和叙述话语则由欧化倾向和理性色彩向感性化、叙述化转变.女性文学在文体上由模式型、传统型向实验性、多样性转变.  相似文献   

7.
蜀中作家陈炜谟的创作价值因各种原因未被充分认识。家庭成员的支持和大学文化氛围的濡染,是其走上文学结社和创作之路的重要因素。对身边"小社会"和"近人生"的执着关注和细腻描写,成就了其创作独特的艺术追求和人生旨趣。这是陈炜谟创作与浅草-沉钟社整体艺术趣味的同中有异之处,也体现了其对五四文学传统的师承和融创——既坚守文学启蒙事业的重要性,又跳脱"为人生"与"为艺术"的抽象论辩,在个人自传和社会缩影、艺术创新和身边现实描绘之间建立起了坚实的桥梁。  相似文献   

8.
现代中国在西方人权意识的影响下,广泛重视个体生命价值,女性人性意识开始觉醒。现代女性文学大胆表现女性作为人的自然性一翼的被压抑、被扭曲、被毁灭的人生现实,表现女性觉醒后的人性要求,强烈呼唤女性人性自由,这对女性争取自己作为“人”的权利和价值的实现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同时也体现了现代女作家审美观念的现代性,体现了20世纪中国文学人性发展的基本趋势。  相似文献   

9.
20世纪末,中国女性文学出现了缤纷多彩的言说或者关注人的世俗生存,细说种种"烦恼人生";或者审视商品经济时代的现实,执著追问"情为何物?";或者对"家务事"、"儿女情"说长道短,毫不掩饰作个"小女人"的惬意;或者走进"一间自己的屋子",无所顾忌地敞亮女性的秘密,诉说女性经验等等.这些引人注目的女性言说,构成了世纪末中国女性文学的热点和亮点.  相似文献   

10.
五四时期,女性文学生命意识的萌生和觉醒使得她们开始了对"人生究竟是什么"的追问,无论庐隐们的"哲学病",还是冯沅君们的"不自由宁可死"的抗争都是五四女作家对人生真实的体验,第一次全面展示了现代女性初步走出男性藩篱时的独特心声,尽管在此过程她们历尽艰辛,但是她们还是义无反顾地踏上了寻求自由和解放的生命之路。  相似文献   

11.
一代伟人毛泽东 ,既是非凡的智者 ,又是勇猛的斗士 ,在他一生中无不洋溢着革命的乐观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但这绝非偶然 ,而是在其好学、重德、笃行的长期实践中逐步形成的 ,特别是他能正确对待处理个人与他人和社会、民族与国家以及人生目的关系的早期世界观、人生观密不可分的  相似文献   

12.
哭嫁歌是一种独特的女性文化,其创作、演唱及传承,极好地折射出女性的角色心理及生命历程。哭嫁歌中有许多反映女性生命史的内容,又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女性的生命史。哭嫁歌产生、兴盛、消亡的过程既是社会文化变迁的必然,也彰显出女性文化、角色心理、女性生命史与社会文化变迁的紧密联系。  相似文献   

13.
唐代落第诗折射的士文化心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代落第诗在展示唐代士人的文化品格、自我价值观念、情感世界等方面,有着独特的文化价值。在此 着重阐述其所折射的士人文化心态:文场蹉跎、失意怀羞的心理;羁旅行役之感与怀乡念国之思;怀才不遇、感伤意 绪的流露;进取归隐、儒道意识的转换等。并进一步审视唐代科举之下文人特定的文化心理。  相似文献   

14.
将大众文化和性别研究两种方法相结合,追寻民初女子新剧的来龙去脉。并结合历史背景,藉女子新剧来考察当时女性的真实生活状态,及其女性文化兴起的状况。与宏大历史叙事相比,关注于日常生活感受的女性文化创造出了另类的现代性。  相似文献   

15.
宫本百合子的长篇自传性小说《伸子》中,女主人公伸子在寻求女性人生意义的过程中,两次突破家庭的牢笼。经历了自由恋爱、结婚、离婚这样一个坎坷历程。地以挑战世俗的行为创造了自己的别样人生,鼓舞了许多日本女性勇敢地追求自我价值。伸子这一女性形象有着丰富的女性主义内涵,映射了作者的个人理想和精神主张。  相似文献   

16.
刘师培处清末民初之世,既有无政府主义的表现,又有对传统学术的偏好,在保守与激进之间呈现矛盾表象。深入分析,可以发现他思想上多变,但其未变的是对国学的热爱,他的转变很多时候都以"援古经世"为原则。  相似文献   

17.
《开花的女人》是一部引起文坛广泛关注的诗集,这场悲壮的“诗歌行动”的背后,体现了一个现代女性泊者的苦难梦寻。在其情感取向和价值取向里,有着对童年的回望;有着直面城市醉生梦死的清醒;有着对爱深重的期盼;有着对自我强烈的迷恋。其最大魅力在于回望与向往、刚正与柔情的交汇,关于爱的咏叹具有一种让人颤栗的美感;在对童年、城市、个人命运和生存困境的艺术反思中,彰显出了一个现代泊者的心理深度。  相似文献   

18.
女性家园的失落、女性生命的潦草、女性话语的困惑、女性救赎的虚幻四个方面表现了萧红的女性苦难意识。萧红的女性苦难意识使她及其作品具有独有的魅力与价值  相似文献   

19.
女性闲暇生活状况——以福建省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福建省第二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抽样调查资料,从福建女性拥有的闲暇时间的多寡、闲暇活动的丰富程度以及闲暇活动的内容方面来考察福建女性的闲暇生活状况.并根据数据分析女性闲暇生活各个方面的影响因素.最后根据福建省女性闲暇生活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提出进一步改善女性闲暇生活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0.
大众文化与女性的关系是近年来在女性文化批评中引起激烈争论的一个领域,其原因是大众文化直接或间接地参与了20世纪后半期对于女性生活方式的塑造。一方面它起到满足女性在日常生活中的审美需要,提高女性生活质量,延伸女性心理年龄,增加女性生活丰富性的作用;而另一方面,在现代市场经济环境中,随着电视等大众传播手段的发展,随着全球化带来的跨国商业活动的普遍化,民族国家商业化进程进一步加强,大众文化常常潜在或显现地起了强化男权社会文化的作用,而它的商业化运作更是为时代变迁中的中国女性的种种偏离行为留出了空间。女性主义批评是从社会结构、社会情景中来分析性别互动的场景的,自然要指向对大众文化的批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